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睦股份研究报告软磁材料业务高增打造粉末冶金大平台_第1页
东睦股份研究报告软磁材料业务高增打造粉末冶金大平台_第2页
东睦股份研究报告软磁材料业务高增打造粉末冶金大平台_第3页
东睦股份研究报告软磁材料业务高增打造粉末冶金大平台_第4页
东睦股份研究报告软磁材料业务高增打造粉末冶金大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睦股份研究报告:软磁材料业务高增,打造粉末冶金大平台公司概况公司简介公司发展历史: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睦股份”)是国内粉末冶金行业龙头,是目前唯一一家融合P&S(粉末冶金压制成形)、SMC(软磁复合材料)和MIM(金属注射成形)三个粉末冶金行业主流或趋势性成长技术的企业。公司前身宁波东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于1994年成立,公司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14.SH。公司上市以来,不断拓展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版图。2014年以前,公司主营产品为粉末冶金铁基结构件(P&S),2014年公司收购浙江东睦科达切入SMC板块,2019年至2020年公司分别收购东莞华晶和上海富驰切入MIM板块。三大板块中P&S公司处于国内龙头地位,SMC和MIM公司均处于国内第一梯队。股权结构: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37.31%的股权,其中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直接持有公司10.62%股权,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东睦股份

是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外资控股公司,无单一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控股及参股子公司:目前公司已拥有9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P&S(粉末冶金压制成形)、SMC(软磁复合材料)和MIM(金属注射成形)三大板块,其中P&S板块:

东睦(天津)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南京东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山西东睦华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长春东睦富奥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广东东睦新材料有限公司;SMC板块: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和德清鑫晨新材料有限公司;MIM板块:连云港东睦新材料有限公司和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粉末冶金压制成形零件(P&S)、金属注射成形零件(MIM)和软磁复合材料(SMC)三大板块,服务的主要领域有汽车行业:发动机(VVT/VCT、普通链传动和机油泵等产品)、变速箱(链轮、齿轮、油泵、行星齿轮和离合器片等产品)、底盘系统(减震器、四驱、制动和转向器系统产品)的粉末冶金压制成形制品;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上的SIM卡槽中的推杆、旋臂等不锈钢微小金属部件,线性振动马达中的高比重合金振子,后置摄像头钴铬钼合金支架以及折叠铰链机构等;新能源行业:高频电感,UPS电源,光伏发电,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等。公司经营数据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降21.31%。其中,二季度在与一季度营业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实现归母净利润4119.19万元,环比增长498.19%,同比增长166.16%,在宏观环境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经营情况明显改善。2022年10月16日,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到9600万元,同比增长9%到14%,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软磁复合材料SMC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传统主业保持稳定,软磁材料收入和利润占比提升。2020年公司收购上海富驰后,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收入和占比大幅增加,从2019年的1.49亿元/6.9%,增长到2021年的11.77亿元/32.8%,2022年上半年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为32.4%/35.1%。2020年以来,公司软磁材料业务增速加快,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9.4%提高至2022年上半年的2022年上半年的16.4%,毛利贡献从7.4%提高至15.9%。公司传统主业粉末冶金制品业务收入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营收和毛利占比分别为50.0%/46.4%。随着公司将软磁材料确立为优先发展业务,预计未来公司软磁材料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占比会进一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软磁材料及消费电子产品业务经营改善。2022年上半年公司粉末冶金制品、软磁材料和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9.52%、20.46%和22.75%。其中粉末冶金制品业务毛利率较2021年小幅下滑,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软磁材料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公司软磁材料业务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财务费用拖累整体费用率,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2020年公司收购上海富驰后财务费用增长较快,导致公司费用率整体抬升,从2019年14.62%增加至2020年18.70%。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体费用率为17.23%,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内部降本措施初见成效。自2020年开始,公司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2019-2022H1,研发费用率从5.14%上升至7.35%。