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材料一: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回应了中华民族“如何能在一起”的时代追问。基于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协作、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存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积淀、逐渐生成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协同意识、协作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遥远的五帝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协和万邦”观念。《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意味着协同与公平公正,意味着人民和睦相处,各邦友好往来。亲九族、和万邦,不仅要把家族、宗族治理好,还要把国家治理好,使各邦团结起来。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例如恤孤、济困、扶危等。尊王攘夷、崇尚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是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向心力来自共同遵循的“道”,“道”就是王道,就是尊王攘夷;凝聚力来自内心的“统”,这个“统”就是正统,就是崇尚一统。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大一统”的观念就日渐深入人心。“大一统”的表述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其中解释《春秋》所言“王正月”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一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所谓“大一统”就是以一统为大,其中的“大”是重视、尊重。“大一统”就是“尊王”,就是尊王道、抑霸道,就是天下诸侯皆统系于王。“大一统”不是强调所统辖疆域的辽阔,而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与思想文化上的集中。尊王攘夷,崇尚一统,这是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民族共同体所必需的思想前提。家国同构、大顺大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可视为“回家”的哲学。中国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之类的观念,中国文化重视家庭,以家为本位,主张由孝悌出发培养爱和敬。儒学注重家风建设,把孝悌看成做人的基础,视之为“为人之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儒学关注天下国家,既把孝与悌看成“人之本”,又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儒家把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打通,把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社会化,即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解,这就产生了家国一体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就是身修、家齐与国治的内在关联。可见,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受社会认可的家风一定基于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国家的需要相适应、相协调。家与国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一个人心中有爱有敬,懂得爱敬,才能把这种爱敬推而广之;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摘编自杨朝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材料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需要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在近代抗击民族侵略和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试图以“传统”和“现代”的价值决裂来实现民族图强和价值重构;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被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保持足够的警惕,中华民族对现代文化的向往和对民族屈辱的憎恶同样强烈。但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毛泽东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实现中国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文化精神契合了中国人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促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中华民族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在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中,我们要把握好三点:首先,建立科学的“传统一现代”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基因,要克服“传统一现代”文化理解的两极对立思维,切不可把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上割裂开来。其次,建立“传统一现代”价值评判标准。改变过去“传统等同于落后”“现代等同于先进”的评价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构建,清醒认识西方现代性日益暴露的劣势并加以规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现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量。最后,建立“传统—现代”的文化话语体系。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我们需要自觉建立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话语体系。兼收并蓄,利用人类现代文明成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和与世界各民族共识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1.下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体现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B.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尚书》《春秋》等著作中已经有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C.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不断积淀并逐渐生成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应关注时序向度。D.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打通传统与现代,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多方融合人类文明成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提出的“大一统”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类似于今天的“大统一”,就是要实现疆域的完整。B.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宣扬了一种家国一体的观念,以家为本位,推家及国,从而实现家国同构。C.晚清民国以来国人面对列强的入侵,向往现代,否定传统,没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D.由于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和价值取向,因而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蕴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是(

