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作文

审题立意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1、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2、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3、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基本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有新意:准—深—新)审题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高考要求

审题,就是通过审读和推敲材料,深入理解其含义,从而正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及文章格调等内容。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简单来说审题立意步骤第一步:读材料,找准话题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关联词(提示:点评句、论述句、反复出现句、主旨句等)1、关键句:在材料中勾画2、关键词:材料中能表达文章方旨的词汇第二步:紧扣概念,深挖内涵根据材料,写出你对话题概念的理解。第三步:析关系,综合立意4、话题涉及的几个方面有何关系?5、用一句话表明你的中心观点。审题实践(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可为与有为第一步:读材料,找准话题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1.关键句:在材料中勾画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第二步:扣概念,深挖内涵3.概念理解:“可为”就是可以作为,可以做的意思。它是指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有一些事情自己个人可以做的,强调的是一种态度。而“有为”则是有所作为,是指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你已经做过了,而且做的还比较可以。或者也可以说一个人比较能干,有所作为。可为与有为2.关键词:第三步:析关系,综合立意4.话题涉及的几个方面有何关系?5.用一句话表明你的中心观点:青年投身可为时代,担负起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历史使命,将未来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成就有为人生。

看似不可为的时代,也要有为,可为的时代,更要有为,有为是为了更有可为。曾经看似不可为的时代,先辈们奋发有为,开创了如今大有可为的时代,青年身处大有可为的时代,更应有所作为,创造更有可为的时代。6.下列标题中,符合题意的是(

)A.继承传统文化B.青年应奋斗C.一切皆可为D.立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E.赓续红色文化,让“可为”更“有为”DE1.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答题。材料一:“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网络巨头公司)这些公司能够996(指“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交流中对员工们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马云甚至补充到,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都是996至007,オ有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

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开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两部门在其中一宗典型案例中明确:“996"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相关公司规章制度应认定为无效。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以下议论文标题,最合适的两项是(

)A.《遵规守法,劳逸结合》B.《莫用诡辩掩饰用心》C.《劳动者的权利意识》D.《网络让生活更美好》E.《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AB审题立意训练做这题要有基本的社会意识,材料二中的国家机关的决定是肯定不能去对抗的,所以要反思材料一的行为是如何不正确。所以,看得出来,角度1、不遵守法律,怂恿劳动者无限制延长工时。这是要反对的角度。2、资本家偷换概念,把为自己逐梦和为国为民的主动牺牲和为公司打工混淆起来,诡辩不能掩盖邪恶用心。这样AB较为合适。C不像议论文标题,DE扩大范围,没有关键词。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2020疫情期间,有“诗人”作诗赞美讴歌冠状病毒,说病毒让大家看到了中国人的众志成城、医护人员的视死如归。

材料二: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狄马《荒谬的苦难美学》)

材料三:

《感谢贫穷》是流行网络的一篇文章,作者家境贫寒,707分考入北京大学。材料四: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中国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请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不少于800字。请为以上作文拟议论文的标题,最合适的两项是(

)A.《谢谢你,苦难君》B.《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C.《精准扶贫,致富光荣》D.《赞美勇气毅力,而非苦难灾难》E.《让苦难美学远离大众》DE

首先要明确,战胜灾难的人值得赞美,战胜苦难的那种精神毅力品质值得赞美,但是,苦难本身值得赞美吗?既然灾难苦难那么好,干嘛你去战胜它?既然贫穷要感谢,国家几十年来“精准扶贫”是不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了呢?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奔小康呢?结论不言自明。我们要赞美的,要感谢的是,战胜灾难和苦难的那种勇气、智慧、毅力、品质、精神。我们不需要赞美的是苦难本身。明确这些后,本题就不难了,DE是最合乎题意的。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私家车司机接受了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广大网友呼吁取消处罚。交警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特事特办,马上取消了对私家车司机的处罚。

在这支共同谱写的救助生命的“爱”的协奏曲中,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谁最值得你崇敬?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得套作。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A.《共奏“爱”的协奏曲》B.《灵活处事,值得崇敬》-------向私家车主致敬