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涨,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近年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波动较大,2022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18亿元,同比增长60.29%,主要系公司销售增长,相应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由于近几年公司业务不断扩张,接连收购东莞华晶、上海富驰和德清鑫晨等公司,公司资产负债率自2019年开始持续走高,从2018年的16.25%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57.03%。金属磁粉芯下游景气度高,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金属软磁材料性能优异,应用广泛软磁材料是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按照磁化后去磁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主要包括金属软磁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以及其他软磁材料。在电力工业中用于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电器设备的铁芯。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各种磁性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和通信等方面。全球软磁材料市场增长迅速,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根据IMARC数据,2021年全球软磁材料市场规模为276亿美元,受益于下游电子、电信和汽车等下游产业的持续增长,IMARC预计2022-2027年,全球软磁市场规模将从294亿美元增至438亿美元,对应CAGR达8.3%。根据ReportsandData数据,2019年全球软磁材料市场分布中,亚太、北美和欧洲占比分别为53.95%、24.38%和21.67%。金属软磁粉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随着各类电子产向微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金属软磁粉芯凭借其温度特性良好、损耗小、饱和磁通密度高等优良特性,可以更好的满足电能变换设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频化的要求,近年来市场前景尤为突出。金属软磁粉芯适用于高功率、中高频的应用场景。金属软磁粉芯是将表面包覆有绝缘封装介质的金属软磁材料粉末颗粒与粘合剂混合,通过模压、固化方式制成的磁芯。这种复合结构保留了金属软磁的高磁通密度优势,适用于高功率场景;同时增加了粉芯整体电阻率,减少了漏磁场所带来的涡流损耗,以适应中高频应用场景。此外,由于非磁性的物质掺入,使得磁阻增大,避免在交流大信号或直流偏置下的磁饱和现象,提升了磁性能稳定性。随着下游电子技术迈向高频、高功率时代,金属软磁粉芯在新能源汽车、光储逆变器、电源、空调、芯片旁路供电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属软磁粉芯是制作电感器的重要磁心部件,应用场景丰富,下游市场广阔。金属软磁粉芯上游原料主要为铁、铝、硅等各类型矿石原料。矿石原料通过冶金制粉技术得到金属软磁粉,进而经过绝缘处理、压制与烧结等工艺得到金属软磁粉芯。金属软磁粉芯作为磁芯的电感器,广泛用于光伏、储能、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不间断电源(UPS)、5G基站和服务器等下游领域。国内高端金属软磁粉产品供给电感生产外资企业,毛利较高,如悦安新材与铂科新材;全球金属软磁粉芯电感器市场,主要由外资和台资引领,国内企业盈利能力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光伏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拉动金属软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光伏与储能装机高速增长,逆变器拉动软磁材料需求全球光伏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贡献主要增量。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70GW,该协会预计到2025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330GW。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54.88GW,全球占比为32.29%,是全球新增装机量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亦是全球新增及累计装机均排名第一的国家;该协会预测,未来5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将保持21%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10GW。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中的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对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的不稳定直流电进行自动跟踪,以最大效率将其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再进一步逆变成交流电向电网输送,即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对于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可靠性具有关键影响,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9.3万吨。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我们预计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240/275/300/330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90/95/100/110GW。金属软磁粉芯主要用于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我们预计其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66.5%上升至2025年的74.0%。根据铂科新材招股说明书,在目前的控制水平下,单位GW装机容量平均所需铁硅合金软磁材料380吨,则我们预计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光伏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6.3/7.4/8.3/9.3万吨,中国光伏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2.4/2.6/2.8/3.1万吨。新能源汽车保持高景气度,充电桩需求快速增长在新能源车领域,金属软磁粉芯主要用于汽车和充电桩充放电环节的OBC、DC-DC、升压电感等。OBC,即AC-DC车载充电机,以交流电源作为输入,输出为直流,是直接给动力电池充电的装置。DC-DC一般用于高压电池包给低压车载电子器件的供电,用于将高压小电流转换为低压大电流。升压电感则是将电压升高的装置,其原理为:当回路断开时,电感内的磁能会以无穷高电压的形式变换回电,因此不断地扳动电源开关可使电压持续在高位,达到升压效果。