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湖北省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4月湖北省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4月湖北省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4月湖北省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4月湖北省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4月湖北省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国家推行的现代法律和农村传统的习惯法之间存在差异。在推广国家法律的时候,地方政府工作人员需

要直面这一差异。如果宣传的内容只涉及国家法律,当地农民会感觉到陌生。但如果只讲地方民众熟悉

的习惯法,又失去了传播的目的。通常的办法,就是在宣传中嫁接现代法律与习惯法,达到“转生为熟”

的目的。从内容上讲,《不能走这条路》包含两种法律逻辑及其嫁接关系。一重是农村习惯法的逻辑,

它是以家庭的共同利益为核心。从这重逻辑来说,为了家庭生计日夜操劳的小珍,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

而成天在外喝酒赌博的二狗,应该受到批评和教育。二狗的种种行为完全违背了一个丈夫应该承担的家

庭责任。在小品的开头,现代法律的话语并未出现,但描述了二狗喝酒赌博、经常打骂小珍的事实,潜

台词是任何妇女、哪怕是自己的妻子也不能被随意侵犯。当小珍喝农药自尽,警察随后赶来将二狗及其

赌友逮捕后,村妇女主任的忠告“这可不是家庭小事,而是侵犯了妇女权益”,实现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

嫁接。在这里,二狗首先成为村庄习惯法的反面典型,才可能成为现代法律的反面教材。这出小品的逻

辑和《白毛女》的逻辑基本一致,黄世仁首先是违背村庄伦理道德的负面人物,然后才可能成为党和国

家的阶级敌人。笔者把以上不同法律的翻译关系称作“法律嫁接”,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研究不同法律的

彼此影响和交错状态,同时也看到,习惯法既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又能保持自身一定的独立性。

“戏曲普法”蕴含着深远的人类学启示,它有助于我们将关注重心从“纠纷解决”转向“传播过程”。与法律

史学家只通过文本探讨中国历史上法律与戏剧之间的关系不同,进行当下“戏曲普法''田野工作的优势在

于,我们可以追踪普法剧本的写作、修改、演出以及效果等内容。“戏曲普法”涉及传统与现代、国家与

地方、中国与西方等多重关系,是法律与社会科学界未来值得努力探索的一个领域。

(摘编自尹韬《“戏曲普法”的人类学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26日)

材料二:

理解了人类学与法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我们便能理解法律人类学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对于域内而言,

自新世纪开始,中国法学开始系统性地反思既往过度以城市为中心、过度以规范为定见,从而可能忽略

了一线城市以外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法律运行的复杂过程相对盲视的价值取向。坦率地讲,现代法

学的制度构造和知识体系舶来于西方,其作为一个移植性的秩序安排在中国现实土壤中,确实不可能仅

仅通过立法过程对文本规范的建构来实现。法,不仅仅是一个规范问题,甚至根本上不是一个规范问题,

而是生命秩序。以高傲的西方经验自居,完全忽视了规则的文化维度、语境意义与地方性知识之特征,

认为不需要去建构和孕育现代法律体系与中国现实深度咬合的社会根性,这是中国法学“本本主义”的显

著问题。好在随着中国文化自觉的日益清晰,以及法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日趋拓张,中国法治建设在吸收

世界优秀制度文明成果的同时,越发重视中国经验本身。当摆脱了“轮椅”状态的法律学人重新站在真实

的大地上,在研究方法上便会越来越多地重视在场性价值,重视局内人视域,重视对基层与远山的温润

关切。这一“接地气”的研究理路与价值主张,携带着法律人类学的力量,为理解复杂的中国不断积累着

本土智慧与体验样本。

而如果将视野拉长到国际,“以世界为田野”一直是中国人类学人的梦想。如高丙中教授所言,中国的人

类学前辈学人们当然知道人类学田野包括世界而非以国内为限,然而,人类学视野和活动空间的内敛性

一直是中国人类学界的遗憾。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制约着人类学家的选择。其一,中国的国力(包括课题

资助能力)和国情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有时顾及不到,把资源投到耗费不菲却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国内

急迫问题(如围绕温饱问题的物资生产等)的人类学课题上。其二,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的社会

心态、集体意识不便于学者到国外社会开展调查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并长期伴随着外来入侵造成

的众多的生命牺牲和“国耻”的不断累积,国人在心理上与西方主宰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比较敏感的。当

“以世界为田野''的研究无法有效发生时,其现实后果之一,便是在我们推动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

