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教学实录-枣儿 教学实录_第1页
枣儿教学实录-枣儿 教学实录_第2页
枣儿教学实录-枣儿 教学实录_第3页
枣儿教学实录-枣儿 教学实录_第4页
枣儿教学实录-枣儿 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儿教学实录_枣儿教学实录枣儿教学实录

师:大家好。说到儿歌,我们都会充满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下面请大家唱几句儿歌,让我们共同回忆美好的童年。

生1:我唱的是《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通过儿歌导入,既与剧本内容接近,又与学生实际相通,此谓一举两得。□专家点评

生2:还有《丢手绢》:“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生3:还有《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生4:还有《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

……枣儿目录

师:看来大家会唱的关于童年的歌还真不少呀。不过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与大家有不一样童年的小朋友和一位有着不一样经历的老爷爷。请大家翻开第十五课《枣儿》。初读一遍,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初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及人物。□专家点评

生5:主要讲了一位老爷爷、一位男孩与枣儿间发生的事儿。

师:能否说说是什么事吗?

生6:是两个人都通过吃枣、说枣来企盼自己的亲人归来。

师:说得很对,能再说说老人与男孩分别有什么企盼吗?

生7:老人盼望自己的名叫枣儿的孩子回来,而男孩则希望自己在城里的父亲回来。

师:说得不错,那老人与男孩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8:孤独

再分角色读剧本,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专家点评

学生自己来评点,为后来表演打基础。

全面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生9:寂寞。

生10:对亲情的渴望。

生1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看来,大家读得都很仔细,也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全文,请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语气。

(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

2读老人,生13读男孩,生14读舞台提示)

师:大家说说三人读得怎么样?

生15:不错,有一点电影对白的味道。

生16:读男孩台词的同学读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种天真但又无奈的心情读出来了。

生17:读舞台提示的同学读得也不错,将人物动作、神态都读出来了。

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生15:有,我觉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

(众生大笑)

生16:读男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师:对,从两位同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与舞台提示,仔细分析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生18: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如剧中他讲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的。

生19: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如剧中老人见男孩想吃枣儿,就把自己的枣儿拿出来给男孩子吃。

师:那男孩有什么特点呢?

生20:他很天真、可爱。特别是开始捡枣儿吃的那一段。

生21:他也很孤独,因为缺少父亲的爱。

从剧本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师:对,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主要是从哪些地方来分析的?□专家点评

生22:从人物的对话。

师:除这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人物形象特点?

生23:可以从舞台提示中看出来。比如写老人神态,剧本先写“威严”“自豪”再写“大笑”“心事重重”“激动不已”,将老人孤单无助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生24:写男孩也有许多舞台提示:吃枣的时候“喜出望外”“津津有味”,想念父亲时“垂头丧气”。这些都可以看出男孩天真可爱又可怜的形象特点来。

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之上理解社会意义。□专家点评

师:分析得好。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我们在认识人物的基础上想想,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生25:现代社会中老人与孩子更需要关爱。

生26:现实生活中老人与孩子常缺少亲人的关心,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

生27:这部作品实际上在呼吁我们去关注我们身边

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希望与温馨,不再孤独与寂寞。

师: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生28:有利于剧本情节的发展。

生29: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

生30: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师:嗯,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从表演的角度去读剧本,可以将剧本中许多对白及提示形象化、直观化。

生31: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31: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生32:我认为是最后结尾部分,因为在这个地方老人与男孩的共同期望表现得最为明显。

师:好,分析得不错。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众生举手跃跃欲试)

表演剧本部分内容,这是学生剧本学习最有特色的地方,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剧本学习就应该体现这种特色,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剧本人物形象、情节与主题。

师:在表演之前,我有个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

师: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大胆表演,我想正是你们的真诚与勇敢给了我们亲身感受的机会。下面我们就请我们的观众同学来谈感受。

生33:表演很自然,动作也不错。枣儿课后练习解题指导

生34:演得很投入,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生35:“男孩”演得比“老人”要好些。可能是“男孩”与我们差不多吧。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剧本的理解,这种形

式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剧本。

生36:如果有背景就更好了。这样表演起来就更能身临其境。

生37:老人的语气太快了,不能把他的沧桑感表现出来。

生38:老人的动作也不要太拘束,应该夸张一些。

引入剧本冲突的理解,这样便于学生从宏观戏剧的角度去理解本剧本的特色,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及作用。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好,我想我有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人们都说矛盾冲突是剧本的核心,你们发现本剧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生39:应该是老人与男孩吧,因为男孩想偷枣儿,老人是看枣儿的,他们间的矛盾是剧本的矛盾。

生40: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老人与男孩的矛盾并不在剧本中占主要地位,而且最后老人与男孩相处得非常好呀。

生41:对,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剧本的冲突是不是应该理解为老人与男孩在现实中的状况与他们所期盼的情形之间的矛盾?

师:很好,同学都很善于从剧本实际出发来分析剧本的矛盾,而说得很有道理。我很同意现实与期望间的矛盾是剧本的主要矛盾的说法,因为无论是剧本主要故事情节还是剧本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来看,都是围绕这种矛盾展开的。

师:分析完剧本的矛盾冲突后,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剧本学习,可以让学生直接质疑,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生42:剧本从头至尾都有儿歌,这有什么作用吗?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大家帮他想想,儿歌有什么作用?

生43: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

生44: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生45:用唱歌的形式更能表现人物的期盼与希望的心情。枣儿原文

……

师:回答得很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剧本到生活,建立生活的哲学观。□专家点评

生46: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

就不会孤单。

生47: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

生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