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研究综述_第1页
流动人口研究综述_第2页
流动人口研究综述_第3页
流动人口研究综述_第4页
流动人口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人口研究综述

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出现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不仅在规模上数量巨大,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1990年代以来,来自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不同背景的学者纷纷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梳理,力图归纳出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并进行简要评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后续研究以及流动人口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一流动人口和外来群体的概念转换一般而言,流动人口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吴晓认为广义上的流动人口指那些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异地行政区停留的人,狭义上专指那些以谋生盈利为目的,自发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迁移人口和暂住人口,而不包括在外地作短暂停留的过往人口。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出现了较多与流动人口类似的概念,如迁移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等。迁移人口指因为工作调动、升学、嫁娶等使户籍发生变更的人口,一般而言享有和城市本地人相似的市民待遇;暂住人口是在中国城市政府出台了人口登记制度的背景下正式登记了的流动人口,由于种种原因,会有部分流动人口没有登记;外来人口是人口普查中的概念,泛指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口,这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定。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的定义是“入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农业人口数”和“入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非农业人口数”;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定义是“在本街镇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其中,对于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使用选择,不少学者表示谨慎态度,因为后者多少带有歧视色彩。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流动者被复杂化为不同身份的携带体,来自乡村的和农业户口的人在城市被视为外来的,外来群体变得与西方城市中的种族群体类似。可见,“外来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而且内化于我国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一个被制度重新建构的过程。从人类学视角看,本地人、市民将自己定义为“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外来人口定义为“他者”的过程。外地人口是通过本地人的主体想象建构的“被想象的共同体”。二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看,对流动人口迁移模式的理论研究在于其中人的社会变迁模式和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意义上,主要有土地和家庭生活的研究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者从各自的科学视角提出了不同看法,较为权威的解析有以下几种。陈吉元和辜胜阻是推拉因模式的代表,前者认为农民失业率高和城市收入高形成推力和拉力促进农民进城,后者认为由于中国农村实行以均分土地为特征的联产承包制,农村推力相对小,中国农村的流动人口迁移模式以拉力占主导地位。黄平提出“生存理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农民在自己所处的特定资源与规则条件下,为寻求整个家庭的生存而首先选择并非最次的行为方式;蔡昉提出劳动力剩余理论,认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到外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出路,符合经济理性的原则;孙立平提出普遍贫困理论,认为农村劳动力很难判断哪些是剩余的,哪些是非剩余的,而农村普遍的贫困才是外出的动因。罗霞和王春光则认为上述动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情境的变化和习惯的作用,他们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外出难以用一种原因加以解释,在外出过程中他们不断建构和重构外出的理由。不同时间、情境、社会阅历对人们的行为动因和选择建构产生不同的影响,行动主体的行为原因在其习惯与社会场域的互动和相互构建中形成,流动人口的特征及流动原因不是凝固不变,而是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三、城乡政策下的户籍制度多数学者把中国人口流动的最大障碍归结为户籍制度,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成为学界和民间的共识。在户籍制度框架下,农村流动人口成为一种社会标签,自1950年代我国逐步建立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并逐步固化,加上户籍、身份制作划分标准,形成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局面。李强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具有“社会屏蔽”的功能,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这种先天的屏蔽工具比起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后天屏蔽工具更加不公平。王春光认为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流动人口的城乡迁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一个边缘社会(农村实际上是我国的边缘社会)进入另一个边缘社会(城市边缘)。范辛迪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是最顽固的计划经济时代的遗产,导致并强化了两极分化,有利于城市,不利于农村,户籍不仅是地理出身,还隐含着社会经济地位、机会和限制等,往往与住房、工作、教育等福利紧密联系,具有代际相传的特点。他还指出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工农业剪刀差的形式实现廉价的工业化,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府一方面放松户籍限制,另一方面不给其城市户口地位,旨在维持一种低成本的工业化进程。四流动人口在城市生存的资本1.