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与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网络学习与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网络学习与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网络学习与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网络学习与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学习与乡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实施了四年,中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都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为了提高其应用效益,实现农村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教师培训和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作为教学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学习者——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除了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外,学生应如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呢?城乡学生之间缺乏持续而有效的交流,是制约乡村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借助计算机网络,给城乡学生创建一个网络平台,加强他们的学习交流,帮助他们分享彼此的生活,进而构建中小学网络学习共同体,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行策略。一、促进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交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梁书孟于2006年6月提出了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城乡学生共同体的设想与计划,期望借此帮助城乡学生开展持续的学习交流。基于这一初步设想,我们开始进行需求调查及“学伴—伴学”专题网站的建设。(一)城乡学生希望相互交流的意愿强烈为了了解城乡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湖北省选取了10所乡村中小学和6所武汉市中小学进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建设一个旨在加强城乡中小学生学习交流的网站十分有必要。在网站功能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最受欢迎的是“了解和体验城市或乡村不同的生活”,乡村孩子有92.7%,城市孩子有89.8%;居第二位的是“能方便地与城市或乡村的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可见城乡学生希望相互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调查结果具体见图1。从调查结果来看,以上功能都具有比较旺盛的需求,其中乡村学生对“在线娱乐”的需求相对最低,为42.5%,其他各项需求均在半数以上。为了了解城乡对学习资源的需求情况,笔者也做了相应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乡村学生对于学科学习更为关注,而城市学生的兴趣则比较广泛;同时笔者注意到,城市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情很高。在访谈中,笔者也了解到,城市的孩子认为乡土文化体现了更加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教育与培训(二)“学习陪同”网站的设计和开发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学伴—伴学”网站被设计为五个大的栏目:生活分享、学习空间、资源共享、交流天地和娱乐先锋。1.分享和分享社会生活本栏目是为孩子们分享不同的城乡生活而开辟的空间,其包含两个子栏目:城乡生活:论坛,共同体成员可以将在城市或乡村中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里与他人分享;城乡夏令营:在这里可以组织和发布城乡互游夏令营活动,该活动可以由助学者发起或学习者自行组织。2.优质学习资源该部分为共同体成员系统地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它包含以下几个子栏目:学科学习:这里提供的是中小学各学科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学习帮助:这里主要是学习方法指导以及学习心里辅导相关的内容;考试资讯:这里关注的是各种升学考试的最近资讯和动态等;生活百问:有关各种生活常识、生存教育等是这里的主要内容;艺术欣赏:这里提供的是音乐欣赏、名画鉴赏等与艺术相关的内容;技能专题:将成员关注的各种技能,如计算机技术、体育运动技术、生物栽培技术等放在本栏目。3.资源共享本栏目为成员提供一个共享成员间各种资源的空间。4.学习活动及辅导教师成员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交流,它包括以下子栏目:共同作业:与共同体中其他学习者就作业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进行协作学习;请教老师:不论是学业上还是心理或情感上的问题,学习者都可以通过这里向老师申请帮助;畅所欲言:在这里学习成员可以随意而广泛地交流;我的日记:开辟给每个学习者的个人空间,学习者可以用来记录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感受,也可以和其他成员交流。5.娱乐先锋这是给学习者在学习之余开辟的一块娱乐场所,其中包括中小学生们喜欢的各种流行音乐、休闲小游戏等。二、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共同体主要由学习者、助学者、学习资源和交互四个要素构成。在城乡学生学习共同体中,我们可将学习者分为乡村学习者和城市学习者,这就形成了城乡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基于这一模型理念的“学伴—伴学”网站建成后,我们在湖北分别选取了城市和乡村中学各一所,尝试通过“学伴—伴学”网站构建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学习共同体。在这两所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共有52名城市学生、34名乡村学生、6名一线教师、2名教育专家以及1名技术支持人员参与了这次试点。