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乡村经济发展中绿色农业发展对策_第1页
甘肃省乡村经济发展中绿色农业发展对策_第2页
甘肃省乡村经济发展中绿色农业发展对策_第3页
甘肃省乡村经济发展中绿色农业发展对策_第4页
甘肃省乡村经济发展中绿色农业发展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农业以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为前提,保护农作物种植环境,使农业种植与环境保护二者形成可协同发展的模式,降低种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1]。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的。“坚持绿色发展”是甘肃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发展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固本守源、和山睦水,因地制宜”是《甘肃省关于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农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甘肃省绿色农业发展优劣势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省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并存,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1.1优势1.1.1地理区位优势甘肃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地带,地处陇海—兰新带与黄河轴线的复合部,是黄河上游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这样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甘肃省吸纳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绿色农业的生产要素,为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撑,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1.2特色农产品优势甘肃省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当地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适宜种植特色优势农作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绿色农产品将会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因此,依托特色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甘肃省经过长期努力,当地“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发展,坚持以种养循环为主攻方向,“甘味”农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1.3技术优势当前甘肃省绿色农业的技术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开展以有机肥为主攻方向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开展农作物重点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农药化肥减量化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推广测土配方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368万hm2,配方肥施用面积160万hm2,有机肥施用面积达到200万hm2以上。粮改饲面积为57.33万hm2。新建戈壁农业为1.53万hm2,总面积达到1.87万hm2。河西绿洲荒漠区实行“农—牧—沼”“农—牧—设施有机基质栽培蔬菜”“农—牧—菌”“种植—加工”技术模式,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实行“种草—养畜—沼气—作物”“作物—畜禽—沼气—设施蔬菜(果品)”“作物—家畜”模式,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模式多样[2]。1.2劣势1.2.1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甘肃省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整体落后,资金稳定投入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1.2.2农业自然资源紧张甘肃省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和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有11个县(区)属于极端干旱区。甘肃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mm,除气候差异外,降水量有所区别,地表水也分布较少。2022年,甘肃省地表水资源量238.3亿m3,人均水资源量956.1m3,比上年下降11.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农业水资源紧张。水资源短缺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甘肃省内植被稀少,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土壤贫瘠,支离破碎;河西走廊以北地带,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黄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甘肃省土壤瘠薄,有旱地374.99万hm2,占全部耕地的71.98%,且盐碱地较多,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甘肃省还易发生洪涝灾害,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制约着农业发展。1.2.3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当中,大多数农民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且大多数从事农业的农民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不足,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较低[3]。1.2.4农业环境污染《甘肃统计年鉴》显示,2019—2021年甘肃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为15.23万、15.30万和17.07万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不断攀升,废弃农用塑料薄膜问题突出。农作物秸秆焚烧行为屡禁不止,大量秸秆集中焚烧易造成大气污染。农业生产废弃物问题亟待解决,以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1.2.5绿色发展动能不足甘肃省农业主攻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但目前并没有实现全面的规模化发展,仍旧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导致政府部门难以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售卖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且生产体系同质化问题严重,绿色发展动能不足[4]。2甘肃省绿色农业发展对策农业是立国之本,是保障社会、经济平稳的基础,因此,必须在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虽然甘肃省绿色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自然资源紧张、人口素质不高、农业环境污染和发展动能不足等,导致绿色农业无法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发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正视绿色农业的发展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绿色农业发展。2.1建设资金稳定投入长效机制,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为缓解政府财政投入压力,应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加入。政府可与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合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农业产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开发利用等。