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说教材
《静女》是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古诗文诵读”专题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辉煌成就;在了解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有的要达到背诵程度;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二、说学生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常识,对古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掌握上就显得薄弱的多,在这方面就需要多下功夫。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了解此诗表现的情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中理解赏析,掌握古诗诵读要读准字音的要求,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静女》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逐步养成诵读古诗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掌握朗诵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感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1、感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六、说教法与学法
诵读、讨论。
《诗经》中的诗篇,原本就是歌曲的歌词,重视节奏和韵律,需要多诵读,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和节奏。《静女》中热烈而纯朴的恋情,通过讨论,学生们能够有深切的感悟。
依据:
"三分诗七分读"。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最后分组诵读。
七、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古典女子图片,播放古典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和图片中引入课题。
依据: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二)
自主学习,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并完成下列任务
勾画出诗歌中的通假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与邻桌相互提问。
2、录音范读,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姝俟见蜘蹰娈
贻
彤管
炜怿
归荑
洵
3、学生齐读,读准停顿。
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依据:反复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三)
学生讨论问题,分组展示:
1、第一节写了什么?这对恋人的性格有何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相会时,静女给男子送了什么?男子为什么对这些礼物大加赞赏?
3、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试着翻译全诗,要求忠于原文,尽量押韵。
依据:这几个问题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更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四)
分组诵读,体会并探究艺术特色
提问:反复诵读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你有什么发现?诗歌为什么要反复地吟唱
提问:还有哪些诗歌中用到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提问:有哪些流行歌曲使用了“重章叠句”手法?谈谈它的作用。
依据:学习品鉴诗歌的艺术特色,使学生容易理解,而流行歌曲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谈学习收获。
依据:回忆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看看《诗经》中还有哪些诗歌大家比较熟悉,把其中的经典诗句摘抄下来,并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同学。
(七)板书设计
相俟(约于城隅不见人)
相见(贻我彤管思情人)
相悦(爱屋及乌重归荑)
公开课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方法。
4、学习从所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学重难点:重点:
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难点:
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课件简介作者及作品。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思路。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哪里去了呢)作者通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1作者先提出问题;○2回顾自己已走过的八千多个日子,无限感慨。○3然后重点写日子是怎样稍纵即逝的,具体回答了开头的提问。○4引发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5最后一句照应开头。)
三、检查由字到词到句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抽检学生字词学习情况
2、理解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确乎、涔涔、潸潸、凝然、徘徊、赤裸裸、遮挽、伶伶利利……
3、易错字词强化听写练习。
四、学习第一段:这一段写什么怎么写的
作者提出问题有没回答呢(2、3、4答)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件展示课时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文章的作者及作品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意图)及思路)
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谁来说说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板书:时间要珍惜)你们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呢(通过朗读,体会欣赏文章语言,特别是抓住作者具体写时间匆匆的语句去体会理解。还可以学习他的写法联系自己实际理解。)对,学习从所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坚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二、朗读理解、欣赏,深入体会。(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们主要通过评价朗读和对语句表达方法的理解这两方面进行。)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表达创作意图的语句。然后理解句意,体会表达方法,质疑,做好批注。
自学后小组汇报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2、请同学们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汇报自己所画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表达时间匆匆,要珍惜这个创作意图的
○1“燕子去了……”运用排比,对比,设问表达。朗读注意轻重音用描述性语气,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念。
○2“在默默里算着……”运用数字换算(约二十二、三岁)比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读出作者无限感慨的语气。
○3“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在叹息里闪过”
这段话写什么(具体回答了时间到哪去了的问题)l
理解“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的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l
用几个两个字的词,概括说说时间在哪里(在洗手、吃饭、默默、睡觉、叹息的时候)(排比)朗读排比句。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两个拟人化的动词,起到了什么作用(让无形变有形,在我们眼前“时间”仿佛一个顽皮的孩子。)谁来朗读,读出时间的匆匆顽皮l
小结:这里用拟人、排比等表达方法,具体的描绘了不经意间时间流逝于平常日子里的情景。
○4“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阳春,被盛夏取代;如黄叶,被秋风带走了。
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1、导入:明确目标,复习字词。
2、听读,欣赏语言和艺术美。
3、配乐朗读练习,思考欣赏感悟(一部分一部分的朗读欣赏)。
4、仿写练习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师生一起总结课文。
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完成《辅导练习》
板书设计:
2.匆匆
一去不复返
来去匆匆珍惜时间
留下痕迹
公开课教学设计篇3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古文单元的第1节课,《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也集中体现了外交辞令在战争中的作用,学习这一课要好好体会劝说的艺术。
二、学生第一课时利用手中的参考资料及课本中的注释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节课在检查自学效果后重点强调文言实词和虚词后,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劝说的艺术,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2、能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3、能理清层次结构,把握人物形象。
4.品味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五、教学过程
1.检查第一课时学生的自学成果
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提出翻译要求:一一对应,尽量直译;直译不能的意译。
2.理清故事情节。
板书以下问题,要求学生用原文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并在句子中标出应该掌握的文言词语。
(1)晋侯、秦伯围郑的理由是什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晋、秦军驻扎地的什么特点?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谁推荐的烛之武?如何推荐的?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4)烛之武如何推辞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郑伯如何道歉的?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6)烛之武的劝说分哪几个层次?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7)烛之武的劝说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以上各句中划线词为必须掌握的文言词语)
3.品味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学生讨论: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本文着重描绘的人物就是烛之武,他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因此把握烛之武的劝说特点对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四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母亲节《感恩母亲》
- 2023年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及答疑
-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基本”粒子课件
- 2024年视角下的《六国论》:课件制作与解读实践
- 2024年教育改革中的《好的故事》教学课件研究
- 现代物流专业复习题
- M100咪喹莫特制备及药理作用
-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二非常“组合4”主观题模拟真演练二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 不同预紧力三元电芯膨胀应力
-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岗位竞聘述职报告
- 农场工作制度与农民岗位职责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美打印版】
- 田赛裁判法与规则2
- 社区心肺复苏术普及
- 冬枣植保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课件
- 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DR拼接技术及常规摄片注意事项
- 《股票入门》课件
- 《不为人知的间歇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