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概况_第1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概况_第2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概况_第3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概况_第4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概况一、简概某位于某市中心区的西部,距市中心约10公里,小区东以白沙河为界,西至$$市与某市行政界限,南到规划城市道路,北与南海里水相接,因%%高速公路,环城公路经过本区,使本区的交通通达性大增加强。该小区是某市西部一个大型的生活居住区,该区总用地面积为908.29万平方m,其中城市道路占地面积166.15万平方m,实际建设用地面积约544.29平方m,总居住人口约15万人。据甲方要求将某小区道路分批报建,现A1线、U线、m线、N线道路已报建批出,本次设计范围为K线的道路设计图。K线作扇状布置,是连接U线、A1线及P线道路的区内主干道,它从U线道路起由南往东方向穿过A1线,与P相接,斜穿整个小区,全长约1.75公里,宽40m。本工程共分为两册,第一册为道路工程,第二册为排水工程。二、设计技术标准:Ⅰ级城市次干道。三、道路设计1、平面设计本次工程设计为K线道路,K线为KK0+048.209-KK1+770,全长为1721.791m。本段工程施工范围起点为U线,止点为P线,施工段为(KK0+048.209-KK1+011.620;KK1+111.994-KK1+857.977)。KK0+000-KK0+247.277段为直线段,KK0+247.277-KK0+603.076段为R=770的曲线段,KK0+603.076-KK0+680.775段为直线段,KK0+680.775-KK1+047.103段为R=750的曲线段,KK1+047.103-KK1+315.857段为直线段,KK1+315.857-KK1+675.956段为R=600的曲线段,KK1+675.956-KK1+770(施工止点)为直线段,最小圆曲线半径为R=600m,按规范不设置缓和曲线。2、纵断面设计本次纵断设计最小坡长L=140m,最大坡长L=220m,最小纵坡i=0.3%,最大纵坡i=0.371%。3、横断面设计本段工程标准路宽为40m,路口加宽段为50m,40m路宽路幅划分:6m(人行道)+2m(绿化带)+24m(行车道)+2m(绿化带)+6(人行道),根据某小区的车流量及交通要求,采用六车道,全线遇交叉口根据实际情况设开口或无障碍通道。可考虑在必要的部位增设开口,公交车站台结构与人行道相同,站位设在交叉口出口道一侧,距交叉口50-100m,设站原则按每500-600m设站,4、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砼路面,各层分别为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K-13I)(加0.2%AS纤维)4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6cm,粗粒式沥青砼(AC-30II)8cm,6%水泥稳定碎石层40cm,快车道路基要求采用压路机碾压压实,路槽底0-80cm范围的密实度要求大于95%,路槽底80cm以下密实度要求达到93%,如为填土路基则要求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应不大于30cm,路面实测湾沉值小于28(0.01mm),稳定层顶弯沉值小于48(0.01mm),路基顶弯沉值小于300(0.01mm)。5、地质情况在所钻范围内,场地地层主体属中软地层,所钻地导上往下可分3个主层次,12个亚层次。⑴人工土层Qml厚0.4-3.8m⑵冲积土(Qal)本次层底起伏较大,层厚不均,顶界埋深0.4-4.4m,厚度为0.8-10m。⑶残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顶界埋深约0.5-16.8m,一般埋深为7-7.5m。6、路基处理本段工程路段处理低洼地区,全段工程路基大部分为淤泥,其中淤泥层最厚处达约14m高,需进行软基处理,以保证足够的地基承载力,软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如淤泥层厚度起过15m深或雨季施工则采用碎石桩处理,其余路段不満足路基设计要求采用换填砂性土(或碎石)处理,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表层的耕植土及杂填土层,再进行路基土的填筑,填土要求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应不大于30cm,土基密实度要求达93%,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在修筑路基时须严禁雨水和地表水的渗入,以免降低地基强度,当路基高出原地面时,采用1:1.5的坡度作绿化放坡,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的临时灌溉河沟,采用临时管涵的方法处理。

