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环城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区别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A.氨基酸数目不同
B.R基不同
C.羧基不同
D.碳原子数不同参考答案:B2.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是(
)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①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巴斯德显微镜观察②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萨克斯植物绿叶光合作用③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卡尔文同位素标记14CO2④DNA是遗传物质格里菲思32P标记噬菌体的DNA⑤膜由脂质组成的欧文顿细胞膜对不同的物质通透性不同⑥亮一暗一亮结构三层结构罗伯特森电镜观察细胞膜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参考答案:A巴斯德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①正确;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通过碘液对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叶片和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叶片进行染色,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②正确;光合作用中O2的来于水是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发现的,③错误;DNA是遗传物质是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蔡斯和赫尔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④错误;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现象推测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⑤正确;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细胞膜,发现细胞膜是暗-亮-暗的三层结构,⑥错误。因此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⑤,故选A。3.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前膜,使突触前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参考答案:A4.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
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略5.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参考答案:A6.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穗玉米上所结的200粒子粒的基因型应该是相同的
B.作为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与豌豆相比,玉米的优势在于雌雄同株
C.杂合的玉米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子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玉米的子代数量较多,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便于区分与统计,因此是遗传学的良好实验材料参考答案:D7.假设某动物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的是参考答案:B8.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物为一种动物
B.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参考答案:B9.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感染了绿脓杆菌。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经专家会诊,认为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病人的病情好转?A.动物病毒
B.干扰素
C.噬菌体
D.疫苗参考答案:C10.(10分)有人做了以下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酶溶液的pH12345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9114560(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方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2分)
(2)提供2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4)除了本实验外,请另外设计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来测定pH对酶活性响:______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1)见下图:
(2)适当提高温度以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提高酶的浓度;将蛋白块切得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3)另取若干不含酶,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中均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的蛋白块,即给原来的每支试管都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4)在一定时间内测定不同pH条件下蛋白块的消化程度试题分析: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对应酶的活性越大。酶的活性除了受pH影响之外,还受温度的影响,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也与酶和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设置对照实验是为了排除酶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则对照组除不加入酶或使酶失活之外,其余条件都应与实验组相同。【解析】11.下列叙述中,不能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说法提供佐证的是
(
) A.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B.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能自由组合 C.基因发生突变,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D.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参考答案:C12.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多种用途。(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_______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_______性,将_______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3)脂质体还可以用于包埋疫苗。将重组乙肝疫苗(HBS)包埋于阳离子脂质体(DOPAT)内,如下图所示。为研究包埋后的疫苗是否能提高免疫效果,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HBS和包埋有HBS的DOPAT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以一定剂量分别于第0天和第28天注射于小鼠体内,然后在第14、28、42天采血测定相应抗体的含量(用几何平均滴度表示。滴度越大,抗体含量越高)。结果如下:组别14天28天42天HBS组565.69160058688.3DOPAT包埋组2690.871024001448155
①实验中使用的HBS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_______成分。②表中数据显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③第42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________。④该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_________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⑤本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改进:_________。参考答案:
(1).抗原
(2).流动
(3).重组DNA分子
(4).蛋白质与HBS组相比,DOPAT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
(5).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体液
(6).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
(7).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
(8).缺对照,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
(9).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T细胞活性检测试题分析:理清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过程、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等相关知识,从题意、题图和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点,围绕上述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
(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将重组DNA分子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
(3)①实验中使用的HBS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见,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蛋白质。②表中信息显示:相同时间内检测,DOPAT包埋组的相应抗体的含量显著高于HBS组,说明与HBS组相比,DOPAT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③第42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④结合对②的分析可知,该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为: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⑤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包埋后的疫苗能否提高免疫效果,只设置了将HBS和包埋有HBS的DOPAT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的两个实验组,只检测了体液免疫的效果。可见,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一是缺对照,应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二是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T细胞活性检测。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灰色桦尺蛾与黑色桦尺蛾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D.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都存在生殖隔离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由于遗传和变异,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A正确;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共同进化,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属于同种生物,不属于共同进化,B错误;C、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基因型频率改变,但基因频率不变,故说明豌豆未发生进化,C错误;D、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狮虎兽”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故说明了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错误.故选:A.