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_第1页
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_第2页
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_第3页
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_第4页
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评价目录CONTENTS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功能价值V的计算确定功能价值对象的改进范围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01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功能评价:评定功能的价值,找出实现功能的现实成本和功能的目标成本,计算两者的差值,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功能评价的程序:确定功能评价值F评价对象计算功能价值V确定现实成本C计算成本改善期望值ΔC

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是以对象的功能为单位,传统的核算成本是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单位。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时,根据传统的成本核算资料,将产品或零部件的现实成本换算成功能的现实成本。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零部件功能区或功能领域序号名称成本(元)F1F2F3F4F5F61甲3001001001002乙500501502001003丙6040204丁140504050C1C1C2C3C4C5C6合计10001509025024050220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成本指数的计算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02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是指可靠的实现用户要求的最低成本。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又称功能评价系数或功能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功能在整体功能中所占的比率。常用到的方法有强制打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打分法又称FD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它是采用一定的评分规则用强制对比打分来评价对象的功能性。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1)0-1法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零部件ABCDE功能总分修正总分功能重要性系数A×1101340.25B0×101230.19C00×11230.19D111×1450.31E0000×010.06合计11161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2)0-4法

功能评价指数大,功能重要;功能评价指数小,说明功能不太重要。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功能F1F2F3F4F5得分功能指数F1

3133100.25F21

02250.125F334

44150.375F4120

250.125F51202

50.125

——401.000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确定功能评价值F功能评价值确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产品的评价设计和既有产品的改进设计。(1)产品评价设计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后,将新产品设定的目标成本按已有的重要性系数加以分配计算,求得各个功能区的功能评价值,并将此值作为目标成本。如果目标成本800元,计算结果如下:功能区①功能重要性系数②功能评价值(F)(元)③=②×800FA10.47376FA20.32256FA30.16128FA40.0540合计1800新产品功能评价计算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2)既有产品的改进设计

既有产品的现实成本比例不一定合理,需要根据改进设计中新确定的功能重要性系数,重新分配既有产品的原有成本。现设既有产品现实成本为500元,计算结果如下:功能区功能现实成本C(元)功能重要性系数根据产品现实成本和功能重要性系数重新分配的功能区成本(元)功能评价值(F)(元)成本降低幅度ΔC=(C-F)(元)①②③=②×500④⑤FA11300.47235130-FA22000.3216016040FA3800.168080-FA4900.05252565合计5001500395105既有产品功能评价值计算功能评价值F的计算功能区功能现实成本C(元)功能重要性系数根据产品现实成本和功能重要性系数重新分配的功能区成本(元)功能评价值(F)(元)成本降低幅度ΔC=(C-F)(元)①②③=②×500④⑤FA11300.47235130-FA22000.3216016040FA3800.168080-FA4900.05252565合计5001500395105分配结果:功能区新分配成本等于现实成本,如FA3,现实成本作为评价值F。功能区新分配成本小于现实成本,如FA2

和FA4,新分配的成本作为评价值F。功能区新分配成本大于现实成本,如FA1,如因功能重要性系数提高了,可适当降低,如果成本投入确实太少,可以允许适当提高。

功能价值V的计算03功能价值V的计算方法分为功能成本法和功能指数法。功能价值V的计算功能成本法

功能评价值与价值系数计算表序号子项目功能重要性系数①功能评价值②=目标成本×①现实成本③价值系数④=②/③改善幅度⑤=③-②123...ABC...合计功能价值V的计算功能成本法计算结果:V=1。功能现实成本等于功能评价值,评价对象价值最佳,无需改进。V>1。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分配成本少,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应具体分析。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V<1。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现实成本偏高,功能要求不高,可能存在功能过剩或者实现功能的方法不佳,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功能价值V的计算功能指数法计算结果:V1=1。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和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分配合理。V1>1。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功能比重,可能现实成本偏低(增加成本),或者功能过剩(降低功能水平),可能是技术经济上存在功能很重要成本很少的情况,则不需要改进。V1<1。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成本偏高,功能过剩,评价对象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法主要是降低成本。

