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_第1页
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_第2页
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_第3页
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_第4页
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oodMorning!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名称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编号1122066英文名称Biostatisticsandfieldexperiments课程类型科类基础课总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植物生产类课程简介(200字左右)本课程包括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两大部分。田间试验部分主要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误差的来源和控制、常用田间试验设计,统计分析部分主要介绍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方差分析、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卡平方(χ2)测验、直线回归和相关等内容。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培养学生进行各种试验设计、实施以及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统计推断的能力。一、课程基本信息第一章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第一节科学研究与科学试验

第二节试验方案

第三节试验误差及其控制

第四节试验统计学的发展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科学研究与科学试验一、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理论科学研究主要运用推理,包括演绎和归纳的方法。实验科学研究主要通过周密设计的实验来探新。目的是发明、创造、发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规律。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一)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形成假说试验验证结论1.对研究的命题形成一种认识或假说2.根据假说涉及的内容安排相斥的试验或抽样调查3.根据试验或调查资料进行推理,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假说,从而形成结论。(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选题2.文献3.假说4.假说的检验5.试验的规划与设计假说的检验分两个步骤:逻辑分析:判断假说的可检验性。实践检验:分为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直接检验:即用观察和实验直接观测科学假说的实质内容,以证实或否证科学假说。间接检验:通常用逻辑推演与实践证明相结合的方式。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5、试验的规划与设计围绕检验假说而开展的试验,需要全面、仔细地规划与设计。试验所涉及的范围要覆盖假说涉及的各个方面,以便对待检验的假说作出无遗漏的判断。注意:生物学试验中结果的“重演性”及比较试验中的“唯一差异性原则”。在试验条件相当的情况下,重复试验应得到相同的试验结果。除需要比较的因素以外,其余的因素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选题2.文献3.假说4.假说的检验

5.试验的规划与设计

一、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二、试验因素、水平、处理三、试验指标与效应四、制订试验方案的要点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第二节试验方案试验设计广义上是指整个研究课题的设计,主要包括课题的名称、试验方案的拟定、试验单位及试验误差控制、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方法等。其结果就是试验方案。对照处理一、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

广义的试验方案是指包括实施步骤在内的整个试验计划。确定试验方案是试验规划与设计的核心部分。

狭义指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treatment)的总称。总体研究思路SamplePreparationHybridizationArraydesignProbedesignQuestionExperimentalDesignBuyChip/ArrayStatisticalAnalysisFittoModel(timeseries)ExpressionIndexCalculationAdvancedDataAnalysisClustering PCA Classification PromoterAnalysisMetaanalysis Survivalanalysis RegulatoryNetworkComparableGeneExpressionDataNormalizationImageanalysisTheDNAArrayAnalysisPipeline

试验设计特点:比较法:指对试验对象在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下所产生的现象加以比较和鉴定,从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可比性(唯一差异原则):指除要研究的个别因素外,其它因素都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下(即试验的非处理条件要保持一致)。例,肥料试验。200甲品种100甲品种300甲品种200甲品种100乙品种300丙品种二.试验因素、水平、处理试验因素(因子)在试验中能够改变并能引起试验指标发生变化,而且在试验中需要加以考察的各种条件,简称为因素。是影响试验的若干因素中,被当着主要的研究问题,而让其取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的那个(些)因素。处理因素必须是:①可控的;②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具有不同等级或水平。例如,影响试验的因素有:环境因素:气温、湿度、日照、雨量、地形、地质、土壤肥力……

栽培因素:品种、施肥、修剪、密度、灌溉、耕作…

因素水平水平数以品种为研究问题品种a、b、c3以修剪为研究问题修剪方式重剪、轻剪2以施肥量为研究问题施肥量高、中、低3注:试验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叫做非处理因素或非处理条件。分类标准试验名称优点缺点因素数目单因素试验简单、易得结果信息少、效率低多(复)因素试验信息多、效率高复杂、工作量大地点一点试验简单、控制方便片面、结果不可靠多点试验全面、信息多费事年份一年试验简单、省事片面、结果不可靠多年试验全面、信息多费时、费事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pp.4)【例】

研究A1~A5

共5个不同品种的产量表现。

单因素试验

该试验就会有六种水平组合(处理):

【例如】

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的产量表现:品种:A1、A2、A3

施氮等级:B1、B2A1B1、A1B2、A2B1、A2B2、A3B1、A3B2水平组合:指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多因素试验2.水平(level)因素内的不同状态或者数量等级称为水平。3.处理(treatment)试验中的具体比较项目叫做处理。