中,对沿线国家缺乏在场性的深度理解。“晚近许多这方面的法律著作都是应急之作,只是对有关国家法

律制度进行肤浅的介绍,而忽略了这些法律规则和制度的历史背景、文化意蕴和社会情境。这些著作不

仅在学术上无价值,在实践上也有误导之虞。”

(摘编自熊浩《法律人类学的学术意义与中国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走这条路》是现代国家发与农村传统习惯法嫁接的“戏曲普法'’的典礼,其中二狗是这两种法

律逻辑的反面教材。

B.“法律嫁接”有助于我们研究不同法律的彼此影响和交错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看到习惯法自身所

保持的独立性。

C.“戏曲普法”田野工作相较于法律史学家的文本探讨工作,特点在于可追踪普法剧本从写作到演出效

果的全过程。

D.在“一带一路”的推动和实施过程中,对沿线国家缺乏在场性的深度理解,说明“以世界为田野”的研究

暂时难以推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普法”蕴含着深远的人类学启示,在这一领域法律与社会科学界未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B.由于可能忽略了一线城市以外真实的社会需求,现代法学是不可能只通过建构文本规范来实现的。

C.当法律学人摆脱“轮椅”重新站在真实大地上,就能理解复杂的中国,同时具备法律人类学的力量。

D.“以世界为田野”而不限于国内是中国人类学人的梦想,但他们的梦想却被国力和国情的限制打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线中最能概括“戏曲普法”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深入基层,了解农村群众广泛认同的熟悉的习惯法。

B.不断创作新的“戏曲普法”剧目,进行乡镇、农村巡演。

C.将国家法律嫁接在习惯法之上,达到传播法律的目的。

D.提升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对现代发和习惯法之间差异的认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西方通常的观点以为,法律意味着客观的、抽象的、理性的正以,只会出现在文本之中。与主观性、

娱乐性的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无涉.”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画家丹青

张祖平

画家丹青原是一名土生土长不太出名的民俗画家,后来他改变风格主攻中国山水画、人物工笔画,短短

二十年间就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画作者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大师级画家。名气可谓如日中天,目前他的书

画作品市场价每平尺达到了5万元以上,且一般人即使出钱也不见得求得他一幅画作。

据说丹青的祖上是一位清朝宫廷御画师,专为皇上烧制瓷器作画,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但到了丹青爷

爷这一辈却不幸家道中落,但画画的手艺还是得以传承。

爷爷那一辈骨子里依然保留了皇族遗老和艺人的清高,有田有地,衣食不愁,作画权当消遣.爷爷作画

不为卖钱,只为一份交情。亲朋好友上门求画带上一瓶好酒、或送上一份上好的土特产,他一般不会拂

了别人的雅趣,可归到画师之列。到了父亲的年代却要为生活奔波,作画只是谋生计,混个温饱,一副

落泊寒酸的样子,只能算作画匠。丹青从小耳闻目染,极富作画的天性,无师自通,又得到父亲的真传,

尤其擅长民间生活和民俗人物画的创作,在方圆数十里名头很响。

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涌动,绘画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于是县里看中了他潜在的价值,将丹青从乡间一隅调

至县文化馆专事创作,户口由农转非,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干部。只是县领导要他改一改专事民俗画创作

的路子,多尝试一些中国山水画及花卉写意的绘画创作。丹青初始有些为难,但很快触类旁通,逐渐形

2

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名声由近及远,倍受圈内画界推崇。

吃水不忘挖井人。丹青觉得吃了皇粮就是公家的人,理应为国家服务、为政府效劳。从此丹青暗自立下

一个规矩,私人的活不接、商业的边不沾、逐名逐利的事不干,一句话只为公家作画,不带丁点私心杂

念。那时全国时兴招商引资热、文化交流热、与国外缔结友好城市热,艺术品便成了礼尚往来的佳品。

丹青所在的县城一不生产特色产品,二没有叫得响的土特产,领导便将主意打在丹青的画作上,这可是

最时尚最贵重的礼品,而且还无须动用财政预算,可谓随要随取,礼轻情重。

于是丹青肩负起了县里重点招商、重要公关、重要出访、重大节日等活动必备画作礼品的重大任务。许

是突出中国特色,抑或人云亦云,凡此活动送礼送出最多的还是山水画、写意画。反正领导需要什么,

丹青就画什么,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县里很多事情要办、很多事儿都要花钱。于是各级各部门都把主意打到了丹青身上。公益事业、慈善义

卖也好,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也罢,将丹青往台上一引,当场挥毫泼墨,写上几幅字画,拉上县里一些

