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件: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8/05/wKhkGWVsKEOAQgWOAADgRHPi-90435.jpg)
![药剂学课件: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8/05/wKhkGWVsKEOAQgWOAADgRHPi-904352.jpg)
![药剂学课件: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8/05/wKhkGWVsKEOAQgWOAADgRHPi-904353.jpg)
![药剂学课件: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8/05/wKhkGWVsKEOAQgWOAADgRHPi-904354.jpg)
![药剂学课件: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8/05/wKhkGWVsKEOAQgWOAADgRHPi-904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2/3纳米囊1第五节
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
2023/12/3纳米囊2十六章制剂新技术(III)keypoints
一、纳米囊与纳米球概述(纳米粒、纳米囊、纳米球)、纳米囊与纳米球制备
固体脂质纳米球制备、磁性纳米球制备、纳米球修饰影响包封率、收率、载药量因素
纳米囊与纳米球稳定性、质量评价二、脂质体概述(脂质体)、脂质体理化性质、脂质体特点制备材料、制备方法、脂质体修饰
质量评价2023/12/3纳米囊3一、概述20世纪70年代,Narty等人首先将纳米囊与纳米球作为药物载体,30多年来在药剂学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纳米粒(nanoparticles)是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的骨架实体,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其中或吸附在实体上。纳米粒可分为骨架实体型的纳米球(nanospheres)和膜壳药库型的纳米囊(nanocapsules)。2023/12/3纳米囊4一、概述在药剂学中/纳米囊(球)指粒径在1~1000nm的粒子,它们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经典药物剂型片剂软膏注射剂不能调整体内的行为(分布和消除)药物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影响生物特性蛋白亲和性膜受体亲和力对酶生物转化敏感性药物纳米囊(球)载体结合隐藏药物理化特性体内过程依赖载体理化特性2023/12/3纳米囊52023/12/3纳米囊6一、概述纳米囊(球)对肝、脾或骨髓等部位具有靶向性,或包衣结合直径为10~20nm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粒子,可有特殊的靶向作用。这些特性在疑难病的治疗及新剂型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关注:(1)作为抗癌药的载体/纳米囊(球)直径小于100nm,能够达到肝薄壁细胞组织,能从肿瘤有隙漏的内皮组织血管中逸出而滞留在肿瘤内,肿瘤的血管壁对纳米囊(球)有生物粘附性;(2)提高抗生素和抗真菌、抗病毒药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功效;2023/12/3纳米囊7一、概述(3)作为口服制剂,可防止多肽、疫苗类和一些药物在消化道的失活,提高药物口服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如胰岛素微球不受蛋白水解酶的影响,灌服可使糖尿病大鼠明显降低血糖,禁食服50U/kg、不禁食服100U/kg,都可维持低血糖20~26天;(4)作为粘膜给药的载体/如一般滴眼剂消除半衰期仅1~3min,纳米囊(球)滴眼剂会粘附于结膜和角膜,可大大延长作用时间,还可制成鼻粘膜、经皮吸收(作为微贮库在角质层贮藏)等各种给药途径的制剂,均可延长或提高药效。
2023/12/3纳米囊82023/12/3纳米囊9二、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一)乳化聚合法(二)天然高分子凝聚法(三)液中干燥法(四)自动乳化法2023/12/3纳米囊10(高分子材料)单体分散加入水相乳化剂形成胶团或乳滴单体聚合NP形成(一)乳化聚合法引发剂或高能辐射
胶团或乳滴/是提供单体的仓库乳化剂作用/相分离后会产生聚合物微粒/乳化剂可防止聚集,产生稳定作用2023/12/3纳米囊11(一)乳化聚合法常用材料有:(1)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olyalkylcyano-acrylate,PACA)/极易生物降解,在体内几天即可消除;由OH-离子作引发剂;(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由辐射乳化聚合法或化学引发聚合法制备,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避免用有机溶剂。2023/12/3纳米囊12
举例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NP(PiBCANP)亲脂性药物油溶液/PiBCA溶于无水乙醇/两者混合溶解得透明溶液/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onicF68)作乳化剂/搅拌/形成NP/真空蒸发(至1/5体积)/过滤/即得PiBCANP直径为200-300nm举例说明2023/12/3纳米囊13NanospheresPreparationEmulsionPolymerizationProcess