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各国对新能源车扶持政策和措施的持续出台,以及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汽协、EVsales等机构数据,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约675万辆,我们预计2025年可增加至2433万辆,对应2021-2025年CAGR为37.8%,纯电与混电销量按纯电80%与混电20%占比估计;2021年中国电动车销量约355万辆,我们预计2025年可增加至1560万辆,对应2021-2025年CAGR为44.8%,纯电与混电销量按纯电75%与混电25%占比测算。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4.39万吨。根据铂科新材数据,目前每辆纯电动车(BEV)所需金属软磁产品约0.7kg,每辆混合动力汽车(PHEV)所需金属软磁产品约为2.0kg,假设随着高压充电平台的逐步渗透,我们预计2025年纯电粉芯用量可达1.74kg/辆,插混粉芯用量估计维持2.0kg/辆。则预计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1.35/1.98/2.90/4.39万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0.82/1.20/1.78/2.80万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充电桩需求。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给装置,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合金软磁粉芯制成的高频PFC电感等应用于充电桩的充电器上,起储能、滤波作用。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充电桩增量为206万台,同比增长57.49%,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充电桩增量为1711.2万台,对应2021-2025年CAGR约为69.77%。根据iiMediaResearch数据,2021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同比增长55.68%,新增93.6万台,我们预计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增至654.3万台。预计2025年全球充电桩新增金属软磁粉芯需求2.4万吨。根据铂科新材招股说明书,单个充电桩所需软磁用量为1.4kg。结合全球充电桩增量,我们预测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新能源充电桩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0.52/0.91/1.48/2.40万吨,中国充电桩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0.05/0.10/0.15/0.24万吨。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拉动对UPS需求云计算的普及增加对UPS需求。UPS(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主要应用于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他电力电子设备,为其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普及导致市场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增加。根据GMI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UPS市场规模为623亿元,我们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29亿元。中国电源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UPS市场规模为117亿元,我们预计到2025年增至166亿元,占全球比例达到20%。预计2025年全球UPS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6.9万吨。根据铂科新材数据,软磁材料的市场规模占UPS整体市场规模比例约3%,假设该比例保持不变,按照公司近5年软磁粉芯平均单价3.5万元/吨计算,则我们预计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UPS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5.60/5.99/6.42/6.88万吨,中国UPS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1.12/1.20/1.28/1.38万吨。变频空调渗透率持续提升合金软磁材料可以用于变频空调的变频器电感之中,起到电源输入功率调节、滤波等作用。变频空调通过调节频率使压缩机转速可调,实现无级调速,能够根据所设置的温度,自动调节温度,具有节能省电、噪音低、制冷速度快等优点。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中国变频空调产量为1.07亿台,家用空调产量为1.57亿台,渗透率升至68%。预计2025年全球变频空调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3.91万吨。根据铂科新材数据,每台家用变频空调平均所需铁硅合金软磁材料0.25kg。我们假设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变频空调渗透率为75%/80%/85%/90%,且中国保持全球空调市场全球85%的份额,则预计2022/2023/2024/2025年全球变频空调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3.16/3.39/3.64/3.91万吨,中国变频空调领域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2.86/3.06/3.28/3.51万吨。综合上述分析,预计2025年中国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11.8万吨,对应2021-2025年CAGR将达17.62%。光伏和变频空调贡献主要增长,分别占比26.29%和29.83%。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量为28.7万吨,对应2021-2025年CAGR将为17.13%;光伏、UPS和变频空调占比分别为32.38%/24.00%/13.65%。综合来看,金属软磁粉芯下游需求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光伏和新能源市场是主要的应用领域。优先发展SMC板块,产业融合打造更强竞争力子公司东睦科达(KDM)是国内领先的软磁金属磁粉芯供应商。KDM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屈指可数的覆盖从铁粉芯到高性能铁镍磁粉芯等全系列金属磁粉芯的行业领先厂商,公司拥有先进的软磁金属磁粉芯自动化生产线和磁材料研发中心,已通过ISO9001:2015,ISO14001:2015和IATF16949:2016管理体系认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效率开关电源、UPS电源、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充电桩、高端家用电器、电能质量、5G通信等领域,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和美洲等海内外地区。