有实力的企业或有钱的金主捧捧场,将所得拍卖款捐赠出去。政府博得口碑,丹青却不愿留名,可难免

还是有人找上门来。

慕名而来的无非是官场上企业界的头头脑脑、个体私营的业主老板,不外乎求字求画装点门庭附庸风雅。

可每每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一广东富豪不信邪,带上重金上门求一幅“镇店之宝”,在他的门外整整

守候了一天半晚,硬是吃了闭门羹。

有说丹青名声响架子大了,持才傲骨才不合流呢。还有说丹青表面只认政府不认钱,实际上是另有所图,

外人不知罢了。听到这些议论,丹青总是充耳不闻,一笑了之。

后来一位交情颇深的朋友告诉丹青,其实他的许多字画都成了领导们的私藏,被当成活宝贝秘不示人。

他听了不置可否,闷声不吭。

从此以后,丹青在县城便不见踪影,去向不明。若干年后新闻媒介的频频曝光,才让家乡的父母官知晓

丹青早已在省城定居,如今成了享誉国内知名的中国山水画大师。

一日,有家乡父母官拜访,呈上精美的请柬,邀请他参加家乡举办的“草堂乡民俗画展”活动。丹青早有

耳闻,这些年家乡掀起了民俗画热,男女老少偕能一展画技,也有心去体验一下。想到几天前接到侄儿

要结婚的消息,反正要去一趟老家,也就欣然接受了邀请。

侄儿结婚是大喜事,做叔叔的自然高兴,席间也就喝了不少喜酒,兴致所至当场画了一幅“麒麟送子”的

民俗画作为礼物送给了侄儿,引得满堂喝彩。

那天县里领导专程将丹青接到乡政府所在地,陪同他参观民俗画展。当那一幅幅惟妙惟肖、透着乡里乡

气的民俗画作扑面而来、映入眼帘时,丹青恍若梦境一般。

当丹青驻足在一幅“麒麟送子''的民俗画前时,不禁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画面构图新颖、工笔简约,人物

活泼、呼之欲出。他自叹自己送给侄儿的那幅“朗麟送子”远不及这幅同题材的画作。

丹青将目光落在画作者的印鉴上,竟然是他的妹妹刘雯。那一刻不知是欣慰,还是惭愧,他觉得这么多

年自己迷失的远比获得的多……

(节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涌动,绘画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揭示了社会环境,同时助推情节发展。

B.广东富豪重金求取“镇店之宝”而不得,印证了人们对丹青持才傲物、另有所图等的议论。

C.家乡父母官邀请丹青参加“草堂乡民俗画展”活动的目的,仍是看中了他潜在的经济价值。

D.小说意在倡导艺术家调整艺术追求,适应社会需要,肯定利用艺术家的劳动发展经济之举。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画家丹青”借“画家”一词与爷爷“画师”之称的区别,突出了丹青在绘画领域的成就。

B.小说以倒叙开头,并宕开一笔,叙写丹青家世可谓一石二鸟:既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好奇心,也

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C.小说并没有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而是着力于铺叙故事情节,但是塑造出的

3

人物形象依然鲜活。

D.小说以底单人称行文,不仅可以比较直接、客观、自由灵活地叙写丹青之于绘画的精彩故事,也与

利于作者直接抒情。

8.丹青由“土生土长不太出名的民俗画家”成长为“享誉国内的中国山水画大师”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

素。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丰富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

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日:“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日:“常人安

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

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

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

人徙之,辄蝇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

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跋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

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

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日: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

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

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

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

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

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D.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工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太子,古代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他位次于君王.

C.繇,《说文解字》有言“粽,墨刑在面也“,就是古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D.四海,泛指天下、全国,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中的“四海”也有此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了

秦孝公支持他变法。

B.卫鞅立木南门,招募能徒者并予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

才能确保新法顺利实施。

C.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却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

以刑罚,以示执法公正。

D.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

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

4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14.选文末段是司马光对卫鞅变法的评价,请结合评价概括司马光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目的.(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稚川约晚过进叔,次前韵,赠稚川,并呈进叔

黄庭坚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

道上风埃迷皂白①,堂前水竹湛清华②。

我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③。

樽酒光阴俱可惜,端须连夜发园花④。

【注】①皂白: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不能明辨臧否,使皂白区分②湛清华:出自谢混《游

西池》“景戾鸣禽集,水木湛清华③削瓜:削瓜而食,指夏天。④连夜花园花:《唐诗纪事》记载:

武则天将去上苑赏花,去前作催花诗一首:“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对句中“小隐家”本指隐居山林、行为高尚的人,这里指的是稚川。

