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某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卷语文试题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某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卷语文试题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某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卷语文试题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某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卷语文试题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某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卷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漂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汉代,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

无关系。刘邦出生地在楚国丰邑,刘邦登基以后,楚文化自然北移,汉代在政治上虽然“汉

承秦制”,但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秋

风》《狐子》都是楚声,武帝时的《汉郊祀歌》都是楚调。刘向大概就是在西汉兴起的楚地

诗歌风格的氛围中,整理出最能代表楚国水平的诗歌选集《楚辞》,从此以后,以《楚辞》

为代表的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以前是规整的以《诗经》为代表的四字句

诗歌,楚国诗歌或《楚辞》风格的诗歌风行汉朝以后,五言诗开始流行。李陵与其所训练的

五千荆楚“敢死之士”(司马迁语)纵横匈奴腹地,因寡不敌众受降后在大漠以北所创作的一

系列诗歌,与其说是五言诗,不如说是楚风诗。钟蝶《诗品》甚至认为,李陵从大漠以西传

回的诗歌乃中原五言诗的发源。后人所写的五言诗,不断受其影响。汉乐府诗,更是受到《楚

辞》的影响。诗歌的演化史,就是不断走向自由表达的演化史。以《诗经》为代表的书面雅

言,越来越走向象牙塔,而以《楚辞》为代表的更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因为接近口语化,却

显得越来越有生命力。诗歌经过五言、七言的酝酿,再到长句,进而到彻底的自由诗,我们

都可在《楚辞》中找到影子;同时,也可在汉语诗歌的一系列演化中,找到《楚辞》的影子。

(摘自石厉《“楚辞”与“楚歌”》)

材料二:

先秦楚歌独特的文学模式的形成是由其保存形式所决定的。当我们从保存这些作品最早

的文献中来搜寻时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品是因为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才得以保存下

来的.一方面,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并且有特定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诗歌

和叙事又是相互说明和印证的。无论是直接坦露出对社会褒善贬恶的价值判断的作品,还是

揭示世道人心,表明进退出处、为人处世的生命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作品,或是感人动心的爱

情主题,或是感时伤世,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生命喟叹,均如此。楚歌可以说是严守了“诗

言志,歌咏情”的诗歌创作原则。

就像我们的祖先为了祭祀而借助于铜器铭文保存了典礼颂歌一样,许多楚歌就是这样借

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保存楚歌的这些古文献就是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

我们讲述,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古朴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人格个性与生活状貌。

楚歌是现存古代音乐文学作品中难得的一种艺术模式。按照''诗言志,歌咏情”的原则在叙

述当中融合楚歌,不仅使历史文献保存了早期历史人物的诗歌,在后来的历史意象中,对于

这些诗歌的记忆也有助于保持历史叙述的表现力。

由于楚歌与其语境的高度融合,它所表达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

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从《楚人诵子文歌》《优孟歌》《慷慨歌》《楚人为诸御已歌》

《穗歌》《岁莫歌》等作品来看,这一特点非常突出。《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直截

了当地把诗歌本质的情感表现推演到歌唱艰辛生活的百姓身上和世道人心的层面上:“治世

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见,

楚歌与《诗经》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因为都遵循着相同的诗歌文化传统,虽然它们所生成

的文学模式差别甚大。

(摘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一统天下后楚文化自然北移,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

主要因为政治因素影响巨大。

B.诗歌选集《楚辞》最能代表楚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刘向整理出来后,这种诗歌直接影响

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

C.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这是使得许多楚歌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被保存

下来的原因之一。

D.无论是五言诗、七言诗还是自由诗,都不如楚歌让我们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思想、心

理,人格、生活等。

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以楚歌为分析对象,材料一侧重楚歌流行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材料二侧重楚

歌保存状态的分析。

B.因寡不敌众受降的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不断影响后人的五

言诗创作。

C.先秦楚歌的保存形式决定了其文学模式的形成,许多楚歌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

这些古文献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

D.楚歌遵循着诗歌文化传统,虽然与《诗经》文学模式差别非常明显,但都有着同样的社

会功能。

3.(3分)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奇特,笔法自由,多次出现“兮”字。

B.诗歌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律诗。

C.曹操通过宴会歌唱,以《短歌行》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

D.《诗经•兼葭》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4.(4分)“诗言志,歌咏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则。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请

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5.(4分)如何推动中国诗歌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凶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

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硝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宜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

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

“丹尼斯•格利果利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

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

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

吗?”

