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碘酸钠氧化果糖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_第1页
高碘酸钠氧化果糖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_第2页
高碘酸钠氧化果糖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_第3页
高碘酸钠氧化果糖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碘酸钠氧化果糖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葡萄糖是一种亲水材料。亲水化合物的性质相对活跃,可产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碳链长度或缩短、醚和酯等反应。因此,对多羟基有机物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应用价值。常用果糖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碘量法、菲林试剂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发光法等。以上检测方法中,分光光度法中所使用的间苯二酚是巨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很大,碘量法操作步骤烦琐,精密度不太好;菲林试剂法不能区分酮糖与醛糖,且精密度也不高;高效液相色谱法仪器昂贵,操作不方便;而酶-发光法的灵敏度又不高。基于上述方法的缺陷,本实验采用的分光光度法具有省时、快速、方便、精密度高的优点。1反应总体积的测定取配制好的浓度为1.00×10-3mL/L的果糖溶液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0.0100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0.900mL,用蒸馏水将反应总体积定于10.0mL;在沸水浴中加热氧化10min后,加入6.00mL0.200g/L的酚试剂溶液和0.100mol/L的盐酸溶液0.200mL,于沸水浴中加热显色5min后,用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30nm下进行检测。2试验条件的确定2.1u3000定容液的制备取浓度为1.00×10-3mol/L的果糖溶液1.00mL,再加入0.0100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0.900mL,用蒸馏水定容至总体积10.0mL;在沸水浴中加热氧化10min后,加入6.00mL0.200g/L的酚试剂溶液和0.100mol/L的盐酸溶液0.200mL,于沸水浴中加热显色5min后,用UV-2102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其吸收曲线如图1,由图1可知,最大吸收波长在630nm处,故本试验选择630nm作工作波长。2.2酸钠溶液的量按1的步骤(取1.00×10-3mL的果糖溶液1.00mL),加入0.0100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的量分别为0.100mL、0.300mL、0.500mL、0.700mL、0.900mL、1.10mL,测其吸光度。通过实验发现吸光度值随高碘酸钠的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图2,高碘酸钠加入量在0.700~1.10mL范围时,吸光度出现恒值。因此,本实验选择高碘酸钠的用量为0.900mL。2.3酚试剂加入量的确定按1的步骤(取0.010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0.900mL),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分别加入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7.00mL的酚试剂(0.200g/L)后于沸水浴中加热5min,测其吸光度,结果如图3。试验发现,当酚试剂的加入量在5.00~7.00mL间吸光度出现稳定的最大值。故实验选择酚试剂的用量为6.00mL。2.4酚试剂对吸光度的影响按1的步骤,分别于30℃、40℃、50℃、60℃、80℃、沸水浴中加热10min后,加入0.200g/L的酚试剂6.00mL,测其吸光度。实验发现当氧化温度介于80℃~100℃间时吸光度有一个平稳区(如图4)。因此,本试验选择果糖的氧化温度为沸水浴。2.5最佳加热温度的确定按1的步骤,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加6.00mL的酚试剂,分别在30℃、40℃、50℃、60℃、80℃、沸水浴中加热5min,测其吸光度。实验发现果糖显色温度,在80℃~100℃之间时吸光度出现恒值(如图5),且在100℃以下均不稳定。故本实验选择沸水浴为果糖的显色温度。2.6酚试剂吸收剂用量的测定按1的实验步骤,将试剂于沸水浴中分别加热2min、4min、6min、8min、10min、12min,加6.00mL的酚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测其吸光度。试验结果表明,当氧化时间在8~12min出现平稳区(如图6)。因此,本试验选择氧化时间为10min。2.7酚试剂加入时间的确定按1的步骤,将试剂放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后,加入6.00mL的酚试剂,在沸水浴中分别加热2min、3min、4min、5min、6min、7min后,测其吸光度。实验发现在4~7min之间吸光度有最大平稳区(如图7)。所以本实验选择的显色时间为5min。2.8显色阶段的加入在此影响因素确定前,进行了对比试验,即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同样浓度(0.100mol/L)和同等用量(0.200mL)的盐酸溶液分别在果糖氧化和显色阶段加入。结果发现,其吸光度在显色阶段加入比在氧化阶段加入要大得多,并且比较稳定。这说明pH值对果糖显色反应的影响要大于其氧化阶段。因此,本实验选择在果糖显色时段加入盐酸溶液。按2的实验方法,将药品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后,在加入6.00mL的酚试剂的同时分别加入0.100mol/L的HCl溶液0.000mL、0.100mL、0.200mL、0.300mL、0.400mL、0.500mL,再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后,测其吸光度。结果发现当加入0.100~0.300mL的盐酸溶液时其吸光度有较稳定的区域(如图8)。故本实验选择盐酸的加入量为0.100mol/L×0.200mL。2.9不同用量的dna提取按1的实验步骤,取1.00mL1.00×10-4mol/L、2.00×10-4mol/L、3.00×10-4mol/L、5.00×10-4mol/L、7.00×10-4mol/L、9.00×10-4mol/L、1.00×10-3mol/L(实际反应浓度均为10-5级和10-4)的果糖溶液于6个25.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0100mol/L的NaIO4溶液0.900mL,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后,加入6.00mL的酚试剂和0.100mol/L的HCl溶液0.200mL,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后,测其吸光度。根据测定的数据绘制果糖的工作曲线(如图9),得知其线性方程式为:Y=5512.9x+0.0396,R=0.9998。3样品测定3.1u3000相对标准偏差sd将市售的果糖注射液(250mL:12.5g)稀释至3.00×10-4mol/L的浓度,按1的实验步骤,平行测定8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见表1。标准偏差SD=∑i=1n(Ai−A¯¯¯)2n−1−−−−−−−−√SD=∑i=1n(Ai-A¯)2n-1相对标准偏差RSD=SDA¯¯¯=×100%RSD=SDA¯=×100%平均值=3.01×10-5mol/L;RSD=2.07%3.2干扰试验的类型按1的步骤,取果糖标准溶液3.00×10-5mol/L进行干扰试验,在相对误差不超过±5%的情况下,1000倍的Na+、K+、Cl-、SO2−442-、PO3−443-均无干扰。由于本试验检测的是纯果糖注射液,因此其它有机物的干扰可以不考虑。4机械论4.1氧化产物的制备高碘酸钠,用作强氧化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色谱分析。可将碘酸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氯后再用浓硝酸处理而得。在本实验中,高碘酸钠参与两个反应的进行。首先,在氧化反应中,它将果糖彻底氧化,生成甲醛和其它物质;接下来的显色反应中,剩余的高碘酸钠氧化酚试剂得到一粉红色有机物,氧化产物甲醛得到嗪,这两种氧化产物再反应,最终生成绿蓝色有机物。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高碘酸钠贯彻始终,发挥了重要作用。4.2嗪的合成及其检测机理酚试剂,性质不稳定,需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内保存可稳定3天。据文献报道,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在Fe3+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嗪与酚试剂的氧化产物反应生成青蓝色化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