B.颔联将“迷皂白”与“湛清华”作对比,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感染力强。

C.从诗歌的题目即可看出,这是一首唱酬诗;全诗情感真挚,富有意蕴。

D.这首七律诗虽多用典故,但读来却不觉其用典,可见诗人艺术手法高明。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来批评。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两句描绘了作者顺其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人生理

想。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大小晋武帝疑虑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产于安徽的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歙砚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

表,其质地,磨出的墨汁润滑均匀,有“冬不干,夏不腐”的奇效。古代的歙砚采用龙尾石制作,

龙尾石产于婺源龙尾山,一般需要5亿〜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之后还要经过相石选坯、制作粗

坯、设计、雕刻、打磨等多个工序,每一步都不能草率。歙砚的形制,每一块砚石都要根据其质

地和纹理,。歙砚的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亭台、楼阁、花草无所不取,人物、走兽、飞禽、

虫鱼无所不包。尽管有物的雕刻,可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雕刻在歙砚上。这类刻于砚台表面的文字

被称为“砚铭”,是砚雕的一部分,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厚而坚,

足以阅人于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苏轼《孔毅甫龙尾砚铭》)这是苏东坡刻写在友人孔毅

甫的一方歙砚上的铭文。前半句,是对砚台的赞美之词。也就是以铭说砚,后半句是以铭立德、以铭抒

情。一方好砚,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珍品,再书刻上精美的铭文,更是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坚实细腻千变万化因材施艺锦上添花

B.浑然天成变化莫测因材施艺精益求精

C.坚实细腻千变万化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5

D.浑然天成变化莫测精雕细刻锦上添花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有物的雕刻,可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在歙砚上。

B.尽管有物的雕刻,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雕刻在歙砚上。

C.除了物的雕刻,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在歙砚上。

D.除了物的雕刻,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雕刻在歙砚上。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再生纸,即废纸回收后经过分类拣选、温水浸涨,被重新打成纸浆后,再次制作而成的产品。有数据显

示,当我们每回收利用1吨废纸,就相当于保护了十几棵大树。如此可以看出,()。

但是生产再生纸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鱼,因为再生纸的生产对设备和工艺有诸如脱墨等特别要求,使

得再生纸的价格也随之增加,@o除此之外,由于再生纸本身存在的特点,如外观存在斑点、亮度偏低、

颜色灰暗等,很难满足高质量要求的纸张使用条件,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产再生纸,回收利用废纸有益于环境保护

B.回收利用废纸,生产再生纸有益于环境保护

C.环境保护有赖于回收利用废纸,生产再生纸

D.环境保护有赖于生产再生纸,回收利用废纸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

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含著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蓉《青春》)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带来的亏损。智慧乃始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

努力,这样才不致空虚。(达・芬奇)

读完以上材料,青春期的你引发了哪些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说明,以世界为田野,的研究暂时难以推进”错误,根据材料二“当'以世界为田野’的研究无法有效

发生时,其现实后果之一,便是在我们推动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对沿线国家缺乏在场性的深

度理解”,其中并无研究暂难推进之意。)

2.A(B项,强加因果关系,根据材料二可知,“现代法学的制度构造和知识体系舶来于西方“,是"移植

性秩序”,由此“不可能仅仅通过立法过程对文本规范的建构来实现”。C项,“就能理解复杂的中国”错误,

材料二中只说“为理解复杂的中国不断积累着本智慧与体验样本”。D项,“他们的梦想却被国力和国情的

限制打破”错误,根据材料二可知,国力和国情只有制约了人类学家的选择,并不是打破梦想,而且制约

人类学家选择的还有“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的社会心态、集体意识)

3.C(由材料一“通常的办法,就是宣传中嫁接现代法律与习惯法,达到‘转生为熟'的目的”'“戏曲普法'

蕴含着深远的人类学启示,它有助于我们将关注重心从‘纠纷解决‘转向'传播过程'”等内容可判断,C项

是“戏曲谱法''的核心,最能概括“戏曲谱法)

4.①材料一从现代法律和农村习惯法之间存在差异入手,以对小品《不能走这条路》的分析引出“法律

嫁接''的概念、意义和“戏曲普法''的人类学启示。②材料二围绕法律人类学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展开,从域

6

内角度分析了法律人类学对中国法学的积极影响,从国际视角点出了中国人类学界的一些遗憾。(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5.①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法律不是仅仅只会出现在文本之中,它还与主观性、娱乐性的戏曲

