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姓名:平安学号:256125440专业:金融学年级:大四指导教师:余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学号:256125440姓名:文宇摘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极大制约了了市场的进一步拓展。能够从现状当中发现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无疑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解释理财的内涵,介绍理财产品的分类,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关键词:理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Abstrct:Commercialbankfinancialproductsmarket,althoughthedevelopmentinfullswing,buttherearealotofissues,greatlyrestrictedthefurtherexpansionofthemarket.Werefoundtoconstraintsfromthestatusquo,an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tothecommercialbanksisnodoubtthefurtherdevelopmentoffinancialbusinesshasaver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firstexplainsthemeaningfinancialmanagement,andfromthemicroandmacroaspectsofthepropertymarket,commercialbanks,managementstatus,problems,andfinallymakerecommendationsaccordinglycountermeasures.Keywords:Managingfinances、Commercialbankmanagingfinancesproduct、presentsituation,existencequestion、countermeasureresearch目录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61.2目的意义………61.3文献回忆………7第二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述2.1理财的内涵………………72.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本质及分类…82.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状况……9第三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3.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23.2收益率持续走高……………123.3产品创新层出不穷…………133.4市场竞争日益剧烈…………13第四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4.1银行理财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134.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明显…134.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问题突出…144.4我国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力度需提高………………14我国对理财产品监管现状………………14理财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分析……………15第五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对策研究5.1商业银行要构建稳定合理的理财产品品种结构…………165.2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165.3客户和银行、监管部门共同作用来控制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175.4加强立法……………………17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谢…………………2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无论品种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增长迅猛,中国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和高端富有人群数量扩大的同时,人们的理财理念与理财需求不断提升,为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而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在内在需求急剧增加与外部竞争不断加大的双重推力作用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面临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现代意义上的理财思想是在人类进入“金融经济〞时代的产生的,并在近年来得以迅速开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张迅速,GDP年增长到达9.5%,国民收入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增长了50倍。人们有了更多收入与财富的同时,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当今社会,压在中国普通家庭成员身上的三座大山:购房、医疗、教育,各个都是沉甸甸的,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你不擅长理财,属于自己房子可能永远是个梦,或者面临孩子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的窘境,可见,学会理财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的增长大幅度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刺激了国民对于理财的需求,也造成理财市场的繁荣。国内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地等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抢占理财业务这个阵地,抢得先机就将在理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其资产总额也是最高的,因此,在理财市场商业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财产品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存在着金融业分业经营现状明显制约理财产品开展的空间、营销模式滞后、理财效劳产品趋同、专业理财人员缺乏、银行控制理财产品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但通过深刻系统地剖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展面l临的法律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点,通过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认真以监管部门公布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暂行方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指引》及《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管理暂行方法》等法律法规来标准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开展;商业银行通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加强自身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大力培育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并进一步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提供差异化理财效劳,营造品牌效应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一定能够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推动理财产品稳步开展。理财产品在我国虽然正在蓬勃开展,但市场毕竟还是属于开展的初级阶段,在它的开展中所需遵循的规律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探索和掌握。