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1-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14-
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8-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40-
第1课时离子键共价键..........................................-40-
第2课时物质结构的表示分子间作用力氢键.....................-49-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57-
专题综合测评...........................................................-64-
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基础训练
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共5
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提示:X。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6),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2.同一周期的IA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小。()
提示:X。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小,IA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大。
3.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最大的是钠。()
提示:Vo
4.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提示:X。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5.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提示:VO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组1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半径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半径大
C.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多
D.从Na到C1元素原子的半径呈逐渐减小趋势
【解析】选D。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等均
呈周期性变化,故A、B、C三项均错误,仅有D项正确。
2.以下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合价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
C.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通常把它们的化合价
看作零
D.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化合价中都是正价从+1-+7,负价从一4一一1
【解析】选D。第二周期中的氧元素的最高正价不是+6价,而F元素无正价。
3.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钠B.氯C.铝D.氟
【解析】选A。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为Na>Al>Cl>F,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Nao
•题组2元素性质周期性的变化
4.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这三
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B.b、a、c
C.b、c、aD.c、b、a
【解析】选B。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碱性强,说明金属性b大于a,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说明金属性a大
于c。
5.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Mg<Al
C.金属性:Na<Mg<Al
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解析】选Ao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
Na0H>Mg(0H)2>Al(0H)3,故A正确;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
Na>Mg>Al,故B错误;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Na>Mg>Al,故C
错误;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减弱:Al<Mg<Na,故D错误。
6.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①HC1比H2s稳定
②HC10氧化性比H2s0”强
③HClOi酸性比H2sol强
④C1?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1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h与Fe反应生成FeCL”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B.①②⑥C.①②④D.①③⑤
【解析】选A。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
金属性越强,①、③正确;不能根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②错
误;Ck与H2s发生置换反应:C12+H2S=SI+2HC1,氧化性:C12>S,非金属性:
C1>S,④正确;不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判断元素非金属性,⑤错误;与同一
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非金
属性越强,⑥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7.(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
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第I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0
③F,Na+、Mg2\AF+的离子半径o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
已知B的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D元
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酸,则:
①A、B、C、D的名称分别是、、、o
②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o
③B的最高价氧化物与A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
【解析】(1)①第H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b符合。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
高化合价从+1价逐渐增大到+7价,c符合。③丁、Na.、Mg2\A/+的离子半径
为F、Na+>Mg2+>A产,a符合。
(2)①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
7,已知B的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则B是碳,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
数均为8,则A是Na,C为P,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
中最强酸,D为C1。
③B是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02+20H-==C0:+H20O
④C是磷,D是氯,非金属性C1大于P,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是HC1APFU
答案:(1)①b②c③a(2)①钠碳磷氯
③C()2+20H-=C07+H,0
(4)HCl>PH;f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1•德州高一检测)除第一周期外,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C.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0,F除外),负价由一4递变到一1