在单因素试中,每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一个水平组合是一个处理。1、凡一个因素就有若干个水平,因素与水平是联系在一起的。2、水平组合是针对多因素试验而言的;一个水平组合是每个因素各出一个水平构成,为一个处理。3、一个多因素试验的所有不同的水平组合数是各因素水平数之积。试验因素、水平、处理是三个密切联系的概念。

例1,例2,园艺(茶、林)例子;园艺(茶、林)例子园林例子。园林例子。1、试验指标、试验单元、抽样单元、测量单元衡量试验处理效果的标准称为试验指标,简称指标。如在田间试验中用来反映处理效果的作物性状。试验单元(Experimentalunit):提供一个处理所用的具有随机误差的一个观察值的独立单位或施加处理的材料单位,称为一个试验单元。抽样单元(Samplingunit):在试验单元上确定试验结果的收集抽样方式的基本对象。测量单元(Metricunit):在抽样单元上确定试验结果的测量方式的基本对象。二、试验指标与效应简单效应(simpleeffect):在同一因素内两种水平间试验指标的相差。主要效应(maineffect),简称主效: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数称平均效应。交互作用效应(interactioneffect),简称互作:两个因素简单效应间的平均差异。2.试验效应(experimentaleffect)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例:因素水平水平组合(处理)施N量n1n2n1p1n1p2施P量p1p2n2p1n2p2目的:选取最佳水平组合、计算各因素效应。指标:产量(斤)试验号因素N最佳水平组合ⅠP水平n1n2平均n2-n1p11016136(简n)n2p2p21824216(简n)平均14206(主n)p2-p18(简P)8(简P)8(主p)0(互)IVPp11016136(简n)n1p2p2181416-4(简n)平均14151(主n)p2-p18(简P)-2(简P)3(主p)-5(互)主要效应(主效,maineffect):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值,它反映一个因素的综合效应。例如:试验Ⅰ中,主效P=

,主效N=

试验IV中,主效P=,主效N=简单效应(simpleeffect):在同一因素内两种水平间试验指标的相差。试验号因素N最佳水平组合ⅠP水平n1n2平均n2-n1p11016136(简n)n2p2p21824216(简n)平均14206(主n)p2-p18(简P)8(简P)8(主p)0(互)IVPp11016136(简n)n1p2p2181416-4(简n)平均14151(主n)p2-p18(简P)-2(简P)3(主p)-5(互)交互作用效应(互作、连应):指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引起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用同一因素的各简单效应的平均差值表示。例如,试验Ⅰ中,互作=

试验IV中,互作=试验号因素N最佳水平组合ⅠP水平n1n2平均n2-n1p11016136(简n)n2p2p21824216(简n)平均14206(主n)p2-p18(简P)8(简P)8(主p)0(互)IVPp11016136(简n)n1p2p2181416-4(简n)平均14151(主n)p2-p18(简P)-2(简P)3(主p)-5(互)互PN=0互PN=2互PN=-2互PN=-5图1.1不同交互作用值图示互作显著与否关系到主效的实用性

一级互作(firstorderinteraction):两个因素间的互作,A×B、B×C……。易于理解,实际意义明确;

二级互作(secondorderinteraction)

:三个因素间的互作,A×B×C……

三级互作(thirdorderinteraction):四个因素间的互作;余类推。

三级以上的高级互作较难理解,实际意义不大,一般

不予考察。

主效: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值,它反映一个因素的综合效应。互作效应:指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引起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用同一因素的各简单效应的平均差值表示。不同试验可得不同的效应。1.明确试验目的,形成对所研究主题及其外延的设想。

回顾以往研究进展、调查交流、文献探索等

2.确定供试因素及其水平。

因素不宜过多抓住1、2个或少数几个主要因素

水平数目不宜过多

间距要适当,使各水平能有明确区分,并把最佳水平范围包括在内。

四、制订试验方案的要点例如:喷施矮壮素以控制某种植物生长

矮壮素浓度50、100、150、200、250ppm5个水平间距为50ppm

若间距缩小至10ppm,则

①须增加许多处理;

②若处理数不多,参试浓度的范围窄,会遗漏最佳水平范围;