同时它在开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应对和解决。1.2目的意义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极大制约了了市场的进一步拓展。能够从现状当中发现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无疑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成熟的理财效劳既是一国金融兴旺的重要标志,也是一国国民财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根本方式,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目前我国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如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开展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适合自身理财产品开展的风险防范对策是当前商业银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1.3文献回忆理财产品的相关文献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效劳在中国出现不过十年历史,个人理财产品也是近几年才炽热起来,这方面的文献数量不多。在现有的文献中以介绍产品,定性讨论收益性,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为主要研究内容,为数不多的内容论及某一类型的结构性产品的定价和收益。大多数的学者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一局部学者进行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风险方面的研究,少有学者专注于理财产品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在研究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中有所提到。学者的关注内容比拟集中,研究结论也比拟趋同。金融产品创新的相关文献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多种新的经济现象,泛指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体系中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鲜事物,包括新的金融资产,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机构以及新的支付转账媒介等。创新理论由奥裔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建立。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开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新的产品或者产品的新的质量,新的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活动开始快速成长,一些学者开始将创新理论应用到金融理论研究中来,到了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根本形成了体系,成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理财产品法律的相关文献我国法律方面存在着相关问题金融与法制,在《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及风险防范》一书中指出理财产品存在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建议。第二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述2.1:理财的内涵理财的定义“理财〞一词,在我国最早追溯带《易经系辞》:“理财正辞、禁名为非曰义。〞这里的“理财〞,重在理国之才,但也包含了理家之财。一般认为,我国以家庭或个人致富为根本目标的古代私人理财思想萌芽于春秋时期,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到西汉中期臻于成熟,其标志是司马迁所著《史记》的问世。《史记》-------尤其是里面的《货殖列传》篇蕴涵着丰富的中国古代私人理财思想,是中国私人理财开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科学的“理财〞定义是指根据个人或者专业人士及机构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依据个人〔家庭〕财务及非财务状况,运用标准的、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一定和特定程序制定的切合实际、可操作的某一方面或一系列相互协调的规划方案,最终实现个人〔家庭〕终身的财务平安和自由。理财规划的定义、目标理财规划定义理财规划是指客户财务与非财务状况,运用规划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程序为客户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某一方面或一系类相互协调的理财方案,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等。个人理财规划是基于人的生命周期,是一个长期过程,一个努力到达终生的财务平安、自主、自由和自在的过程;同时,理财规划又是一项综合效劳,它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个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理财的目标:实现财务平安和追求财务自由。=1\*GB3①财务平安:是指个人或家庭对自己的财务现状充满信心,认为现有的财富足以应对未来的财务支出和其它生活目标的实现,不会出现大的财务危机。衡量标准是:是否有稳定、充足的收入;个人是否有开展的潜力;是否有充足的现金准备;是否有适当的住房;是否购置了适当的财产和人身保险;是否有适当的、稳定的投资;是否享受社会保障;是否有额外的养老保障方案。=2\*GB3②财务自由:是指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投资。财务自由主要表达在投资收入可以完全覆盖个人和家庭发生的各项支出,个人从被迫工作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已有财富成为创造更多财富的工具。银行的个人理财银行即为个人做理财效劳,也为企业做理财效劳。其中,银行的个人理财是指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参谋、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效劳活动。这又可细分为理财参谋效劳和综合理财效劳。=1\*GB3①理财参谋效劳即银行只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等咨询效劳,并不使用投资者的投资资金。投资者购置的理财产品通常也是第三方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如目前银行的保险代销业务、基金代销业务、证券咨询业务、贵金属买卖业务均属此类。〞=2\*GB3②而综合理财效劳指银行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和授权,作为客户的资金管理人,按照与投资者约定的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活动。“在实务中,银行通常是通过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募集投资者资金,再将募集到的资金投资于《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方向,投资结束后,按照《产品说明书》分配投资收益。〞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即指综合理财效劳下的产品。2.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本质及分类2.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本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置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就是“代客理财〞,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这与信托、基金是一个样的。代客理财业务的本质是,理财的收益和风险都归由客户承当。作为受托人的银行根据管理资产的规模和期限收取代客理财和管理资产的管理费用,不享有代客理财的收益,同时也不承当代客理财的损失。2.