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5分)1.(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蒙古包(mēng)摇曳(yè) B.逶迤(yí)聂荣臻(zhēn) C.金箍棒(gū)轨道(guǐ) D.祭奠(diàn)搪瓷碗(táng)2.(6分)读句子,看拼音,写生字。(1)白天鹅那优yǎ的姿态令人赏心yuè目。(2)陡峭的山yá上xuán挂着一条白练似的飞瀑。(3)这精湛的木diāo技艺让在场的人目dèng口呆。3.(4分)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⑤姓。顽强不屈能屈能伸理屈词穷屈打成招4.(6分)选出下列各小题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1)微笑愁怨山涧全神惯注斩钉截铁(2)拒离颓然斑点排山倒海暴露无遗(3)呻吟糟糕雹子汹佣澎湃心惊肉跳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同学们所了战斗英雄的报告,个个热血沸腾。 B.一声令下,阵地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炮声。 C.他迈着碎步,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D.狮子那威风凛凛的模样令人望而生畏。6.(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是()地球自转轴与公特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_____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_____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______也有四季更替。A.但是所以而且 B.而因为但是 C.但是因为所以 D.而所以而且7.(2分)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走了许久,我们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8.(6分)按要求写句子。(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缩写句子)(2)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改成转述句)(3)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改成陈述句)9.(2分)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是()A.“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清清的江水中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B.“白雨跳珠乱入船”描绘了一幅风来雨走图。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惊鹊”“鸣蝉”反衬了月夜的宁静。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理性上写受到的启发: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10.(7分)日积月累填一填。(1)待到日,还来就。(2)捐躯赴国难,。(3)祖宗疆土,,不可以。(4)未敢忘忧国。(5),笑问客从何处来。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香结》一文从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状等方面描写了丁香。 B.《开国大典》主要介绍了“群众进场”“举行典礼”“群众游行”三个盛大场面。 C.《竹节人》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扯散了,随手扔向窗外的情景。 D.《桥》记叙了一位老支书面对凶猛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故事,文中的“桥”仅指部座让人们逃生的木桥。12.(4分)口语交际。六(1)班的李涵在演讲时,一直低着头,只顾念演讲稿,眼睛不敢看听众,声音也很小。请你给她提些建议,提高演讲水平。二、阅读。(25分)13.(12分)宇宙生命之谜(节选)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画“_____”的句子是过渡句,起到了的作用,同时又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的作用。(2)画“”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3)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4)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14.(13分)翻越大雪山(节选)①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所,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②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执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③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④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眼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⑤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⑥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⑦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1)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的描写,作用是。(2)选文第⑤段是对指导员和的描写,写出了指导员。(3)选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翻越雪山的情景,“点”和“面”分别指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点”:“面”:(4)《七律•长征》中的哪两句诗与选文内容紧密联系?三、写作。(30分)15.(30分)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发生不同的故事。请你从下表中任选一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写的时候可以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用上适当的描写方法,凸显人物形象。注意题目自拟,书写规范,不少于450字。环境人物第一组秋天,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朴素的环卫工人、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第二组教学楼二楼到三楼的楼梯口六年级的徐雯雯、四年级的赵琪琪第三组黄昏的路口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45分)1.(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蒙古包(mēng)摇曳(yè) B.逶迤(yí)聂荣臻(zhēn) C.金箍棒(gū)轨道(guǐ) D.祭奠(diàn)搪瓷碗(táng)【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有误,“蒙”为多音字。读“méng”是时,意为“蒙眬”的“蒙”。读“mēng”时,意为欺哄。读“měng”时,意为蒙古族。故“蒙古包”的“蒙”读作“měng”。B、C、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2.(6分)读句子,看拼音,写生字。(1)白天鹅那优yǎ雅的姿态令人赏心yuè悦目。(2)陡峭的山yá崖上xuán悬挂着一条白练似的飞瀑。(3)这精湛的木diāo雕技艺让在场的人目dèng瞪口呆。【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1)雅悦;(2)崖悬;(3)雕瞪。【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汉字。3.(4分)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⑤姓。顽强不屈②能屈能伸①理屈词穷③屈打成招④【分析】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解答】顽强不屈:坚韧、刚毅,毫不屈服。“屈”屈服。故选②。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屈”弯曲。故选①。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屈”理亏。故选③。屈打成招:指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有罪。“屈”委屈,冤枉。故选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④。【点评】做题时,要根据具体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意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的原则,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总是单义的,因此要结合词语或句子的意思确定多义词的义项。4.(6分)选出下列各小题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1)微笑愁怨山涧全神惯注斩钉截铁惯——贯(2)拒离颓然斑点排山倒海暴露无遗拒——距(3)呻吟糟糕雹子汹佣澎湃心惊肉跳佣——涌【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解答】(1)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故“全神惯注”的“惯”错误。(2)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故“拒离”的“拒”错误。(3)汹涌澎湃: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故“汹佣澎湃”的“佣”错误。故答案为:(1)惯——贯;(2)拒——距;(3)佣——涌。【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同学们所了战斗英雄的报告,个个热血沸腾。 B.一声令下,阵地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炮声。 C.他迈着碎步,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D.狮子那威风凛凛的模样令人望而生畏。【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解答】A.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符合句子语境。B.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符合句子语境。C.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不符合句子语境。D.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符合句子语境。故选:C。【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6.(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是()地球自转轴与公特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_____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_____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______也有四季更替。A.但是所以而且 B.而因为但是 C.但是因为所以 D.而所以而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解答】“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二者是递进关系,所以用“而”。“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与“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二者是因果关系,所以用“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也有四季更替”是递进关系,用而且。故选:D。【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7.(2分)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走了许久,我们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要写清楚本体和喻体,要写出比喻词。【解答】A、句子把“河”比作“带子”,是比喻。B、句子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是没用喻体,不是比喻句。C、句子把“花苞”比作“盘花扣”,是比喻。D、句子把“红旗翻动”比作“波浪”,是比喻。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8.(6分)按要求写句子。(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缩写句子)五位壮士向敌人射击。(2)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改成转述句)渔夫问桑娜,他不在,桑娜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改成陈述句)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光吃这些东西不行。