确定功能价值对象改进范围04F/C值低的功能区域v<1功能区域,基本上都应进行改进,特别是

v值比1小的多的功能区域。

C-F值值大的功能区域通过核算和确定对象的实际成本和功能评价值,分析测算成本改善期望值,从而排列出改进对象的重点及优先次序,ΔC=(C-F)。

当n个功能区域的价值系数同样低时,优先选择ΔC数值大的功能区域作为重点对象。ΔC大于零时,Δ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确定功能价值对象改进范围对产品部件进行价值分析,使每个部件的价值系数(价值指数)尽可能趋近于1。根据此标准,明确了改进的方向、目标和范围。确定对象改进的原则如下:例题:某产品有A、B、C、D、E、F六个部分组成,其各个零件所实现的功能及成本核算资料已知,现要对其进行功能评价。目前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元,目标成本为450元。确定功能价值对象改进范围第一步,根据专家打分计算功能评价系数。评价对象ABCDEF功能总分修正总分功能重要性系数A×11011450.238B0×0011230.143C01×011340.190D111×11560.286E0000×0010.048F00001×120.095合计15211确定功能价值对象改进范围第二步:计算成本指数第三步:计算价值指数评价对象功能重要性系数Fi实际成本C成本指数Ci价值指数ViA0.2381800.3600.661B0.1431210.2420.591C0.190880.1761.080D0.286710.1422.014E0.048220.0441.091F0.095180.0362.639合计1.0005001对价值指数分析,A、B、D、F四个功能的价值指数偏1较大,把他们列为改进对象。确定功能价值对象改进范围第四步:确定价值工程改进对象,即A、B、D、F功能进一步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A、B部件应该降低成本,D部件应该提高功能水平,F需检验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功能。评价对象功能重要性系数Fi实际成本C成本指数Ci价值指数Vi按Fi分配实际成本按Fi分配目标成本ΔC1ΔC2成本改进期望(元)A0.2381800.3600.661119107.1-61-11.9-72.9B0.1431210.2420.59171.564.35-49.5-7.15-56.65C0.190880.1761.0809585.57-9.5-2.5D0.286710.1422.014143128.772-14.357.7E0.048220.0441.0912421.62-2.4-0.4F0.095180.0362.63947.542.7529.5-4.7524.75总结功能现实成本是以对象的功能为单位;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价值指数V=F/C,v<1功能区域,基本上都应进行改进;ΔC大于零时,Δ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价值工程对象选择方法目录CONTENTS选择原则选择方法

选择原则

01选择原则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一般原则为:1234设计方面生产方面

市场销售成本选择原则”在总成本中占比重大的产品结构复杂或落后的产品制作工序多或制造方法落后及手工劳动较多的产品原材料种类繁多和互换材料较多的产品生产企业,优先选择为价值工程对象的产品为:选择原则造价高的组成部分占产品成本比重大的组成部分数量多的组成部分体积或重量大的组成部分加工工序多的组成部分废品率高和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产品优先价值工程对象的部分:选择方法

02价值工程对象选择方法主要有:选择方法因素分析法百分比法分析法ABC分析法价值指数法例:对某居住区开发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根据专家经验,该地区的多层建筑住家造价在7500-8000元/m2之间,如果设计方案的造价估算超过太多,可以选则其作为价值对象。因素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凭借分析人员的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的方法。优点:简便易行。缺点:缺乏定量依据,准确性差。选择方法对于工程项目投资,这类产品可以按费用构成项目分类,如管理费,人工费、动力费,将其中所占比重大的,作为价值研究对象。ABC分析法,基本思路是,将一个产品的各个部件按成本大小由高到低排列起来,将占总成本70%~80%而占零部件总数10%~20%的零件划分为A类;将占总成本5%~10%而占零部件总数60%~80%的零件划分为C类;其余为B类。A类零部件是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选择方法零件种类零件数量(%)零件成本(%)研究对象的选择A10%-20%70%-80%重点对象B其余其余一般对象C60%-80%5%-10%不作为对象例:某企业生产4种产品,其成本和利润所占百分比如图表所示:百分比法分析法,通过不同产品,不同零部件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选择,确定价值工程对象,不同产品之间可以选择成本利润率或产值资源消耗率等指标,同一产品零部件之间可以选择成本所占百分比等指标。选择方法产品名称ABCD合计成本/万元5003002001001100占比/%45.127.218.19.1100利润/万元115506025250占比/%46202410100成本利润率/%2316.73025从图中可知,B产品利润率最低,应该选为价值对象。例:

某成片开发的居住区,提出了几种类型的单元住宅的初步设计方案,各方案单体的居住面积及相应概算造价如下表所示,价值指数法,从系列产品或同一产品的零部件中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依据V=F/C,计算出每个产品或零部件的的价值指数进行比较。选择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可知A、D、E方案价值指数明显偏低,应该选为价值对象。结构编号ABCDEFG功能:单位住宅居住面积/m29900350032005500800070004500成本:概算造价/万元11003303266101000660400价值指数:V=F/C9.0010.619.829.028.0010.6111.25总结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和价值指数法。价值工程功能分析目录CONTENTS功能分类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计量

功能分类01

功能分类01功能分类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和基本内容,通过功能分析,去掉不合理功能,调整功能间的比重,使产品结构更合理。功能分类按功能重要程度按照功能用途按用户需求按功能的强度使用功能美学功能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过剩功能不足功能功能分析包括功能的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计量。

功能定义02功能定义,通过对产品与其各个组成部件的逐一解剖而认识他在产品中的具体效用,用最明确简洁的语言对产品的功能加以描述。功能定义功能定义过程如图:产品名称功能名称功能特性物理特性功能定义的方法主要有:(1)使用功能的定义方法(2)辅助功能的定义方法(3)美学功能的定义方法功能定义注意一下几点:功能定义准确:用户需求进行量化,表明功能大小。抽象:以不违反准确性原则为度。全面:参照产品结构由上到下,有主到次分析。简洁:多用“动词+名词”形式。

功能整理03功能整理的目的: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以明确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