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要点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问题:什么是新历史主义理论;什么是旧福利经济学;什么是新福利经济学;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德国为什么能最早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什么是“福利病”;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2.1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2.1.1新历史主义理论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于德国,从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盛行。提倡:劳资合作和实行社会改良政策。既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也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主张:国家职能不仅在于安定秩序与发展军事,还应管理经济生活、担负促进“文明和福利”的职责;国家法令、法规、法律至上,并决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问题需与伦理道德联系。(19世纪德国劳工问题严重)改良政策:1)强化国家职能;2)强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3)强调经济与伦理的重要性。如“全国最低生活标准”、年金制度、改革“济贫法”、改善住房条件等。

德国新历史学派既反对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也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折中主义,得到俾斯麦政府采纳。在新历史主义理论指导下,德国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企业工人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障保险法》。这三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人类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式诞生。新历史学派作为英国工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对西欧社会民主党、福利国家的公共政策有着重要影响。2.1.2需求层次论

1)生理需求(最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医等)

2)安全需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

3)社交需求(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

4)尊重需求(自尊、他尊与权力欲)

5)自我实现需求(最高等级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各个层次需求分别由低到高发展,发展到较高需求时,低层次需求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作用降低。

该理论下认为,需求层次越低,社会保险作用越大。当前的社会保险需求层次已触及到第三层次,如护理保险制度中关于情感、归属的需求满足。2.1.3旧福利经济学理论

20世纪初出现于英国,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1920年)出版为标志,与1926年、1928年出版的《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构成福利经济学体系的三部代表作。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庇古从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提出了最优收入分配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收入均等化。庇古认为在福利和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方面:“一,国民收入的大小;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因而,其基于货币边际效用的差异,主张“收入均等化”以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思想。2.1.4新福利经济学理论

庇古基于基数效用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存在严重缺陷,边际效用无法获得,而序数效用更具可靠性。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及效用序数论,新福利经济学提出自己的命题:个人是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社会上所有个人的福利。

代表人物卡尔多:卡尔多提出了补偿原则,即国家通过财政、价格或税收等政策,让变革的受益者补偿受损者,使后者保持原有福利水平。其是一种虚拟补偿,主要考察社会总福利水平是否增加。希克斯对卡尔多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如果生产和交换的任何改变是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改变是可取的”。2.1.5贝弗里奇报告

1942年11月,贝弗里奇向英国政府提交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其指出英国存在贫困、疾病、无知、脏乱及懒惰的“五大弊病”。报告设计了三种保障办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贝弗里奇报告》确立了英国战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四项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3)充分就业原则;4)费用共担原则。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险制度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及家庭津贴七大保险项目。2.1.6其他理论1)马克思主义

一是收入和分配的角度。《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六项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第四,和生产没有关系的管理费用;第五,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第六,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

二是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维持现有生产的保险基金和准备金;扩大再生产的限度;为还不能劳动或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进行的劳动的量。2)凯恩斯主义

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社会保障,消除贫民窟,推行累进税制,制定最低工资法和进行限制工时立法等。3)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

二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如英国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纲领。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张的以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来推进福利国家政策;提倡通过集体谈判或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来实现“劳资合作”;高额累进税制实现收入分配。4)有关“社会公正”的理论争议

哈耶克:实行计划经济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弗里德曼:累进所得税及遗产税办法干预分配过程是违背竞争的、自由的道德准则,主张实行负所得税制,取消社会保险。缪尔达尔:主张通过社会保障等方式,实现社会平等、经济平等及机会平等阿玛蒂亚·森:主张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改善贫富悬殊等不平等现象。2.2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2.1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西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基本结构根源于以互助共济为核心,以法律契约为保障,以精算技术为运行条件的商业保险模式。1)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

德国的政治、社会背景影响,经济因素是最主要原因。如住房条件、交通、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工作强度等引起的工人运动遍及全国,而镇压政策效果不佳。2)继德国之后,其他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美国是最早建立综合、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1933年罗斯福新政里便实行赤字财政和不平衡预算,推行大规模公共工程,包括福利设施计划。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阿根廷、墨西哥及巴拿马等国也建立相应制度。3)这个时期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社会保险制度的各个子项目纷纷出台覆盖范围并不广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完整侧重“治疗”功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依靠劳动者及其雇主社会保险在欧洲广泛推行立法和管理由分散到集中化2.1.2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罗斯福颁布《社会保障法》为起点到二战结束为发展阶段;二战结束后为完善阶段。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养老保险,普及率最高的是工伤保险。目前,168个国家或地区至少建有一种社会保险项目(截止2017年)。1)“福利国家”的诞生