例如,社会资本可投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等,在农村依托农作物生产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提升生产加工效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提升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可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例如用地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资金投入机制,逐渐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除了配备道路、水利、运输设施等基础设施外,还应为农业生产配备充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购买农机方面,应准许农民低息贷款,或者由县政府根据各个村的农业生产状况配备农机,统一调配,收取农民用机费用。2.2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生产优势农产品甘肃省农业生产受到水资源和土壤质量、气象条件、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的约束,除了应积极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改良盐碱土壤、开发适宜盐碱地种植的作物外,还应依据现有自然情况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秉持因地制宜原则,突出优势农产品特色,依据各区域的农业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农业生产区域。例如,在甘肃省中部旱作区域,应种植马铃薯、中药材、紫花苜蓿等特色作物。在高寒草地地带可发展牦牛等特色养殖业,生产绿色畜牧产品。在陇南山地可开展林果种植,甘肃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累积,适宜发展果业,陇南山地可种植苹果、核桃、大樱桃等。在河西灌溉农业区可充分利用戈壁、沙漠、盐碱地等空闲区域发展现代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等。通过优势农产品生产,带动地区产业发展。2.3创新绿色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农业生产中仍然有大部分农民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应大力推广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以及农作物病虫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实地指导农业绿色生产,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污染。除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积极研发新的农业生产绿色技术,逐步取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产品。处理农业废弃物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建立跨村域的统一收集处理中心,可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集中回收,先由初级生产者进行保管,上报废弃物处理中心,然后处理中心统一回收、统一处理。对于剩余作物秸秆,可用于制作畜禽饲料、有机肥。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制作饲料的秸秆应无霉变、无异味,以免生产出变质饲料,影响畜禽健康。秸秆和废弃的树木枝干也可用于制作燃料,采用固化成型技术,可制成生物炭。蔬菜种植后产生的尾菜也可进行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处理。尾菜经过清洗、打浆、压榨等工序制作成饲料;也可集中到一起堆肥发酵制成有机肥,用于种植业;还可以用于制作培养食用菌的基质。尾菜中提取的叶绿素、叶黄素、膳食纤维等元素可用于生产蔬菜纸、活性炭等;还可以发酵生成乙醇、氢、沼气等作为能源。塑料薄膜遗弃是甘肃省农业废弃物污染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处理农用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应积极推广可回收地膜,使用完毕后对地膜进行回收,可在县域内或镇域内设置回收站点,同时设置回收标准,例如5kg旧地膜可换1kg新地膜,以提升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研发适用于农业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薄膜,保证塑料薄膜降解后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之后建立示范点,推广可降解塑料薄膜的使用。通过对塑料薄膜的回收和新产品的推广,可有效减少农用塑料薄膜污染问题,实行生态农业模式,保护生态环境。2.4加强绿色农业宣传,培养农民使用绿色生产技术2.4.1加强宣传,提升农民认识程度政府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时,若农民对绿色农业认识不足,则会产生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低等错误观念,导致绿色农业实施受阻。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绿色农业的宣传工作,以深化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促使农民接受绿色农业,实施绿色农业生产。可围绕绿色产品经济价值、重要性、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宣传,相关管理部门可在村委召开培训讲座,根据农业生产环境培训绿色生产技术,宣传其经济价值和重要性,提升农民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新媒体时代,还可通过短视频的方式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培养农民的绿色农业生产意识,以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农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及质量高效[5]。2.4.2积极推广,培养农民使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对农民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可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向当地农业生产大户的技术培养来带动当地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还应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技术推广,将理论转化成实践。在农民应用绿色农业技术时,政府可统一调配技术人员前往指导,加深农民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理解。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时,也可成立专门的绿色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跨村域合作,由县、镇政府牵头、管理,在合作社中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资金支撑、产品销售等服务,为农民实施绿色农业提供技术、资金、服务保障。2.5完善绿色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绿色农业发展2.5.1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集中集约发展为推动绿色农业产业集中、集约化发展,甘肃省应建立“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仓储物流园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园区内应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吸引更多农产品企业加入。2.5.2建立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经营政府应依据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培养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股份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农民可依托企业开展家庭农场经营、农民联合生产等经营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实施规模化经营方式,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2.5.3加强绿色农业生产全过程监管,保证绿色农产品品质品质是产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相关管理部分应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以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