“啥?”

“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

“是的。”

“好的。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嘛?”

“啥?”

“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嘛?”

“要是不干嘛,我就不去拧了。”丹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

“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儿。”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

“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

“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

“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丹尼斯嘟嚷着,眨巴着眼睛,

“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

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丹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

“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钓鱼坠儿了?”

“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

“你也可以拿铅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

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

“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

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出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

“大人!我干嘛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

“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虽然你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

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

丹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

“得了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

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被撞翻,可是……呸!就那么一个螺

丝帽!”

“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

“这个我们懂……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呢。”

丹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

“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出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

年的火车脱轨了……我终于弄明白了!”

“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而那个护路员

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

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你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

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

“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

“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问……没有钓鱼坠儿只能钓到欧鲤

鱼。”

“嗨,住嘴……”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丹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

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快速地写着

什么。

“我可以走了吗?”丹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不行。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

丹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

“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

油钱……”

“住嘴,别吵了……”

“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

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

“我烦透你了,喂,谢敏!”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

“我们家三兄弟,”丹尼斯嘟嚷着,两名强壮的法警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

弟又不是义务……兄弟交不上税,而我丹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任……你是什么狗屁法

官!……你们应该靠本事断案,不应该无中生……哪怕是该被刀副,也得犯了事才行啊,

也要凭良心啊……”

(有删改)

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尼斯因为拧铁轨上的螺丝帽而被带上法庭,成为审判对象,理由是他的行为可能会对

社会造成伤害。这篇小说逼真地刻画了丹尼斯的真实状态,为我们展现了他受审的全过程。

B.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了人物的身份及关系。丹尼斯下意识地将“我”说成“我们”

这个细节,表明他的言行举止完全是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遵从了本阶级固有的认知与习惯。

C.“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属于语言描写,这里的丹尼斯是真诚的,他是真的不

懂,他完全没有“撒谎”。在有没有撒谎这个细节上,审讯官是真的冤枉了丹尼斯。

D.丹尼斯开始并不懂法,但是文中提到他仿佛看到了“刺眼的阳光”,意味着经过这场审

判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触犯了法律。他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也反映了从无知到醒悟的转变。

7.(3分)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小说的情节并不曲折离奇。小说开门见山,引出主要人物,从正面交代了庄稼汉的

贫穷。“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这一细节,为后文丹尼斯审判时的反应和态度埋下伏笔。

B.本文擅长使用典型的生活语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如丹尼斯说“又

不能当羊拐子玩儿”,从中仿佛能看到丹尼斯作为庄稼汉的生活日常,使读者身临其境。

C.丹尼斯与审讯官身份、看法迥异,这构成了基本的矛盾冲突,二人的对话带来了极具感

染力的讽刺幽默效果。从“笨蛋”“住嘴”可看出作者对丹尼斯这类顽劣之人的鄙夷和强烈

的批判。

D.契诃夫的小说多短小精悍,朴素精练,学者称这种写作特色为“加倍的简练”。本文运

用大量的白描,主要通过审判官与丹尼斯的动作、语言呈现了一出法庭荒诞剧,给读者留下

了大量的想象空间。

8.(6分)全文有多次对丹尼斯眼神的描写,请结合前后文,分析划线处几次眼神描写背

后的人物心理活动。

9.(6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结构紧凑著称,本文使用了哪些方式来使结构紧凑?请结

合文本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河决东郡金堤。先是,清河都尉冯邈奏言:“郡承河下流,顷

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

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

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

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后三岁,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坏败官亭、空庐且四

万所。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使

塞决河。|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三

月,诏以延世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三年秋八月,河复决平

原,所坏败者半建始时。鸿嘉四年秋,河水溢溢,败官亭、民舍四万馀所。平陵李寻奏言:

“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稍自成

川,挑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于是遂止不塞。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

上、中、下策。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彳步冀州之民当水冲者,放河使北入海,

泛滥期月自定。此功一立,河定民安,谓之上策。多穿漕渠,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兴

利除害,支数百岁,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己,数逢其害,下策也。”

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

未宜兴役。”乃止。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会有荐王景能治水者,

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堤•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

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

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使塞决河

B.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使塞决河

C.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使塞决河

D.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使塞决河

11.(3分)下列对文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备非常”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备”字含义相同.

B.“方用度不足”与“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方”字含义相同。

C.“两船夹载而下之”与“下江陵”(《赤壁赋》)两句中的“下”字含义不相同。D.“今

因其自决”与“因利乘便”(《过秦论》)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相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河方案考验施政者的能力,冯邈的治河观点多有合理之处,但被丞相借故拒绝,结果

造成巨大损失。

B.汉代对治理黄河非常重视,王延世治河筑堤成功即被加官进爵,获得丰厚的赏赐,由此

可见一斑。

C.政府施政有时也会引起百姓误解,光武帝时,因为战争刚停息而未整治黄河,结果招致

各地百姓的怨恨。

D.治理黄河的代价一般不低,发动的民工数量以数十万计,费用即使简省,有时仍要用百

亿来计算。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

(2)徙翼州之民当水冲者,放河使北入海,泛滥期月自定。

14.(3分)按照贾让对于治理黄河的上中下策分类,冯邈的治理方法属于哪类,请简要解

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①阅之有感

林景熙②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注】①封事稿:臣子上奏给皇帝的机密奏章,因加封防止泄密而得名。②林景熙,宋末元

初诗人,宋亡后弃官不仕。③防秋疏:北方民族在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中原秋收完毕时入

侵,故以“防秋疏”指内容为抵御异族入侵应采取措施的奏稿。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诗题可知,作者在山间小屋看见原本为南宋时期奏稿的窗户纸,有感而发。

B.首联写景,先点明所居之地,意味着当时作者四处漂泊,遁迹世外,远离人烟。

C.颔联写所处冬令飞雪之季,故有山窗糊纸避寒之举,为下文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D.后两联即事抒情:防秋疏用在窗上抵御北风,暗含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叹。

16.(6分)元代文人章祖程在《白石樵唱注》中评论道:“'防秋疏'、‘障北风'六字

间,非情思精巧道不到也。然感慨之意,又自见于言外。”请结合后两联诗句谈谈你对这段

评论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老子》

第三十三章中写道“,"。

(2)《论语•雍也》中,指出“质”与“文”未协调发展会产生的后果的句子是“,

(3)“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在许多古诗文中都有体现,从正面论证“积累”作用的句子有

,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

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

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①o

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I在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中藤

了历经两个打箔人6—8小时约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

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

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

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②________的发展,一

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

了生存空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③,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4分)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0.(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

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21.(3分)这是《红楼梦》连环画的一个插图,请结合图片场景,用一个对偶句为这幅图

取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

22.(6分)戏剧旁白分为客观性叙述与主观性自述两种,前者指的是戏剧创作者或故事叙

述者从客观角度对戏剧的背景、人物、事件直接进行议论或抒发感情。树人学生戏剧社将把

上图内容排演成《红楼人物系列剧》中的一幕话剧,请为女主角创作一个客观性叙述旁白,

要求:结合原著中与上图相关的情节内容,体现人物典型性格,不少于50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了“时代楷模”、“八一勋

章”获得者、冬奥冠军等现身说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年轻的我们绝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我们

应自豪而响亮地向世界宣布一一“我在”!

