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班级群体动课件_第1页
第二章-班级群体动课件_第2页
第二章-班级群体动课件_第3页
第二章-班级群体动课件_第4页
第二章-班级群体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班级群体12/6/20231第一节班级群体心理

班级群体心理是指长期发展起来的班级群体内部所独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体系,以及这些心理状态相互作用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对班级群体共同追求、共同活动以及内部人际关系等的直接反映。12/6/20232班级群体心理和学生个体心理的关系

班级群体心理是班级群体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班级群体精神面貌最直接、最明确的反映。它体现一个班级群体的个性,也是区别于其它班级群体的重要标志。

班级群体心理为所有班内学生所共有,一方面,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共同部分有机地组成班级群体心理,另一方面,班级群体心理又制约调节着每个学生的个体心理。班级群体心理和学生个体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形成了班级群体统一的个性,又发展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12/6/20233班级群体和班集体

班级群体并不等于班集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几十个学生编在一个班级里,并不等于就是一个班集体。班集体不是随意聚起来的一群人,它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良好的舆论、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的组织机构等。12/6/20234第二节班集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一、班集体及其形成二、班集体的心理特征三、班集体心理的培养12/6/20235一、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一)松散期(二)同化期(三)形核期(四)形成期(五)发展期12/6/20236(一)松散期

学生刚刚来到一个班级,相互缺乏了解和情感联系,因此,成员间没有吸引力。同学们尽管在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人,这时,班级内部的一切基本听从班主任指挥。12/6/20237(二)同化期

学生间开始熟悉,由于地理位置、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开始频繁交往,这为班级群体核心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教育要求对班级群体来说仍是外来的,班主任很难使班级群体发挥整体作用,处于班主任组织班级、提出要求,选择班级群体积极分子和骨干阶段。12/6/20238(三)形核期

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培养下,通过各方面的活动,积极分子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得到学生们的信任,形成了一批骨干力量,开始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初步发挥了班级群体的整体教育功能。所以,这是班级群体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时期。12/6/20239(四)形成期

这一时期,班级核心形成了,学生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各负其责,带领学生开展各方面的工作。通过班级各方面积极有效的活动,初步形成了正确的舆论、行为规范,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12/6/202310(五)发展期

班集体已经成为教育的主体。学生干部和学生共同努力,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每个学生已经无需外来监督就能对自己提出要求,并认真履行。同学之间紧密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即形成了班集体统一而又鲜明的个性。12/6/202311

二、班集体的心理特征

(一)目标认同

“真正的集体并不是单单聚起来的一群人,也就是说,是在自己面前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马卡连柯12/6/202312(二)行为规范认同

行为规范对班集体成员的影响,首先是有形成文的,包括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然后是无形不成文的,包括舆论和心理默契等方面。班集体不仅在于有正确、健康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在于班集体成员对它的认同,并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对班集体行为规范的认同是实现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12/6/202313(三)年龄心理特征的一致性(四)鲜明的个性班集体的个性是针对其它班集体而言的,它是区别于其它班集体的主要标志。班风是班集体个性的具体表现。班风是整个班集体的风气,是一种心理环境,是班集体大多数人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言论、行动的综合特点和共同倾向。12/6/202314(五)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整个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协调的,成员间互相理解、互相关心照顾、互相支持、互相尊重。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必备条件,也是班集体的主要心理特征。垂直关系—师生关系水平关系—同学关系其它关系—学生干部与一般同学、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12/6/202315

这样,才能形成班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集体目标才能内化为每个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规范,才能形成健康的舆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也才能最终实现。12/6/202316(六)内聚力

内聚力也称为向心力,班集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协调关系,齐心努力,团结合作。成员把自己和班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集体的成功而喜悦,为集体的失败而痛苦。一个人获得了成功,人人为之自豪,一个人遭到不幸,全体予以同情和帮助。在班集体中,成员能够满足归属、交往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心理需求。因而班集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12/6/202317蚂蚁精神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见难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喷射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他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存活者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一个月后,这位动物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蚂蚁这次却有了经验,调兵遣将迅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蚂蚁面临灭顶之灾的非凡表现,尤其令人12/6/202318

震惊。在野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滚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

蚂蚁是何等的渺小微弱,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处置它,但它的团队,就连兽中之王,也要退避三舍!

