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_第1页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_第2页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_第3页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_第4页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肖楚津汉语言文字学112105032基本内容一、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三、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功能四、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条件3一、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

现代汉语中,什么句式算被动句,被动句都有哪些种类,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已提出的问题。

国内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颇不一致,但意见大致可分为两类。4一、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一)意见一:从宽处理包括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与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一般称为“被字句”。“被”字又代表在相同位置上出现的“给”、“叫(教)”、“让”、“为”、“由”等(也有称为“使役被动句”)。如:

“权利被被剥夺了。”“他被人带走了。”“他给砍伤两个手指。”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又被称为“自然表明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受事主语句”。指不带“被”、“给”、“叫”等形式标志,而主语在意念上处于受动地位的句子。如:

“杯子打破了。”“错字删除了。”

5一、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二)意见二:从严处理仅包括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不承认意念被动句为被动句。◆刘叔新(1987):“意念被动句”只是主语在逻辑的意念上受到活动的支配,并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来充作这种意念的表现标志。1、应走的路途决定了。(被动关系)2、这样办必然失败,客观法则决定了。(主动关系)◆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陆俭明(2004)6

由于上述不同的观点,我们就不把无标记的被动句包括在本次研究的范围内。关于“让、叫、给”词语构成的被动句,由于本质上跟“被”字句是一致的,只在用法上有些差别,而且由于这些词语还有另外一些用法(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我们也不把它们包括在本次研究范围内。

因此,我们以“被”字句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而“被”字句是被动句的最典型句式,在语言使用中也最为常见。本次研究范围一、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7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一)“被”的性质1、介词说: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朱德熙《语法讲义》、胡裕树等《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这是目前最通行的一种看法。2、介词与助动词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根据“被”的不同用法将其分别归入介词和助动词中:①用在实体词前是“介词”;②用在动词前是“被动性的助动词”。3、助动词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把“被”归入助动词,认为动词表示行为,而“被”帮助表示行为的性质。4、次动词或副动词说:出自《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与《语法修辞讲话》。次动词/副动词能带体词宾语是一般动词的性质,但是不做谓语里的主要成分,又跟一般动词有区别。5、动词说:洪心衡(1956)、李人鉴(1980)、桥本万太郎(1987)冯胜利(1997)、熊仲儒(2003)、邓思颖(2004)8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一)“被”的性质

介词说

VS动词说利

结构位置同一般介词相同历史上是动词

句法特性与一般介词相近后可接动词短语无法解释不带宾语的“悬空”现象不能带体标记

不能重叠

不能以V不V的形式提问弊9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

本次研究观点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也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无所谓对错。10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二)结构类型1、直接短被动句NP1+被+VP

张三被杀了。2、直接长被动句NP1+被+NP2+VP

张三被土匪杀了。3、间接短被动句NP1+被+VP+NP3

张三被杀了父亲。4、间接长被动句NP1+被+NP2+VP+NP3

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11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三)分析方法1、李珊(1994):“ABC三段分析法”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3、熊仲儒(2003):“层阶式派生”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4、邓思颖(2004):“作格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12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1、李珊(1994):“ABC三段分析法”1、短被动句:张三∣被∣杀了。

张三∣被∣杀了父亲。ABC2、长被动句:张三∣被土匪∣杀了。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ABC13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1、李珊(1994):“ABC三段分析法”

A段(1)受事与非受事:A段通常是受事主语。若是施事,则B段中的N2

往往表原因或工具:

他被那件事愁死了。糯米色的筒裤也被雨水裹在腿上。(2)有定与无定:A段一般是有定的。受事主语一般总是具体的、有限的。

东西被顾客打破了。“东西”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东西”(3)A段的成分A段主要是体词性成分,包括名词、代词、处所词、时间词,以及带有名词性的动词或形容词,即所谓的名动词、名形词。A段有时还可以由主谓结构充当:

你们一条藤儿害我,被我听到了。

14(4)A段的省略(主语省略)他站起来正要告辞,突然被曾沧海阻止。[他]突然被曾沧海阻止。(承前主语而省略)1、李珊(1994):“ABC三段分析法”(5)无A段(无主句)①动词或是为不及物动词,或是语义上支配不了其前的名词。