2023/12/3纳米囊14(二)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天然高分子材料可由化学交联、加热变性或盐析脱水法凝聚成纳米囊或纳米球。一般制备工艺:天然高分子材料/乳化/温度变化/蛋白质变性、胶凝(凝胶)/产生固化/形成NP常有:(1)白蛋白纳米球;(2)明胶纳米球;(3)多糖纳米球。
2023/12/3纳米囊15
举例白蛋白NP(albuminnanoparticles)白蛋白/药物/溶于水/加入油相(棉籽油)/搅拌或超声乳化/得油包水乳液/滴加至热油中(100-180ºC)/白蛋白变性/形成NP/冷至室温/醚分离/离心/醚洗涤/得白蛋白NP此法不适合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举例说明2023/12/3纳米囊16
举例明胶NP(gelatinnanoparticles)明胶溶液/药物/乳化(芝麻油)/乳液在冰浴中冷却/明胶乳滴胶凝/丙酮稀释/过滤/丙酮洗涤去油/固化(甲醛丙酮溶液)/丙酮洗/干燥/即得明胶NP此法不加热,适合对热敏感的药物举例说明2023/12/3纳米囊17(三)液中干燥法(in-liquiddrying)药物/聚合物(PLA,PHB)/溶于氯仿/加至明胶水液/超声乳化/得油包水乳液/蒸发去溶剂/离心/洗涤/冻干/即得药物NP2023/12/3纳米囊18(四)自动乳化法基本原理:在特定条件下,乳状液中的乳滴由于界面能降低和界面骚动,而形成更小的纳米级乳滴。接着再固化、分离,即得纳米球。2023/12/3纳米囊19三、固体脂质纳米球的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球(solidlipidnanospheres,SLN)/指以生物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成的纳米球/由于骨架材料在室温时是固体,故SLN既具有聚合物纳米球的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漏少、缓释性好的特点又兼有脂质体毒性低,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是极有发展发展前途的新型药物传递载体常用的高熔点脂质有: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硬脂酸、混合脂质等。
2023/12/3纳米囊20
介绍几种制备方法:(一)熔融-匀化法(melt-homogenization)制备SLN的经典方法/即将熔融的高熔点脂质、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在70℃以上高压匀化,冷却后即得粒径小(约300nm)、分布窄的纳米球/也可用高速搅拌器得650nm左右的纳米球本法常有药物析出,因药物在高温下与脂质混溶,冷却后呈过饱和,药物晶体可在SLN表面析出,甚至在水相中析出。(二)冷却-匀化法(cold-homogenization)将药物与高熔点脂质混合熔融并冷却后,与液氮或干冰一起研磨,然后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低于脂质熔点5~10℃的温度进行多次高压匀化/此法所得纳米球粒径较大,但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2023/12/3纳米囊23
介绍几种制备方法:(三)纳米乳法先在熔融的高熔点脂质中加入磷脂、助乳化剂与水制成纳米乳或亚纳米乳,再倒入冰水中冷却即得纳米球。/本法关键是选用恰当的助乳化剂/助乳化剂应为药用短链醇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长度通常约为乳化剂分子长度的一半。例如: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球的制备/取喜树碱、豆磷脂和硬脂酸,在通氮气条件下加热至80℃±5℃,搅拌下加入相同温度含甘油和poloxamer188水溶液制成初乳,80℃±5℃和通氮气条件下,高压乳匀机41.4Mpa压力下乳匀5次,充氮分装,迅速冷却形成喜树碱纳米球混悬液,粒径范围30~330nm,平均粒径为196.8nm±21.3nm,载药量4.77%,包封率99.53%。2023/12/3纳米囊24四、磁性纳米球的制备先制备磁流体(见前磁性微球)/然后在制备含药磁性纳米球例如:放线菌素D磁性纳米球的制备/用1g葡萄糖和1g枸橼酸溶解在100ml蒸馏水中,加入0.7g磁流体,超声15min,垂溶漏斗(孔径9~15um)滤去聚结的磁流体,加入3H-放线菌素D2ml和14C-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单体1.5ml,超声3h,用泵循环管道系统以1ml/min流速通过置于磁场中的管道,移去外面磁铁后,用含0.7%NaCl、0.2%CaCl22H2O的水溶液100ml洗净管道内的混合物,超声15min,再用垂溶漏斗滤去聚结物,得粒径约220nm的放线菌素D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磁性纳米球。结果见后2023/12/3纳米囊25四、磁性纳米球的制备磁性和非磁性纳米球的LD50分别为245mg/kg和242mg/kg,即超细磁流体不影响急性毒性,发现其肾的平均放射性比未放磁铁的对照组小鼠高3倍,同时肾旁有磁铁小鼠的肝的放射性仅为对照组的1/3。2023/12/3纳米囊26五、纳米球的修饰(modification)(一)长循环纳米球(long-circulating)用双嵌断PLA/PGA共聚物与PEG(分子量350~20000)以液中干燥法制备PEG修饰的纳米球,所得粒径约200nm的纳米球表面被PEG覆盖,明显延长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滞留的时间,也称为长循环纳米球。