③由于水平间差距过小,其效应因受误差干扰而不易有规律性地显示出来。确定水平方法:等差法、等比法、随机法、优选法

如果涉及试验因素多,一时难以取舍,或者对各因素最佳水平的可能范围难以作出估计,这时可以将试验分为两阶段进行。

预备试验较多处理数,较少或不设重复

正规试验精选因素和水平,设置较多的重复

试验方案原则上应力求简单,单因素试验可解决的就不一定采用多因素试验。3.应有对照水平或处理,简称对照(check,CK)。4.注意比较间的唯一差异原则,以便正确地解析出试验因素的效应。

例如: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不同其它如土壤、密度、肥料、灌水、松土、病虫防治等应相同?5.正确处理试验因素及试验条件间的关系。

根据交互作用的概念,在一种条件下某试验因子的最优水平,换了一种条件,便可能不再是最优水平,反之亦然。

例如:小麦扬麦1号

水稻农垦58

在品比试验甚至区域试验阶段都没有显示出它们突出的优越性,而在生产上应用后,表现突出,得到大面积推广。说明在某种试验条件下限制了其潜力的表现,而在另一种试验条件下则激发了其潜力的表现。6.

多因素试验提供了比单因素试验更多的效应估计,具有单因素试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当试验因素增多时,处理组合数迅速增加,要对全部处理组合进行全面试验(称全面实施)规模过大,往往难以实施,因而以往多因素试验的应用常受到限制。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可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抽取部分处理组合(称部分实施)用以代表全部处理组合以缩小试验规模。

牺牲了高级交互作用效应的估计

仍能估计出简单效应、主要效应和低级交互作用效应

因而促进了多因素试验的应用1.Pusztai事件:英国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研究人员ARpadPusztai1998年秋在电视台宣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饲喂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此事引起轰动,从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英国皇家学会对此十分重视,组织了专门的同行评议,并于1999年5月公布报告,1999年5月作出Pusztai的试验有6条缺陷的结论(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份有差异;饲喂转基因土豆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动物数量少;喂养的食物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Pusztai本人也因此而被劝提前退休。关于转基因生物(GMO)的安全性研究的2个著名例子2.帝王蝶事件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报道在实验室内以拌有转Bt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草喂养帝王蝶幼虫可导致死亡,这一结果被解释为转基因威胁非目标昆虫。“环境主义”组织据此提出应限制转基因玉米的生产与销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们对帝王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其原因是:(1)玉米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距玉米5米的马利筋杂草上,每平方厘米叶子上只发现一粒玉米花粉;(2)帝王蝶通常并不吃玉米花粉,在玉米散粉后才大量产卵;(3)在经调查的美国中西部转Bt基因玉米占玉米面积的25%,但田间的帝王蝶数量却很大。Science拒绝发表该文章,审稿人指出这并不代表田间的情况,进一步研究表明帝王蝶的死亡是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墨西哥生境的破坏所造成。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试验室的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二、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1、工作基础2、工作条件3、申请人简历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5、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三)经费申请说明(四)其他附件清单第三节试验误差及其控制一、试验数据的误差和精确性二、试验误差的来源三、随机误差的规律性四、随机误差的层次性五、试验误差的控制观察值(observation):将每次所取样品测定的结果称为一个观察值,记为yi。例如:测定绵农4号小麦品种的株高,得到以下数值(单位:cm):

90、91.5、93、89、90.8

其中的每一个数值就是一个观察值。如果没有误差,上述观察值就不会出现差异,并始终保持一个恒定的值,这个值称为理论值或真值,以μ表示。由于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观察值=真值+误差用代数式表示为:

yi=μ+εi式中εi代表误差,故:

εi=yi-μ误差(error):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系统(片面)误差试验误差

偶然(随机)误差统计分析中的误差是指偶然误差。指试验的非处理条件明显不一致造成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向着某个方向的偏差。特点:可控不可估指严格控制试验非处理条件相对一致后,仍不能消除的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特点:可估不可消除试验的非处理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一)偶然性误差(spontaneouserror)或随机误差(randomerror)

,这是由于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的偶然因素所造成。随机误差带有偶然性质,在试验中,即使十分小心也难以消除。随机误差影响试验的精确性。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指随机误差。

(二)系统误差(systematicerror)也叫片面误差(lopsidederror)

是由于试验材料、管理指施相差较大,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以及观测、记载、抄录、计算中的差异所引起。系统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准确性与精确性

(一)准确性(accuracy)也叫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系统误差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二)精确性(precision)也叫精确度,指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偶然误差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打靶试验