【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解答】(1)缩句,删去“到了狼牙山峰顶,”“居高临下,继续”“紧跟在身后的”即可。(2)改成转述句,删去引号,冒号改为逗号,“我”改为“他”,“你”改为“桑娜”。(3)改成陈述句,删去“可是”“呢”,“怎么”改为“不”,问号改为句号。故答案为:(1)五位壮士向敌人射击。(2)渔夫问桑娜,他不在,桑娜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光吃这些东西不行。【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9.(2分)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是()A.“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清清的江水中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B.“白雨跳珠乱入船”描绘了一幅风来雨走图。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惊鹊”“鸣蝉”反衬了月夜的宁静。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理性上写受到的启发: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解答】A、C、D正确。B.有误,句意: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描绘了一幅风走雨来图。故选:B。【点评】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10.(7分)日积月累填一填。(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4)位卑未敢忘忧国。(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考查名言警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意思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3)考查名言警句。“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是李纲的名句,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4)考查名言警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的名句,意思是: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5)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故答案为:(1)重阳菊花;(2)视死忽如归(3)当以死守尺寸与人;(4)位卑;(5)儿童相见不相识。【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香结》一文从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状等方面描写了丁香。 B.《开国大典》主要介绍了“群众进场”“举行典礼”“群众游行”三个盛大场面。 C.《竹节人》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扯散了,随手扔向窗外的情景。 D.《桥》记叙了一位老支书面对凶猛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故事,文中的“桥”仅指部座让人们逃生的木桥。【分析】考查课文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A.正确。B.有误。《开国大典》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主要写了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C.有误。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因为“我”和同桌上课时偷玩斗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却意外地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喜爱竹节人的故事。D.有误。《桥》写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直面死亡的威胁,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文章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心系群众、临危不乱、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崇高品质。文中的“桥”不仅指的是那座让人们逃生的木桥,更指的是老汉那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故选:A。【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2.(4分)口语交际。六(1)班的李涵在演讲时,一直低着头,只顾念演讲稿,眼睛不敢看听众,声音也很小。请你给她提些建议,提高演讲水平。生动的修辞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好的演讲稿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没有字斟句酌的痕迹。观点要鲜明,语言要准确,事例要典型,故事要生动。【分析】考查看法建议。看法建议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解答】根据实际作答即可。故答案为:生动的修辞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好的演讲稿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没有字斟句酌的痕迹。观点要鲜明,语言要准确,事例要典型,故事要生动。【点评】看法建议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二、阅读。(25分)13.(12分)宇宙生命之谜(节选)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画“_____”的句子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点明语段主旨的作用。(2)画“”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水星温度高不可能存在生命。(3)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4)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去掉,因为“至少”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这个词在文中是指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几个条件。用上这个词表明了说明文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可以去掉。【分析】语段选自课文《宇宙生命之谜》。《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说明文,全文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来进行说明的,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解答】(1)考查对重点句的理解。通读原文可知,语段中的“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这两句话是过渡句,既承接着上文写的“地球不是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又连接着下文写的“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点明语段主旨的作用。(2)考查对重点句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这句话,从“300~400℃”可看出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水星温度高不可能存在生命。(3)考查对于短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从文中的“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这些内容可概括出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的条件,即: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4)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这句话中的“至少”不可以去掉,因为“至少”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这个词在文中是指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几个条件。用上这个词表明了说明文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可以去掉。故答案为:(1)承上启下点明语段主旨;(2)列数字水星温度高不可能存在生命;(3)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4)不可以去掉,因为“至少”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这个词在文中是指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几个条件。用上这个词表明了说明文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可以去掉。【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14.(13分)翻越大雪山(节选)①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所,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②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执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③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④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眼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⑤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⑥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⑦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1)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环境的描写,作用是突出天气的严寒和环境的恶劣,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精神。。(2)选文第⑤段是对指导员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指导员坚定的决心和舍己为人的精神。(3)选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翻越雪山的情景,“点”和“面”分别指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点”:战士倒地昏迷,连指导员帮助战友。“面”:战士们冒着严寒风雪翻越大雪山的场面。(4)《七律•长征》中的哪两句诗与选文内容紧密联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分析】短文记叙了红军爬雪山的过程,重点描写了以指导员和生病的战士为代表的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表现出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精神。【解答】(1)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认识。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用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既渲染了寒冷的气氛,体现环境的恶劣,又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精神。(2)考查了批注。根据内容进行批注,例如:这两句话是对指导员的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只要……就……”“即使……也……”“仅有”等词语,表现出指导员坚定的决心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脱”“披”“背”“爬”等动词,表现出指导员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战友之间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3)考查写作手法。联系短文内容可知文章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翻越大雪山的场面,其中作者列举了战士倒地昏迷和连指导员帮助战友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面”写了战士们冒着严寒风雪翻越大雪山的场面。本文“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写了人物群体,也具体写了某个战士,这样描写,既关注了群体,又突出了典型,给人以真实现场的感受。(4)考查拓展延伸。联系内容可知在“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