通过这个网站,来自城市的学习者与来自乡村的学习者一起,以学习资源为基础,开展持续而深入的交流活动,而由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具有丰富教学与助学经验的教师、精通网络交流技术的技术专家以及熟稔教育教学原理的教育专家组成的助学者团队则为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学术性支持、技术性支持以及人际方面的支持,使得这个学习社区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借助于“学伴—伴学”网站,城乡学习者可以共享资源,进行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在“学习活动”模块,教师将学习者分成10个小组,然后根据具体学习内容,拟定学习主题,安排学习活动,组织城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要求将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畅所欲言”栏目中进行汇报,全体成员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个模块中,学习者还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发分成了9个兴趣小组,自行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在促进城乡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在最受关注的“生活分享”栏目中,学习者将自己的生活故事及所见所闻,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发表在“城乡生活”论坛上,和大家共同分享。有位城市学生将自己一周的生活,用照片记录下来,并配以文字说明,制作成图文故事发表在其中,引起了乡村学生的极大兴趣,纷纷发表评论;乡村学生们多半用文字讲述他们“掏鸟蛋”“捉泥鳅”等生活趣事,以及特色风土人情、乡土小吃等,令城市的学生们向往不已。而在“城乡夏令营”模块中,由学生发起、教师协助组织了两次集体活动,让城乡学生面对面交流,并身处其境地感受城乡不同的生活。“武汉一日游”活动是2007年8月利用学生暑假组织的一次夏令营活动。共有21名城市学生和20名乡村学生参与了这次活动,由城市学生负责做导游和讲解。大多乡村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武汉,在一天里游览了武汉著名的自然及历史文化景观,晚上则到事先安排好的城市学生家休息,体验城市生活。“体验秋收”是2007年利用“十一”长假期间组织城市学生到乡村的一次体验活动。在活动的两天时间里,城市学生跟着乡村学生在田里学习收割稻谷。他们白天下地割谷,晚上则到乡村学生家中休息。这两次活动,使城乡学生对彼此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促进了城乡沟通,并让在网络中已经很熟悉的学伴,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更深厚的感情。学习者之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有利于他们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人际关系,这将增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凝聚力,促进它的持续发展。在“学伴—伴学”网站中,助学者能够通过开辟给助学者的权限来提供和管理学习资源,对“学习空间”中的资源进行系统组织,并对网站内所有资源进行监管;同时,助学者能方便地对共同体内各种交互行为进行管理,约束和引导学习者的部分行为。对助学者而言,借助于“学伴—伴学”网,他们可以履行其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职能,为网络学习共同体持续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保障。三、凝聚力与创造力通过“学伴—伴学”网站,城乡学生共享优质学习资源,在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中,相互了解,共同成长,并逐渐形成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学习共同体。这种网络学习共同体将解决城乡学生无法大规模开展和深入学习交流活动,学生之间难以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关系以及城乡学习资源无法充分共享的问题。1.利用网络技术城乡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中虚拟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情感沟通都是在网络中进行,学习过程管理以及学习绩效评价也是利用网络技术来完成。网络使其成员之间虽“远在天涯”,却又“近在咫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城乡学生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不再需要顾忌时间和地理的限制而方便地进行合作学习。2.业知识、乡土文化城市学生获得新信息的速度快、范围广,乡村学生则更容易接触第一手的农业知识和乡土文化。网络学习共同体将成员贡献的资源集中在一起,通过网络,城乡学生可以互通有无,并通过BBS、Blog等网络交互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这些信息,并在交流与沟通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3.重视知识学习支持在城乡中小学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我们聘请了一线教师、技术专家、学科专家和辅导教师驻站提供全方位的助学服务。这些助学服务主要包括学术性支持、技术支持和人际方面的支持。学术支持包括组织管理学习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技术支持就是为学习者的网络生存、网络交流与互动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与保障。人际支持则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学习之外的心理辅导,通过与学习者深入地交谈,消除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产生的孤独感和不适感,舒缓学习压力,协调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和咨询。4.增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凝聚力在城乡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不同背景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也随之进行。不仅是学习,他们在性格、习惯和观念上都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城乡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集体,城乡学生通过网络共同体形成了一种积极稳定的人际关系。这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以保证成员间进行长期持续的学习和情感交流,就像班级一样,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方式下城乡交流的难以持续。“学伴—伴学”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在构建湖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