农民、创客企业与家庭理论规范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中,血缘、亲缘、地缘的社会网络是乡土社会的产物和社会高级化和理性化过程的障碍因子,然而李培林通过中国本土流动人口迁移途径、城市生活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在农民脱离土地、创办企业过程中,家庭理论规范是一种节约组织成本和监督成本的有效手段,成为一种发挥社会资源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选择,社会资本成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但朱力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因为它加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亚社会生态环境,保持了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在此基础上,曹子玮提出流动人口要学会在城市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2.职业培训对流动人口经济地位的影响多项研究证明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对移民过程的作用及与经济收入的关系。姚先国等的研究发现职业培训对外出劳动力成为生产工人或从事服务业具有显著影响。赵延东等探讨了职业培训和正规教育对于流动人口经济地位的差异表现,发现差别不大,对此的解释是职业培训不仅是获得新的人力资本的途径,还为流动者原有人力资本提供一种有效的补充和转化方式。但曾旭晖对成都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中,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不明显,与同城市民相比明显偏低,这正好证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特质对人力资本与流动人口经济的关系的影响。此外,他还指出城市生活本身具有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意义,而务农可能导致相对消极的影响。五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影响1.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郝虹生等把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贡献归结为5点: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促进城乡、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马万昌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北京的影响,指出流动人口的到来为北京文化注入了竞争意识和创新进取精神,刺激了北京传统文化的惰性元素,丰富了北京的多元文化。振华总结了中国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6大贡献:为工人阶级增加新血液;开拓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降低了工业化成本,增加了国民经济积累;培育和积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必需的人力资本;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促进农村现代化的桥梁。何晓红对深圳农民工的实证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制度改革、政治文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文精神塑造等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除讨论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有形贡献外,一些专家将中国流动人口与中国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等重大议题相结合,对流动人口给予了高度评价。杨云彦指出以农民为主体的外来人口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化力量,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城市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为我国城市经济改革和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项飚认为我国建国后前30年的现代化进程以农民的劳动成果为基础,但又排斥农民参与进来,现代化的成果在城里,农民享受不到,农民工的出现意味着完全依赖行政力量推行现代化模式的终结,农民开始直接参与现代化过程,农民工是当今社会变迁最积极的动力源之一。周晓虹通过对温州籍流动人口的流动经历及由此获得的城市生活体验的深入考察,认为这两种因素是流动人口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的关键因素。海外一些华人学者也将流动人口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等命题相关联,如沈和朱把流动人口的贡献概括为非正式城市化。范辛迪认为中国流动人口为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流动人口的出现对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而言是巨大的成本节约。2.流动人口问题和城市的负面效应(1)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流动人口在城市里并没有享受到各种应有的权利,而且还经常受到许多不公正待遇。他们中的多数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主流文化生活之外。归结起来,流动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就业和利益分配及保障问题由于受户籍制度、城市管理政策和自身条件等限制,流动人口大都从事市民不愿干的脏乱、危险和急需的工作,跟城镇正式工人相比,“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在劳动报酬方面,70%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600元以下,20%月收入在600-800元之间。2004年全国1.4亿进城农民工的月均工资为539元,而同期城镇职工月均工资是1335元。在工作时间方面,85%的农民工每天工作10-14小时,47.2%的农民工没有节假日,节假日加班工资没有相应增加。②劳动保护问题劳动强度大、劳保条件差,导致流动人口发生工伤事故的比例居高不下。企业和政府对生产和利润关注较多,对作为劳动力的流动人口劳动保护问题故意忽视或回避,农民工不得不经常面临伤亡事故等风险。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透露,仅2004年第一季度全国发生各类事故236048起,死亡31371人,其中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③社会保障问题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从城市政府获得的服务非常有限,经常被排斥在地方政府的服务体系之外,有关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信贷政策等城市福利政策基本与流动人口无缘。如就业,很多单位招聘要求本地户口,对流动人口设置很高的门槛,与城市正规劳动力市场相比,流动人口大都属于次属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比重高,失业率高;如医疗,市民的医疗很大程度与所在企业或单位挂钩,只针对市民的医疗保险政策与流动人口无关;再如住房,市民购房大多可以享受公积金等优惠待遇,政府出资兴建的廉价经济适用房也是为贫困市民所设计,一般流动人口则只能是望房心叹。