(二)免疫纳米球(immuno-nanosphere)单抗与药物纳米球结合/采用静脉注射法可实现主动靶向/与药物直接同单抗结合相比,单抗较少失活且载药量较大。2023/12/3纳米囊27六、隐形纳米粒(stealthnanoparticles)一般是指在普通NP(nanoparticles)的表面用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PEO),Poloxamer,Poloxamine,聚山梨酯80等以物理吸附活化学键合的方法进行修饰。也有人制成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和壳聚糖的水凝胶NP。这种表面亲水性的NP静脉注射后不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MPS)的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将药物装载到此种隐形NP中,与普通NP和原药相比有更长的血浆半衰期,因此又称为长循环纳米粒(long-circulatingnanoparticles)或“空间稳定”纳米粒(stericallystablizednanoparticles)。2023/12/3纳米囊281、被动靶向-普通隐形NP肿瘤靶向机制:隐形NP成功靶向肿瘤组织取决于NP的长循环特性和肿瘤组织的生理特性两个方面。2023/12/3纳米囊291.1隐形NP的长循环特性通过对载体材料、表面修饰物资,粒径,表面特性的优选,可以筛选出较好避开肝、脾等MPS吞噬的具有较长血液循环时间的NP。普通NP在体内被巨噬细胞吞噬而迅速离开血液循环,在被吞噬前首先要被血浆中的调理蛋白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分子C3,C5,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C反应蛋白等调理素吸附调理。调理蛋白的吸附被认为是NP被吞噬的前提。通常评价隐形NP长循环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和体内方法。
2023/12/3纳米囊301.1隐形NP的长循环特性体外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蛋白吸附实验和细胞吞噬实验。体内实验是指将隐形NP静脉注射给实验动物后,监测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求算半衰期的延长程度。同时也可考察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2023/12/3纳米囊311.2肿瘤组织生理特性-EPR效应(enhancedpermeabilityandretentioneffect)大多数实体瘤的病理生理特征与正常组织器官相比有显著不同。表现为肿瘤血管生长迅速,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淋巴管道回流系统缺损,大量血管渗透性调节剂(缓激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的生成。这些生理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肿瘤组织获取大量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这也导致了肿瘤血管渗透性的增加,进而产生了EPR效应。2023/12/3纳米囊321.2肿瘤组织生理特性-EPR效应(enhancedpermeabilityandretentioneffect)EPR效应是指大分子药物、药物载体如脂质体等可以穿透肿瘤缺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肿瘤组织,并由于清除障碍而高浓度长时间蓄积在肿瘤组织中,有的可长达100h。2023/12/3纳米囊331.2肿瘤组织生理特性-EPR效应隐形NP可以在循环系统中长期滞留而不被MPS捕获,因此有可能借助EPR效应富集到肿瘤组织中,最终实现被动靶向肿瘤治疗的目的。由于吸附表面活性剂的NP静注后,表面活性剂易解吸,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PEG键合的共聚物上,如PEG-PLA,PEG-PLGA和PEG化的聚氰基丙烯酸烷酯共聚物等。但是采用这些共聚物作为载体用于化疗的研究报道很少。2023/12/3纳米囊342、主动靶向-隐形NP2.1叶酸修饰叶酸体积小,被认为无免疫原性,并且稳定性高。利用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高表达而正常组织很少有叶酸受体过分表达的特点,Stella等设计了表面接有叶酸的PEG化的聚氰基丙烯酸NP。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resonance)研究表明,此种NP与叶酸结合蛋白(folate-bindingprotein.FBP)的亲合力高出游离叶酸10倍。由于每个NP表面有多个叶酸配体,而肿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呈簇状分布,因此这种NP与肿瘤细胞有着更强的亲合力。进一步研究表明。接有叶酸分子的NP可以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而进入细胞内。这种新型的药物载体系统在体内的长循环性质和药效学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2023/12/3纳米囊352、主动靶向-隐形NP
2.2单克隆抗体修饰Olivier等将抗转铁蛋白受体的单克隆抗体thiolatedOX26接到马来酰亚胺(maleimide)接枝的PEG化的NP上。双功能基团PEG衍生物位于中间将NP与单抗连接起来,制得了每个粒子表面接有约67个单抗,平均粒径约121nm的免疫NP。由于NP表面覆盖有抗体大分子,将有可能带来体内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的问题,它们没有报道这一载体系统的体内药效、药动学研究。