7、工程数量表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K-13I)(加0.2%AS纤维)m243740高侧石预制块100×20×60cmm2840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m24374010cm现浇30号砼(垫石)m31528cm粗粒式沥青砼(AC-30II)m243740现浇20号砼压条m324435cm6%水泥稳定碎石层m247676土方(挖土)m3197115cm4%水泥稳定碎石层m247676土方(填土)m37731015cm6%水泥稳定碎石层(人行道)m216220Φ60水泥搅拌桩延m391792彩色人行道块30×30×5cmm216220碎石垫层m220133水泥砂浆调平2cmm216220砂垫层m220133现浇20号砼后座m3300合成纤维土工格栅m267109平石预制块100×25×12cmm6084换填砂性土或碎石m35000低侧石预制块100×12×30cmm3244四、排水工程(一)、概况K线位于某小区中部,与U、A、P线相交,本图是为某小区K线所作排水工程设计、雨水污水工程设计以《某小区排水工程雨水管规划方案》、《某小区排水工程污水管规划方案》为依据、雨水分别排向U线明涌,南围水闸出口和城西水闸出口、K线污水干管主要转输某小区东北部污水到U线主干管后再送往污水提升泵站。由于某小区的地质较差,故根据有关地质勘探资料还需作管道地基处理。(二)、施工说明1、污水管敷设位置按规划永久路面综合管道位置敷设。2、管材,管内径DN=286mm采用聚氯乙烯管(PVC-U),DN≥347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管材环刚度应大于8KN/㎡。质量标准必须符合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材(QB/T1961)的规定。管内径d>1000㎜采用Ⅱ级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标GB/T11836-1999。3、所有井面标高要求与道路施工后路面平,井环可等路面成型后再座浆4、钢筋砼管两侧回填石屑至管带顶以上10㎝,石屑层以上回填土,分层夯实,虚铺层厚300㎜。波纹管沟槽回填从基底基础部位到管顶以上70㎝范围必须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若无坚土则用石屑回填,密实度要求应按国标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执行。塑料管的实施应严格执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埋地硬聚氯乙稀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要求。5、排水管地基容许承载力必须达到100KPa。6、改建井将原有收口部分拆除重砌,井面标高应与新路面平,改建的过路涵必须将旧涵箱拆除后按新设计要求重建。7、预留的雨水接户管除注明外,其余全部采用DN=500mm。I=0.03接入检查井或沉沙井,污水接户井除注明外,其余全部用DN=347㎜,I=0.03接入检查井。预留井井面标高位置为暂定,施工时可视建筑物施工实际标高位置调整。8、检查井、沉沙井采用马路甲式(配QT500-7球墨铸铁防盗井环盖),井面标高按永久路面设计标高而定。雨水管DN>600井底设流槽,所有检查井盖、进水井盖都要加锁。污水检查井盖配带”污’字,井底设流槽,井身内外收口用水泥沙浆批挡20厚,详见设计排水工程通用图。9、钢筋混凝土雨水管基础采用A式,污水管管道基础B式,污水管道采用管顶平接,砼管口接缝详见排水工程通用图。污水管施工完毕后按国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复土。10、雨水进水井采用马路侧入式乙型,井面标高与侧石顶平,道路纵坡小于3%,路段设双篦进水口,雨水进水支管采用DN=286㎜,I=0.01接入检查井或沉沙井。11、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开挖前需与有关管线单位联系后,核实无误方可挖土,同时应充分区分雨水、污水管出口,避免将雨、污水混接。

12、排水工程主要工程量排水工程主要工程量表项目管径管材单位数量污水管DN=347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1676DN=4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464DN=5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52DN=6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394DN=10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960污水管排水构筑物马路甲式检查井座130改建井座5雨水管DN=286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PVC-U)m600DN=5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40DN=6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90DN=7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215DN=800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m33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