蚂蚁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习。蚂蚁是最勤劳、最勇敢、最无私、最有团队精神的动物。势如卷席,勇不可挡,团结奋进,无坚不摧---这一弱小的生命很好地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凝聚力,什么是团队力量!12/6/202319

三、班集体心理的培养(一)目标激励(二)激发集体荣誉感(三)教师的榜样作用(四)教师集体教育的一致性(五)培养核心(六)形成正确的集体舆下一张幻灯片论(七)正确处理好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八)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班集体心理12/6/2023201.明确共同奋斗的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

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前提。在某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可以使学生明确方向,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加对集体的热情。

在开学初,我便向学生们提出要求,要让流动红旗常驻我们班,用自己的双手创建五星级班级,也和学生们共同制定了班级口号: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不久,班级常规管理便走上了轨道。后来,我们又一次设定目标,争创一个级部只有一个名额的周恩来班。当制定了切实的目标,孩子们的行为也将受到约束,积极地向目标努力。12/6/2023212.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刚接手班级时,我便尽快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初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工作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然后从中选出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临时班委,明确他们的任务并提出希望。班委选出后,我要求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管理班级,接着我又进一步放权,让他们的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此后,我又找班干部谈了几次话,让他们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在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给大家提供均等机会。其他学生也要对班干部的工作积极配合,互相理解,形成使全班同学形成拧成一股绳的良好局面。12/6/2023223、班集体心理的培养和形成是与教师的榜样作用分不开的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常常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如此。教师的举止言谈,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的良好品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而影响班集体的精神面貌。12/6/2023234、教师集体教育的一致性

对于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来讲,除了一至二名班主任外,还有几名科任教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了对班集体进行教育的教师集体。如果教师集体教育观点不一致或在教育管理上出现重大分歧,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接受这个教师的影响,另一部分学生接受另一个教师的影响,造成学生间的分歧,或者学生同时受不同教师的不同教育观点影响,使学生无所事从,易形成学生盲然状态,造成心理扭曲,其结果必然为班集体心理的形成设下障碍。因此,教师集体成员应团结合作,统一教育和管理观点,切不可相互攻击和拆台,否则,必然对学生起到反面的榜样作用。12/6/2023245、培养核心

培养核心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发现、组织和培养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健全组织机构,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一个优良的班集体,一个具有良好集体心理的班级,必须有一批以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为核心的骨干力量团结在班主任周围,才能带领全班同学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成效在一定意义决定着班集体建设的程度和班集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挑选、使用、培养班集体核心工作。12/6/202325(1)选好班级干部。班主任接管一个班级后,一般不急于确定班级干部,常常在充分了解观察的基础上,先组成临时班委会(或称核心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当师生间、学生间有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后,再正式选举班级干部,组建班集体核心。

(2)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并培养班集体核心成员。(3)相互监督。

为了促进班级干部之间和班级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团结,开展班级干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班级干部接受同学们的监督是完全必要的。可以随时随地或者定期地对班级干部进行各方面的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交流工作方法。实践证明,这是培养班级干部的有效途径。12/6/2023266、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成员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能以议论、评价、褒贬等形式对集体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予以影响。班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主要尺子。一个班级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就会使集体及其成员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正确事物给予支持和提倡,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评和制止,从而促使班集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正确的集体舆论是通过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熏陶、感染学生的,因此,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教师个人的教育力量更大,效果更好。要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以强化正确的舆论。12/6/2023277、正确处理好班集体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班集体活动的效果、奋斗目标的实现及班集体舆论的形成等,进而影响班集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协调班集体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具体包括:(1)班际间开展友谊竞赛有利于加强本班学生与其它班级学生的联系,更有利于激发本班学生积极向上的集体荣誉感,使班级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为班集体心理的形成奠定基础。(2)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排除交往障碍,同时要引导异性交往.使其走向正确方向。12/6/202328(3)指导学生学会心理换位。即指导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正确把握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值。12/6/2023298、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班集体心理