官军追杀一阵,因为地形复杂,被郝摇旗逃跑了。

*郝摇旗逃跑了官军(“逃跑”是不及物动词)②受事被置于介词结构之中,整个介词结构在前充当状语,不充当主语。

连睡意也被驱散了。睡意被驱散。(连)③受事被置于谓语动词之后,在句中充当宾语。

哪知被他们看了这个情景,越发笑个不止。这个情景被他们看了。15B段——“被+N2”(长被动句)(1)N2的施事与非施事

N2

主要表施事,多半是有生命的。若是无生命的,通常具有发动或影响谓语动作的能力。

A、她被人踩痛了B、老奶奶被风吹病了。少数N2非表施事,而表示原因。此类句子谓语动作往往是无意的,非控制的。

我被雪滑倒了。

*雪滑倒了我。

我滑倒了。

(2)N2的有定与无定N2以无定为主。也可以是有定的,但频率比无定的少得多。1、李珊(1994):“ABC三段分析法”(3)“被+N2”在句中的作用

介宾结构作状语被周老师/用粉笔//按着苔痕///画成花。16(四)分段研究2、B段——“被”(短被动句)

视为长被动句简化,即B段的“被”实际上为“被+N2”省略或隐去了N2。李珊(1994)还进一步分析了简化的原因:①N2已在上下文出现:②N2表示泛指:她用另一只手去推他,那一只手也被握住了。今天,这里就被称为黄河三角洲。

③N2为不可知,无法说出是谁或是什么:

刚才那只试管内的蝈蝈,你们见了吧?只要它被确认,全部物理学就要重新写。17(1)光杆动词V:不带附加成分的动词

土地被分,亲人被斗,这种人没有督战队也和你拼命。

双桥镇里固然太平,可是被包围!(2)V+着/了/过:

他被批评了。

这一切都被蒸汽笼罩着。

你有没有被蛇咬过?(四)分段研究C段18(3)V+宾语:①领属性宾语:他一下子就被老师挑出了弊病。②全体中的一部分:众贼不防,就被斩戮了几员首贼。③工具性宾语:赵姨娘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④处所宾语:小红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⑤复指性宾语: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⑥受事性宾语:谁知竟被老爷看中了你。⑦双宾语:好心帮你,却被你说了我一大堆不是。⑧结果宾语: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19(4)V+补语:①结果补语:衣服被洗干净。②趋向补语:他被主任叫过来。③可能补语(一般为否定):他总是被看不起。④数量补语:她被朱秀芬很凶地骂了一顿。⑤一+V:他被电一击,呆在那里了。⑥熟语:女秘书被他父亲金屋藏娇。

(5)连动结构V1V2:①V1和V2均有被动义:他被人家打了一顿撵出来。②V1有被动义:吴老太爷被扶进汽车里坐定了。③V2有被动义:我的位置被他舒展身子侵占了。20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现代汉语被动句中的“被”是一个动词性成分●“管约”理论(GB-Theory)对被动句的分析是:(1)使动词失去了指派格位的能力。格位:不是传统语言学的“格”。传统的“格”指名词“形态上的格”。如第一人称代词“我”有I(主格)、my(领属格)、me(宾格)等形态格。而“格位”是一种“抽象格”,可理解为用以鉴定句中名词句法功能的一种形式。(2)“格滤法”迫使宾格非移到主格位置上不能得到格位。格滤法:在任何句子中,凡是具有语音形式的名词短语都必须附有格位,这个格位必须由其他成分指派,且这个成分是句法上直接支配名词的中心语,并与名词短语邻接。21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1、被+VP:以[被-V]定其管辖范围

NP1

被VP____张三被杀了____(直接短被动句)2、被+子句:“被”后的分句独立为一个管辖范围①s[NP1被[VPNP3]

张三被杀了父亲。间接短被动句②s[NP1被[NP2VPNP3]

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间接长被动句

●在这个结构里,“被”字后面的子句单独构成一个句法单位,其中的动词V自然独立于“被”,保持其原有的一切性质和功能,包括指派各位的能力。

22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③s[NP1被[NP2VP_e_]

张三被土匪杀了_e_。直接长被动句在“被”后的子句中,“杀”是一个二元动词,可现只有一个论元“土匪”,所以“杀”的宾位必须还有一个论元(不管它是否有语音形式),先用一个空代号[e]代表。然而,我们发现:这里子句的宾语[e]的暗指必须是主句的主语(NP1)。可是一般子句的结构并没有这种限制,如:

张三i知道我喜欢i

张三i知道我喜欢j●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管约理论中的“空运符”的移位学说来解决。

23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s[NP1被[NP2VP_e_]张三被土匪杀了_e_。①通过“束约理论”推出:[e]只能是一个“变项”。

“变项”指疑问词移位或宾语移到主题位置后留下的痕迹,即为非论元位置上的成分控制的空范畴,如:

Whoidoyouknow_i_

这件事i,我不知道_i_②可以通过空运符O的移位得到:

张三被s[Ois[土匪杀了ei]]Oi与ei同指③“O”本身是一个“空运符”,没有任何语义值,所以这条“同指链”[Oi…ei]实际上等于一条“自由”变项,可指任何东西,其结果是“同指链”的语意层面不具任何意义,不具任何作用。O的移动是一种“真空运符”的运作的,而语意逻辑层面要求所有变项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范围或一定的所指,所以O必须赋有一定的语意值。24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因此,

“Oi…ei”必须以主句主语位置上的NP1为先行词。张三i被s[Ois[土匪杀了ei]]这样,[ei]就自然而然通过“Oi”为“张三”所系,形成一个三项“同指链”:“张三i…Oi…ei”。其中,Oi和ei都得到了相应的语意值,避免了“真空运符”而被删除的危险。●为什么被字句非要进行“空运符”运作呢?事实上,没有任何规则强制被字句进行“空运符”运作,这种运作是由“被”这一动词自身的语意特点决定的。25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被”在语意上是“遭受”。

*张三被[土匪杀了李四]张三遭到我杀了李四(?)

*张三i被[土匪杀了他j]张三遭到我杀了某人(?)这里的“李四”和“他j”阻止了“空运符”的运作,所以不知所云。因此,被字句若没有空运符运作的参与,就会造成语意逻辑上的矛盾冲突。263、熊仲儒(2003):“层阶式派生”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将“被”处理为轻动词,其后可以引导动词短语v*Pv*P为由v*引导的动词短语,v*有完整的Φ-特殊集,它能给宾语论元的格特征定值。这样一来,移位宾语就是有格的,其移位动机不是为了格,而是“谓语限制”所要求。谓语限制:即谓语的EPP特征,当谓语有EPP特征时就要求与之匹配的成分移至其S位置,即要有主语。Larson(1988)映射原则:如果动词α决定论元角色θ1,θ2,

…,θn,那么题旨层级中最低的论元角色被分派给成分结构中最低的论元,次低的角色给次低的论元,如此一直进行下去。题旨层级:施事客体目标旁体

273、熊仲儒(2003):“层阶式派生”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张三被李四打了他一下被+V*PV*PNPv*’李四v*VP

NPV’

张三VBup

打了一下NPvNPv*NPVBup被李四张三打了一下1张三i被李四打了jtitj一下2张三i被李四打了i他itj一下1、张三被李四打了一下。(隐形语迹)2、张三被李四打了他一下。(显性语迹)A、“张三”受“谓语限制”移至S位置。B、“张三”移动后有可能留下显性/隐形语迹。C、动词“打”并没有丧失指派格位的功能,需提升至v*。283、熊仲儒(2003):“层阶式派生”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短被动句与“长被动句”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主动词的外部论元的语音形式。“长被动句”主动词的外部论元有语音形式(如“李四”),移位宾语就有可能留显性语迹(接应代词);而“短被动句”主动词的外部论元无语音形式,则移位宾语不能留显性语迹。

张三被打了一下。

*张三被打了他一下。294、邓思颖(2004):“作格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将“被”视为动词性成分,后可选择动词短语VP或者子句S:(1)NP1被[VPV]直接短被动句

张三被杀了。(2)NP1被[VPVNP3]间接短被动句

张三被杀了父亲。(3)NP1被[sNP2V]直接长被动句

张三被土匪杀了。(4)NP1被[sNP2VNP3]间接长被动句

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304、邓思颖(2004):“作格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作格化:

是一种让动词由及物动词变为不及物动词的句法过程。其结果是:

(1)动词失去给宾语指派受格的能力。

(2)动词的主语不能是施事。现代汉语被动句对动词进行了作格化,使得动词不能给原来的宾语指派受格。而在生成语法学句法理论中,每一个名词都必须获得一个格位。314、邓思颖(2004):“作格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现代汉语有两种策略解决这个问题:(1)让宾语进行移位:NP1被V___张三被杀了___NP1被NP2V___张三被土匪杀了___(2)宾语滞留在原来的位置:

虽然作格化后的动词不能给宾语指派受格,但却能够指派“部分格”(partitivecase)NP1被VNP3

张三被杀了父亲∣NP1被NP2VNP3

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

经作格化后,主语NP1不能是施事。总之,除了施事外,“张三”可以理解为任何一种

题元角色。在这里,最自然的还是“张三”和“父亲”间为领属关系。

324、邓思颖(2004):“作格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但是,我们假设被动句由作格化推导而来,为什么还有一个施事“土匪?”我们认为,这个名词短语NP2并非真正的施事,而属于使役者(causer)。在汉语长被动句的句法结构中,有一个表示使役意义或处置意义的动词性成分,而使役者NP2就是它的主语。但在长被动句中,这个动词常常缺乏语音形态,是一个空语类。据此,长被动句的结构应修正为:NP1被NP2Ø___V(NP3)表达:NP2使NP1受到某个过程的影响