D.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解析】选B。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氧化性增强,还
原性减弱;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0,F除外),
负价由一4递变到一1。由此可得B项错误。
2.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Na+<Mg2+<Ar+<02-
B.S2->Cr>Na+>Al3+
C.Na<Mg<AKSi
D.F>0>N>C
【解析】选B。A项四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
02->Na+>Mg2+>Al3+;B项S?-和CrNa卡和A式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电子层数相
同,微粒半径大小取决于核电荷数,S?-和C1比Na+和A1"多一个电子层,微粒半
径显然是前者大;C项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Na>Mg>Al>Si;
D项从C、N、0、F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6+、XT、JF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C.原子序数:d>c>b>a
D.离子半径:C2->D->B+>A2+
cD
【解析】选D。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一,所以原子序
DA
数:a>b>d>c;原子半径:B>A>OD;离子半径:C2->D->B+>A2+;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目:D>OA>Bo
【归纳总结】
①若一种阳离子与一种阴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则阴离子在前一周期,阳离子在后
一周期,阳离子的原子序数大。
②同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与阴离子相比,阴离子比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阴离
子原子序数大。
4.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r(Na「)r(Cl)
A,r(Na)B'r(Cl-)
■r(0")r(Li)
Qr(Na+)D-=(Na)
【解析】选C。先根据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判定D不符合;根据同一元
素阳离子半径必小于其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必大于其原子半径,判定A、B都不
符合;再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序大径小”规律,r((T)〉r(Na+),C
符合。
5.下列事实与推论相符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推论
A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非金属性:0>S
B盐酸的酸性比H2s的酸性强非金属性:C1>S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金属性:Na>K
DHF的热稳定性比HC1的强非金属性:F>C1
【解析】选D。A项,40常温下是液体,H2s常温下是气体,沸点:HQAHzS,但沸
点高低是物理性质,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关,错误;B项,盐酸是无氧酸,H2S03
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即两者都不属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虽然盐酸比H2s酸
性强,也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DS,错误;C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
或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就越容易,则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则金
属性:K>Na,错误;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
热稳定性:HF>HC1,则非金属性:F>C1,正确。
6.下列所给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A.在所有元素中氢原子的半径最小
B.Al3\Na+、(T微粒半径依次增大
C.P、S、C1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锂、钠、钾、锄、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
【解析】选D。在所有元素中氢原子半径最小,A正确;Al3\Na+、(T的核外电
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B正确;P、S、C1最高正价依次是
+5、+6、+7,C正确;碱金属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降低,D错误。
7.(2021•沧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k>Br2>l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原一
⑥酸性:HNO3>H3PO4
A.③⑥B.②④
C.①③D.⑤⑥
【解析】选A。①以碱金属和卤素为例: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金属
性逐渐增强,熔沸点逐渐降低;对于卤素来说,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升高,①错误;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②错误;③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就越剧烈,
根据非金属性:F>Cl>Br>I,则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③正确;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
属性强弱不能用来比较对应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④错误;⑤根
据氧化性:S>Se,则其离子的还原性:S2-<Se2-,⑤错误;⑥非金属性:N>P,
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CVHsPO”⑥正确;综上所述,A项正确。
8.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
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点、
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B.只有⑤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与原子得电子数多少无关,得电子数目多并不一
定非金属性强,如非金属性:C1>S,④错;熔点、沸点是物理性质,不是判断非
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⑤错;①②③正确。
【误区警示】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易错点
①非金属性强弱与物质的熔、沸点无关。
②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酸性无关。
③非金属性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9.(2021•汉中高一检测)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
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YZ
MX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VZ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
C.非金属性:Y>X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解析】选D。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Al、X为Si、Y为N、Z为0,具有相同电子
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VZ,故A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故B正确;
非金属性N>P,P>Si,故非金属性N>Si,C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
酸的酸性越强,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故D错误。
10.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r(Na+)<r(Mg2+)<r(Al3+)<r(02-)