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按照投资币种不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1\*GB3①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置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2\*GB3②外币理财产品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置,人民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置,而双币理财产品那么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1\*GB3①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2\*GB3②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当,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按投资内容不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1\*GB3①债券型——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时机。=2\*GB3②信托型——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3\*GB3③挂钩型——产品最终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如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国际黄金价格挂钩、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与道·琼斯指数及与港股挂购等。=4\*GB3④QDII型——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按照期限分,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可以分为超短期产品(委托投资期限一个月以内)、短期产品(委托投资期限1~3个月)、中期产品(委托投资期限3个月~1年)、长期产品(委托投资期限1年以上)以及开放式产品(产品可以每天或者在约定的日期申购、赎回)。〞通常,期限越短,流动性风险越小,反之,那么流动性风险越大。按照设计结构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单一性产品和结构性产品。〞结构性产品,是指交易结构中嵌入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类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局部,其一是固定收益证券,其二是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是期权)。其中,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局部,现金流不确定,且由于金融衍生品一般是保证金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点,风险较大,收益率也较高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状况3.1发行的银行来看:中资银行以量取胜2023年外资银行的产品发行数量仍不敌国内银行,外资银行产品为883只,国内银行产品为3416只,国内银行以数量取胜的格局在2023年还将延续。按照“发行的银行〞统计显示,发行数量前十名分别为华一银行686只,交通银行436只,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并列第三,均为355只,光大银行302只,华夏银行272,浦发银行254只,北京银行200只,招商银行184只,中信银行158只,工商银行142只。国内银行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数量总共为1072只,交通银行位居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紧跟其后,而建设银行却仅有18只。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中国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名列前五,发行总数量为1383只,赶超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数量。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限于银行规模和地区居民收入,发行数量继续走低,包商银行、河北银行、广发银行、广州市农联社、乐山商行、吴江农商行的产品数量仅为1,广西北部湾银行、赣州银行、重庆银行、晋城商行、上饶银行仅为2只。3.2从产品类型来看:综合类、债券货币市场类、结构性产品三足鼎立2023年到期理财产品中,综合类理财产品、债券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以及结构性产品成为这一市场中的主力军,三类产品总计3388只,约占总数的78.8%,接近八成。不难看出,2023年国内理财市场上,综合类理财产品、债券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以及结构性理财产品将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3.3从投资对象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偏向单一投资对象如果按照投资对象来划分,以单一投资领域为目标的理财产品成为各大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重头戏。总计3299只、2023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只涉及1项投资对象的理财产品总计有1162只,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些投资领域较单一的理财产品中,信托贷款、债券、货币市场这三大投资领域成为各家银行2023年理财产品的投资主战场。其中,投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有416只、债券类理财产品381只、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210只。涉及2项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那么有914只。其近千只的数量规模,直追上述单一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数量。其中很明显能看出,“货币市场+债券〞以及“信贷资产+债券〞的双组合理财产品成为理财产品中的主力。前者有558只,后者那么有169只。涉及三四项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那么有694只,其中涉及“票据+其他+债券〞3项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有94只,而涉及“货币市场+票据+信托贷款+债券〞4类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那么有187只。投资领域超过4项的理财产品数量明显少于上述几类理财产品,在2023年到期理财产品中,涉及多项投资领域的银行理财产品只有358只,还不到单一投资领域理财产品数量的三分之一。3.4从挂钩标的来看:利率成银行最青睐的挂钩标的按照挂钩标的来划分,2023年到期的4299只银行理财产品中,3361只理财产品未标明其挂钩理财产品,仅有938只理财产品公开了其挂钩标的。在938只公开挂钩标的的理财产品中,有751只理财产品选择将“利率〞作为其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约占公开挂钩标的产品总数的80.06%。而挂钩股票、汇率作为其标的的产品那么分别有82只、57只。随着通胀预期的到来,黄金价格指数成为2023年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门投资对象。但是从财汇金融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以黄金价格作为挂钩标的的理财产品仅有16只,还不及公开挂钩标的产品总数的2%。在以“利率〞为挂钩标的的751只银行理财产品中,以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6.5%,相比五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4.55%,高出近2个百分点;而排名最末尾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那么为0.9%,相比银行活期存款的0.35%,高出0.55个百分点。3.5从发行对象来看:VIP客户或成2023年理财产品主攻对象按照发行对象来看,VIP和普通个人客户依然是银行2023年理财产品铆牢的两个人群。虽然,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学历组成的“三高〞人群历来就是各大银行理财产品的争夺顾客群。但是,相比之下,2023年各大银行对这一块“大肥肉〞的暗战更加凶猛。很多理财产品的发行对象,明确标明为高端客户,投资的门槛也高达百万元以上,一般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而且有局部产品明确标示高端客户和个人普通客户,在最终收益率上,给予不同的收益率,高端客户的产品收益率要高于个人普通用户。2023年起发行、2023年到期的4299只理财产品中有1083只是针对VIP客户发行的。