张三被土匪杀了。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汉语的长被动句都应有一个使役动词,属于使役句的一种,从使役句推导而来。334、邓思颖(2004):“作格化”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这种观点有几个现象支持:(1)有些出现在NP2位置的名词短语显然不是施事,用使役动词解释比较合理。他被那件事愁死了。

糯米色的筒裤也被雨水裹在腿上。我被雪滑倒了。(2)长被动句里的使役动词可以显示为“把”。NP1被NP2把NP1’VP

张三被土匪把他打断了腿由于汉语不允许介词“悬空”,所以“把”字后面就有一个NP1移位后的语迹NP1’,显示为复述代词“他”,复述被提前NP1。34三、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功能(一)语义动机主动句各成分的排列符合时间顺序原则:主动者——发出动作——及于事物如:小红喝了那两杯咖啡。主要是在直接描述主语或话题的行为或情态。相应的被动句则不能按时间顺序原则来分析,语义上是事物受到主动者行为的影响。如:那两杯咖啡被小红喝了。有意的反常态的压制平常的主语或话题成分,并且提高宾语的地位来描述它所可能承受的行为或情态。符合认知语言学不同形式对应不同意义的观点。35三、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功能(二)信息状态

我们认为,被动句一般表达受事主语在施事的作用下造成某种情况或状态。而此种情况或状态(即C段信息)是说话人要说的主要意思,被动句就是为了传达这一信息而建立的,这一信息是新的重要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说被动句在信息交流中一般是为了突出C段信息。

试比较:小红喝了咖啡。→咖啡被小红喝了。/咖啡被喝了。

当然,在特定的语境下,也有突出B段施事者的作用:

“咖啡被谁喝了?”“咖啡被小红喝了。”

36三、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功能(三)感情色彩

王力先生(1957)指出,介词“被”来自于它的动词意义之一“蒙受、遭受”,因此,用它作为标记构成的被动式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是用来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的,表达这一感情色彩是古代汉语的“被”字句使用的基本目的与条件。“五四”以后,受西方语言影响,“被”字式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不一定限于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82)、丁声树(1961)、朱德熙(1952)等

基本都持这种观点。

他被人打得鼻青脸肿。消极

他被人叫了出去。中性

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积极37◆对于“被”字句“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对谁而言,有以下见解:一、对句子主语而言的。二、对说话者(未进入句子)而言的。三、指的是后面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绝对是不愉快的;

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无所谓愉快不愉快,甚至是愉快的,但动作在某种情况下是某人不希望发生的,或由这个动作产生了不愉快的结果。

这三种见解都有道理,我们认为在判断被字句的感情色彩时,关键在于要采取单一的标准,因为多重标准会带来矛盾(见解三就有这种危险)。

九·二○持枪杀人犯被治安巡逻队逮捕。(积极?消极?)九·二○持枪杀人犯成功越狱。(积极?消极?)

38四、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条件

①我抓住了蛐蛐。②蛐蛐被我抓住了。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都认为①句和②句在语法平面上存在如下的关系:①句属于主动句,而②句是属于跟①句对应的句子,称为被动句。我们确实可以说被动句和主动句之间却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语言事实中,很多的主动句却没有跟它们对应的被动句:③父亲出差了。④大家都来了。

说明被动句具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它与主动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句式,它只能在某些条件下才能成立。39(1)动词的及物性

除了无主句这种特殊情况外,被动句C段的动词一般都需具有及物性。绝大部分被动句的主语就是由它相应的主动句的宾语移位而来的。主动句的宾语在跟它相配的被动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如果主动句没有宾语(指的是名词或名词性宾语),被动句就没有主语,于是被动句一般来说就不能成立。因此,动词的及物性无疑是一个重要条件。父亲出差了。大家都来了。

另外,一些语素之间有支配关系的复合动词(吹牛、招手、说谎),它后边的语素受到前边语素的限制,是动作行为涉及影响的对象,所以它的后边不再要求带另外的宾语,它们也不能进入被动句中。四、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条件40四、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条件(2)动词的致使性在语言事实中,并不是主动句的动词带有宾语,就一定有跟它相应的被动句:他们打扑克。?扑克被他们打。

扑克被他们打烂了。被动句的语用功能是表示某人或物受到了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所以它需要强调被动句VP的实现过程或结果,因此在句法结构上被动句的VP一般需要带上一个补足语(体标记、宾语、补语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