④子女教育问题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方式逐渐由单身向家庭化方向转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愈加突出,大致分两个层次——在农村的“留守子女”和被携带进城的“进城子女”。“留守子女”一般和祖父母生活,在思想交流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使小孩性格发展不够完善,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对于“进城子女”,由于城市学校普遍采取收取高额择校费的经济排斥方式,拒绝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主流文化教育体系,这可能导致贫困文化的代际传承,恶果之一是贫困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通行的做法是一些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立,其优势是成本低、管理相对便利,但也存在深度隐患,某种意义上它把流动人口子女固化在一种相对封闭的区域,阻碍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后代间的交往和互动,这可能为市民后代歧视流动人口子女埋下隐患。⑤社会声望问题流动人口在城市生产生活经历中经常受排斥与歧视,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惯常性都市体验,处在日益被边缘化的状态。他们使城市变得愈加美丽,但面对的还是冷酷的面孔、带刺的目光和深深的歧视,一些公然歧视流动人口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城市居民和管理者把城市脏、乱、差等归罪于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常常被与种种城市问题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城市感知。⑥流动人口心理疾病及由此引发的犯罪问题在上述诸因素综合作用下,使流动人口长期处于一种贫穷、压抑的生活状态,频繁的受挫感、失落感和无助感,使部分流动人口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甚至发展为敌视社会与他人,最终演化为犯罪。近年来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犯罪现象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外来民工犯罪案件占总犯罪案的比重从1980年代末的30.1%上升到2000年的52.7%。在北京,流动人口犯罪占全市犯罪总数的比重1980年为3.4%,1988年为23.3%,1994年升至56.7%;上海市公安局抽样调查显示,1984年该市流动人口犯罪数占全市犯罪总数的比重是10.8%,1988年增至31.4%,1998年升至58.1%;广州的情况也很类似,犯罪嫌疑人中85%以上是流动人口。在城市本位主义思想主导下,外来人口犯罪成为焦点话题。对流动人口犯罪特点、犯罪构成、犯罪类型、犯罪原因、预防犯罪的对策是研究的重点,刘增禄把犯罪特点概括为犯罪空间集中在城郊、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的团伙为主、隐蔽性强、目标随机。陈小玉把流动人口犯罪机制归结为社会地位的二元分割、文化的冲突、相对剥夺感、社会控制体系弱化四个方面。此外,还有大量针对具体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2)流动人口给城市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关于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张胜康等将其概括为4点:大量流动人口进城给城市市政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体现在交通、供水、市容卫生等方面;由于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给城市管理带来压力,违法犯罪现象突出;由于长期处于流动状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难度较大;流动人口给城市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此外,李朝晖探讨了代际流动人口可能引发的城市冲突差异,他认为第二代移民的潜伏因素更大,相比之下,第一代由于对现存秩序接受程度高,比较认同城乡的差别,但第二代由于生活在城市,缺失乡下人的身份,可能形成一种群体认同,在当前户籍、就业、医疗、教育等二元制度背景下,他们可能表达各种诉求和提出自己的主张,一旦得不到满足,可能引发冲突。六调查研究并进行全面解决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依赖于国家层面的普查资料、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公安部门)的抽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二是进行对城市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前一类型研究如利用1987、1995和2000年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分析全国迁移人口的地区分布状况,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利用2000年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迁移状况;利用2000年普查数据分析全国各省份外来人口的数量、省际和省内、性别差异;利用第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重庆流动人口特征及流动原因进行研究。此外,还包括大量针对单个城市的实证研究。研究内容涵盖流动人口的迁移动因、数量变化和结构特征等。另外,一些深入系统的调查包括《调研世界》杂志社在1997年11月1日对北京流动人口展开的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涉及流动人口总量、分布、留京时间、婚姻状况、文化素质、就业状况、住房供给、对北京的情感认同等。项飚分析了东莞东镇民工的起点和流动、流动机制、收入、跳槽、社会资本、定位和未来安排等专题。七人口管理体制混乱从城市本位主义视角出发,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是流动人口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俞德鹏总结了我国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表现为:计划式管理方式导致管理的低效性;防范式管理方式把外来人口作为对立面;“只管手脚不管头脑”式的管理方式使外来人口的思想品行放任自流。至于管理混乱的原因,范辛迪和陶伯曼认为中国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极为混乱:一方面,在城市各职能部门内部相互冲突,如劳动局希望本地人充分就业,压制流动人口,而工商局希望征收更多税费,鼓励所有人就业;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利益也不一致,社区层面的村、镇、村民因为租金等利益关系对流动人口持欢迎态度,而城市政府或区级政府由于管理能力有限持反对态度。李若建认为这折射出我国现行的行政资源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与实际人口分布严重脱节,其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现行的管理方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延续,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城市管理依托于单位和户口,转型时期城市政府依旧延续传统管理模式,对于这个既无单位又无户口的流动人口群体而言,存在着块(居委会)无权、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无地域依托的尴尬局面。