投资起始金额达100万元以上的有753只,达1000万元以上的有24只。其中,交通银行的436只产品中,有81只产品针对VIP客户发行,195只针对个人发行。交通银行相关人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产品设计上,交行主要是按客户来分层,针对高端客户设计一些激进的产品,针对中低端客户推出相对保守的产品。2023年交通银行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寻找一些适合高端客户的工程。交通银行明年到期的VIP产品预期收益率在2%~6.8%之间,区间波动较大。民生银行2023年准备推出创新理财产品,以更好地匹配不同客户的需求。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的355只理财产品中有121只针对VIP发行,这121只理财产品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预期收益率在2.9%到5.6%之间,其中以综合类理财产品居多,主要挂钩货币市场、票据、收益权、信贷资产、债券。浦发银行明年的理财产品分类将更加清晰,对私人银行客户和理财客户将分批进行效劳,以适应客户需求。财汇金融的数据显示,浦发银行254只明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起始委托金额达500万元的理财产品有两款,通过主动性管理和运用结构简单、风险较低的相关金融工具,主要投资于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信用拆借、信贷资产等。投资起始金额100万元以上的有45只,投资对象主要为信贷资产、债券,投资类型主要为综合类、信贷资产类、债券货币市场类。宁波银行的理财产品更加明显,尽管24只理财产品中仅有5只明确说明针对VIP发行,但从投资起始金额看,24只理财产品的最低门槛均为10万元,这样的高起点也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企及的。3.6从收益期限来看:一年期、半年期理财称霸2023年2023年到期的4299只到期理财产品中,三个月至一年期的中长期收益理财产品依然牢牢霸占着2023年国内理财产品市场的霸主地位。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理财收益期超过一年〔包括一年期产品在内〕的理财产品有941只;实际收益期为半年至一年的理财产品多达1800只,实际收益期为三个月至半年期的理财产品那么多达922只。三类产品总计3663只,约占2023年到期的理财产品总数的85.2%。通胀预期可能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发挥影响,目前,投资者对于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需求会加大,但是短期产品的年收益本身较低,想要实现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依然需要依靠中长期投资。2023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实际期限最长的产品为707天,最短的那么只有3天。从其产品类型来看,中长期理财产品多集中于信贷资产类、结构性产品以及综合类产品。3.7从预计收益率来看:近九成产品达3%以上按“到期日〞统计显示,上半年到期和下半年到期的产品数量大相径庭。2023年6月30日到期的产品有3461只,而下半年到期的产品仅有838只。3461只上半年到期的产品预期收益率都很可观,89.5%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达3%以上,有372只产品收益率达4%以上,接近于明年的CPI预期。3.8从收益获取方式来看,2023年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仍是主导。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有1853只;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有1150只;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有1295只。对于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等监管政策,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明年高通胀压力仍然很大,银信合作实际上是银行的表外资产发贷,会使宏观调控政策打折扣。“这对银行来说谈不上是多大的限制,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信贷占比很大,但明年还可以更多地开拓资本市场、股市等。〞3.9从收益获取来看:保本理财产品过半2023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保本理财产品比非保本理财产品更受欢送。非保本理财产品有1853只,保本类理财产品有2409只,约占总数的56%,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有1853只。在保本类理财产品中,保证收益类和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数量相差不大,前者总数为1259只,后者那么为1150只。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来看,有362只产品的最高收益率超过银行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4.15%,超过10%收益率的产品有55只,最高收益率为36%的那么有12只,均来自恒生银行的人民币、美元理财产品。相比非保本类理财产品,市场似乎更偏向于保本类理财产品。2023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保本类产品占据了大半江山,但是相比非保本类产品超过10%的最高年收益率,保本类理财产品最高年收益率普遍没有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来得高。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中,最高年收益率超过10%的仅有4只,其中,排名第一位的产品其最高年收益率为14.99%,还不到15%。而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中,最高年收益率超过10%的理财产品也仅有17只,其数量规模远远不及非保本类理财产品,其高收益率理财产品普遍集中在10%~12%之间。在明年到期的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中,不少理财产品所保证的收益均以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0.36%的基准利率为其保证收益的底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2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趋势:高端客户走俏,产品分类趋于丰富。第三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3.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财汇金融的统计数据,以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到期产品为统计对象,销售日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得出明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计4299只。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频率在不断加快,发行规模在迅速扩张,投资者认购也呈现出非常踊跃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日渐成为居民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品种,可以说理财产品市场正步入一个快速成长期。有关机构估计,在未来的5年中,随著家庭财富的持续攀升,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将以30%的速度递增,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之间重要的竞争领域,对于银行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拓展将产生深远影响。3.2收益率持续走高随着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发行定向票据等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行,市场资金收紧,人民币和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月攀升。2006年1月份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2.17%,而到了6月份这一收益率水平就已达3.03%。外汇理财产品那么分固定收益率和浮动收益率,由于产品期限和其挂钩对象不同,预期收益率差距也逐渐拉大。在中外资银行推出的浮动收益外汇理财产品中,绝大局部是与汇率、利率、黄金、石油、股票挂钩的,这类产品的收益率波动较大,风险也较大。