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与等级考二模政治试卷含详解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与等级考二模政治试卷含详解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与等级考二模政治试卷含详解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与等级考二模政治试卷含详解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与等级考二模政治试卷含详解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等级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思想政治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

1.本卷共5页,答题纸共4页;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本卷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选项,但不得全选。

一、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推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1.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其中,我国成为世

界科技强国的时间是(选填“A建党100年时”或“B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2.当今,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的较量。(选填

“创新能力”或“综合国力”)

3.(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一整个篇章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作出部署,这

是我们党在当下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我们的发展主题而作出的重大决定。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具有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作用

4.(多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

安排是()

A.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但中国要

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仍存在着诸多挑战。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保护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促进各国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和保护

的国际组织。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属于()

A.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B.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C.非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小王作为公司的技术人员,自

主研发了一款产品。他认为,只要是自主发明,就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对此观点的评析,合理的是()

A.不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需要申请专利才能享有知识产权

B.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不申请专利,也可以得到法律保护

C.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可以作为商业秘密,得到法律保护

D.不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作为商标需要注册,获得知识产权

(3)目前,我国企业积极在通信技术、高铁等领域创新,形成了引领世界创新的新模式,但大多数企业集中

于具有明显商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而忽略了研发周期较长而收益不稳定的基础研究。以下是我国

企业研发强度的数据图。

1991—2019年中美日德韩企业研发强度:

注:企业研发强度是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当期生产总值的比例。以发明专利占3种类型专利比重衡量一国专

利的平均质量,2019我国发明专利占比下降至32%。

请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优化创新投入结构,提高

创新成果质量?

二、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多选)“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这是因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

A.经济的高质量发展B.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C.夯实国家安全基础D.农业产值占GDP比重提升

7.(多选)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可以推出的是()

A.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B.整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农村一定实现了现代化

C.如果农业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

8.2012年到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3.1%提高到65.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1降至

2.45:lo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

的1.63、1.11、1.07。这一系列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积极构建了()

A.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C.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9.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

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据此,有人认为,只要产业实现了振兴,乡村必然

振兴。

请结合材料,运用链接中的哲学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链接: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

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0.近年来,大量城市里的年轻人来到农村,从事乡村建设,无论是种植养殖、电商文旅,还是搞艺术建民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

(1)“新农人”是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具有新思想新理念,能够运用新平台,产生新的影响力,并通过帮助农

村发展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一批人。这是从界定“新农人”这一概念。()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2)“新农人”小高,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农村创业大面积种植樱桃。2023年初,当地一所超市口头表示,

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向小高预购樱桃100公斤,并声称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是小高,你会

如何答复。

三、中国之治立法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论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

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2021

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全面

部署。

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立法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2年初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通过多次召开座谈

会,听取中央、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

了立法法修正草案。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

常委会党组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立法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

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后,形成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11.我国立法机关具有立法权;

国务院具有立法权;

所以,国务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以上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扩大B.四概念

C.小项不当扩大D.中项不周延

12.(多选)立法法吸纳了近年来地方协同立法的经验成果,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确立区域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是()

A.地方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B.源于地方协同立法的重大实践,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

C.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真理具有条件性

D.立法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

13.(多选)江豚,极度濒危物种,因形象酷似憨态可掬的笑容被称为“长江的微笑”,为了让“微笑天使”畅游

长江,南京、马鞍山、镇江三地开展长江江豚保护协同立法,这为全国区域共同立法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这

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14.(多选)“立法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条

这一法条的内容属于()

A.简单判断B.复合判断C.性质判断D.联言判断

15.结合材料,从党的领导和科学立法的角度,论述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概括立法法修改的背景和过程,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2学年第二学期等级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思想政治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

1.本卷共5页,答题纸共4页;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本卷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选项,但不得全选。

一、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推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1.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其中,我国成为世

界科技强国的时间是(选填“A建党100年时”或“B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2.当今,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的较量。(选填

“创新能力”或“综合国力”)

3.(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一整个篇章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作出部署,这

是我们党在当下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我们的发展主题而作出的重大决定。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具有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作用

4.(多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

安排是()

A.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但中国要

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仍存在着诸多挑战。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保护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促进各国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和保护

的国际组织。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属于()

A.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B.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C.非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小王作为公司的技术人员,自

主研发了一款产品。他认为,只要是自主发明,就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对此观点的评析,合理的是()

A.不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需要申请专利才能享有知识产权

B.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不申请专利,也可以得到法律保护

C.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可以作为商业秘密,得到法律保护

D.不正确,自主发明的产品作为商标需要注册,获得知识产权

(3)目前,我国企业积极在通信技术、高铁等领域创新,形成了引领世界创新的新模式,但大多数企业集中

于具有明显商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而忽略了研发周期较长而收益不稳定的基础研究。以下是我国

企业研发强度的数据图。

1991—2019年中美日德韩企业研发强度:

注:企业研发强度是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当期生产总值的比例。以发明专利占3种类型专利比重衡量一国专

利的平均质量,2019我国发明专利占比下降至32%。

请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优化创新投入结构,提高

创新成果质量?

