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标解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这一时期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新变化。1.从时空观念角度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宋元时期儒学复兴发展的历史,宋元时期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概况并概括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情况。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宋明理学的主张以及四大发明的影响。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宋代儒学发展的条件和影响以及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4.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各民族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学习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和社会变化的新表现;程朱理学的内容及深远影响;三大发明的内容及对世界影响。【学习难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和社会变化的深层关系。【自主预习】一、经济发展1.农业的发展(1)耕作制度:宋朝,__________制在南方普及,提高了粮食产量。(2)经济作物:__________在内地种植始于宋朝,元朝大力推广。(3)边疆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2.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__和釉里红。(2)矿冶业:__________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商业活动(1)国内贸易①商品经济: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②边境贸易:官方设置__________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2)钱币铸造:__________出现纸币。__________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推动了商业发展。(3)海外贸易: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4)港口城市:主要外贸港口有________、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4.城市繁荣(1)两宋:北宋__________和南宋__________人口众多。(2)元朝:__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5.经济重心南移过程:(1)__________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2)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___________的经济重心地位。表现:长江下游和__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影响(1)交通方面①河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_________,大大缩短了航程。②海运: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2)文化:北宋时,朝廷采取__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二、社会的变化1.门第观念衰落:______朝,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2.社会关系变化: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_________,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3.国家控制放松: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三、儒学的复兴1.背景(1)从三国到五代,___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__运动。2.主张(1)强调学术为__________服务,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2)以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为代表的“__________”影响逐渐增大。①理学认为“_______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②理学还提出“_________”,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3)朱熹还将《大学》《中庸》《论语》__________合编为“四书”。3.影响:从__________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官方哲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文学艺术与科技(一)文学艺术1.宋词: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3.话本: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是早期的________。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5.绘画:绘画成就以_________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二)科技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1)印刷术:__________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__________。(2)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__________,广泛应用于航海。(4)影响:三大发明在__________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沈括、郭守敬、王祯(1)北宋的沈括所著__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2)元朝的郭守敬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3)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__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三)少数民族文字1.辽、西夏、金模仿__________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2.蒙古文字(1)__________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2)__________委派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汉字拼音化的最早尝试)。【核心突破】1、知识归纳两宋商业的发展(1)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2)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经济重心南移不等于政治中心南移3、宋代理学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影响A.“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体现。B.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逐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中国四大发明对中国和欧洲产生的影响A.对中国的影响(1)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2)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3)它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B.对世界文明(欧洲)的影响(1)造纸术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2)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促进欧洲社会的变革。(4)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改变了世界面貌。5、知识联网、【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右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多有记载,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媲美置邮。此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B.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3.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嘉祐三年,即增加到2200万贯;此后虽有所变化,但平均每年总在1000万贯左右。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对外贸易萎缩 B.土地兼并严重C.商品经济繁荣 D.农业生产衰退()4.《宋史》记载:凡大食、暹罗等诸蕃并通货物,“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瓷器,市香药、犀、象……”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贸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管B.海外贸易繁荣兴盛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陆上丝绸之路兴盛()5.《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宋代A.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国家赋税收入大增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6.宋代的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由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C.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7.宋代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同时文化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 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D.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逐渐形成()8.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反映出宋代A.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C.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理学的社会影响减小()9.《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了一个宋代案例:王万孙“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送死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其父母的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这一判决说明宋代A.否定了财产继承制度B.维护了儒家传统道德C.凸显了社会习俗的作用D.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10.宋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高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妾,头冠上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 B.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11.北宋兴起的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儒家派别,使儒学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而更好地为地主阶级服务。理学的“新”在于A.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B.融入了法家的治国理念C.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D.吸收了佛教与道教思想()1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天人感应”学说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13.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代文学的主要基调是:“爱国、忧国、悲愤。”导致这一基调的原因是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B.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C.封建制度开始衰落 D.宋代文人推崇这一基调()15.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革新 B.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 D.科举制度的盛行()16.元代秤锤上铸(刻)的铭文,除使用汉字外,还铸有回鹘蒙文、八思巴(藏族宗教首领)文和波斯文等三种文字。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元代A.城市繁荣,人口众多 B.文化发达,泽被东西C.疆域辽阔,对外开放 D.民族融合,社会和谐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来说明天和人是一致的。对人性的认识上,认为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且从人性善论出发,提倡统治者行仁政、行王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孔子之道,而是探求儒经的新意,并参与新政,“救时行道”。且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如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事君之忠,治民之仁”等。以礼法、伦理为核心,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等诸家学说与思想,以丰富理学内涵。——摘编自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潮》根据材料一,指出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 2025年度南京地区建筑劳务派遣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安防技术研发合伙人股份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合同(生态修复与水源保护)
- 便利店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签待岗协议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
- 2025年度平房房屋出租合同(含周边商业合作权益)
- 2025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4年三季度报重庆地区A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排名前十大上市公司
- 公司办公室5S管理规定(实用含图片)
- (完整版)餐饮员工入职登记表
- 智能化工程施工工艺图片讲解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 2022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咳嗽与咳痰课件
- 咖啡树的修剪方法和技术_种植技巧
-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应用题100题
- 综合布线验收报告材料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 重庆铁塔公司配套设备安装施工服务技术规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