2023/12/3纳米囊36
纳米囊与纳米球七、影响纳米囊和纳米球的包封率、收率及载药量的因素制备纳米囊和纳米球时,应根据材料和药物性质及使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优选指标包括:粒径和形态、释药特性、收率、包封率、载药量、微粉学特性、稳定性、水中分散性、吸湿性等。
2023/12/3纳米囊37八、纳米囊与纳米球的稳定性1、灭菌
灭菌可引起纳米囊和纳米球不稳定/无菌操作和辐射灭菌是实用方法2、贮存
纳米球贮存稳定性一般较差,贮存条件与所用材料有关/如聚-己内酯纳米球溶液和聚乳酸纳米球溶液可室温贮存1年,而聚丙交酯-乙交酯(75:25或50:50)纳米球溶液以4℃贮存为宜。2023/12/3纳米囊38八、纳米囊与纳米球的稳定性3、冷冻干燥
纳米球于水溶液中不稳定,因其聚合物材料易发生降解,从而引起纳米球形态变化和聚集,也可能引起药物泄漏和变质。将其冷冻干燥,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为避免冻干后纳米球聚集和粒径变化,常先加入冷冻保护剂如葡萄糖、甘露醇、乳糖、NaCl等,在冷冻时促进大量微小冰晶生成,或使冻干品呈疏松状态,以利纳米球保持原形态并易于在水中再分散。
2023/12/3纳米囊39九、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价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2、再分散性
3、包封率与渗漏率
4、突释效应
5、有机溶剂残留量2023/12/3纳米囊40九、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价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电镜观察形态/粒径分布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测定2023/12/3纳米囊41九、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价2、再分散性(re-dispersion)冻干品的外观应为细腻疏松块状物,色泽均匀,加入一定量液体介质振摇,应立即分散成几乎澄清的均匀胶体溶液。再分散性可以用分散有不同量纳米囊和纳米球的介质的浊度变化来表示,如浊度与一定量介质中分散的纳米囊和纳米球的量基本上呈直线关系,表示能再分散。
2023/12/3纳米囊42九、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价3、包封率(entrappedvolume)与渗漏率(leakagerate)冻干品应分散在液体介质后再测定/液体介质中纳米囊(球)的分离方法包括透析、凝胶柱、低温超速离心等,分别测定系统中的总药量和游离的药量,从而计算包封率/纳米囊(球)贮存一定时间后再测定包封率,计算贮存后的渗漏率2023/12/3纳米囊43九、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价4、突释效应(bursteffect)
纳米囊和纳米球在开始0.5h内释放量应低于40%。5、有机溶剂残留量(residualamountoforganicsolvent)在制备纳米囊和纳米球过程中采用了有机溶剂的,须检查其残留量,残留量应符合中国药典或ICH要求。2023/12/3纳米囊44第六节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一、概述脂质体(liposomes)/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vesicle)/也称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Liposomesaresphericalvesicleswithamembranecomposedofalipidbilayer.Thelipidbilayercanfusewithotherbilayers(e.g.,thecellmembrane),andsodeliverthecontentsoftheliposometothecell.2023/12/3纳米囊45一、概述目前脂质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模拟膜的研究(脂质体的材料与细胞膜相似)/制剂的可控释放和在体内靶向给药/在体外培养中将基因和其它物质向细胞内传递近年来上市的品种有阿霉素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正定霉素脂质体、柔红霉素脂质体等/还有临用前加入药物振摇即可应用的空白脂质体也已上市2023/12/3纳米囊46(一)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脂质体由双分子层所组成/脂质体的组成成分由磷脂为膜材及附加剂(胆固醇等)组成。磷脂为两性物质,含有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均为亲水性基团,还有两个烃基为疏水链/胆固醇也属于两亲物质(amphiphilic,amphotericsubstance)磷脂分子形成脂质体时,具有两条疏水链指向内部,亲水基在膜的内外两个表面上/磷脂双层构成一个封闭小室,内部包含水溶液/磷脂双层形成泡囊又被水相介质分开/脂质体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的封闭双层结构2023/12/3纳米囊472023/12/3纳米囊482023/12/3纳米囊492023/12/3纳米囊502023/12/3纳米囊512023/12/3纳米囊522023/12/3纳米囊53(二)脂质体的理化性质1、相变温度脂质体的物理性质与介质温度有密切关系/当升高温度时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从有序(order)变为无序(disorder)排列(arrangement),从而引起一系列变化,如膜的厚度减少,流动性增加等/转变时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phasetransitiontemperature),它取决于磷脂的种类。