【答案】1.B2.综合国力3.AC4.AC

5.①.B②.A③.答案示例:1991年至2019年以来,我国企业研发强度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美日德

韩等国家;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发明专利的平均质量还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创新成果质量,我国

需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的力度,通过为企业减税等财政收入政策,降低企业的研发压力,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通

过加大中央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出,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拓宽科技投入经费的来源

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我国还需要通过实施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加大创新投入和发明创

造,探索新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扩大有效研发投入,优化科技研发结构,提高创新成果质量。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需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不断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科技

交流和合作,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质量。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大创

新研发的投入支出,实现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

基础上,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展“基础研究”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我国基础研究的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

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创新成果质量。

分析】背景素材: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考点考查:现代化强国、国际竞争的实质、哲学、宏观调控、经济全球化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1题详解】

本题为填空题,考查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时间,可运用教材知识准确填写即可,详解略。

【2题详解】

本题为填空题,考查国际竞争的实质,可运用教材知识准确填写即可,详解略。

3题详解】

AC: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一整个篇章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作出部署,这是我们

党在当下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我们的发展主题而作出的重大决定。这体现

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C符合题意。

BD:这是我们党在当下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我们的发展主题而作出的重大

决定。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不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或意识具有能动的

改造世界的作用,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C»

【4题详解】

AC: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

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AC符合题意。

B: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表述错误。

D: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表述错

误。

故本题选AC。

【5题详解】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保护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促进各国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和保护

的国际组织。

B: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属于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B符合题意。

ACD: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属于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ACD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小王作为公司的技术人员,自

主研发了一款产品。他认为,只要是自主发明,就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对此观点的评析,合理的是:

A:自主发明的产品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条件的,则颁发

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才能享有知识产权保护。该评析合理,A符合题意。

B:自主发明的产品如果没有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获得同意,就不能够得到法律保护,B评析不合理。

C:自主发明的产品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法律保

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的方式获得该项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

侵权,C评析不合理。

D:自主发明的产品可以作为发明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保护,但不能作为商标需要注册,D评析不合理。

故本题选A«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请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优化创新投入结

构,提高创新成果质量。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解答时,考生可根据表格数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

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1991—2019年中美日德韩企业研发强度(图中数据比较)一可概括说明1991年至2019年以来,我

国企业研发强度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美日德韩等国家;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发明专利的平均质量还不

高;

有效信息②:目前,我国企业积极在通信技术、高铁等领域创新,形成了引领世界创新的新模式,但大多数企业

集中于具有明显商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而忽略了研发周期较长而收益不稳定的基础研究一可从加

强宏观调控角度,说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需要政府通过为企业减税等财政收入政策,降低企业的研发压力,

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加大中央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出,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

入,拓宽科技投入经费的来源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实施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加

大创新投入和发明创造,优化科技研发结构,提高创新成果质量。

可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说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需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不断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

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大创新研发的投入支出,实现科技进步

和创新;需要企业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展“基础研究”的经验,

进一步增强我国基础研究的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

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创新成果质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运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根据设问要求加强

解答。

二、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多选)“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这是因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

A.经济的高质量发展B.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C.夯实国家安全基础D.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提升

7.(多选)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可以推出的是()

A.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B.整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农村一定实现了现代化

C.如果农业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

8.2012年到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3.现提高到65.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1降至

2.45:1。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

的1.63、1.11、1.07。这一系列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积极构建了()

A.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C.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9.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

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据此,有人认为,只要产业实现了振兴,乡村必然

振兴。

请结合材料,运用链接中的哲学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链接: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

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0.近年来,大量城市里的年轻人来到农村,从事乡村建设,无论是种植养殖、电商文旅,还是搞艺术建民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

(1)“新农人”是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具有新思想新理念,能够运用新平台,产生新的影响力,并通过帮助农