调查或试验的准确性、精确性合称为正确性。

二、试验误差的来源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

2、试验实施的不一致3、外界条件的差异一般讲,随机误差是偶然性的。整个试验过程中涉及的随机波动因素愈多,试验的环节愈多,时间愈长,随机误差发生的可能性及波动程度便愈大。理论上,系统误差是可以通过试验条件及试验过程的仔细操作而控制的。实际上一些主要的系统性偏差较易控制,而有些细微偏差则较难控制。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

一.对称性

二.递减性

三.单峰性

服从正态分布(也称高斯分布)。

四、试验误差的层次性与误差控制

随机误差发生的时段或层次不一样,因此,随机误差具有层次性。

例如: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测定

100个30g种子磨碎烘干后取2g(重复二次)克氏法测定观测值可表示为:

y=++

—前一阶段误差(取样误差)

—后一阶段误差(测定过程误差)

五、试验误差的控制

系统误差

找出各种系统偏差原因

主要偏差较易控制,细微偏差则较难控制

随机误差

偶然性因素造成

不同阶段、不同层次

尽量减小(试验人中间环节试验对象)

数据分析时,估计的随机误差比想象的要大,甚至大得多,因为包含细微偏差。第四节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的发展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试验统计学的发展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三、生物统计学的功用四、本课程的要求一、试验统计学的发展⑴总括地计算。单数性:统计、统计数据复数性:统计学Statistics⑵指对某一现象的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统计什么是统计学?Whatstatistics

can’tdotellthetruth(probabilisticconclusionsonly!)compensateforpoordesignindicatebiologicalsignificance:statisticalsignificancedoesnotmeanbiologicalsignificance,norviceversa!Someopinionsofstatistics

“Tocallinastatisticianaftertheexperimentisdonemaybenomorethanaskinghimtoperformapostmortemexamination;hemaybeabletosaywhattheexperimentdiedof.”SirRonaldFisher“Ifyourexperimentneedsstatistics,youshouldhavedoneabetterexperiment.”ErnestRutherford古典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统计学始于十七世纪末的欧洲。(一)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算术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地(W.petty,1623~1670)和格良特(J.Graunt,1620~1670)。威廉·配地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算术》记述学派(也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康令(H.Coring,1606~1681)和阿痕瓦尔(G.Achenwall,1719~1772)。统计应管理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国民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统计学的分类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Biometry,Biometrics(二)统计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发展历史二十世纪早期,无重复试验,大区相邻排列。1846-1847,LawesandGilbert将大区纵向裂为两半,最早重复区。1908年,Gosset以“Student”

为笔名,给出了t的抽样分布并证明田间试验结果是小样本的,其总体方差可以近似估计,这是试验统计的一个里程碑。1909A.D.Hall和T.B.Wood发现在田间试验中,植物与土壤变异的重要性,倡议田间试验必须估计试验误差并给出估计方法,要求田间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1910年,T.B.Wood和Straton等认为土壤、植物出现巨大变异性,出现抽样误差,建议用多个重复来测定品种的产量。1919年,Fisher等创造了方差分析方法,并用于比较品种等试验,特别适用于小区试验。1930年,FisherandWishart,发现了两种最常用的试验设计:随机区组和拉丁方,并提出试验设计的重要原理。试验统计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奠基于1925年R.A.Fisher出版的“StatisticalMethodsforResearchWorkers”,该书形成了试验统计学较为完整的体系。19世纪达尔文应用统计方法研究生物界的连续性变异;孟德尔应用统计方法发现显性、分离、独立分配等遗传定律;KarlPearson用统计方法研究进化问题,并创建了Biometrika杂志;Galton研究了亲子身高的回归问题;Fisher等将统计方法用于研究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发展了数量遗传学。20世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统计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形成分子数量遗传学这一新兴学科。20世纪后期,随着人类基因组项目的实施,产生大量的基因信息需要进行分析,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许多学科相互结合发展成为生物信息学。(二)教学单元章节内容试验设计方法第1章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第2章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描述统计方法第3章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第4章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统计推断方法第5章统计假设测验u、t、F测验、χ2测验第6章方差分析第12/13章单/多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第7章卡平方(χ2)测验回归与相关分析第9章直线回归和相关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章节内容第1章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第2章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第3章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第4章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第5章统计假设测验第6章方差分析第7章卡平方(χ2)测验第9章*直线回归和相关第12/13章*单/多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课程特点: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介绍生物科学试验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和设计方法。概念多、公式多、表格多。①为试验提供设计方法和分析试验结果的方法;②为进一步学习遗传学、育种学等打下基础。