B.r(S2-)>r(Cl-)>r(Na+)>r(Al3+)
C.r(Na)<r(Mg)<r(Al)<r(S)
D.r(Cs)<r(Rb)<r(K)<r(Na)
【解析】选B。A项,4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离子半径依
次减小,即r(A13+)<r(Mg2+)<r(Na+)<r((T),故A错误;C项,Na、Mg、AhS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D项,Na、K、Rb、Cs同属于第IA族,其原子半
径r(Cs)〉r(Rb)>r(K)>r(Na),故D错误;B项,引一和C「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
荷数CDS,则离子半径r(S2-)>r(C「),Na卡和Al'*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
Al>Na,则离子半径r(Na+)Xr(A13+),电子层数Cr>Na+,则离子半径了9广)>
r(Na+),故B正确。
【归纳提升】“三看法”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
一看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电子层数例:r(Li)<r(Na)<MK)<r(Rb)<r(Cs);
r(O2-)<r(S2-)</-(Se2-)<r(Te2-)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
大,半径越小,例:,
二看(Na)>r(Mg)
>r(Al)>r(Si)>MP)>r(S)>r(CI);
核电荷数
r(O2-)>,(F-)>,(Na+)>MMg2+)
>,(AP+);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
三看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核外电子数
例:,<C「)>r(Q);4Fe2+)>r(Fe3+)。
11.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DHzYOOHsZO”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性:XVYV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解析】选B。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推知X、Y、Z为非
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相连意味着它们属同周期元素,故非金属性:X>Y>Z,原子半
径:X<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X〉乩Y〉ZH3。
1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是()
A.HC101酸性比H2sol强
B.Ch能与HzS反应生成S
C.氯原子能得1个电子变成稳定离子,而硫原子能得两个电子
D.Cb与Fe反应生成FeCh,S与Fe反应生成FeS
【解析】选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HC10,酸性比HzSO,强,可说明非金属性:C1>S,故A正确;Ch能与H2s反应生成S,
可说明氧化性:Ck>S,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B正确;
不能以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例如0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I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但0的非金属性大于I,故C错误;Ch与Fe反应生成FeCL,
S与Fe反应生成FeS,可说明氧化性:C12>S,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
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13.(2021•石家庄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X、Y、Z、Q、W、R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
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R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以用于漂白、消毒
B.Q元素形成的可溶性盐的溶液不可能显酸性
C.X、Y、Z、W、R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W>Z>Y>X
D.Y、Z和W三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不能两两相互反应
【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短周期元素X、Y、Z、Q、W、R分别是氧、钠、铝、磷、
硫、氯。X、Y、R形成的NaClO可以用于漂白、消毒,故A正确;NaH2Poi溶液显酸
性,故B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的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元素X、
Y、Z、R、W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R>X>Y>Z,故C错误;Y、Z和W三者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Al(0H)3>HfO」间能两两相互反应,故D错误。
14.元素周期表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以下所涉及的元素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
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列表如下,其中R2Q2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
艇中作为氧气来源。
元素代号MRQTXYZ
原子半径/nm0.0370.1860.0740.1020.1500.1600.099
-2、
主要化合价+1+1-2+4、+3+2-1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Z
B.R、X、Y的单质失去电子能力最强的是X
C.M与Q两种元素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D.M、Q、Z都在第二周期
【解析】选A。根据R2Q2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及R、Q的主要化
合价,可知R为Na,Q为0,再结合其他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及主要化
合价,可知M为H,T为S,X为Al,Y为Mg,Z为Cl。非金属性:S<C1,故酸性:
H2S0t<HC10„A项正确;Na、Al、Mg中失去电子能力最强的是Na,B项错误;H与
0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HQ、比。2,二者均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H在第一
周期,0在第二周期,C1在第三周期,D项错误。
15.(2021•宿迁高一检测)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铀分别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钠和钠金属性强弱
B.铁投入CuSO”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i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
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0?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D.根据Bn和L分别与出反应的难易,判断澳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解析】选B。A项,Na与锋均容易与冷水发生反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因此可
以判断钠和钠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项,Na投入CuSO,溶液中,与水剧烈反应,不
能置换出Cu,反而更加说明钠的金属性大于铁,B项错误;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
越强,其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由于能发生HQ+COz
+Na2Si03=Na2C03+H2Si031,所以酸性H2c(^牍论;D项,根据反应Bo+
H2^^2HBr,I2+H2—2H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非金属性就越强,
因此能判断浪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
