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_第1页
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_第2页
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_第3页
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_第4页
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论家庭教育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摘要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作用为主要的研究方式,通过对幼儿教育、家庭氛围等相关理论的阐释,探讨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条件与环境,使家庭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氛围营造

一、幼儿教育及家庭氛围的概述所谓家庭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氛围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环境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开朗、活泼、大方、好学、诚实、谦虚、合群、求知、好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幼儿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在现代大多数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间形成家庭人际关系和由父母与孩子构成的家庭教育关系(育人态度和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气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往往父母眼神、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行为和对孩子的态度都无形地给孩子心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特征。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实际观察中也明确体现出来,一些家庭由于资金积累阶段的艰辛而在对待子女教育上一味地施压或者禁忌,导致幼儿抑郁、自卑和厌学等人格特征,而另一些家庭由于宽松的经济状况,不仅在管教子女的方式上放任自流,并且错误地引导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坚持树立实际的奋斗精神,则造成子女人生价值观的错误,松散,不良嗜好,律己性差等心理特征,因此,家庭生活质量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二、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影响(一)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家庭氛围的孩子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父母人格的榜样影响。家庭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比其他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多了一层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使得孩子对于父母有着更强烈的信任和依赖,父母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举动都会成为孩子注意和模仿的对象,父母与家庭成员的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下,孩子会形成父母式的人格;二是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如果父母采取民主的、宽容的、非干涉性的教养方式,孩子的性格就会多表现为独立的、友善的、积极的等特征,而采取专横的、支配的、干涉的教养方式所养育出来的孩子多表现为缺乏自主性、依赖的、攻击性的、消极的人格特点。因此家庭是孩子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是人格的“加工厂”,家庭氛围在孩子人格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二)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影响家庭是人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孩子是养成优秀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父母通过家庭氛围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父母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孝顺长辈、为灾区捐款捐物、见义勇为等行为,成为孩子的道德模范,以自身的优良品德去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人。(三)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孩子所处的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是人一生当中心理发展最为活跃,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身体的快速生长、学习上的压力以及家庭上的变故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冲击,成为影响孩子心理的主要因素。孩子的心理状态尚不稳定、不健全,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家庭教育,从而能够有效预防孩子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产生;此外,孩子一旦出现心理问题的端倪,父母也可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解决。家庭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对孩子行为养成的影响家庭氛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养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向孩子传导行为规范,作为初级社会群体的家庭是人和人之间发生最初社会关系的场所,孩子一般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就是家庭生活规范,孩子接收到这些规范之后通过同化作用,慢慢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学会如何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调节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后形成约束自己行为的习惯和规范。二是家庭氛围也会向孩子传导一些家庭生活规范之外的社会规范,父母会将社会上思想和信息带入家中,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言谈行为和他们施予的教育去了解社会的某些规范,并且一般的家庭教育都会按照社会的行为规范来教育子女,从而使子女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途径(一)快乐自信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二)互爱与道德的家庭氛围1.培养情感心理氛围情感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的情感、情绪、谈吐、教养作风等。良好的情感心理氛围,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主旋律。这种氛围是建筑在温馨和谐、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之上的,它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优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2.培养道德氛围良好的道德氛围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等。家庭作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其良好道德氛围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深远。俗语有云,“三岁看老”,正是反映了儿童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期如果能受到正确道德氛围的指引熏陶,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其长大成人之后都会表现出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个人修养;相反地,如果儿童在一个道德为。正如古语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道德教育的活教材。(三)民主而分明的家庭氛围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孩子哭着闹着想和家长要好吃的或好玩的,其实这种现象就像大人想吸烟、喝酒赌博一样。虽然成人与儿童所要的东西不同,但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人类和动物的不同就是人类具有高级心理,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很自然的有不同的需要欲望。我们应该用理智去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欲望。调查表明,家庭中心理气氛良好且对幼儿有严格而必要的约束的孩子其智商和情商均高于家庭心理气氛差的孩子。民主而严格的教育方式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其中主要表现为平等、理智、开放三个方面:1.平等的氛围“平等”是家庭中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相待,不论是谁不能以优越感自居来对其他成员形成心理压力。这样,孩子在成长中有安全感,有利于培养稳定的情绪,表现为精力充沛、礼貌待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幼儿时家长要有“相互尊重”的观念,也就是让孩子尊重父母的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在关系上父母与孩子既应该是亲人关系,又应该是朋友关系。2.理智的氛围“理智”是家庭中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因素家长教育孩子时,爱是基础,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约束自己在心理上的冲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出合乎情理的反应行为。尽量不训斥、指责孩子,但对孩子要求严格,选择适当方式,改正不良习惯,对全家每名成员的优缺点均有正确的估计和评价。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少从反面影响孩子,多从正面感化孩子。对孩子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情。3.开放的氛围“开放”是家庭中教育好孩子的有效措施现代家庭越来越倾向于开放型,这样,就要求家庭成员在心理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要直白,即以其他成员习惯的方式,平等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而不是毫无顾忌的发泄。家长与孩子之间直言不讳、心理沟通、思想一致,有益于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等开朗性格和社交能力,易于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同时还能体现出不畏困难、团结一致的优良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和睦、进取的环境中达到更高境界。自尊心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发现,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往往比较活泼自信,善于表达和交际,积极主动发言,兴趣广泛,创造性较强;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则常常情绪低落,害怕与人交往,不善表达。不喜欢发言。总结家庭氛围是思想、习惯、情趣、情感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都会受其潜移默化。家庭应注重文化知识氛围的营造.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个性,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构建和睦的家庭气氛,一个完美的家庭,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家长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对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子女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成长,通过日常生活多交流,多做游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韩小雨,庞丽娟,李琳.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视角论幼儿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