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_第1页
项目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_第2页
项目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_第3页
项目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_第4页
项目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六大学生人际交往第一节大学生人际交往概述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调适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大学生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关系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就动态而言,人际交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和非语言(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表达方式,彼此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过程;就静态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或联络。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

1.狭义的大学生人际交往

狭义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相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与来往。大学生自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产生了交往的需要,人际交往需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

础,大学校园里的各类活动能强化、巩固这一基础。

2.广义的大学生人际交往

广义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所有人际互动。这种人际交往既涉及与大学生所在时空接近的人际交往,也涉及与大学生时空较远的人际交往。作为人际交往主体的大学生,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性及类型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性

1.人际交往的迫切性

交往是人正常的社会生活需要。

总的来说,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探知欲强,对友谊、友情较为看重,对社会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

2.人际交往的纯洁性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极少涉及经济因素,几乎不存在因工资、奖金、待遇等经济因素引发的利益冲突,所以,大学生群体的交往要比其他群体单纯得多。大学生由于生活

经历、社会阅历、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基本相同,个体之间不存在等级、特权问题,更容易和平共处、平等交往。

3.人际交往的理想化、完美化

大学生还未完全步入社会,人际交往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和完美化倾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抱有较高的期望,且喜欢把人际关系理想化、完美化,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师长,

都希望不掺杂任何杂质。

4.人际交往更加追求独立性和平等性

尽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但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善言还是孤僻,在交往中都表现出一种要求独立交往的意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明显增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不想过分依赖家长、老师,渴望做出自主、独立的选择。因为大学生的交往是主动的,彼此之间是互为主体、互相影响的交往伙伴,因此,在心理上有较强的独立性要求。

5.人际交往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作社会新生力量代表的大学生,开放社会的主要特点在其身上都有所体现。尽管处于青年时

期的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封闭性,但本质上是非常渴望交往的,他们默默地敞开了交往的心门,期待交往和友谊。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对交往互动的不同群体进一步区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1.同学关系

这里所说的同学关系并不仅仅指班级同学关系,也包括同专业、同系、同校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同学关系是其人际交往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具有

如下的特点。

(1)单纯性。

(2)情感性。

(3)平等性。

2.师生关系

在大学里,老师主要包括授课教师和辅导员,当然也包括大学里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行政老师,他们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之一。大学阶段的老师将逐步以成人的标准看待学生并与之相处,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独立自主的条件和环境,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

3.寝室关系

寝室关系是指住在同一寝室的大学生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寝室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一天中共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影响大学生生存状态的

重要场景。寝室人际关系的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和心理状态,可谓“小寝室大文章”。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寝室关系有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蜜月时期。

(2)磨合时期。

(3)亲密或疏远期。

4.同乡关系

一所学校、一个专业,甚至一个班级、一个寝室,总有几个人来自同一个省、市、县等;由于在同一个地方成长,在语言习惯、生活习性等方面有着较多共同点,所以在人生地疏的地方相遇时更容易沟通,而且往往相谈甚欢,心理距离较近。尤其是刚入大学的新生,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其无所适从的心情和不适感会更为强烈。

5.亲人关系

亲人关系是由血缘联系所构成的人际关系。我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占到了一生的三分之二,人际关系中最直接、最普遍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了。

6.朋友关系

朋友既可以是同性朋友,也可以是异性朋友;朋友关系超越了同学关系或寝室关系。

7.恋爱关系

在爱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是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亲密人际关系。恋爱关系是当代大学生亲密依恋的需要和自我确认需要的满足。大学生的恋爱关系除了具有一般青年

恋爱过程中所具有的排他性、冲动性、强烈性、直觉性、依赖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浪漫性、自主性、盲目性、随意性等特点,其在心理上带给大学生的满足是多方面的。恋爱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可以为学习和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处理不当,则会对学习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8.网络人际关系

网络人际关系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通过聊天室、论坛、游戏、讨论区、QQ、微信、微博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与网友建立友谊较容易。大学生在网上只要主动与他人接触、聊天或谈话,就很容易交到朋友;其次是网络环境的便捷性决定了与网友沟通非常轻松。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是指大学生双方或多方在交往过程中的内心活动或思维活动及其反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非常有趣的心理效应,科学地利用或者避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可有效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人在交往过程中,最初获得的关于交往对象的信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今后的交往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

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多提别人的名字。

(4)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鼓励别人谈自己。

(5)谈论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近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给他人留下的最近的印象对他人的影响比较深刻。