16.(15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②③@⑤⑥⑦⑧
原子半径/
0.731.301.541.020.991.340.751.18
(1010m)
最高正+4、
+2+1+7+1+5+3
化合价+6
最低负
-2-2-1-3
化合价
⑴请写出以下元素的元素符号
②,⑦,⑧O
(2)②③⑧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请设计实验证明:(可不填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填元素符号)。请用一个化学反
应方程式证明:。
【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
到下逐渐增大,短周期元素中,①④都有最低价一2,①④处于VIA族,①只有最
低价一2,则①为0,④为S,③⑥都只有最高正价+1,处于IA族,③的原子半
径较大,⑥原子半径不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故⑥为Li,③为Na;⑤有+7、-1
价,则⑤为C1;⑦有最高价+5、最低价一3,处于VA族,⑦为N;⑧有最高价+
3,处于IIIA族,原子半径大于C1,则⑧为A1,②有+2价,原子半径大于A1,②
是Mgo
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⑦、⑧分别是Mg、N、Al;(2)②③⑧三种元素中金属性
是Na>Mg>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NaOH。根据氢氧化铝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镁是中强碱可设计实验证明(见答案);(3)同
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④⑤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C1>S
或S<C1,可以根据相互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即Ck+Na2s=2NaCl+SI或Ch
+H2S==2HC1+S\o
答案:⑴MgNAl(2)NaOH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向MgC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不消失
(b)向A1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沉淀消失
(3)CDS(或S<C1)Cl2+Na2S=2NaCl+SI(或C12+H2S=2HC1+SI)
17.(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过去,门捷列夫曾用元素周
期律预言未知元素并得到了证实。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
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Y和
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
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原
子
半
径
原子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i)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族。画出x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Z的氢化物和澳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
(3)Y的金属性与Mg的金属性相比,的金属性强(写化学式),请用
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o
(4)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
中子数为10,则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8—10=8,故X为0元素;Y和Ne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为Na或F元素,由题图可知,Y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故
Y为Na元素;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故W为
Si元素;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故Z为C1元素。
(1)W为Si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
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VA族。
(2)Z为C1元素,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故氢化物稳定性:HCDHBr,即较
稳定的是HC1。
(3)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元
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
反应置换出氢气就越容易,所以可以通过Na与冷水剧烈反应,而Mg与冷水反应
较慢证明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4)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是强碱,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ClOi是一元强酸,二者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NaClO」和HQ,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Na0H+HC104=NaC104+H20o
答案:(1)三IVA(2)HC1
(3)NaNa与冷水剧烈反应,而Mg与冷水反应较慢(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NaOH+HC10,=NaC10,+H20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基础训练
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共5
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有18个纵列,即18个族。()
提示:X。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第W族,即周期
表有16个族。
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提示:X。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原子序数。
3.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一定为第IIA族元素。()
提示:X。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不一定为第IIA族元素,如稀有气体He。
4.按Li、Na、K、Rb、Cs的顺序,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提示:X。按Li、Na、K、Rb、Cs的顺序,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5.HF、HC1、HBr、HI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提示:XoHF、HC1、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题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20217累河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B.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
C.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
【解析】选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其中包括七个主族、七个副族、0族和
VID族共16个族,故A错误;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即七个周期,故B正确;I
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都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
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有6种金属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第加A族有4种非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
D.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解析】选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共有5种金属元素,分