C.《大爱无疆,救人第一》D.《为见义勇为“开绿灯”点赞》E.《坚守职责才是善》BDA没有按照任务来写,问的是“谁最值得你崇敬”,必须有所选择,选出“最”。C不够明确,看不出写的谁。E偏离任务,任务中说“崇敬”,这里偏向了“善”,属于跑題。B点出了“灵活”,并用副标題表明了对象,非常好。D明显指向交警,也表明了观点,符合题意。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现在国内许多城市散布着“洋地名”,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阿拉丁花园、波西米亚花园、戛纳风情街。国外媒体调侃道:“想在一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吗?可以,如果你在中国。”近十年来,这一现象风靡全国。

有人认为,这些“洋地名”代表着高品位、国际化;也有人认为,这是价值取向变化的反映,是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是居住文化的大缺憾。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A.《崇洋媚外,实不可取》B.《让文化自信站牢在地名上》C.《规范地名,反对“祟洋”》D.《中国人丧失自信心了吗?》E.《辩证看待“洋地名”》BCBC扣住了材料的关键词。A范围扩大化,D也是。E本身没问题,但是这则材料其实是属于“大师型作文材料”。暗含了主流价值观,不能在这种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妄议辩证。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在,有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开饭馆或者经商,几年下来给家里挣了不少钱。家里日子宽裕了,还盖起了三层楼。父母很乐意,孩子会挣钱养家了。而有的同龄人在苦读高中,几年下来,花了不少钱,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巴,房子还是那几间老房子。父母也很乐意,因为他们盼着孩子将来有出息。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学会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B.《快乐是一种心境》C.《学会放手,才是大爱》

D.《人生之路,慢慢走》E.《多元价值观,值得提倡》CD

这则材料涉及到父母看待孩子成长的态度问题。适合以下立意: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②快乐是种心境;③社会呼唤多元价值观;④把握现在,还是放眼未来。C中的“放手”没有依据,D中的“慢慢走”也没有依托,属于无中生有。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A.《换位思考,相处之道》B.《学会请教是成功的第一步》C.《宽恕是美德》

D.《进退有度,相处无忧》E.《学会适应新环境》AD都有关键词“相处”,都是针对“这样的困惑”。B偏离材料的核心,CE也是如此。AD相处。

某网络女主播与朋友想骑共享单车出行,却无奈发现不少车被挂了私锁,无法使用。性格刚直的女主播表示不能向这种无赖行为妥协,一定要带头抵制这种行为。随即向附近的五金店老板借来电锯,在朋友的帮助下,不仅将自己需要的两辆车锁剪掉,还将另外一辆上私锁的车锁一并剪掉。女主播把这个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受到众多网友的力挺,在短短的20分钟内有数万网友围观,收到打赏超过1万元人民币。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对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A.《共享单车考验国民素质》B.《伸张正义,大快人心》C.《何必为“另类营销”叫好?》

D.《还“共享”一片蓝天》E.《身先士卒,净化风气》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ADAD有关键词“共享”。B过大。C其实有可取之处,这件事其实多少也是炒作,但是综合考量,公车私用无论如何也是不对的,女主播所作所为,利大于弊,此种营销没有太大的坏处。E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最好要扣关键词。

某地公厕首现节纸设备-----生物识别供纸系统。如厕者“刷”,机器会自动“吐出”定量厕纸。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才能取一次纸。这种设备通过扫描人脸,对取纸人和取纸时间进行记录,防止个别人过度取纸,造成浪费。据了解,这种设备已在多地投入使用,各界对此褒贬不一。

对于“刷脸取纸”这一举措,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A.《科技,令生活更美好》B.《科技有助道德自律》C.《“刷脸”刷出了什么?》D.《节约资源,人人有责》E.《杜绝不文明行为,需标本兼治》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BE本题有如下合乎题意的审题立意:(1)利用高科技手段督促公民道德自律很有必要,对应B。(2)动用高科技设备解决偷取厕纸的问题,是杀鸡用牛刀。(3)既要让科技为文明把关,又要有适当的教育、宣传,对应E。A没有涉及到材料中很关键的“防止个别人过度取纸,造成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