“我在”是“我在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积极参与,让时代打上我们的烙印;

“我在”也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坚定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我在”还是“我

还在”,是面对艰难险阻时,对真理与正义、良知的坚守……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面对这个奋斗的时代,你对“我在”有哪些思考和感悟?结合上述

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主要因为其政治因素影响巨大”错,原文是“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无关系”,

程度较轻。另外,原文是“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B项“楚地经济发展的

水平”错,原文是“楚国水平”,指的是诗歌。D项于文无据。故选C。

2.答案:B

解析:”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错,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钟噪个人的观点,故选B。

3.答案:A

解析:材料一主要论述了楚歌及《楚辞》的影响。B项律诗韵律严格,不是走向自由体的诗

歌形式。C项《短歌行》是四言诗,不受影响。D项《兼葭》是《诗经》中的四言诗,没有

受影响。故选A。

4.答案:①诗歌和叙事相互说明和印证。无论是价值判断、揭示世道还是表达价值观与人

生观等的作品,都有对世情的叙述与表达。②许多楚歌借助古文献保存下来,我们很容易感

受到古人的情感、心理及生活状貌等。③楚歌与其语境高度融合,它与《诗经》一样所表达

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

5.答案:示例:①形式上,不局限于传统,不断演化,使中国诗歌越来越有生命力,从而

走向自由表达。②内容上,遵循诗歌的社会功能,叙述和表达人们的善恶褒贬情感与道德的

强烈诉求。

6.答案:D

解析:D.“他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也反映了从无知到醒悟的转变”错误。丹尼斯最后意识

到事情的严重性,自己可能会坐牢,但是依然不愿认罪,所以并没有醒悟。故选:Do

7.答案:C

解析:C.“从‘笨蛋‘‘住嘴’可看出作者对丹尼斯这类顽劣之人的鄙夷和强烈的批判”

错误。“笨蛋”“住嘴”这些词都是法官说的话,法官面对丹尼斯的愚昧无知而感到气愤、

生气,用这些词语是为了塑造法官的形象,并不是作者对丹尼斯这类顽劣之人的鄙夷和强烈

的批判。故选:C。

8.答案:(1)第一次“斜着眼睛”表现丹尼斯面对法官的质询,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

法庭的审讯是可笑的,“斜着眼睛”透露出他对法庭法官的藐视;

(2)第二次“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虽然丹尼斯还是不相信法官的话,但是内心已经出

现疑虑松动,开始有意识的为自己的行为作辩护;

(3)第三次“使劲儿眨巴着眼睛”,面对法官提到火车翻车的实例以及可能会面临的刑事

处罚,丹尼斯开始有些惶恐和紧张;

(4)第四次“丹尼斯不再眨眼”,丹尼斯如梦初醒,再次从法官处确认自己可能会坐牢,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感到十分震惊,但是依然不愿认罪。

解析:由“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嘛?”“'要是不干嘛,

我就不去拧了。‘丹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可知,法官问丹尼斯拧螺丝

帽干嘛,丹尼斯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回答说要是不干嘛,我就不去拧了.第一次“斜着眼

睛”,表现丹尼斯面对法官的质询,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法庭的审讯是可笑的,''斜

着眼睛”透露出他对法庭法官的蔑视。由“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

虽然你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丹尼斯阴笑着,半信

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这个我们懂……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

呢”可知,丹尼斯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并解释说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

着许多呢。第二次“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虽然丹尼斯还是不相信法官的话,但是内心已

经出现疑虑松动,开始有意识的为自己的行为作辩护。由“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

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

有可能将造成灾……你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

并服苦役”“整个法庭鸦雀无声。丹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

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快速

地写着什么”可知,法官读了《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丹尼斯听后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使劲儿眨巴着眼睛。第三次“使劲儿眨巴眼睛”,面对

法官提到火车翻车的实例以及可能会面临的刑事处罚,丹尼斯开始有些惶恐紧张。由“不行。

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丹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

官”“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

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可知,法官说抓起

来,然后去坐牢,此时丹尼斯不再眨眼,但是他还认为自己没有犯事。第四次“丹尼斯不再

眨眼”,丹尼斯如梦初醒,再次从法官处确认自己可能会坐牢,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感到

十分震惊,但是依然不愿认罪。

9.答案:(1)设置了相对集中的场景,本篇小说选取庭审的一段来进行横断面的描写,将

情节、人物都尽可能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紧凑精巧;(2)利用对话的叙述形式,交代了