由于近因效应,大学生要格外注意几个重要的交往时间,如聚会的结尾、学期的结束、周末时间、毕业时间、送别时间等。在这些时间里,个人的言行很容易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交往得当,对方会非常留恋;如果言行失误,对方则可能耿耿于怀。

3.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容易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的某个优点被人关注时,人们有可能在主观上把这一优点放大,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很好,给他笼

罩一个“好”的光环;相反,当一个人的某个缺点被人关注时,人们也有可能在主观上把这一缺点放大,认为他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给他贴上“差”的标签。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比如,一般认为男性独立、刚强、心胸开阔、好攻击,女性则依赖性强、温柔、敏感、脆弱;男性擅长学习理工类专业,女性更适合学习文史类专业;老年人比较古板、守旧,年轻人比较时尚、贪玩,等等。这些看法都是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在人脑中已形成刻板、固定的印象。

5.罗森塔尔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曾在一所学校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并对该班的每一位学生以“发展预测”为名进行智力测试。测验后,他们郑重地

向老师提供了一份“具有最佳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实际上,实验人员并没有真正进行智力测试,这份名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完全是随机点的几名学生,其中包括一些已被老师厌弃的学生。一段时间后,实验人员又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只要是名单上有的学生,都比其他学生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名单上有的学生,之所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是因为他们作为“具有最佳发展前途者”,得到了老师积极的期望,这些积极的期望又带给了他们更大的发展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反映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交往对象,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肯定对方的成绩,培养积极、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时时否定、打击他人,则会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五、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综合发展的影响

1.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需要

2.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

3.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保健的需要

4.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养成

5.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事业的成功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调适

一、自卑心理自卑是由于意识或感知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体验或评价,表现为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与品质,轻视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讲,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又以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之一。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脑海中幻想失败的体验居多,在交往过程中畏首畏尾。

(一)自卑心理的特征

1.泛化性

2.敏感性与虚荣性

3.遮掩性

(二)自卑心理的成因

1.自我评价过低

2.消极的自我暗示

3.潜意识中的自负

4.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三)自卑心理的调适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又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有的青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极端言论、出格行为来引人注意,借以弥补或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积极的补偿方法有以下几种。

1.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2.正确地暗示自己,避免使用否定自己的语言

3.正确地表现自己,主动积极参与交往

4.调整理想的自我,改变不合理观念

总之,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在于必须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决心,这样就可以把自卑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个强者。自卑是心理问题最主要的症结

之一,有心理学家认为,所有心理障碍的原因都能归结到自卑上。

二、自负心理

自负的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无视他人的意见,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会海阔天空、手舞足蹈地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意愿。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他们会过高地估计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分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防范心理而与之疏远。

1.自负心理的特征

(1)自视过高,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2)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

(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2.自负心理的成因

(1)过分宠溺的家庭教育。

(2)生活中的一帆风顺。

(3)片面的自我认知。

(4)心理补偿。

3.自负心理的克服

(1)接受批评。

(2)与人平等相处。

(3)提高自我认知。

三、害羞心理

害羞这一交往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直接危害,是使其无法顺畅或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情感,常常造成交往双方的误解,使交往以失败告终;间接危害则会导致其情绪与性格的不良变化。害羞会使人在交往失败后产生沮丧、焦虑和挫败感,让人饱尝形影相吊的痛苦,使人处在孤立无援、愁苦不安和恐惧的情绪状态中,进而导致性格上的变异———软弱、退缩和冷漠。

1.害羞心理的表现

(1)与陌生人共处时,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自己正在被人审视,不敢迎视对方的目光,感到极难为情。

(2)与人交谈时,面红耳赤,虚汗直冒,心里发慌。即使硬着头皮与人交流,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语言表述混乱。

(3)不善于结交朋友,于是常感孤独,常因不能与人融洽相处或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而烦恼;不善于在各种场合对事物坦率地发表个人意见或进行评论,因此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换意见,给人拘谨、呆板的感觉。

(4)常感到自卑,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不是考虑如何取得成功,而是考虑不要失败。

2.害羞心理的成因

(1)先天原因。

(2)家庭教育不当。

(3)缺乏自信和实践锻炼。

(4)挫折的经历。

3.害羞心理的克服

要逐步克服害羞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客观评价自己,建立自信心。

客观评价自己,建立自信心,就是要求害羞者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有助于害羞者在交往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2)勇于和他人交往。