SMC板块为公司未来重要利润增长点。2021年公司SMC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63.85%,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4.09%。全年生产软磁材料16076.6吨,同比增长67.44%,销售软磁材料15380.8吨,同比增长69.33%。2022年上半年公司SMC板块营收占比提高至16.57%,收入增长的主要市场来源为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桩等,公司在光伏Fe-Si-Al、Fe-Ni、Fe-Si等全材料实现布局。在山西打造SMC第二生产基地,将SMC板块明确作为最优先级发展方向。公司分别于2022年3月和7月完成对东睦科达剩余40%股权和德清鑫晨剩余3%股权的收购,使其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促进SMC板块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目前,东睦科达规划产能4万吨/年,公司预计2024年可完全投产,山西东睦具备6000吨生产能力。此外,公司2022年8月公告与临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年产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投资协议》,拟投资7.00亿元在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内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增强公司SMC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毛利率低于SMC龙头铂科新材,但单价更高。东睦股份的软磁材料毛利与铂科新材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铂科新材的原材料完全自供,而东睦股份采取的形式是外购。公司今年收购粉厂,实现产业链延伸,未来随着东睦股份软磁粉末的自给率逐步提升,软磁业务毛利率上限有望对标铂科新材。此外,在产品结构方面,铂科新材主要聚焦光伏铁硅铝产品,而东睦股份软磁板块采取多材料开发策略。收购德清鑫晨,公司完善SMC业务上游布局。2022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以1.94亿元收购德清鑫晨新材料有限公司97%股权,公司于2022年7月继续收购剩余3%股权,德清鑫晨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德清鑫晨公司主要从事铁硅、铁硅铝、铁镍等软磁合金粉末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公司SMC业务主体东睦科达的重要供应商。收购德清鑫晨完善软磁复合材料产业链上游布局,为实现公司在软磁复合材料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打下坚实基础,将对公司的软磁复合材料业务发展带来良好的协同效应。德清鑫晨软磁合金粉产能不断扩张,有助于提升公司原料自给率。根据东睦股份公告,2021年德清鑫晨软磁合金粉产能为2.33万吨/年,随着二期改扩建计划投入使用,2022年产能将扩大至2.98万吨/年。公司计划在2023年新增3条熔炼产线,产能将继续扩大至3.3万吨/年。随着德清鑫晨软磁合金粉产能不断扩张,公司软磁合金粉芯的原料自给率有望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公司SMC业务的盈利能力。三大主业融合发展,公司SMC业务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公司粉末冶金压制成形

(P&S)、金属注射成形(MIM)和软磁复合材料(SMC)同属制造业新材料中广义粉末冶金范畴,三大主业可以实现相互融合协同。公司领先的P&S压制技术和MIM注射技术可以运用于SMC复杂形状零件和精密小型零件的制造,提高SMC板块的综合竞争力。三大主业的融合协同有助于公司扩大对下游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应用领域的覆盖,不断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公司经营的持续有效增长。紧抓MIM产品主流应用趋势,公司优化产业布局MIM应用场景多元化,消费电子领域是主流MIM技术应用领域广泛。金属注射成形技术(MetalInjectionMolding,MIM)是一种先将金属粉末与其粘合剂混合,将混合料制成质粒,再注射于模型中的净成形工艺。MIM技术突破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在形状上的限制,同时具备大批量、高效率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的特征,成为现代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一项近成形技术,广泛应用在3C电子产品、交通工具、机械五金、医疗器械等领域,典型产品包括手机卡托、镜头圈、电脑散热风扇、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叶片和涡轮等。金属注射成形步骤介绍:首先,选取符合MIM要求的金属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采用适当的方法混合成均匀的喂料,经制粒后的喂料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具型腔内获得成形坯,再经过化学或溶剂萃取的方法脱脂处理,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MIM技术结合了粉末冶金与塑料注射成形两大技术的优点。MIM材料适用范围广,制品致密度高(可达95%~99%),且组织均匀、性能优异,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表面光洁度。MIM工艺像生产塑料制品一样形成各种复杂形状,如外部切槽、外螺纹、锥形外表面、交叉通孔、盲孔、凹台、键销、加强筋板、表面滚花等,极大提高了设计宽容度和制品的复杂程度。在制备几何形状复杂、组织结构均匀、性能优异的净成形零部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材料适应性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全球MIM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据澳大利亚矿业冶金协会(IMAR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IM市场规模为33.7亿美元,随着折叠屏手机普及以及金属3D打印技术和MIM技术融合,该协会预计2022-2027年,全球MIM市场规模将从33.6亿美元增至64.1亿美元,对应CAGR达10.7%。根据《世界金属注射成形发展现状》(张志恒著)一文内容,金属注射成形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子、交通工具、机械五金、医疗器械等领域。中国MIM市场规模有望高增,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据BCC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MIM市场规模为73亿元,随着折叠屏渗透率提升以及智能穿戴、智能手表等新型产品的出货,该机构预计2021-2025年,中国MIM市场规模将从84亿元增至121.9亿元,对应CAGR达9.8%。