《贝弗里奇报告》中提出了建立以“普遍和全面”为原则,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英国先后颁布一系列社会保险法案,并于1948年宣布成为第一个福利国家。

瑞典也推行公共年金制度和全民医疗制度,并建立包括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瑞典也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挪威、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也实行普遍的年金制度,建成“福利国家”。

2)各种新型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出现a.国家保险制度

20世纪中叶,苏联、中国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国家保险制度。b.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1955年开始实施。雇主和雇员强制参加,缴纳公积金,政府仅监督,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管理,采取完全积累制。1968年改革,扩展其职能,如住房、健康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由此转变为立法强制的个人储蓄。c.智利的私营养老金制度

因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下滑,改革后,智力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上转变为“现收现付”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施私有化改革。再分配功能弱。3)这个时期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社会保险制度从欧洲推向美洲、乃至全球;

模式多样化,如国家保险、福利国家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度等;

社会保险的涵盖范围逐渐扩大;

保障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展,如将精神状况、教育、培训等纳入社会保险;

欧美各国政府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干预增强,由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由“单纯积累”到“现收现支”;

社会保险津贴标准由与缴费记录挂钩到指数化;

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危机开始显现。2.2.3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调整1)“福利病”开始出现

经济进入滞涨时期,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社会保险项目庞杂,标准较高,支出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速,社保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升。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社会保障开支猛增,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第二,资本投资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第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四,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2)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调整

降低社会保险的待遇给付水平;

如调整保险待遇给付公式、谨慎运用养老保险金的指数调节机制、提高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进行医疗保险改革;

社会保险制度财务调整;

如提高社会保险缴费水平、调整社会保险制度财务结构及财务机制。

发展企业保险计划和私营保险计划。2.3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3.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1949-1956年)

建国初期《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我国要“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1950年5月通过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救济目的、范围、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

1)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确立了适用于全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条例。《条例》规定了保险费的征集、保管、支配标准及管理、监督。配套措施:1951年2月颁布的《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关于劳动保险登记手续的规定》、1951年3月颁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51年4月颁布的《劳动保险基金会计制度》。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时间颁发部门文件对象1950年12月中央政府《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伤残和死亡待遇作了规定1952年6月27日政务院《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扩大公费医疗范围1955年4月26日国务院《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建立面向机关、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生育保险制度1955年12月29日国务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建立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退休制度内容大体相同,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生、老、病、死、伤、残等方面待遇有法规依据3)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1960年,中共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关于人民公社卫生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合作医疗由此在全国农村推广。2.3.2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调整(1957-1966年)

1)统一退休规定

1958年2月9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事业、国家机关职工的退休制度。规定还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标准,提高有特殊贡献职工退休待遇。

2)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

1960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公费医疗报销范围进行规定,明确公费与自费范围。为遏制医疗费用激增及药品浪费现象,国营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也进行了调整:1964年1月27日多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国营企业提取工资附加费的补充规定》;1966年4月劳动部和总工会发出《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

3)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1957年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批准工人、职员病、伤、生育假期的试行办法(草案)》做出相应规定。2.3.3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陷入停滞(1966-1976年)

社会保险方面:1968年底国家撤销主管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事务的内务部,负责劳动保险事务的工会陷入瘫痪状态。

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劳动保险转变为“企业保险”或单位化保障。2.3.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976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动摇了“企业保险”的基础,企业风险增多。

社会保险改革从养老保险推向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领域。1)统一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

传统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互相掣肘的问题。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改革过去由劳动部管理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由人事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由民政部管理的农村社会保险、由各行业统筹的社会保险以及由卫生部管理的医疗保险统一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2008年,人社部进一步的强化了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职责。2)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离休制度确立;

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建立“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养老保险制度由“互通式”向“板块式”部分积累转变。

存在的问题:制度“碎片化”严重,如城乡、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差异。

2011年6月13日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整合城乡养老保险。

第二,补充养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法律形式确定;

1998年,新组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企业年金政策框架的建立和形成奠定基础。《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实行办法》出台奠定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

3)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导致医疗费用激增、资源浪费。

199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意见的通知》;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

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10年全面推开。

4)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以单位为基础的工伤福利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伤职工保障需求。

1996年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一次提出实行工伤保险社会统筹,保障对象扩大到各类企业及职工,还应发展好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配套的还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起实施),2010年进行了修订。

5)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为配合1986年启动的劳动体制改革以及随后的企业制度改革,建立了一种“待业保险”制度,如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1998年《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2005年3月10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