【点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14.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参考答案:C15.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参考答案:D16.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参考答案:B17.酵母菌细胞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AAG(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后的基因在复制时参与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改变B.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最多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多肽链不同C.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D.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参考答案:B【分析】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通过转录控制RNA的合成,mRNA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翻译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详解】基因中嘧啶数与嘌呤数始终相同,因此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比例不变,仍为50%,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突变后使得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若此三个插在了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中间,则可能导致终止密码的提前出现,其后面的所有的氨基酸都将不存在了,B错误;已知增加的三个碱基是AAG,若插入点前面有一个碱基A,则可能变为终止密码UAA,因此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C正确;运输氨基酸的tRNA一共61种,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D正确。18.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B.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进行DNA复制C.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D.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参考答案:A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C.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D.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参考答案:C草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比农田生态系统多,所以其群落结构更复杂,A正确;生物多样性降低意味着生态系统中物种减少,导致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变简单,所以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退化,B正确;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说明甲虫是分解者,不是消费者,C错误;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必然要除去杂草和害虫等生物,这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变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则会降低,D正确。20.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一定为18%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参考答案:C21.左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参考答案:C22.(04上海卷)基因型为
的生物,如果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出现的概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答案:A23.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性愚型的男患儿(
)①23A+X②22A+X③21A+X④22A+Y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C24.下图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参考答案:C25.甲基绿一吡罗红分别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特异性染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C.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毗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不含有RNA
D.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含大量DNA参考答案:D26.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参考答案:B27.(07江苏卷)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细胞有细胞核,而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c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因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的是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d图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2条染色体单体,因此共有8条染色单体。28.最能表明一个细胞功能差异的是A.细胞核的大小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C.细胞膜的结构
D.细胞体积的大小参考答案:B29.激素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物质。下列关于激素类药物在实践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促甲状腺激素B.在渔业生产中,通常是给雌雄亲鱼注射性激素类药物,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C.某些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可促进肌肉的生长,提高比赛成绩D.桑叶适量喷洒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类似物,可提前蚕作茧的时间,提高吐丝量参考答案:C【分析】动物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分级调节影响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用保幼激素类似物喷洒蚕体,能保持幼虫状态,可增加产丝量。【详解】促甲状腺激素为多肽类,不能口服,而且切除了甲状腺后,促甲状腺激素也不能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A错误;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产生性激素,促进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因此为了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需要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若直接注射性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可导致性腺萎缩,B错误;睾酮衍生物(兴奋剂的一种)可以使肌肉兴奋,增强肌肉力量,从而能提高比赛成绩,但长期服用睾酮衍生物,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使自身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减少,导致性腺萎缩,C正确;养蚕时,可以在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以推迟结茧时间,提高吐丝量,D错误。故选C。30.甲湖湖水退却,逐渐暴露出底部沙丘,在沙丘上最后发展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乙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湖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乙地的演替过程进行得比较缓慢C.不同演替阶段上群落中的动物种群有差异D.任何群落演替的结果最后都会发展成为森林参考答案:C【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详解】A、沙丘是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乙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进行得比较快,B错误;C、不同演替阶段上优势植物种类不同,而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则动物种群也有差异,C正确;D、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不利因素能影响群落演替,则不一定能发展到森林阶段,D错误。故选C。3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P彻底水解生成腺嘌呤、核糖、磷酸
B.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NTP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因此细胞储备着大量的ATP参考答案:A32.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时,T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T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B.记忆T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C.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相比,细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参考答案:D33.2011年7月28日,英国和瑞士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已分离出一种能中和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超级抗体",这项发现可能成为研制通用流感疫苗的转折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级抗体"可能来源于记忆细胞
B."超级抗体"参与细胞免疫
C.注射"超级抗体"可预防所有甲型流感