)(3分)A.百姓昭明,协和万邦。B.夫和戎狄,国之福也。C.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濠梁之上李海瑞秋风送爽,大地一派灿烂,绿的绿,红的红,黄的黄。庄子一身麻布衣裳,补了几个新补丁,葛布头巾缚着的稀疏头发,被风吹得有些散乱,然而越发显得飘逸不拘了。他的好朋友惠子穿丝戴冠,气宇轩昂,好有派头。相约已久的出行一路顺风。一路游乐,就来到了濠水一带。向来健谈的惠子又说了:“庄兄,万物从形式上去看,推求它们的相同与差别很不究竟,这是小同异;若是从内容上去看,能推求到它们的相同与差别,那才是大同异呢。”一直不喜多言的庄子也打开了话匣子:“惠兄,前几日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化成一只蝴蝶,飞越了高山,飞过了草地,飞入那春光烂漫的油菜花丛里。翩翩起舞弄花影,郁郁袭人沁我心。可惜,美梦总不长留!醒来后,我迷糊了,不知是蝴蝶托梦给我,还是我托梦给蝴蝶?这是你所说的大同异呢,还是小同异呢?我庄周与蝴蝶本是有差异的,可我们又能相互转化,二化而为一,这岂不是你说的大同异?”“知我者,真庄兄也!”惠子忽地两手一拍庄子双肩,喜道:“正是此意!小同异是不可转化的,各有各的特别处,如人是人,花是花,虫是虫,人又可分男人和女人,花又可分多个品种,虫也如此。大同异是可以转化的,就像人、花、虫都是生命,而生命却是共同的。所以你既是蝴蝶,蝴蝶又是你。嘻嘻!”“世人看问题的角度总是不能突破自身,太僵化,束人又缚己,哪里能够逍遥?”庄子有些愤愤了。二人边说边走,清澈的濠水缓缓向他们身后流去,伴着西斜的秋日。惠子迈着新学来的邯郸步,缓急有度,轻重得宜,腰间还吊着几串玉佩。随着自己稳健的步伐,玉佩碰击出阵阵叮当声,既清脆悦耳,还婉转动听,荡人心神。看来,惠子近几年越来越秋风得意、风度翩翩了!庄子麻布衣鞋,新补丁盖压旧补丁,在惠子跟前更显寒酸。可庄子依旧神态自若,一直如姑射山上的那个神人一样,虽槁项黄馘,却始终能游目八荒,睥睨万物。呼吸着浓浓秋日气息,两人并肩来到濠水一处桥梁上。木桥已有些年头,发黑的颜色表明木桥是经历过风吹日晒雨淋的,可依然倔强地横跨在濠水之上,静静地注视着濠水缓缓向北流去。惠子踱着邯郸步抢先上了桥,感慨道:“庄兄,请看,这桥流水未流啊!”“惠兄,此言差矣!孔夫子不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吗?你如何说这水未流呢?”“庄兄,你还不知道孔夫子执着于现世有为,不能从往、今与来三世看问题吗?你说是水流之久,还是桥驻之久呢?”“呵呵,又是惠兄古与今同的道理了。其实从万事万物之合理来看,天地就是‘一指’,万物就是‘一马’。何必分是桥流还是水流呢?”一缕秋风吹过,两人一阵沉默,河水依旧缓缓北流。这时,水中游来一群灰白色的鲦鱼。鲦鱼游姿清晰可见,似乎在凭虚御空,一会儿静静呆住不动,一会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既轻快又敏捷。庄子赞叹道:“鲦鱼游得这样自由自在,多么快乐!”“庄兄,何以见得?你不是鱼,你怎么断定鱼是快乐的?鲦鱼有可能是在觅食,也有可能是在躲避凶险。人不也经常这样吗?表面看起来很是潇洒,很不可一世,可内心惶恐得很哩!”“惠兄,此言差矣!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兄,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可是,你也不是鱼哦,你凭什么就说鱼是快乐的?这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惠子有些红脸了。迎着斜日余晖,庄子捻了捻稀疏的胡须说:“惠兄,刚才你说啥,你记不得么?你说,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就冲这点,可见你是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你既然能知道我,那我也能知道鱼呵。我就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呵呵!”“惠兄,你还执着在小同异的境界而未能上升到大同异的境界,从而不能通达鱼之乐啊!天地为一,鱼我为一。我快乐,所以鱼快乐呵!”向来健谈的惠子此时竟语塞了,半晌不说话。庄子冲惠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希望这鱼今晚也能游入自己的梦中,就像几日前蝴蝶飞入自己梦中一样。斜日更向西,眼看就要落山了。二人此刻都有些肚饿,谁也没有再言语,这无声仿佛把时间凝住。这时,从水面传来洪亮的声音:“不对,不对,你们咋能一看到鱼,就断定它们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呢?你们读书的圣人不是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吗?看来关键就在于你知不知道,你知道可我不知道,我知道可你不知道,咋能让别人都知道呢?哈哈!来吧,两位,今天老夫请二位夫子吃烤鲦鱼,喝濠酒。吃过鱼,喝过酒,可能啥都知道了!哈哈哈。”两人这才发现桥后泊着一只乌篷小船,船头屹立一位发须皆白的渔夫,正朗声高笑地撑着篙……夜里,庄子果真做了一个梦,不知是自己化作了一尾鲦鱼,还是一尾鲦鱼化作了自己,正优哉游哉于清澈的濠水中。突然,在水曲的一片芦苇丛里,自己却一个劲儿地逃,既要躲避渔夫的大网,又要躲避鸥鹭的利喙,紧张得整夜不能安稳,补丁修饰过的睡衣也被汗水浸了个湿透。(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篇描绘“一派灿烂”的秋景,以斑斓色彩显示秋天的盎然生机,为庄子与惠子及渔夫的出场做了铺垫。B.庄子的“麻布衣鞋,新补丁盖压旧补丁”与惠子的“穿丝戴冠,气宇轩昂”形成对比,暗示了庄子内在气质不凡。C.在庄子看来,世人看问题往往拘泥于外在形式,不能突破自身,太僵化,这样是无法真正体会到自由与逍遥的。