别为Li、Be、Na、Mg、Al,A错、C对;第VBA族中F、Cl、Br、I、At全为非金
属元素,B错;第IA族包括氢和碱金属元素,D错。
3.X+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0族B.第四周期第IA族
C.第三周期第IA族D.第三周期第VDA族
【解析】选B。X+有2+8+8=18个电子,则X元素原子有19个电子,是19号元
素K,K位于第四周期第IA族。
•题组2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4.某试管中装有足量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该
碱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
B.反应过程中煤油不会燃烧
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上
D.若是金属钾,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小
【解析】选D。A项,因为题中所给的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之间,说明金属的密
度比煤油大而比水小,可能是Na或K(Li的密度比煤油小),正确。B项,Na或K
与水反应,并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不与空气接触,故不会燃烧
起来,煤油也就不能燃烧起来,正确。C项,金属做上下往复运动,是由于金属与
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时将其往上推,正确。D项,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比
钠大,密度比钠的小,所以运动的幅度比钠大,错误。
5.下列有关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K与H20反应最剧烈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Na
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解析】选D。碱金属单质的活泼性Li<Na<K〈Rb〈Cs,碱金属越活泼,相应离子越
稳定,氧化性越弱。
6.锂(Li)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Li同一主族的都是金属元素
B.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
C.Li、Na、K卡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D.Li是碱金属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解析】选D。锂在第IA族,该族中还有非金属元素氢,A选项错误;Li、Na+
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⑹二、B选项错误;-的结构示意图为领'乃,其
最外层有8个电子,C选项错误。
•题组3卤族元素的性质
7.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
C.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
弱
D.卤素单质与达化合的容易程度为F2<Cl2<Br2<I2
【解析】选C。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不是单质最外层有7个电子,A项
错误;卤素原子从F到I,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
层电子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B项错误、C项正确;卤
素单质与乩化合的容易程度为F2>Cl2>Br2>I2,D项错误。
8.X、Y是元素周期表第VD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解析】选C。A错误,因X、Y是元素周期表中第VHA族的元素,若X的电子层数
多,则说明X比Y的非金属性弱。B错误,事实说明Y比X更活泼。C正确,根据
单质与乩化合的难易判断,因X的单质与乩化合更容易,说明氧化性:X的单质>Y
的单质,则非金属性:X>YoD错误,判断依据错误,应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
【误区警示】(1)不能依据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应
该依据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还原性判断。
(2)不能依据元素所有含氧酸的酸性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应该依据元素最高
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
9.下列组合中关于卤素的叙述全部正确的是()
①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②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降低
③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④随核电荷数增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⑤易形成一1价离子
⑥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⑦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A.①③⑤B.①⑤⑦C.②⑥⑦D.①②④
【解析】选B。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极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
定结构,所以卤素单质性质很活泼,极易和其他物质反应,因此卤素只以化合态
存在于自然界中,易形成一1价离子,①、⑤正确;②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卤素
单质由气态一液态一固态,单质的熔、沸点升高,错误;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逐渐减
弱,③、⑥错误;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因此与氢原子结合能力逐渐减弱,故随核电荷数增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
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④错误,⑦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DA
—■①
二②⑤
三③⑥
四④⑦
(1)表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的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o
(3)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填写化学式,下
同)。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
【解析】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F的非金属性最强,K的
金属性最强,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是Bn。元素③为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1)281
)),元素⑥、⑦分别为Cl、Br,其非金属性:Cl>Br,所以氢化物稳定性:
HCl>HBr;F无正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HC1O4。
Qdj)28I
答案:(1)FKBr(2)JJ(3)HC1HBr
⑷HC10”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以下关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8个副族
B.元素周期表有3个长周期和3个短周期
C.第III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列(从左往右)
D.0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8歹U(从左往右)
【解析】选D。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VD1族,A项错;周
期表中的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四个周期均为长周期,B项错;第HIA
族位于周期表中的第13歹U(从左往右),C项错。
2.(2021•济南高一检测)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的原子序数比B的原子序数大1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遏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B.
C.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须,)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D.