3.3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理财产品的资金投放以往集中在国债、央票、金融债等渠道上,理财产品同质化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各家银行非常重视开发在不同市场上投资的理财产品,突出产品差异化,如光大银行推出了理财收益与美元兑欧元汇率挂钩的产品;招商银行推出了与短期融资券挂钩的产品;民生银行推出了与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挂钩的产品;中国银行推出了与黄金市场挂钩的产品。不少银行在积极自身开发理财产品的同时,还非常注意联合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理财产品。中信银行前期推出的“中信银行人民币理财双季方案〞就是一只借道中信基金的理财产品,其收益与中信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产品——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型基金挂钩。该理财方案主要通过新股套利和债券投资为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是目前国内首只以参与新股申购为获利方式的银行人民币理财方案,获得市场的热烈追捧。此外,通过借道信托获取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在不断发行,如民生银行的人民币非凡理财T方案,就是以信托贷款的形式进行投资,贷款类信托产品有银行充当担保,或者为到期兑付提供后续贷款,因此此类理财产品风险级别相对较低,但收益率处在较高的水平上。3.4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理财产品同其它的银行产品一样,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客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使得投向理财产品的资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这样,银行为吸收和留住储蓄存款、维系客户关系,展开了非常剧烈的竞争。一方面,银行之间产品开发中的模仿速度在加快,收益水平在互相抬高。一家银行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后,其它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跟进,推出同类理财产品,并向客户承诺更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银行为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蚕食〞竞争对手的业务领地,规模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第四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4.1银行理财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2023年上半年信贷额度高速增长使各发行主体只能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替换存量贷款或新发贷款,导致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幅增加。从结构性理财产品方面来看,理财产品越做越复杂,金价走高银行扎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能源涨价银行又推出挂钩能源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按照这种从自身需求出发和追求短期获利的思路来推出理财产品也许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较好的收益,也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利益的驱动导致了某种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发行数量急剧增加或减少的情况频频发生。但另一方面,短时间内某种理财产品品的数量急剧变化也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不稳定,商业银行合理构建理财产品结构的意识严重缺失。产品结构不合理就可能导致风险过于集中,一旦市场波动,零收益、负收益现象的发生就成了必然。由此可见,要想使整个理财产品市场健康持续开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合理的理财产品结构并且防止产品结构的频繁巨大变动。4.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明显虽然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数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开展,但银行理财产品的质量却没有明显增加。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弥漫着浓厚的简单模仿和跟风的“羊群效应〞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银行的创新能力有限。第二,银行业创新的动力不够。第三,监管机制不够开放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同质化的重要原因。目前银行业还属于政策性的市场,监管机构开放的银行投资范围不够宽,银行能够开发的理财产品也有限。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理财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对特定需求的客户无法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更严重的后果是各商业银行在同质化产品中恶性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长远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4.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问题突出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银行理财产品不断报出负收益、零收益等风波,使众多投资者损失沉重,这种大面积亏损现象无疑给刚刚起步不久的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冲击,给银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存在着客户和银行两方面的因素。在客户层面上,客户不了解理财产品,不清楚其产品的结构设计,盲目购置,最终无法承当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给自己造成了损失。而在银行层面,不透明是目前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风险的最主要原因。具体主要包括:第一,操作不透明,银行产品私募性质很强,客户不能完全知道资金产品研发不透明,特别是结构性产品。第二,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设计者和发行者,要讲清楚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将投放于哪个市场,具体投资于什么金融产品,这些决定了该产品本身风险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而目前银行发行时往往不能全面加以介绍,而是择其优而告之。第三,风险揭示不透明。目前存在银行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缺乏、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缺乏完整信息披露机制,销售人员管理存在漏洞,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4.4我国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监管力度需提高我国对理财产品市场监管现状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的监管体制.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证监会监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保监会监管保险公司。相应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自制定所监管行业的理财产品监管规那么.对产品审批、发行、份额、保底承诺、资金托管、业务隔离、风险控制、信息披露和业务推广等多方面进行监管。而在诸多理财产品中。集合型理财产品最有研究意义,因为其不仅涉及多个监管机构,涉及广阔投资者,法律关系和监管规那么更为复杂.而且现在的理财产品大多为集合型理财方案或投资方案。虽然各集合型理财产品本质相同或相近,而且相互间存在较强的可替代性.但是对应的监管机构各不相同,相应的监管规那么和监管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加大了监管本钱,降低了市场效率。