D.渔夫请庄子和惠子“吃烤鲦鱼,喝濠酒”,既解决了两个读书人的“肚饿”问题,又解决了他们的思想问题。7.下列关于庄子与惠子就“梦蝶”展开的论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反映出其内心世界对自由的追求。B.庄子为不能在梦中长留而倍感可惜,因为他无法体会蝴蝶的快乐。C.从内容上看,庄子与蝴蝶都是生命,而生命又是共同的。D.惠子为庄子推求到了“梦蝶”的“小同异”和“大同异”而高兴。8.“濠梁之辩”过程中,惠子的情绪随辩论内容推进而起起伏伏。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分)9.“濠梁之上”这一故事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记叙了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作者在二人辩论后加上了“庄子梦鱼”的故事,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明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材料二: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曰:“然今我不击,归必狃。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缪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①代之。”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节选自《国语·晋语三》)材料三: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节选自《左传》)【注】①重耳,晋惠公的哥哥,有贤名。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相应位置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每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A又击之B秦莫C不愠D晋莫E不怠F斗士G是故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贷,借给,与成语“严惩不贷”中的“贷”字意思不同。B.克,能够,与《<论语>十二章》中的“克己复礼”的“克”意思相同。C.耻,羞辱,与《师说》中“不耻相师”中的“耻”字意思不同。D.质,使……做人质,用王子做人质,是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方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买粮食。在不同的意见中,秦缪公因怜惜晋国百姓,决定把粮食卖给晋国,这体现了秦穆公的仁爱之心。B.秦晋交战,晋军溃败,惠公的马车也陷入泥泞中;他请求庆郑救他,但因为庆郑对惠公不满没有施救,导致惠公最终被虏。C.秦国大臣对如何处置惠公的意见不一,公孙枝从国家信誉、仁义智慧等角度进行分析,可见其考虑得更加长远细致、理性周全。D.秦缪公权衡利弊后,为了国家利益,决定放惠公回国,让惠公的儿子到秦国当人质,秦国还得到了河东郡的大片土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4分)(2)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4分)14.人物的形象在对比衬托中更突显。结合材料,分析晋惠公形象对秦缪公形象的衬托作用。(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5~16小题。送郑户曹①苏轼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②何人似子贤。公业③有田常乏客,广文④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注】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北京大名府。②陋巷:代指颜回。《论语》有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④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而淡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游遍钱塘湖上山”点出送别地点,“归来文字带芳鲜”则暗示出钱塘湖景色优美。B.中间两联主要评价友人。说的虽是友人,却也体现出诗人的利义观和为人处世的道德观。C.尾联劝朋友趁春天一路赏景赴任,不要辜负好时光,与首联在意趣上相关联,首尾呼应。D.此诗跳出一般送别诗的离别悲伤情调,对友人的离别赴任由衷地表达出喜悦与祝福之情。2.全诗中间两联多处用典,请结合诗句分别说明这些典故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错漏不得分)(1)杜甫的《登岳阳楼》中“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2)《大学之道》中,文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5)“秋”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请写出含有“秋”字的前后相连的两句诗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