【解析】选D。C的原子序数为3,比B的原子序数2大1,故A正确;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施的元素有两个电子层,在第二周期,C也在第二周期,与C位于同
一周期,故B正确;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相等,故C正确;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族,是0族,不是主族,故D错误。
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ABCD
【解析】选D。1号元素正下方为3号元素,1号和2号元素相隔16歹力A项错误;
10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第18歹U(即最后一列),B项错误;13号元素正上方为13—8
=5号元素,正下方为13+18=31号元素,C项错误;D项正确。
4.(2021•舟山高一检测)0.05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1.68L
乩(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负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位置是()
A.第四周期第HA族B.第三周期第HA族
C.第四周期第IA族D.第三周期第IIIA族
【解析】选D。〃田哥罟正=°.075则该金属与氢气之间的关系
式为2M〜3H2,即金属M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3,又知M"具有就原子的电子
层结构,说明M为A1,它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
5.(2021•漂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B.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C.同周期第IA族与第VA族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4、14、28
D.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10、16、18、26、34、36、50
【解析】选D。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元素周期表是元素
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A正确;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则元素的性质
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所以B正确;同周期第1A族与第VA族位于短周期时原
子序数差为4,第四和第五周期原子序数差为14,第六和第七周期原子序数差为
28,则同周期第IA族与第VA族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4、14、28,所以C正确;
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是2、8、18、32,则同主族原子序数之
差可能是10、16、18、26、34、36、50,所以D错误。
6.碱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是指第IA族的所有元素
B.碱金属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C.碱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可以用Ca(0H)2鉴别Na2cQ,溶液和NaHCO:,溶液
【解析】选C。第IA族元素含H元素及碱金属元素,而碱金属元素中无H,故A
错误;碱金属熔、沸点从上到下依次降低,故B错误;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故C正确;二者均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7.下列各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C.熔、沸点:Li>Na>K
D.碱性:LiOH<NaOH<KOH
【解析】选B。A中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B中还原
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0反应,B错误;C
中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D中
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
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正确。
8.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
示关系的是()
碱金属的核电荷数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的
趋势。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碱金属与水反应
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D项正确;随核电荷数的增大,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小,C项与图不符。
9.(2020•哈尔滨高一检测)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M•斯
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三人的
获奖,再次让锂电池及其原料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一种锂电池的原理为4Li+
2S0Cl2==S02t+4LiCl+So已知:金属锂与钠性质相似,是最轻的金属(锂密度:
0.534g•cn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Li失电子,被氧化
B.不经处理的锂电池不能防水,发生反应:2Li+2HQ=2LiOH+H"
C.实验室中金属锂与钠均可保存在煤油中(煤油密度:0.8g・cm-3)
D.0.7gLi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解析】选Co根据电池总反应4Li+2SOCl2=SO,t+4LiCl+S可知,Li失电子,
被氧化,A正确;由于Li易与水反应,电池需做防水处理,B正确;钠的密度大
于煤油,Li的密度小于煤油,钠、锂和煤油不反应,所以钠能保存在煤油中,但
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该保存在液体石蜡中,C错误;0.7gLi的物质的量为
0.1mol,转移0.1mol电子,D正确。
10.(2021•镇江高一检测)1940年,意大利化学家西格雷发现了第85号元素,它
被命名为“我(At)”。在希腊文里,豉的意思是“不稳定”。他和美国科学家科
里森、麦肯齐用“原子大炮”一一回旋加速器加速氢原子核,轰击金属钿209,由
此制得了第85号元素一一“亚碘”,即是破。破(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
元素,推测碳和碳的化合物正确的是()
A.与其化合的能力:At2>I2
B.成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
C.碳原子的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
D.碳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
【解析】选C。从F到At,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与H2化合的能力逐渐减弱,A
错误;从F到At,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L是紫黑色固体,故破在常温下不可能
是白色固体,B错误;卤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C正确;由L微溶于水、
易溶于四氯化碳,可推知豉不可能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D错误。
【补偿训练】
破(At)原子序数为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电动车合同范例
- 借名买房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通知函
- 农村收购单车合同范例
- 农村果园承包合同范本
- 云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云南租房合同范本
- 供应电水气合同范本
- 水电站隧道排水孔施工方案
- 乙方装修合同范本
- 尺寸链的计算表格
- 夏玉米套种辣椒技术
- 学术规范与写作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绝缘电阻测试仪安全操作规程
- DB6101T 197-2022 藤蔓类尾菜堆肥技术规程
- 《生僻字》歌词(带拼音解释)
- 西藏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材料全套表格
- 品管圈基本知识
- 物业项目保洁服务质量保证及安全保障措施(标书专用)参考借鉴范本
- 量子力学英文课件格里菲斯Chapter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