丹尼斯受审的前因后果以及经过,同时对话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社会背景,减少了冗长的背景

叙述和说明;(3)安排了推动情节的重要线索,“螺丝帽”作为串联起小说情节的关键元

素,是行文的线索,更是矛盾的焦点,前呼后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解析:小说设置了相对集中的场景,丹尼斯因为拧铁轨上的螺丝帽而被带上法庭,成为审判

对象,小说逼真地刻画了丹尼斯在法庭上的真实状态,为我们展现了他受审的全过程。小说

选取庭审的一段来进行横段面的描写,将情节、人物都尽可能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紧凑精

巧。小说利用对话的叙述形式,全篇几乎全为对话,由法院审讯官和丹尼斯的对话构成小说

的主要内容,在对话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在个性化的人物对语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

画,通过对话交代了丹尼斯受审的前因后果以及经过。结合“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

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

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可知,丹尼斯提到了欠税,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对话中

也涉及到了一些社会背景,减少了冗长的背景叙述和说明。小说安排了推动情节的重要线索,

法官的审判是因为丹尼斯拧了“螺丝帽”,法官认为丹尼斯拧“螺丝帽”犯罪,但是丹尼斯

不认为有罪,不愿认罪。文章围绕“螺丝帽”展开,串联起小说的情节,是行文的线索,更

是矛盾的焦点,前呼后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10.答案:C

解析:“疏阔”修饰“方略”,不可断开,且“上”应指皇上,与“阔”连用则语意不通,

排除BD;“于王凤”作“荐”的后置状语,“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句意完整,不可断开,

排除A。译文: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奏对治河的方策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他不尽

职尽责,尹忠自杀。杜钦将王延世推荐给王凤,派他去负责堵塞黄河决口。故选:Co

11.答案:D

解析:D.“含义不相同”有误。句意:现在趁着黄河自己决口;秦国趁着这有利的形势。

两句中的“因”,都是介词,趁着。故选:D»

12.答案:C

解析:C.“招致各地百姓的怨恨”说法错误,原文中为“兖、豫百姓怨叹”,而非“各地”。

故选:C»

13.答案:(1)(大禹时代)修筑的九河故道,如今很难寻找到,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

容易疏通。

(2)将面临洪水冲击的冀州人民迁走,放黄河的水使其向北流入大海,洪水泛滥一个月就

能平定下来。

参考译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夏季四月,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邈奏报说:

“清河郡位于黄河下游,暂时没有发生大灾害,是由于屯氏河通畅,可以两河分流.如今屯

氏河已经淤塞,鸣犊口又更加的流水不畅,只有一条河,却要兼容数条河流的水量,即使加

高堤防,最终也不能使它顺畅宣泄。大禹时代修筑的九河故道,如今很难寻找,屯氏河刚刚

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又由于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汉口处在高处,在这里修筑分减水力的工

程,从路途上看也非常方便,可以重新疏通屯氏河以辅助黄河,宣泄洪水,防备非常情况的

发生。”成帝将冯邈的奏章交给丞相审查办理,丞相认为“这时候国家经费不足,暂且不必

疏通”。三年之后,黄河果然在馆陶和东郡金堤决口,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近四万所。

建始四年冬季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奏对治河的方策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

他不尽职尽责,尹忠自杀。杜钦将王延世推荐给王凤,派他去负责堵塞黄河决口。王延世用

竹编成长四丈、九人合围的竹篓,里面盛上小石头,用两条船夹着运载,投入到决口处。经

过三十六天奋战,河堤修成。三月,成帝下诏任命王延世为光禄大夫,领取中二千石俸禄,

赐关内侯爵位,赏黄金一百斤。西汉成帝河平三年秋季八月,黄河再次在平原郡决口,所造

成的损失是建始四年的一半。鸿嘉四年秋,黄河水泛滥,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四万多所。

