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评(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中国被英国大炮轰出中世纪而进入近代。”材料提到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中国被英国大炮轰出中世纪而进入近代。”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2.“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辟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A项。3.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集权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维护了人民利益 B.打击了清朝统治 C.具有反侵略性质 D.破坏了社会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集权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对基层的控制力,即打击了清朝的统治,B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太平天国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并不能体现维护人民利益、具有反侵略性质和破坏了社会经济,排除ACD更多免费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项。故选B项。4.观察下表,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建厂时间厂名建厂官员主要产品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小火炮、炸弹1865年江南制造局李鸿章、曾国藩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A.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可判断涉及的都是军事工业,再结合主要产品“小火炮、炸弹”“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可判断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A项正确;“新式军队”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C、D两项表述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CD项。故选A项。5.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上述事件说明()A.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 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C.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D.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事件说明中国逐渐认识到海洋权利,建成南洋、北洋等海军,近代海防意识逐渐觉醒,这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C项正确;A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D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排除B项。故选C项。【点睛】6.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人才,产生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培养了近代化人才,没有涉及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内容,排除BD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A项。7.图片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玉溪市江川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为下列图片拟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深渊 B.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C.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展示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C项正确;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与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有关,排除A项;题干中4副图片都不是直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B项;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应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8.如图是创作于1898年的政治漫画《东亚时局形势图》,著名诗人黄遵宪题诗云“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沙俄侵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D.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898年的政治漫画《东亚时局形势图》”和“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是1856-19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侵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排除BC项;漫画《东亚时局形势图》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排除D项。故选A项。9.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A.维护和加强了清朝统治 B.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C.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C项正确;维护和加强了清朝统治的是洋务运动,不是戊戌变法,排除A项;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是洋务运动,不是戊戌变法,排除B项;戊戌变法没提出反侵略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0.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A.总理衙门的设立 B.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时间是1902年,依据题干“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符合题意;AB项不能体现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的内容,排除;C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11.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英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知都属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信息“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督战吴淞、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可知是中国的抗争史。故上图反映的主题英概括为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者半封建社会的是鸦片战争,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排除D。故选B。12.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中提到:“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旨在体现黄花岗起义()A.历史价值大于辛亥革命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鼓舞人民斗志,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孙中山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无论如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D项正确;根据“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可以否定黄花岗起义历史价值大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C项。故选D项。【点睛】13.20世纪初,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汇:国民外交、外交主体、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界政策、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等等,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流话语。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A.民族意识开始兴起 B.外交策略改变C.国人认清列强本质 D.外交的近代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外交、外交主体、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界政策、帝国主义、强权、联盟、协约、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外交新词汇体现了国际外交理念及国际主权意识,反映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D项正确;民族意识开始兴起于19世纪末且题干并未全面体现民族意识,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当时中国的外交策略发生改变,排除B项;题干并未强调与国人对列强的认知,排除C项。故选D项。14.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A.重视服饰身份象征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C.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D.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可知,材料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以法律的宗室规定官员服饰的无差别性,实质彰显了民主平等思想,大力推进社会平等,C正确;题干“官员不分级别,都以……”可知,“重视服饰身份象征”不符合题意,排除A;“强制推行服装统一”是表面现象,排除B;题干“……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可知,“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15.“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A.创立了中华民国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正确;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属于辛亥革命在“立新”方面的首创之举,AC排除;辛亥革命果实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取,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排除。故选B。16.“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鼓励了人民参政议政 D.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反映出中华民国实行共和制,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实行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鼓励人民参政议政,排除C项,故选D项。17.如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此表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派系代表人物靠山控制范围皖系段祺瑞日本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直系冯国璋、曹锟美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张作霖日本盘踞东北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帝国主义是中国直接统治者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虽然分为皖直奉三大派系,但都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由此反映了帝国主义借支持各派军阀维护在华利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D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直系军阀的靠山为美国人,排除A项;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并不是直接统治中国,而是扶持北洋军阀为其在华利益的代理人,排除B项;题干没有军阀力量和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排除C项。故选D项。18.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C.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的中华民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D项正确;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属于实业救国,不属于文化方面,排除A项;《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维新派主张变法,排除B项;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属于制度方面的学习,排除C项。故选D项。19.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反映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结合所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蔡元培此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利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A项正确;男尊女卑现象“根除”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B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通常是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排除C项;男女平等“完全实现”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20.下图是1917-1920年部分历史事件。从中可看出()A.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的“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改用白话文”“使用白话文”等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进而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B项正确;传播民主共和思想的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传播的是民主与科学,且材料未提及这些,排除A项;五四运动中,6月5日的上海工人大罢工支援学生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均与题意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玩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材料二188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行业名称行业数量投资量的顺序矿业32家英国水电19家日本纺织16家德国食品39家俄国机器造船7家资金合计1.3亿元共计113家材料三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下之盟”的名称。并指出“城下之盟”哪一项内容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列强能在中国开办大量企业得益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你同意材料三中“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综上所述,你认为如何避免历史悲剧重演?【答案】21.名称:《南京条约》。内容: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22.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3.态度:同意。理由: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4.做法: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等。【解析】【小问1详解】名称:据“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可知,“城下之盟”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中“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的内容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小问2详解】条约:根据材料二”188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可知,19世纪末列强能在中国开办大量企业得益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说明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是由商品输入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入为主,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小问3详解】态度、理由:据所学可知,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说明了材料中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地步了”。所以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小问4详解】做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屡次遭受外国侵略,中国屡屡失败,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出弱国无外交,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等。22.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中华文明史》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陈独秀(1)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2)材料一中的运动失败后,材料二中的运动主张转向学习什么方面?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中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一阶段历史拟定一个主题。【答案】22.领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运动:洋务运动。23.方面:政治制度。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4.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5.主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解析】【小问1详解】领域:根据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以得出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威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李鸿章等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小问2详解】方面:根据材料“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结合所学知识,百日维新希望通过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已经深入到政治层面。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小问3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三“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结合所学知识,“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小问4详解】主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百日维新深入到政治层面,新文化运动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所以上述材料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材料二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2)材料二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如何看待这场运动?(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再举出一例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答案】23.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方案:《资政新篇》。24.运动:义和团运动。
评价:义和团运动是十九世纪末在民族矛盾尖锐情况下爆发的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盲目排外,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但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5.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解析】【小问1详解】文件: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可知,材料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方案: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了《资政新篇》,是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小问2详解】运动:据材料“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可知,与戊戌变法运动基本同时的是义和团运动。评价:据所学可从义和团运动是十九世纪末在民族矛盾尖锐情况下爆发的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盲目排外,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但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等角度回答。【小问3详解】据所学可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如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记时间事件1911年10月10日A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请回答:(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革命组织”的名称。(2)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4)材料四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答案】24.名称:中国同盟会。25.事件:武昌起义。26.积极意义: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电影制作保密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个人住宅房产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课题申报参考:内感受干预促进青少年情绪能力的神经基础
- 课题申报参考:民事诉讼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研究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停车位共有产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房产继承权转让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农机具租赁与智能灌溉系统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院加盟店会员管理与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建筑用热镀锌钢管采购合同3篇
- DB43-T 3022-2024黄柏栽培技术规程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 春节工地停工复工计划安排( 共1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