村发展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一批人。这是从界定“新农人”这一概念。()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2)“新农人”小高,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农村创业大面积种植樱桃。2023年初,当地一所超市口头表示,

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向小高预购樱桃100公斤,并声称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是小高,你会

如何答复。

【答案】6.ABC7.AB8.D

9.答案示例: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乡村振兴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乡村振兴起着决定作用,是

乡村振兴中的主要矛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产业实现了振兴,有利于推动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

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但是,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作为次要矛盾,也会影响到产业的振兴,甚至在

一定条件下,次要矛盾也会转化成主要矛盾。

因此,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抓产业振兴,抓住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振

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要统筹兼顾,坚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该观点只看到了产业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性,但夸大了主要矛盾的作用,没有看到人才振兴、文化振

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次要矛盾在乡村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认为''只要产业实现了振兴,乡村必然振

兴”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10.①.A②.我希望与贵超市签订书面合同。虽然只要买卖双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口头形式也

可以产生买卖合同,也具有法律效力,且口头订立买卖合同比较便捷。但由于樱桃等农产品受自然环境因素和供

求变动的影响较大,且距离履行合同的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出现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而签订书面合同有利于明

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在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有利于纠纷的公正解决。若仅为口头合同,一旦发生纠纷

就难以举证,对于双方来说,都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析】背景素材:农业强国建设

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和订立合同学问大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6题详解】

ABC: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夯实国家安全基础,

ABC说法正确。

D:在高质量发展中,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农业,比重一直在降低,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

会提升,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BCo

【7题详解】

A:“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能推出“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后者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没有前件一定没有后件,A正确。

B:整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就意味着各方面实现现代化,表明农业农村一定实现了现代化,B正确。

C:农业农村实现了现代化,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并不一定完成,因此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的说法错误,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B。

【8题详解】

ABC:题干主要说明我国积极构建了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没有涉及产业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或者收入分配体系,

ABC观不符合题意

D:题干说明了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和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比,最主

要原因是我国积极构建了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D观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题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评析上述观点并说明理

由,注意作答主体为上述观点,需要调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从辨析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可联系主要矛盾;

关键词②: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一可联系次要矛

盾;

关键词③:有人认为,只要产业实现了振兴,乡村必然振兴一可联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0题详解】

①A: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材料中指出了新农人的本质属性,A正确。BC:外延在

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而材料中指出的是新农人的本质属性,而不是范围。

故本题选A。

②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的优缺点,注意作答主体为小高,需要调用订立合同学问大的有关

知识,从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声称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联系口头合同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②: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农村创业大面积种植樱桃,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向小高预购樱桃100公斤一

可联系樱桃农产品受影响较大,容易出现纠纷,指出书面合同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三、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论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

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2021

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全面

部署。

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立法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2年初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通过多次召开座谈

会,听取中央、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

了立法法修正草案。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

常委会党组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立法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

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后,形成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11.我国立法机关具有立法权;

国务院具有立法权;

所以,国务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以上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扩大B.四概念

C.小项不当扩大D.中项不周延

12.(多选)立法法吸纳了近年来地方协同立法的经验成果,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确立区域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是()

A.地方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B.源于地方协同立法的重大实践,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

C.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真理具有条件性

D.立法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

13.(多选)江豚,极度濒危物种,因形象酷似憨态可掬的笑容被称为“长江的微笑”,为了让“微笑天使”畅游

长江,南京、马鞍山、镇江三地开展长江江豚保护协同立法,这为全国区域共同立法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这

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14.(多选)“立法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条

这一法条的内容属于()

A.简单判断B.复合判断C.性质判断D.联言判断

15.结合材料•,从党的领导和科学立法的角度,论述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概括立法法修改的背景和过程,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答案】11.D12.ABD13.BC14.BD

15.答案示例: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在于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和依法执政,彰显了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

坚持科学立法,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国之治。

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在于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和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通过制定政

策、路线、方针为立法工作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治保证;通过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领导立法,带头

守法,依法执政,发挥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为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调

动了立法部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科学立法,有利于推进中国之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全面依法治

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及审议并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立法法的请示,领导了我国的立法工作,推进了科学

立法。

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在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坚持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做到了科学立法。作为我国享有立法权的

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积极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

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从而实现了

科学立法,有利于推进中国之治。例如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及在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敢于修改

立法法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坚持了依法立法、民主立法。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之治的立法智慧

考点考查:“三段论”推理、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