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1aef0dbd2b59487dc3225fcd25221/0d01aef0dbd2b59487dc3225fcd252211.gif)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1aef0dbd2b59487dc3225fcd25221/0d01aef0dbd2b59487dc3225fcd252212.gif)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1aef0dbd2b59487dc3225fcd25221/0d01aef0dbd2b59487dc3225fcd25221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吞咽障碍通常常见于中风后的并发症。根据国外的报告,发病率为(37.78)%。脑卒中的急性期存在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预测卒中后3个月患者死亡率的独立指标。与真性球麻痹相比,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的自然恢复率相对较高。真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较重,预后不佳。而吞咽障碍常会引起进食困难,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与此同时因患者存在脱水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脑卒中,导致新的卒中,严重影响病人的卒中后恢复。给家属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病人预后的影响。1研究对象和方法1.1入选标准及分组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且存在球麻痹(真性)病人72例,符合脑血管病对于脑卒中及真性球麻痹的诊断标准,入院后CT或MRI检查明确存在责任病灶且为脑干部位。入选标准(1)经洼田饮水试验证明存在吞咽障碍。(2)入院后NIHSS评分3-22分。(3)首发脑卒中且发病1周内入院。(4)入院后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7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4岁。治疗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5岁。两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入组时吞咽障碍程度,入组时NIHSS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二级预防的常规药物干预。治疗组除药物干预外,给予手法,发音等康复治疗,同时联合吞咽言语治疗仪的使用。两组均治疗(10~14)天。1.2.1压力刺激,引起情感异常(1)口腔,颜面肌,颈部屈肌的肌力强化,训练患者小口呼吸,吸管吸气运动。(2)感觉刺激,常用的有冷刺激,触觉和压力刺激。(3)舌运动的促通舌做水平、后缩及侧方运动,用勺子或压舌板给予阻力,使之做抵抗运动。(4)唇运动体操,包括张大嘴,微笑,露齿。(5)呼吸力量训练。包括深吸气,慢慢呼气,反复地说“啊啊”并尽可能延长“啊”的时间。(6)空吞咽等。吞咽功能训练每次30分钟,每日二次,第一次由医生指导下完成,下午由家属(固定人员经指导后)配合指导完成训练。1.2.2治疗临床精神研究采用北京华德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Vocastim-Master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将电极片贴于病人的颈部,安上带状夹具,通过输出中低频电流,对吞咽功能相关神经进行电刺激,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进而提高吞咽动能力。治疗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3m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两组病人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的改变。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提高一等级为有效,二等级以上为明显有效。m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评定入院时,治疗出院时及3个月情况,病人入院期间肺部感染指入院时无感染,住院期间引起咳嗽咳嗽,经胸片或胸CT证实的肺部感染,且除外外源性感染(如同病房患者感染及家属感染引起)。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1)两组入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出院时洼田氏饮水试验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3)随访3个月治疗组失访10例,对照组失访7例,随访病人mRS评分有统计学差别,吞咽障碍改善程度有统计学差异。(4)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有差异,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急性期住院时间。3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wag家等特殊重塑脑注射法术后的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由天坛医院牵头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既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控、诊疗、康复关键技术研究—“金桥工程”已将是否患有吞咽障碍列入神经科检查必做项目之一。正常吞咽是一个感觉、运动事件顺序发生,完成将食物从口腔到胃内的转移,同时保护气道的过程。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很多,如中医针灸、电刺激、食物性状的改变、舌运动的促通、唇运动体操、呼吸力量训练等。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方法单一,重视程度不够(过多关注病人肌力的恢复),卒中早期治疗方法不当,治疗时间分配不合理,不能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康复功能重组论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训练,即遵循感觉可以调整运动的机制,可促进脑可塑性的发展。因此通过各种康复手段对吞咽相关肌群进行感之刺激活动,加之Jeffrey等的吞咽康复三大策略(改变食物通过的途径或方向,间接通过其他动作的训练提高吞咽相关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直接做吞咽动作),可以建立对外界环境的有效反应,可以抑制或促进运动的输出。在上述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目前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吞咽障碍的治疗方面的使用亦得到国内外的关注,其机理在于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增强吞咽前感觉冲动传入,对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电刺激,通过改变细胞膜上动作电位,使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依次触发吞咽相关肌群,从而促进肌肉的收缩,改善了神经元的麻痹,加强其功能及咽喉部血流,此外电刺激还促进新的传导通路形成,降低口咽运动启动的阈值,改善会厌返折不全引起的误吸。本研究应用综合性吞咽康复训练及吞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因有效改善了病人的进食噎呛,且注意了病人进食时体位及进食方法及种类的调整,明显降低了病人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且改善了营养状态,促进了脑卒中的恢复及病情的稳定,大大缩短了急性期住院治疗时间,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投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研究证明早期对病人进行吞咽困难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脑卒中生活质量,改善病人3个月后吞咽障碍程度。以往研究多探讨的是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而假性球麻痹国外曾有报道显示单侧皮层卒中后是通过对侧皮层代偿来改善早期吞咽功能的,故假性球麻痹后引起的吞咽障碍恢复较好。因此应更加重视真性球麻痹病人的早期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避免及延缓舌肌萎缩,更好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吞咽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船舶润滑油供应合同
- 2025年机关单位临时工兼职人员合同
- 2025年积分销售合同协议书示例
- 2025年医疗设备策划合作租赁与销售框架合同
- 2025年住宅项目园林景观设计合同
- 2025年农地耕作权交换协议
- 2025年专利技术合同争议处理方法
- 2025年企业资产重组授权代理协议指导
- 2025年智能穿戴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共同投资合作成果合作协议书
- 车辆采购论证方案
- 尼康D7000简体中文说明书
- 202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体育赛事招商服务收费方案
- 202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师卷)
- 肌力分级护理课件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中学教学课件:下第课《认识人工智能》课件
- 《乌有先生历险记》注释版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