勇于和他人交往,就是要丢下认知包袱,抛弃思想顾虑,大胆前行,即不怕做错事、说错话。

(3)学会交往。

学会交往也是帮助害羞者摆脱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害羞者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观察别人是怎样交往的,尤其要观察两类人:

一是人际交往成功者,看看这些人为什么总是交往的中心,为什么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各样的社交方法;

二是那些从害羞中走出来的人,并主动积极向其学习方法、心得等。

(4)学会克制忧虑情绪。

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情绪,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

(5)增强体质。

户外锻炼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的有效方法。性格内向、气质为黏液质或抑郁质的人,神经系统比较脆弱,一点小事就会闹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过度的神经反应会得到一定缓和,害羞程度自然而然就会减轻。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是对他人的成就、名望、品德、优越地位、既得利益等的一种不友好的、憎恨与敌视的情感。嫉妒者把强于自己的人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是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因而对他人感到不悦,甚至产生怨恨、愤怒的烦躁情绪。嫉妒心理是一种积极地想排除别人超越地位的心理状态,具有破坏和憎恨的感情色彩,是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负面情感之一。

嫉妒心理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程度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不易察觉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得很好,对于其优势、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

念及此,心中总会有一些淡淡的酸涩味;其次是程度较深的嫉妒,是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的,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藏,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做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最后是非常强烈的嫉妒,其标志是嫉妒者已丧失了理智,向对方做正面的直接攻击,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往往可能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

(一)嫉妒心理的特征

1.普遍性

2.潜藏性

3.临近性

4.社会性

5.挫折感

(二)嫉妒心理的成因

嫉妒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认为别人取得了成绩,就说明自己没有成绩;别人成功了,就说明自己失败了。二是认为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威胁,是对自己利益的排挤和侵害。嫉妒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生活环境和心理空间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大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失宠心理

2.匮乏感

3.失落感

4.委屈感

(三)嫉妒心理的克服

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常导致害人害己的不良后果,大学生应学会理智地处理嫉妒心理。

1.正确地看待人生的价值

2.发挥自我优势

3.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

4.加强沟通,加深理解

5.增强竞争意识,力求共进共赢

五、猜疑心理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一)猜疑心理的表现

喜欢猜疑的人特别留心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琢磨半天,努力挖掘其中的“潜台词”。

(二)猜疑心理的成因

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维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三)猜疑心理的克服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很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理性的力量克制冲动情绪

2.培养自信心

3.学会自我安慰

4.及时沟通,消除疑惑

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对人际交往的认知水平认知是行为的指导,要构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首先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良好人际交往对自身成长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良好人际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而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就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他人,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过去和现在。

2.正确认识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通过人际交往建立起来的,只有经常交往,才能逐步加深了解,进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大学生要加强互动,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交往,即使开始时两个人关系紧张,也可以通过交往来逐步消除误会。

二、把握和谐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民主、尊重友善的原则

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无论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法律生活,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不论现实中存在着怎样的差异,人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被其他人所歧视。

(二)积极主动、理解包容的原则

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是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构建大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积极主动、理解包容的原则。大学生活是一

个人在群体环境中学习生活的过程,也是其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当代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这一点,主动、热情地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主动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别人,坦诚地与

同学、老师、朋友沟通和交流;在交往中不要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要学会悦纳他人,主动地表现出与人交往的意愿,对他人表示欢迎。

(三)真诚守信、心理相容的原则

怀疑、畏惧他人,缺乏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障碍,因此,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真诚守信、心理相容的原则。真诚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四)互利互助、合作共进的原则

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愿望要求他人,也是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障碍,因此,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坚持互利互助、合作共进的原则。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真心关爱他人、互惠互助为前提。互利互助原则并非等价交换,更不是庸俗的交易,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相互付出、相互帮助、相互奉献。

三、善用成功人际交往的实用技巧

1.重视第一印象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具有认识效应、即时效应和长久效应,会直接影响双方交往的态度。

2.寻找共同话题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或共同感兴趣的事,可以把两人的关注点联系在一起。

3.学会用心倾听

在人际沟通中,有时听比说更重要,要正确理解别人,必须先听懂对方。

4.注重语言艺术

注重语言艺术是培养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首先,应注意正确地运用语言,学会用清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使用敬语、谦语的习惯,切忌出口成“脏”,要妥善地赞扬和批评,力求语言有幽默感。其次,听对方讲话时要目光专注、姿态谦恭,既要适当发问,又不能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