③生物统计方法只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工具,在统计分析前,首要的是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三、生物统计学的功用1.提供试验或调查设计的科学方法。试验或调查设计主要解决合理地收集必要而有代表性资料的问题。2.提供描述和整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是根据资料的特性将其整理成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及误差分析的科学方法核心是差异显著性检验。介绍u测验、t检验、F测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其它如非参数检验等。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一个例子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复次数不够2.关于多重比较方法中的SSR法和PLSD法3.有关术语表述不全,或错误,或不准确、不具体

四、本课程的要求①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正确进行试验设计;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基本的生物统计方法;③掌握计算器的使用;能利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④基本概念要清晰,基本方法要熟练,基本原理要了解,基本运算要正确。参考文献:1.盖钧镒主编.2000.试验统计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莫惠栋.1992.农业试验统计(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考核办法平时成绩(测验、考勤、作业、提问等)30%

期终考核70%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

A.选题、实验、写论文

B.实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

C.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形成结论

D.抽样调查、实验验证、形成结论开展一项生物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生物统计学知识()。

A.获取实验数据之后

B.试验设计做好之后

C.试验设计开始

D.从计算机结果分析开始制定实验方案主要应考虑()。

A.用多因素实验、设置对照

B.实验目的明确、恰当的因素与水平、设置对照、唯一差异原则

C.唯一差异原则、实验条件、水平间距小些

D.水平间距大些、多用单因素实验、注意互作思考题在叶面喷施磷肥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对照应该是()

A.不施用磷肥

B.不施用清水

C.什么都不施用

D.喷施等量清水因素的水平是指()

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

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在多因素实验中可能存在()。

A.简单效应

B.主要效应

C.互作效应

1、从外地引入五个品种,将它们与当地的两个当家品种作抗逆性比较试验。问本试验的因素、水平、处理、指标各指什么?2、对三个梨树品种作果实含糖量分析,每品种随机抽取10个果实测定其含糖量。请指出本试验的因素、水平、处理、指标等概念。3、在水浇地和旱地各种了三个白菜品种(a、b、c),收获后各分析了Vc含量5次。试指出本试验的因素、水平、处理、指标、试验方案各指什么?

4、茶树喷施绿叶素试验:

材料:供试品种为肉桂、毛蟹

方法:选择立地条件、土壤状况、茶树长势相对一致的七龄茶树,各品种设四个处理,二次重复:①对照②喷绿叶素1000倍液一次③喷绿叶素1500倍液一次④喷绿叶素1500倍液二次试问本试验的因素、水平、处理是哪些?注:本资料摘自《福建茶叶》1997(2)5、一肥料试验有12个处理如下:⑴0.1%的增茶素⑺0.1%的增茶素与0.4%的尿素合施⑵0.2%的增茶素⑻0.1%的增茶素与0.7%的尿素合施⑶0.3%的增茶素⑼0.2%的增茶素与0.4%的尿素合施⑷0.4%的尿素⑽0.2%的增茶素与0.7%的尿素合施⑸0.7%的尿素⑾0.3%的增茶素与0.4%的尿素合施⑹喷施清水⑿0.3%的增茶素与0.7%的尿素合施试问此试验有多少因素,各因素有多少水平?6、对三种农药(甲、乙、丙)分别采用三种浓度(高、中、低)进行药效试验,其试验方案为下表。对不对?农药甲乙丙浓度高中低7、一学生设计的试验方案如下。其中有几个试验因素?配方号绿化基材(kg)纤维(kg)壤土(㎡)堆肥(kg)PAM(g)配方11040.1300配方21000.1300配方31000.1302.5配方41000.13401.1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简述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2何谓试验因素和试验水平?何谓简单效应、主要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举例说明之。1.3什么是试验方案,如何制订一个正确的试验方案?试结合所学专业举例说明之。1.4什么是试验指标?为什么要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观察记载和测定?为什么观察和测定要求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1.5什么是试验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试验误差与试验的准确度、精确度及试验处理间比较的可靠性有什么关系?1.6试验误差有哪些来源,如何控制?1.7名词解释唯一差异原则因素、水平、水平组合、处理主效、互作效应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轻轻轻甲乙丙重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