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800字【3篇】_第1页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800字【3篇】_第2页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800字【3篇】_第3页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800字【3篇】_第4页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800字【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一

怀着感动的心情,我拜读了闻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爱,便没有教育”,“在老师素养的诸多因素中,对同学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公平之心、责任之心等老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李老师认为,老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觉并扶正同学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终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同学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同学,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厉 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同学的成长以至将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定包含着对同学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处。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果优异的同学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调皮、不守纪律的同学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同学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爱得走进同学的心灵。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惊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由于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快乐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对比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觉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许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同学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经常忍不住对同学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缺少急躁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反思后才熟悉到: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同学的心灵。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还体会到,每一个同学都是一粒种子,都能开花发芽、结果。只是有的发的晚,有的发得早,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晚秋,有的枝上结果,有的根上牢固,有的可作为栋梁之材,有的作为医药之用,而有的则以自己的芳香和学问去美化人们的生活,各有各的用途。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成长中的同学每天都是新的。

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头,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认真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仔细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快乐心组织每一次活动。争取今日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日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二

踏上工作岗位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哀痛,也有过欢乐,有过失败,也有过胜利。十五年始终努力想做一个让同学喜爱的老师,想做最好的老师。最近有幸拜读了《做最好的老师》。在没有阅读之前,我曾那么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爱”同学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是最好的老师吗?我真的爱每一位同学吗?我对同学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

阅读后让我对喜爱同学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同学,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同学的成长以至将来一生的负责”。爱同学,不单单是观赏优秀的同学,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观赏与期盼投向每一个同学”。究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同学,不应是对同学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同学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重,一份责任感”,就是为同学的‘漂亮人生’奠定美妙的开端。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于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肯定偏差的同学,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同学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这样的同学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赐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乐观向上,健壮成长。

我班有一名同学叫李肖然,这孩子有共性、不好惹很难管理,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上课要么发呆,要么捣蛋,加之成天抽烟旷课,活像一个“小痞子”。

为了彻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队,我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情感沟通

做最好的老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沟通,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任,老师真挚的情感在同学的心情上就会产生共鸣。为了在爱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他的心扉。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静静地把他叫进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在交谈中,我最终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由于父亲的出轨离婚了,现在他随父亲生活,继母对他很不好,他很惦念他的妈妈。这次谈话初步了解了他的状况,表明白我的立场,最起码看出他对我没有敌对心情。然后打算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法规的缺点,不能希望他一天、两天就转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准时表扬、鼓舞;不好了,不是简洁的批判,而是告知他应当怎么样,由于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同学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很多次的提示、鼓舞,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为了呵护好这棵被急风骤雨摧残的幼苗,我打算连续实施我的护苗方案。

二、抚慰心灵

最好的老师要给同学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惜,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同学。为了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让他尽快走出悲苦的阴影,拾回应有的无虑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在课下主动亲近他,并多与他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足以信任的亲人角色。有一次早读课,我发觉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经询问得知他早饭没有吃胃疼,我立即给他倒来热水,并给他买了面包,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感谢。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他送去同学的暖和,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嬉戏、一块完成作业、一起布置班级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换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思想上对他起一个带动作用。三是进行“隐秘”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从其他同学那里我得知他在痴情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果下滑明显。我通过私信引导他,青少年时期许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事,再考虑这些人生大问题。现在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成果搞好,懊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我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他给我回信感谢我赐予他的敬重和信任,并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从今他转变许多,学习成果也呈上升趋势。

全部这些,旨在让他感受老师的爱,让他感受集体的暖和,再次融入集体,使曾经受到情感损害的他走进可避风挡雨的温馨的港湾。

三、形成品质

当他的心情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沟通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他灌输诸如刚毅、自信、协作、憧憬、奋斗、和善等精神品质。我在与他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他缺漏的学问,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他,让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同学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时隔不久他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原来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峻批判,他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缘由是老师得罪了他。我前边对他所做的全部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但是我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打算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或许是一时的,但是对李肖然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或许由于这个放弃,他的将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我,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不能放弃。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异的发觉,平常爱偷懒的李肖然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然,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然是我一时兴奋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劳动中,他干得非常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常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我也常常想,莫非真的就是由于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转变吗?当然不是,这或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究竟我等到了这一天。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幼苗,最需备至的呵护。李肖然同学的变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爱带来了同学心态的开放,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制造性的释放。为此,我们教育工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倾注爱心、急躁、宽容之心,让他们在被敬重中学会敬重,在被爱中学会爱,从而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我们坚信:今日弯曲的幼苗在细心呵护、照料下肯定会成为明日的参天大树。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同学,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同学,为同学的的将来服务!我会始终朝这个目标努力下去!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三

脆弱的心灵需要抚慰,受伤的孩子需要关爱,迷路的同学需要用爱为他们教导迷津。对于一些同学,他们渴望老师深层次的理解与关爱,急躁倾听他们的真情倾诉,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自控自强,让他们时时到处感觉到:困难的日子里,老师与我同行。而这一切都需要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搭建起敬重与理解的桥梁。

对于同学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奇妙而又宏大的力气,这种爱是无私的。由于它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当班主任给同学以真挚的爱,给同学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同学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老师放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但这一切的基础都该缘于老师对同学的敬重和理解,不管他是差生或是双差生,他们都应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转变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刻的赋是对被赏识的渴望。”面对同学,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扮演着家长、伴侣等多种角色。老师关爱同学,同学会真诚地喜爱老师、敬重老师,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学问和力量。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赞美他。”

其次,在对待共性各异的同学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呵护他们的成长。但老师在对于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