对于流动人口管理,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对流动人口进行总量控制,如一些城市公布城市的最大负荷人口数量,主张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人口盲目流向大城市。还有学者认为要从改革现行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入手,强化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充分激发民间自我管理机制,使之和政治控制相结合,形成“政府—民间”的管理结构模式。与此类似,罗登华提出“管理和服务”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八流动人口空间研究1.流动人口特征地理学者较多从空间视角对流动人口进行研究,主要探讨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规律。顾朝林等通过在北京、天津、南京、廊坊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迁移动机以经济型为主导,职业倾向具有低附加值、非熟练工作岗位指向,链式迁移是迁移主导形式,地域上具有明显的移民集团和自然区间的社会劳动分工特色。朱传耿等利用1996年公安部提供的流动人口资料对中国3大城市流动人口圈的流动人口特征进行了分析。王桂新对上海的研究表明,上海市流动人口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区密度最高,向外密度下降的郊区化态势。李玲等对广州进行了类似分析。李若建利用1982、1990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从职业、人口数、家庭构成、文化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广州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状况。鲁奇等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市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流动人口在人口属性特征、职业、收入、住房、消费、未来期待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冯健等分析了南京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及空间分布。赵渺希对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空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把上海流动人口的社会空间归结为长期定居上海群体、来沪务工群体人口聚居区、高社会经济地位人口聚居区、社会特殊群体聚居区等四类。2.镇村社会结构流动人口集聚区是以外来暂住人口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为主导建构方式,以城乡边缘带为区位选择的自发型集中居住区。有人对北京地区的画家村、河南村、浙江村、新疆村等典型流动人口集聚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述。其中,对于浙江村的研究最为集中。王汉生等认为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经营者的流动,是一种产业—社区型流动。项飚指出浙江村是聚合和开放的辩证统一,超越地域、体制、身份等一系列社会边界,成为居于体制之外的新的社会空间。孟延春、曹广忠把浙江村的特点概括为开放的行业结构单一、低层次自我服务结构、与北京交流有限的系统,是低层次自我服务与外向型服装加工相结合的开放系统。胡兆量从城市化模式的角度出发提出北京浙江村是异地城市化的典型代表,亲缘和地缘关系是该区域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特征。关于流动人口集聚区的形成机制,宋迎昌、武伟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家的相对放开的政策和城市的近域拓展。千庆兰、陈颖彪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市就业机会的拉力、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发展与近郊区的快速扩张、城市边缘区土地功能与生产方式的转变等是流动人口集聚区主要的形成机制。3.户籍制度影响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居住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田剑平、许学强等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类型,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模式,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一种可能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吴维平、王汉生利用上海市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调查、北京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调查和1995年两市1%人口抽样调查等资料,探讨两市流动人口获得住房途径、住房条件和住房区位选择等三个方面,发现与本地市民和迁移人口相比,流动人口处于弱势地位,现行的户籍制度是最根本的原因。王桂新通过对上海流动人口的分析发现,上海市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是以租赁住房居住为主导、以城郊结合部为区位选择的居住模式,主要集聚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城中村、居民或单位闲置房及建筑工地等场所。在居住类型上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租赁私房中都市中心区最低,向外逐渐升高;租赁公有房屋中心区最高,向外下降;租赁单位住房以中心区边缘部最高,向两边下降;而寄住宿舍和工棚的比例相对比较平均。康雯琴、丁金宏以上海浦东为例采用居住来源、住房费用、居住质量三项指标表征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分析表明流动人口非居民化的居住特征明显,表现为居所集中在城市边缘、居住地更换频繁、住房质量差、居民身份认同感缺乏。九应重视研究的问题流动人口问题成为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重要部分,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都涉足这一领域,并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总的而言,这些研究为了解中国当代流动人口形成和发展演变规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分析框架,同时为切实解决当前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对比国外移民研究、海外学者对中国流动人口研究和国内流动人口研究,在理论视角、重点内容和方法论等方面均存在一定距离。归结起来,目前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几点:——重视宏观研究,忽视微观解析。对流动人口整体特征、对城市的影响、管理对策等宏观议题关注较多,对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特征、内部分异及形成机制研究较少。——研究视角较多从管理者和研究者出发,缺乏从流动人口群体视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