2023/12/3纳米囊54(二)脂质体的理化性质2、电性(electricproperty)根据不同的磷脂(phospholipids)荷有或正或负电荷/脂质体表面电性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及对靶细胞作用有关。还有脂质体膜的渗透性(脂质体膜具有半透膜性质)以及脂质体粒径及其分布(粒径大小及分布均匀直接影响到脂质体稳定性和体内吸收与分布等)2023/12/3纳米囊55(三)脂质体的特点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2、缓释性3、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4、降低药物毒性5、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2023/12/3纳米囊56(三)脂质体的特点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lympho-orientation)脂质体进入体内可被巨噬细胞(macrophagocyte)作为外界异物而吞噬(phagocytose)/可治疗肿瘤和防止肿瘤扩散转移以及肝脏疾病等/如抗肝利什曼原虫药锑酸葡胺被脂质体包封后,药物在肝中的浓度提高200~700倍2、缓释性(sustained-releasing)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可减少肾排泄和代谢而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2023/12/3纳米囊57(三)脂质体的特点3、细胞亲和性(cellaffinity)与组织相容性(tissuecompatibility)因脂质体是类似生物膜结构的泡囊,对正常组织和细胞无损害,有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并可长时间吸附于靶细胞周围,使药物能充分向靶细胞靶组织渗透/脂质体也可通过融合进入细胞内,经溶酶体(lysosome)消化释放药物/如将抗结核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内,可将药物载入细胞内杀死结核菌,提高药效。2023/12/3纳米囊58(三)脂质体的特点4、降低药物毒性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macrophagesystem)的巨噬细胞所吞噬而摄取,且在肝、脾和骨髓器官中浓集,而在心、肾积聚的药物很少,因此将对心肾有毒性的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可明显降低药物的毒性/如两性霉素B,包封于脂质体后,毒性大大降低而不影响抗真菌活性。
2023/12/3纳米囊59(三)脂质体的特点5、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一些不稳定的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可受到脂质体(liposomes)的双分子层膜(moleculardouble-layerfilm)的保护/如对酸不稳定的药物(青霉素G或V的钾盐),口服易被胃酸(gastricacid)破坏。制成脂质体可提高稳定性(stability)与口服的吸收效果(absorptioneffect)2023/12/3纳米囊60二、制备脂质体的材料脂质体的膜材主要由磷脂与胆固醇构成/由它们所形成的“人工生物膜,artificialbio-film)”易被机体消化分解。1、磷脂类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大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如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胺酸等2、胆固醇(cholesterin,cholesterol)胆固醇与磷脂是共同构成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基础物质/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故称为脂质体“流动性缓冲剂”(fluiditybuffer)/当低于相变温度时,胆固醇可使膜减少有序排列(orderarrangement),而增加流动性;高于相变温度由可增加膜的有序排列而减少膜的流动性。2023/12/3纳米囊61三、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一)薄膜分散法(filmdispersionmethod)(二)逆相蒸发法(reversiblephaseevaporation)
(三)冷冻干燥法(freeze-dryingmethod)