A

,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腰封上再有几位名人“倾情推荐”,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蜂拥而至,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①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②原因有很多。比如,③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④读者要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好比海底捞月,难度很大。⑤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书店的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⑥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左右。⑦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⑧如果少人问津,尽管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在畅销书排行榜上,

B

。在书店的书架上,同样频频上演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虽然很多书店具备公益机构的某些性质,不少书店还主打文化情怀,但归根结底,无论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是一门生意,首先需要通过买和卖来保证自身的生存。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每空2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每处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觉新被忘却了的青春。他像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消息。他在本城唯一出售新书报的“华洋书报流通处”里买了一本最近出版的《新青年》,又买了两三份《每周评论》。这些刊物里面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于是《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等等都接连地到了他们的手里。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常常称他做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他自己也常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室庭里他是一个墓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20.文中加点的词“贪婪”和“压倒”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里的分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2分)2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都有“像……一样”,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4分)(1)他像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消息。(2)这些刊物里面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方人喜欢吃馒头,知道做馒头除了要面粉新鲜纯正,揉面发酵也讲究技巧:为了让面团柔软有弹性,富有延展性利于成形,揉面要经历多次搓揉摔打;想要馒头蓬松柔软,就要让面二次发酵,让面筋得到充分氧化,这样做出来的馒头口感才更佳。馒头的制作过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引人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套作,不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题号12367111215答案ABDDBBBA

1.A【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基于相同的思想认知……意识”可知,“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2.B【解析】A.由材料一第三段中“‘大一统’不是强调所统辖疆域的辽阔,而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与思想文化上的集中”可知,“大一统”内涵理解错误。C.“没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可知,晚清民国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因各方面原因“不能完成”,而非“没有进行”。D.由材料二第三段“马克思主义能实现……文化通路”可知,因果关系不成立。3.D【解析】该项表达的是曹操对人才的渴望,没有涉及民族共同体意识。4.【参考答案】①首先从总体上提出在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重要性,②接着论述了近代革命没有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原因,③然后进一步指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④最后论述怎么在时序向度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5.【参考答案】①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协同意识、协作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就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②中华民族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崇尚一统,像石榴千籽一样紧抱在一起;③中华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才能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构建和谐社会。6.D【解析】“解决了他们的思想问题”错误。由最后一段可知,庄子并不能真正体会到鱼的“喜怒哀乐”,因此他们的思想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7.B【解析】“倍感可惜”说法过重,“无法体会蝴蝶的快乐”不准确。原文“可惜,美梦总不长留!醒来后,我迷糊了,不知是蝴蝶托梦给我,还是我托梦给蝴蝶”说的是“可惜”,感慨的是“不知是蝴蝶托梦给我,还是我托梦给蝴蝶”。8.【参考答案】①庄子赞叹鲦鱼快乐时,惠子连续发问,可以看出他质疑庄子时的急切心理。②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时,急于在论辩中占据上风而情绪激动。③庄子提出因为他快乐所以鱼快乐时,惠子为自己前后观点的矛盾而内心羞愧。(1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参考答案】①情节上:与上文渔夫请庄子和惠子吃鱼的情节自然衔接,呼应了上文“庄子梦蝶”的故事,使故事情节更为丰富完整。②人物上:庄子在濠梁之辩中的气定神闲与结尾处的“整夜不能安稳”形成对比,扬抑结合,使庄子这一形象更为全面立体。③主旨上:庄子自以为“我快乐,所以鱼快乐”,而真正化作鱼后,感受到的却是鱼的窘迫,可见以己之心度鱼之心,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是不恰当的,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0.BD