班主任组建一个班集体,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最直接的途径是组织好各种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集体的共同活动就是集体的生命。一个班级若没有集体活动,学生就感受不到集体的存在,更不会产生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利益而奋斗的思想及行动,同样,也不可能产生相应的班集体心理。只有通过班集体的共同活动,才能使几十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互相认识,彼此了解,增进团结和融洽感情,才能创造和谐的集体气氛。12/6/202330

内容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够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思想对话,情感交流,建立友谊和施展才能的好机会。在共同的集体活动中,缩短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心理距离,使同学间相互协调,团结合作,在自觉不自觉之中就培养了良好的班集体心理。12/6/202331第三节班级群体动力

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研究群体动力就是研究影响群体活动方向的诸因素。这些因素或内容主要包括群体压力、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群体内聚力、群体士气、群体决策等方面。它们对群体及其成员的行为选择均具有重要作用。

12/6/202332一、班级群体动力分析(一)班群体压力

班群体压力是指作为班群体要求而制约学生个体行为的力量。班群体压力作为一种心理动力,是通过给人施加压力,造成心理负担或冲突来改变学生行为的。班群体压力主要来源于班群体的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群体规章、制度、守则等各个方面。12/6/202333

班群体多数人主张去野外春游,那么,不赞同这种活动方式的学生就会面临或感受到班群体的压力,产生心理负担或发生心理冲突。为了解除这种负担、冲突,就会改变自己的观点,并与大家一道行动。如果个别学生对抗班群体压力,继续我行我素,就会遭到班群体成员的孤立或其它惩罚。12/6/202334(二)班群体规范

班群体规范是指为了保证班群体活动正常进行,保证班群体目标顺利实现,每个学生都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规范规定了班群体成员可以接受或不能接受的范围,并以此在心理上对每个成员产生约束力,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知道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因此,班群体规范对每个学生起到了巨大的调节作用,保证班群体成员的行为、态度等的一致性。12/6/202335(三)班群体内聚力

班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班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及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它是在同其它群体并存、竞争和对抗时,才会得到异乎寻常的加强,即有外在力量作用时,内聚力会明显增大。实践证明,影响班群体内聚力因素主要包括:1、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式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经典实验,比较了“民主”、“专制”和“放任”这三种领导方式下各实验小组的效力和群体气氛。结果发现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成员间相互友爱,关系协调,成员对群体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因此内聚水平高。12/6/202336

这个实验结论也可应用到班级教育管理上,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采取民主式的教育管理方法,班群体内聚力强。2.外部影响

研究表明,外来的“威胁”会提高群体内聚力。班群体之间进行竞赛时,能增强班群体内聚力。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正常情况下,某个班群体的内聚力一般,当进行体育比赛或班际间进行先进评比时,每个成员都积极努力,其内聚力明显增强,这是外部影响所致。

3.奖励奖励有助于增强班群体内聚力。一是学校对班群体整体的奖励,人人都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促使每个成员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奋斗。二是班群体内部的奖12/6/202337

励,即对班群体内成员的奖励。每个成员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理、荣誉心理和被承认心理,都争先恐后地努力学习和工作,有利于把每个成员都团结在班群体目标周围,会增强内聚力。4.其它因素班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兴趣、理想信念及信息沟通方式和沟通水平等,对班群体内聚力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四)班群体舆论(五)班群体士气12/6/202338

当我们接触一个班级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其是否具有班群体士气。例如,有的班群体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有的班群体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有的班群体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团结一致;有的班群体矛盾重重,互不协调。12/6/202339

三、班群体对其成员行为的影响

上述各种班群体动力,归根到底要影响班群体成员个体的行为,使个体在班群体情境中的行为不同于个体独处时的行为。

在班群体中,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助长作用

是人们在完成简单任务或熟练任务时,如果有观察者在场(观众效应),或者有竞争者(合作者效应),将会激发起优于独处时的表现的倾向。但是对于复杂任务或不熟练任务,情况则相反,常会出现表现较次的情形。12/6/202340(二)社会标准化倾向