等艺术形式相互涉及。②以小品《不能走这条路》为例,“戏曲普法”能够帮助我们把关注重心从“纠纷解

决”转向法律的“传播过程”,还有利于我们追踪普法剧本的演出、效果等内容。③《不能走这条路》就是

法律在主观性、娱乐性的戏曲艺术形式中的交融和展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A(B项曲解文意,“广东富豪重金求取‘镇店之宝'而不得''只能印证丹青“只为公家作画”“不愿留名”

的事实。C项无中生有,“仍是看重他潜在的经济价值”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从文本中不难看出,这一

次家乡父母官前来邀请丹青是在丹青离乡“若干年后”,”家乡掀起了民俗画热,男女老少皆能一展画技”

的背景下进行的,返乡是参加“草堂乡民俗画展”活动,而非招商引资等与发展经济相关的活动。D项对

小说的主旨理解有误,“倡导艺术家调整艺术追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而“利用艺术

家的劳动发展经济”也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对其加以“肯定”,自然不妥。)

7.D(小说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也有利于作者直接抒情”的说法不够准确。应当说,小说中运用第一

人称展开叙述,有利于作者借文中之“我”来抒情和议论,第三人称则有利于客观陈述,引起读者共鸣。)

8.客观因素:①天赋极高:极富作画天性,无师自通,又得到父亲真传。②时代机遇:适逢改革开放,

被县里看中,县领导要求尝试山水写意画。主要因素:①不畏困难:触类旁通,改变绘画风格。②淡泊

名利:暗立规矩,坚持“三不”原则。(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①妹妹热爱并能创作民俗画,让曾为了县里要求而改变画风的丹青感到欣慰;②妹妹的画作“麒麟送

子''远超自己,丹青为自己在乡土民俗画创作方面的落伍而感到惭愧;③尽管丹青在山水画领域有了一定

建树,但他却在自己曾经最擅长的民俗画领域止步不前,所以他觉得“迷失的远比获得的多“,对于艺术

创作而言,坚持初心,方得始终。(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C(原文标点为: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

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1.B(“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错误,古时太子大部分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但也有“立贤不立嫡”的情况。)

12.D(“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错误,是因为这些人随意议论国家法令。)

13.(1)变法令实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诉说新令不可取的数以千计。(“期年”“便”、第一个

“之”各1分,句意1分)

(2)所得到的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它所受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它所蒙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

很可悲的吗!(“利”“药”“亡”各1分,句意1分)

14.告诫当政者诚信是治理国家的重宝,只有树立信誉,收服民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3分,酌情

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卫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人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平民百姓不可同他们谋划始创事业的事,但可

同热门共享事业的成功。讲求高道德的人不去迁就习俗,成就大功业的人不在众人中谋划。所以圣贤之

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甘龙说:“不是这样。依循旧法来治理国家,官吏既已熟习而

民众也安居守法。''卫鞅说:“庸常的人安守旧的俗尚,学者们沉湎拘泥于旧的见闻,依凭着两种人,要

他们安守官职遵守旧法是可以的,但不能够同他们议论旧法之外的事情。聪敏的人制订法规政策,蠢笨

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礼法,无能的人只会被现成的礼法束缚住。'‘秦孝公说:“说得

好!“便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最终确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拟订好但还没公布,恐怕民众不信从,于是

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竖立了三丈高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能够把木头移徒放置在北门的奖给十金。百姓们对

此觉得奇怪,没有谁敢去移徙。再又下令说:“能移徒的人奖给五十金!”有一个人前来把它移徙到了北

门,便奖给他五十金.于是公布了变法的命令。变法令实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诉说新令不可

取的数以千计。当时太子触犯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新法。“太子,是国

7

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把他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第二天,

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变法令实行十年后,秦国内道不拾遗,山中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

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邑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秦国民众中当初说变法令不可行的,如今有些人又来说

变法令很好。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制的民众!”把他们全部迁徙到边境地方。从这以后民众没有谁

敢议论国家的政令了。

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的重宝。国家靠百姓来保卫,百姓靠诚信来保护;不靠诚信就没有办法驱使

民众,不靠民众也就没有办法守卫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

善于治国者不欺骗百姓,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不善于治理的则与此相反,欺骗邻国,欺骗百姓,更

厉害的还欺骗兄弟、欺骗父子。上面的人不信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不信上面的人,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亡。所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它所受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它所蒙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很

可悲!过去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订的盟誓,晋文公不贪图攻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违背同管理山泽的

人的约会,秦孝公不废止给移徒木头者的奖赏。这四位国君他们的行事并不是纯粹清白,而卫鞅尤其被

称为刻薄寡恩的人,又处于战国攻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