(四)注入法(infusion)(五)超声波分散法(ultrosonicdispersion)2023/12/3纳米囊62(一)薄膜分散法(filmdispersionmethod)将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氯仿(或其它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氯仿溶液在玻璃瓶中旋转蒸发,使在烧瓶内壁上形成薄膜;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烧瓶中不断搅拌,即得脂质体。2023/12/3纳米囊63(二)逆相蒸发法(reversiblephaseevaporation)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中,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水溶液:有机溶剂=1:3~1:6)进行短时超声,直到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然后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通过凝胶色谱法(gelchromatography)或超速离心(ultra-centrifugation)法,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大单室脂质体。本法特点是包封的药物量大,体积包封率可大于超声波分散法30倍,它适合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及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素、免疫球蛋白、碱性磷脂酶、核酸等。2023/12/3纳米囊64(三)冷冻干燥法(freeze-dryingmethod)将磷脂经超声处理高度分散于缓冲盐溶液中,加入冻结保护剂(如甘露醇、葡萄糖、海藻酸等)冷冻干燥后,再将干燥物分散到含药物的缓冲盐溶液或其它水性介质中,即可形成脂质体。此法适合包封对热敏感的药物。2023/12/3纳米囊65(四)注入法(infusion)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一般多采用乙醚),然后将此药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60℃(并用磁力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可含有水溶性药物)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即制得脂质体/其粒径较大,不适宜静脉注射。例如:亚油酸脂质体取磷酸盐缓冲液100ml,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加热至约60℃,再称取1g精制大豆磷脂、1g胆固醇、1g亚油酸及2g油酸山梨坦溶于30ml乙醚中,然后滴注于上述60℃缓冲盐溶液中,继续搅拌,加适量缓冲盐溶液至100ml即得。2023/12/3纳米囊662023/12/3纳米囊672023/12/3纳米囊68(五)超声波分散法(ultrosonicdispersion)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加入磷脂、胆固醇与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搅拌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残液经超声波处理,然后分离出脂质体,再混悬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脂质体混悬剂注射剂/凡经超声波分散的脂质体混悬液,绝大多数为单室脂质体。由于制备方法不同,药物的包封率各不相同。2023/12/3纳米囊69
影响包封率的因素:1)类脂质膜材料的投料比,当增加胆固醇含量可提高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2)脂质体电荷的影响/当药物包封于相同电荷的脂质体双层膜中,同电相斥致使双层膜之间的距离增大,可包封更多亲水性药物;3)脂质体粒径大小的影响/当类脂质的量不变,类脂质双分子层的空间体积愈大,所包封药物量就愈多/多室脂质体的包封率远比单室的大2023/12/3纳米囊70
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4)药物溶解度的影响/极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愈大,在脂质体水层中的浓度愈高,水层空间愈大能包封极性药物愈多/非极性药物脂溶性愈大,包封率愈多/水溶性与脂溶性均小的药物包封率也小
5)制备容器的影响/管状容器制备的多室脂质体比圆底容器制备的包封率高,梨形与圆底相同2023/12/3纳米囊712023/12/3纳米囊722023/12/3纳米囊73四、脂质体的修饰(modification)脂质体在体内主要分布到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与器官(肝、脾)中,因此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还不能像导弹一样将药物定向运送到任何需要的靶区并分布于靶区(targetingregion)/为此,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以便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主要有:
1、长循环脂质体2、免疫脂质体3、糖基脂质体4、温度敏感脂质体5、pH敏感脂质体2023/12/3纳米囊741、长循环脂质体