D.抗体可能会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参考答案:D34.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高等植物自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数量都相同B.子代中共有9种不同的遗传因子组成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子代的4种表现类型之比为9:3:3:1参考答案:A【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植物体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9(A_B_):3(A__bb):3(aaB__):1(aabb)。【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植物体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同,雄配子远远超过雌配子,A错误;B、AaBb自交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B正确;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结合的机会均等,C正确;D、AaBb自交后代共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D正确。故选A。【点睛】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问题,相关比例是关键。3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参考答案:C3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断裂3个磷酸键,产生5个小分子物质B.酶和ATP分别水解后,若有三种产物完全相同,则该酶的合成场所一定不是核糖体C.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D.在适宜的初始温度条件下;逐渐降低温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逐渐下降参考答案:D【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详解】ATP彻底水解将得到三个磷酸,一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共五个小分子物质,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若酶水解的产物与ATP的水解产物有三种完全相同,说明这种酶属于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正确;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改变反映平衡点,C正确;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即降低活化能最显著,偏离了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降低的活化能不显著,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将上升,D错误。【点睛】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3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采用的纸层析法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B.验证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对加热杀死后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物质提纯,分别作用于R型菌落,得出实验结论D.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参考答案:D分离色素时采用的纸层析法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而提取色素用的是有机溶液,用为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故A错误;验证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为蔗糖及其水解本身遇碘液均无颜色变化,故B错误;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对加热杀死后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物质提纯,分别作用于R型菌落,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是艾弗里的实验,故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故D正确。【知识点】酶、ATP及代谢类型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变异38.prps蛋白转变成prp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图示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完成图中①与②过程的模板相同B.遗传物质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C.prpsc出入神经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D.prps转化成prpsc时有正反馈效应参考答案:D【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②表示翻译过程,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①②过程形成的是prps蛋白,该蛋白能变成prpsc蛋白,当prpsc蛋白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解答】解:A、图中①为转录过程,其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②为翻译过程,其模板是mRNA,两者的模板不同,A错误;B、prpsc是一种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且根据图中信息不能说明其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B错误;C、prpsc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或胞吞的方式出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由图可知,prps蛋白变成prpsc蛋白后,prpsc蛋白能进一步促进prps蛋白变成prpsc蛋白,可见存在正反馈效应,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疯牛病为素材,结合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同时能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3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在机体各部位的器官中成熟C.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参考答案:A【知识点】免疫调节解析: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淋巴细胞,A正确;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如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都是在淋巴器官中成熟,B错误;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错误;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思路点拨】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40.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7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鹰和蛇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调查该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捉,则所测定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据
(填“偏大”或“偏小”).(2)图中缺少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火灾破坏,在一定时间后又恢复原状,则该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3)碳元素在图中食物链“草→鼠→鹰”中的传递形式为
.在一定时间内,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全部草固定的总能量为a,全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4)已知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只,1只兔和5只鼠消耗草的总量相等,不考虑其他条件影响,第二年鼠的数量增加800只,则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为
只.参考答案:(1)捕食和竞争
偏大(2)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中
负反馈调节(3)有机物
大于(4)1840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鹰占据的营养级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其得到的最低能量值,应以第四营养级为准,由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的有机物或能量,用乘法计算,乘以能量的传递效率;已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的有机物,应该用除法,除以能量的传递效率;若去除蛇,鼠的数量增多,狐的食物增加,狐的数量增加;去除蛇,生态系统的营养级降低,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减少,种群环境容纳量增加.(3)图中蛇和鹰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影响兔子数量变化的中间关系的捕食和竞争,如果鼠的数量变化,其他条件不变,引起兔子数量变化的关系是竞争关系;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数量,设鼠总数为N,标记数为n,再次捕捉到的数目为M,M里面有标记的鼠的数目为m,则N=n?,若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捉,则m减少,因此N值会偏高.【解答】解:(1)图中鹰捕食蛇,为捕食关系,鹰和蛇都捕食鼠,为竞争关系,因此鹰和蛇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数量,设鼠总数为N,标记数为n,再次捕捉到的数目为M,M里面有标记的鼠的数目为m,则N=n?,若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捉,则m减少,因此N值会偏高,故所测定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据偏大.(2)图中缺少的生物类群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中.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火灾破坏,在一定时间后又恢复原状,则该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3)碳元素在图中食物链“草→鼠→鹰”中的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在一定时间内,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全部草固定的总能量为a,全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为b,则a大于b.(4)因为5只鼠消耗的草量与1只兔的相等,则500只鼠消耗的草量,相当于100只兔的消耗量,第二年鼠的数量增加800只,则相当于减少了160只兔的消耗量,所以兔的K值变为2000﹣160=1840只.【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力,种群密度的计算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42.(12分)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F1,统计F1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F1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短翅黑身短翅雄性3/121/123/121/12雌性003/121/12(1)根据杂交实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
,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
,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
,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台理工学院《编译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心理学专业导论与创业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英语视听》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软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本优化与资源配置培训
- 课堂探究式学习实施方案计划
-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策略计划
- 锑矿投资合同三篇
- 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举措计划
- 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方案计划
- 代发货合作协议书 代发货协议书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电影-字幕-对白-中英文对照-看电影学英语-打印-文本版
- 100以内乘除法口算练习题500道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含完整答案(典优)
- 药剂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齐鲁医药学院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含答案】
- 职业能力养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潍坊职业学院
-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 MOOC 遥感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数学故事-(小熊卖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