F

(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评分细则:正确的每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11.B(“克己复礼”的“克”为动词“约束”,二者意思不同)12.B(无中生有,“但因为庆郑对惠公不满而不施救”于文无据。)13.(1)缪公说:“憎恨它的国君,它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国粮食,运粮车从雍地一直接连到绛地。(“其君是恶”宾前句、“何罪”、“属”各1分,句意1分。)(2)惠公迎战秦国军队,派韩简去探视秦军情况,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军人数比我们少,但斗士众多。”(评分细则:“御”、“视”、状语后置“师少于我”各1分,句意1分。)14.①用晋惠公的恩将仇报衬托秦缪公的宽宏大量;②用晋惠公的偏听偏信衬托秦缪公的虚心纳谏;③用晋惠公的意气用事衬托秦缪公的冷静沉着;(评分细则:答对任意1点1分,满分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译文】材料一: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买粮食。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会更替发生,救援灾难体恤邻国,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卖给它。”邳郑的儿子豹说:“应攻打晋国。”缪公说:“憎恨它的国君,它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国粮食,运粮车从雍地一直接连到绛地。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请求向晋国买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现在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没有卖给秦国粮食,并派军队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队攻打晋国。材料二:惠公迎战秦国军队,派韩简去探视秦军情况,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军人数比我们少,但斗士众多。”惠公问:“什么原因?”韩简回答说:“因为你出奔逃亡时依靠过秦国,回国继承君位时烦劳过秦国,饥荒时又吃过秦国卖给我们的粮食,秦国对我们有三大恩惠而我们都没有报答,所以他们才来入侵。如今你又出兵出击,秦军没有人不愤怒,晋军没有人不懈怠,所以秦军斗士众多。”惠公说:“但如今我不出击,回去后晋国一定会受辱。一介匹夫尚且不可受辱,何况一个国家呢!”晋军溃败,惠公驾车的马陷入泥泞之中不能行进。惠公呼叫庆郑说:“快用车来载我逃命!”但也未能救出惠公,于是晋惠公被秦军俘获。秦缪公班师回朝,到达王城,召集大夫们谋划,说:“杀死晋君,与将晋君放逐出晋国,与把他带回秦国,与放他回国恢复他的君位,哪个处理方法对我们秦国更有利?”公子絷说:“杀死他对秦国有利。”公孙枝说:“不可以。我们已经让大国的卿士在战场战败蒙耻,又杀他们的国君来加重这种耻辱,这样晋君的儿子就会想着为父报仇,臣子就会想着为国君报仇,这种事即使不是秦国干的,天下人谁不憎恨呢?”公子絷说:“我难道仅仅是杀晋君就算完了?我还将用公子重耳来代替他为国君。”公孙枝说:“羞辱了一国的士大夫,又说我立有道的国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倘若行不通,必定被诸侯取笑。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取笑,不可以说是威武。杀弟弟而立他的哥哥,哥哥假如感激我却忘记了他的亲人,不可以说是仁义。如果没有忘记,这是秦国第二次施恩而没有成功,不可以说是明智。”缪公问:“那么该怎么办呢?”公孙枝说:“不如放他回去,和晋国缔结和约,恢复他的君位,但让他的嫡子做人质,使他们父子交替住在秦国,这样秦国就可以不受祸害了。”因此让惠公回晋国,让子圉到秦国为人质,秦国开始管理黄河以东的政务。材料三:晋国又发生了饥荒,秦缪公又送给他们粮食,说:“我怨恨他们的君王,但怜悯他的百姓。况且我听说唐叔受封的时候,箕子曾说过:‘唐叔的后代必定会强大。’晋国难道是可以随便打主意的吗?我姑且多树立德行,以等待有才能的人。”从这时起,秦国开始在黄河以东征收赋税,设置官吏,负责管理。15.A【解析】“点出送别地点”“暗示出钱塘湖景色优美”错误,首联是诗人对与朋友交往的往事回忆,回忆当初他们游遍钱塘一带,游玩之后还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游遍钱塘湖上山”并非当下的送别地点,“归来文字带芳鲜”还暗含着归来之后写出的作品文字优美之意。

16.①“陋巷何人似子贤”借颜回的典故,赞美朋友的安贫乐道;②“公业有田常乏客”借郑太的典故,赞美朋友的大方好客;③“广文好客竟无毡”借郑虔的典故,赞美朋友的清贫廉洁(或清贫好客)。17.(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今日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8.

A虽然内容不足观

B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屡见不鲜

(每点2分)19.④“海底捞月”改为“海底捞针”;⑥“大概是3个月左右”改为“大概是3个月”,或“是3个月左右”;⑧“尽管”改为“无论”

(每处2分)20.①“贪婪”写出了觉新和他的兄弟对五四运动消息的渴求心理。②“压倒”写出了《新青年》等刊物中的观点和语言的巨大力量,使他们信服。(每点2分,共4分)

21.分号准确切分了分句间的关系,将觉新的两种人格进行了对比,突出新思想对觉新的深刻影响。(2分)

22.①“像”是介词,构成一个对象状语,强调觉新和两个哥哥都被报纸的消息吸引着。②“像”表比喻,将进步刊物比喻成火星,说明进步刊物能够点燃热情。(每点2分,手法\功能和作用各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