平陵人李寻上奏说:“讨论治河之策的人常想要寻找九河原来的河道贯通它,现在趁着黄河

自己决口,可暂时不进行堵塞,先观察水的流势;如果黄河想占据那条道路,它渐渐就会自

己形成河川,再沿河川挑出河床的沙土,然后按其自然状况进行治理;就一定会成功。”于

是停止堵塞不再筑堤。待诏贾让上奏说:“治理黄河有上、中、下三策。黄河向西临近大山,

向东面靠近金堤,从水势上看不会流得太远。将面临洪水冲击的冀州人民迁走,放黄河的水

使其向北流入大海,洪水泛滥一个月就能平定下来。这一工程如能实施,黄河稳定,百姓安

居乐业,是上策。多开凿运河渠道,既能使百姓灌溉农田,又可分减水势。兴利除害,可以

支持数百年,称为中策。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堤防,不断把低矮的堤坝增高,把薄的堤

坝加厚,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却仍然频繁地遭受洪灾,因此这是最下策。”汉平帝

时,黄河、汴水曾经决口,长久没有修复。到了建武十年,汉光武帝打算进行治理,浚仪县

令乐俊上奏说:“民众新近遭受战争的创伤,不宜兴起徭役。”于是停止。兖州、豫州两州

间的百姓埋怨叹息,认为朝廷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把老百姓的急难当做优先考虑的事。恰

在这时有人推荐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汉明帝下令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王景

与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防。王景虽然减省工程费用,然而所用钱财仍要用百亿来计算。

十三年夏四月,汴渠修成,黄河、汴河分流,恢复了过去的样子。

14.答案:冯邈的建议属于贾让所说的中策。贾让的中策是指说多开凿运河渠道,既能使

百姓灌溉农田,又可分减水势。冯邈的建议是在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汉口处,修筑分减水力

的工程,重新疏通屯氏河以辅助黄河宣泄洪水。

解析:据原文“治河有上、中、下策。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彳步冀州之民当水

冲者,放河使北入海,泛滥期月自定。此功一立,河定民安,谓之上策。多穿漕渠,使民得

以溉田,分杀水怒。兴利除害,支数百岁,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己,

数逢其害,下策也”可知,也就是让黄河自由流入大海,从而形成河道,将它流经地方的人

民迁走,这是上策;而多开凿河道以减缓水势,同时灌溉了田地,这是中策;修筑堤坝这是

下策。这是贾让的治理方法。而冯邈的治理方法是“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

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

常”,也就是将屯氏河疏浚,多开水道以减缓水势,这属于贾让所说的中策。

15.答案:D

解析:D.诗人对亡国之因的满腹愤慨,没有怀才不遇之情。

16.答案:(1)“防秋”是为了抵御北方元兵入侵,“障北”是抵御北风的寒冷,两者意

思相关。(2)感慨之意:遗憾当年“防秋疏”中的方略未能实现,痛惜前朝旧物沦落山间

小屋,在此饱含对故国的怀念、伤感,同时也暗含对前朝政事混乱的批判。

解析:防秋疏:北方部族以游牧为业,多在秋高马肥时向南侵扰。防秋疏即防范其秋季侵袭

的奏章。这里特指有关南宋抗元的封事稿。“防秋疏”中的胜元方略在昏庸的君王和投降派

手中未能实现、也无法实现,终成纸上谈兵,昔日未能助南宋抵挡住北人的侵略,今天却只

能给山窗聊以挡挡北风了。其间蕴藏着多少感慨、多少讥讽、多少愤怒、多少谴责!而诗在

表面上却用语平静委婉,仅略一感问,顺笔一点,较之声色俱厉却更为道劲有力。

17.答案:(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3)[示例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示例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示例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智,明。

18.答案: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③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

解析:第一处,结合上文“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此处是说从

事这些职业的人好坏人都有,可以填“鱼龙混杂”或“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

好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坏性质不

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第二处,结合上文“因时而变”“新陈代谢”,此处是说时代

发展快、变化大,可以填“日新月异”或“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

形容发展、进步很快。突飞猛进:意思是形容发展进步飞快,变化巨大。第三处,结合上下

文“职业因时而变”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推断此处是说“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

要不断创新,可以填“推陈出新”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