据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据,按照销售额统计口径,2020年中国MIM下游应用结构中,手机占比高达56.3%,智能穿戴、电脑和五金占比分别为11.7%、8.3%和6.9%,和北美地区呈现出较大的结构差异。折叠屏手机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5亿部,IDC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滑3.5%至13.1亿部。面对智能手机功能创新的收窄,形态上的创新开始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重点。根据DSCC数据,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798万部,同比增长254%;DSCC预计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777万部,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468万部,市场空间广阔。折叠屏转轴是折叠屏手机最重要机构件,其结构复杂,由上百个精密零件及元器件在有限的空间中迭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零件构成即为MIM零件,根据折叠机不同的折叠形态,其中MIM零件的成本约在几十到几百元的范围。优化产业布局,公司MIM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切入MIM领域,目前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公司于2019年至2020年分别收购东莞华晶和上海富驰切入MIM板块。目前全球有数百家MIM厂家,其中大多数厂商年营收规模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客户数量较少或主要服务中低端品牌,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全球MIM行业年营收规模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公司通过收购已成为国内MIM行业第一梯队企业。2022年上半年公司MIM板块重回增长趋势。2020年公司完成上海富驰收购,MIM板块收入快速增长,2020-2021年公司MIM板块收入连续两年超过10亿元,居国内前列。2021年公司MIM销量为6.82亿件,同比下滑13.36%。2022年上半年公司MIM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21.34%,占公司营收比例为32.4%。上海富驰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上海富驰自2020年并表后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0-2021年亏损额分别为0.16亿元、0.28亿元。2022年上半年上海富驰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88万元,上年同期则为亏损4464万元。公司通过落实各经营单元的经营主体责任,降低上海基地的实际生产占比,细化经营管理,推动MIM板块盈利能力回升。与可比公司精研科技相比,公司在2019-2021年间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低于竞争对手,2022年上半年则实现反超,显示出公司MIM板块经营出现好转。公司计划构建MIM产业三大基地。公司于2020年购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184余亩土地使用权,主要用于建设消费电子精密零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并在东莞东城街道购买38亩土地使用权投资建设“华晶制造基地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4.20亿元。目前初步形成MIM产业三大基地布局,即以上海富驰为MIM产业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及生产制造示范中心,以连云港MIM为低成本、大型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以华南MIM为高品位、贴近产业链、大型现代化基地。公司是华为折叠屏新机铰链主要MIM供应商。2018年,东莞华晶成功进入华为供应链体系,提供MIM结构件、可穿戴设备组件。2020年,华为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荣耀下游销售渠道和上游供应商不受美国相关政策影响。折叠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热点,其中复杂的折叠铰链机构为MIM产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作为东莞华晶最主要客户,华为MateXs2、MateX2及荣耀MagicV都大量使用MIM件,未来随着其手机销量上升公司有望持续受益。2022Q2荣耀国内市场份额为19.5%,继续维持国内第一的位置。公司夯实粉末冶金龙头地位,积极开拓新市场粉末冶金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粉末冶金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泛。粉末冶金是通过制取金属或非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过程,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几何构造制品的工艺技术。凭借原材料利用率高、单位能耗低及环保等核心优势,粉末冶金工艺替代铸造、锻造、轧制、挤压等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趋势愈发明显。粉末冶金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磁性材料和电工合金、耐热材料、机械零件和结构材料以及工具材料等,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粉末冶金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据BCC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达267亿美元,伴随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技术工艺的升级,该机构预计2022-2027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将从278亿美元增至340亿美元,对应CAGR达4.1%。其中,亚太地区2021年市场规模为49亿美元,BCCResearch预计2022-2027年,亚太地区粉末冶金市场规模将从77亿美元增至99亿美元,对应CAGR达到5.0%。粉末冶金市场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据Mordor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粉末冶金产品结构中,汽车占比68.1%,工业机械、航空航天和电气电子占比分别为11.8%、12.3%和5.2%。据林跃春在《我国粉末冶金零件市场现状及行业企业发展建议》一文数据,2020年中国粉末冶金产品结构中,汽车零件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