社会标准化倾向是指班群体成员通过交往,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其行为趋于一致,从而形成班群体内行为的常模。社会标准化倾向是以多数人的行为为标准,使少数人向多数人靠拢。因此,它既有使落后者提高的积极作用,又有抑制先进的消极作用。12/6/202341因此,在班群体中,班级教育管理者应注意通过鼓励先进和开展竞赛等手段来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并促进每个成员向高标准看齐。迈耶(A.Mayer)在一项词汇默写、心算和笔算等难度测验中让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室中共做,一组在教室外单独做。试验结果表明,在共做情况下,原来单独做而成绩差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普遍提高;那些单独做而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提高,群体的平均差有所减少。这表明共做时成绩差异的减少是由于其他人的动作速度和努力12/6/202342

的整体水平的暗示所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而成绩较好者则因缺乏更强刺激的鼓励而放松追求的目标,因而保持原来成绩或者成绩有所降低。(三)社会顾虑倾向

社会顾虑倾向是指学生个体在公众面前或者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因为感受到某种心理压力,从而所产生的拘谨和不自然的现象。例如:局促不安、思维混乱、表现失态、语言失控等等。12/6/202343社会顾虑倾向的程度受制于许多因素:1.与在场的人数多少及其熟悉程度有关。在众多人面前,在陌生人面前表现明显;在少数人面前,在熟悉人面前表现不明显。2.与锻炼程度有关。常在众人面前露面,受过多次锻炼的人不易产生这种倾向;反之,容易产生这种倾向。3.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有关。评价高者,不易产生这种倾向,评价低者,易产生这种倾向。12/6/202344(四)社会从众行为

它就是我们所说的“随大流”行为。在班群体中,个体从众行为的表现很不一样:有的是表面从众,内心却不服从,这叫权宜从众、假从众;有的是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这叫真从众;还有的是对问题认识不清,盲目从众,这叫盲从。但不论哪种从众,其动机可能都不一样。有的人是为了达成群体目标而自觉从众;有的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个人需要而随声附和;有的是在班群体压力下,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12/6/202345

案例一有这么一个实验: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师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12/6/202346

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同学之间的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也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似乎真的闻到了味道,于是举起了手。12/6/202347案例二

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学生班级、宿舍基本上都是随意安排的,但是一年之后,这些班级、宿舍之间便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会相对集中在某个宿舍或某个班级,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一道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12/6/202348案例三

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12/6/202349案例四

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12/6/202350案例五

有人正是利用从众效应来行骗人之术,最生动的例子是玩所谓的“三张牌”,让人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可押50元、100元、200元。此时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托儿”,被从众效应激化,也参加押宝。当然,结果肯定要输——因为最初参与的三五人同庄家全是一伙的。12/6/202351

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某大学一个班有几名爱好长跑的同学,男生健壮、女生苗条以及运动会上的风光引得同学喷喷称羡,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成了他们的追随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赛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该班同学。某医学12/6/202352院,93级6名学生,大学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时起床,晚11时入睡,该室同学能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5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12/6/202353第四节班级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一、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常见类型及其形成因素二、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其作用三、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调控12/6/202354一、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常见类型

(一)兴趣型群体

(二)志向型群体

是指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志向基础上的非正式群体。一些抱负水平较高而且目标一致的学生结合起来的群体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在一起可以彼此激励,共同进步。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很好或较好,对班群体学习风气影响很大,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因此,志向型群体也叫做学习型群体。12/6/202355(三)地域型群体。是指建立在居住位置或在班内座位较近基础上的非正式群体。如邻居、邻座等。他们往往同行、同往、同活动。(四)交往型群体(五)娱乐型群体。是指建立在喜欢游玩等娱乐活动基础上的非正式群体。12/6/202356二、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一)积极作用

1、培养社交能力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形成的自然性。非正式群体这种自然组合过程,正是成员各自形成社交能力的过程。在自然组合过程中,他们学会结交的方式方法;他们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恰当的方式来推销自己,以赢得群体成员的尊重和接受;他们也学会理解和容忍、学会尊重和承认其他成员等等。12/6/202357

这些能力在学生走向社会后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些能力的获得,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培养的。2、增进同学之间的纯真感情

许多非正式群体是由于学习的需要,兴趣爱好的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而成,在成员间共同的活动过程中,加深认识、推动学习,增进了解和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