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综合-_第1页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综合-_第2页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综合-_第3页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综合-_第4页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第三方向小组分工协作情况第一组:有关全球化的理论研究成员:胡玉娟,赵静,乔妮第二组:有关反全球化理论的研究成员:冯家乐,李鑫,郑霞,刘清华第三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在中国的影响成员:邓盛超,谢定元,黄冬霞,梁均泉参考文献著作类: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M].

汪信砚著.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01.

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反全球化运动

李智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思潮页数:224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论文类:全球化内容概况(二)(一) (一),全球化概念的提出与源起(二),全球化的定义(三)(四)(五)(六)(一),全球化的提出与源起1,全球化的词源:

英文“globalization”(全球化)一词,由形容词

“global”(全球的)衍生而来的。而“global”又来自拉丁语中的“地球”观念。因而从这一点看,全球化这一术语

来自于拉丁语“地球”。英语中的globalization意指全球化或全球性。2,“全球化”的提出。一般认为,全球化最早是1985年提奥多尔·拉维特在其《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而“全球化”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61年出版的美式英语词典中。

全球化概念最早运用于国际经济学中,后来人们将他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3,全球化的起源——普遍交往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多次讲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这就是说,真正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以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交往”的实现为基础的,这种“普遍交往”,不仅意味着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的消失。是统一的世界空间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互动联系的实现;同时,“普遍交往”还意味着交往的过程性和多层次性。“世界历史”本身是一个逐步展开、各交往主体之间的全方位互动过程。(二),全球化的含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和角度对全球化的定义不同,主要有:(1),从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和全球交往活动方面来解释,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2),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是世界市场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全面形成,是金融资本、物质财富和人员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在全球的自由流动。(3),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资本主义化,是晚期资本主义。(4),从文化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文化或文明全球整合,其间既有文化冲突,又有文化融合。•(5)从哲学的视域出发来解读全球化。即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单一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是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是集中化和分散化的统一;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6),从名族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全球化下了定义: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地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之我见全球化的含义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

广义的全球化不仅有经济全球化,还包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其他领域的全球化。

赞同王永贵等在人民出版社的2005年版本的《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提出的,全球化的内涵可以从客观趋势和主观战略两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即,全球化是指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及其资本对外扩张,人们不断超越和克服不同空间、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日益密切地相互交往与融合,打成更多共识和共同行为的客观过程。(三),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种:远古时段说。这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古已有之。

第二种。“中长时段说”。这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包括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对外侵略和扩张。

第三种“近时段说”。这种观点认为,二战以来全球化初具形态,经济—科技—信息—文化出现大规模跨国运动。 第四种,“现时段说”。这种观点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真正的全球化时代才开始。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推进的整体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到目前为止,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初始阶段或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国际贸易、商业资本的全球化。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事全球化的正式形成和缓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出现借贷资本全球化,世界逐步形成跨越国界筹资、国际债券等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明显特点是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资本输出为主。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是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产业资本全球化,全球经济网络化,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和技术扩散全球化这些都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现代经济全球化是商业资本、接待资本和产业资本这三中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A客观必然性历史动态性全方位性D全面开放性(四),全球化的基本特征CB(五),全球化的内容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六)、全球化的历史发展形态(一)(二)(三)生存交往式全球化资本扩张式全球化文化交融式全球化(七),全球化的影响

第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