(long-circulatingliposomes)脂质体表面经适当修饰后,可避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称为长循环脂质体(long-circulatingliposomes)。如脂质体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其表面被柔顺而亲水的PEG链部分覆盖,极性PEG基增强了脂质体的亲水性,减少血浆蛋白与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降低被巨噬细胞吞噬的可能,延长在循环系统的滞留时间,因而有利于肝脾以外的组织或器官的靶向作用。2023/12/3纳米囊75Figure8:Stealthnanoparticlesv-A=polymermatrixcontainingdrug,B=polyoxyethylenechains2023/12/3纳米囊761、长循环脂质体将抗体或配基结合在PEH末端,既可保持长循环,又对靶体识别/如胞质素基因(一种蛋白)通过羧基与PEG的末端结合,PEG再同脂质体膜材料(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DSPE)制成脂质体,具有长循环和对靶体纤维蛋白结合的双重性质。2023/12/3纳米囊77Figure1:Liposomes-(left)A=aqueoussolubledrugencapsulatedinaqueouscompartment;(centre)B=ahydrophobicdrugintheliposomebilayer;(right)C=hydrophilicpolyoxyethylenelipidsincorporatedintoliposome2023/12/3纳米囊78Figure2:Accumulationofliposomeswithinsolidtumours?(right)liposomeextravasationfromthedisorganisedtumourvasculatureand(left)liposomesinnormaltissue2023/12/3纳米囊792、免疫脂质体(immuno-liposomes)在脂质体表面接上某种抗体,使具有对靶细胞分子水平上的识别能力,提高脂质体的专一靶向性/如以胃癌细胞M85为靶细胞在脂质体上结合鼠抗胃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3G,并将丝裂霉素(MMC)包入脂质体中,在体内观察对靶细胞M85的杀伤作用,结果包入免疫脂质体的MMC与相同剂量的游离MMC相比其抑制细胞M85的活性提高4倍,细胞存活率由游离MMC的27%降至9%。可见免疫脂质体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加快免疫应答,增强脂质体结合于靶细胞和释药的能力,且包封率高、体内滞留时间长且靶向性好。
2023/12/3纳米囊803、糖基脂质体
(glycosylliposomes)糖基连接在脂质体表面,而不同的糖基有不同的靶向性/如半乳糖残基可被肝实质细胞所摄取,带甘露糖残基可被K细胞摄取,氨基甘露糖的衍生物可集中于肺内。
2023/12/3纳米囊814、温度敏感脂质体
(temperature-sensitiveliposomes)将不同比例的膜材二棕榈酸磷脂(DPPC)和二硬脂酸磷脂(DSPC)混合得不同的相变温度,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中磷脂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可增加脂质体膜的通透性,此时包封的药物释放速率也增大,而偏离相变温度时则释放减慢。如:顺铂温度敏感脂质体静脉注射荷瘤小鼠,发现升温时脂质体选择性作用于荷瘤小鼠的肿瘤细胞,且加稳可使肿瘤细胞集中更多的顺铂,加强抗肿瘤作用。温度敏感脂质体若加热时间过长可造成正常结缔组织损伤。
2023/12/3纳米囊822023/12/3纳米囊835、pH敏感脂质体
(pH-sensitiveliposomes)肿瘤间质液的pH值比周围正常组织显著低,从而设计了pH敏感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在低pH值范围内可释放药物,通常采用对pH敏感的内脂(如DPPC、十七烷酸磷脂)为膜材,其原理是pH降低时,可导致脂肪酸羧基的质子化引起六方晶相(非相层结构)的形成而使膜融合。如: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胆固醇与油酸以比例4:4:3组成的pH敏感型脂质体,可将荧光染料导入NIH3T3细胞及人胚胎成纤维细胞,脂质体进入NIH3T3细胞后,在微酸环境中破裂,使荧光物质均匀分布到细胞介质中。另外还有磁性脂质体、声波敏感脂质体等。2023/12/3纳米囊84
Figure4:DNA-liposomecomp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工程外墙乳胶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肉色糖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杀蜡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熏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万吨休闲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2025年玻璃钢管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器绝缘套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用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艺考培训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私密品牌年度规划
- 2023年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信永中和在线测评85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水回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软件培训讲义》课件
- NB/T 11430-2023煤矿TBM掘进施工工艺要求
- 行政单位闲置资产清查盘活工作总结
-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省医院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