为了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我国集合型理财产品的监管现状,我们把理财产品种类、监管规那么、产品审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四项内容对应起来.统一比拟分析,见表1。理财产品监管现状理财产品主要监管规那么审批方式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理财方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方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关于进一步标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报备制银监会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方案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方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方案管理试行方法:关于进一步标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附否决权的报备制证券公司集合理财方案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管管理条例、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方法、关于让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券公司集台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那么审批制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法核准制保险公司理财产品保险法、分红保险管理暂行方法、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方法,投资连结保险暂行规定、万能保险精算规定审批制保监会注:原始材料来源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公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开展报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理财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分析=1\*GB2⑴信息披露不完善、风险揭示难充分。关于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问题,按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方法》规定,银行在出售理财产品后,应当履行较为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充分地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运用和收益情况。对于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应当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披露。关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问题,银监会对于出售给个人的理财产品在风险揭示方面已经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当前局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未有效开展客户评估,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缺乏,销售人员管理存在漏洞,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2\*GB2⑵合格投资者制度有待完善。合格投资者从法理上理解.是符合市场开展现实需要的投资者群体.是特定制度安排下所定义的投资者。主要表达在:第一,符合市场的开展条件。对于产品有一定的认知。我们通常所指的“要将适宜的产品销售给适宜的投资者〞,就是说这种“适宜的投资者〞对于该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评估其风险和收益情况,并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第二,能够从法律上具体定义,明确划定范围。三是对于不符合以上两项的标准,那么规定能经过合理评估得出。在诸多KODA的理财纠纷中,投资者对于该类理财产品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对于所购置KODA的认知程度远未到达规定标准.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投资者其实并不具备合格投资者资格。;=3\*GB2⑶欺诈或误导性销售。理财产品销售中的虚假宣传是违反说明义务的表现。说明义务要求金融机构对投资风险和收益进行全面告知,让投资者根据其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情况进行决策。在银行理财方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方法》第37条对说明义务作了概括性规定,并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予以细化;《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方法》第“条第2款规定证券公司向客户介绍投资收益预期,必须恪守诚信原那么。提供充分合理的依据.并以书面方式特别声明所述预期仅供客户参考:而在相关的保险法律法规中对于说明性义务和虚假宣传更是作出了详尽规定。在刚刚发生的高盛事件中,也是因为高盛涉嫌欺诈投资者,从而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指控。=4\*GB2⑷格式条款设计不利于投资者。当前几乎所有的金融理财产品都是格式合同。某种角度说,投资者签不签署合同没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格式合同一般都是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其实.购置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往往都不太熟悉其所购置的产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发现购置的理财产品存在种种陷阱与圈套。格式合同外表上看起来好似是标准合同双方的行为,其实,在很多时候,它在有关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和表述上常常会被委托理财机构所利用.隐藏着有利于一方而不利于另一方的倾向性条款而构成欺诈。第五章对策研究5.1商业银行要构建稳定合理的理财产品品种结构银行必须依据自身的业务能力、市场角色、主体客户来构建理财产品品种结构。要构建银行理财产品的合理品种结构,必须以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特点为根底。从银行的经营原那么来看,要追求稳健,力避风险;从银行的市场角色来看,要发挥在与利率有关的产品开发上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拟优势;从银行的主体客户来看,要认识到他们偏好低风险产品这一现实。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来看,理财产品品种结构构建的原那么都应该是以低风险、收益较稳定的产品为主,要兼顾平安性和收益性。对于高风险产品,要在正确认识自身的经营原那么、市场角色、主体客户的根底上,结合自身实际业务能力,保持适度的数量和规模。5.2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对同质化的问题要有一分为二的认识。一方面在一些产品领域确实存在同质化,另一方面如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债券等的产品,银行在这些产品上有优势,一定是各家银行都根本相同。由此看来,各银行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是前一个同质化的问题,也就是常规动作之外的“自选动作〞。因此解决关键在于创新,但创新首先取决于银行的人才技术根底,如果人才技术跟不上,那创新就是纸上谈兵。因此,首先我国银行业要加速机制创新,建立更好的鼓励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推出更优质的产品。而创新不要赶潮流,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要在能够对这个产品有充分认识,能够把控风险的前提下,能够真正为客户带来收益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其次,各家银行要提高自主开发理财产品的能力。理财产品的开发跟银行的经营战略、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人力资源战略都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离不开对于客户需求的了解。国内银行应该参考国外银行的经验,多做些理财产品的市场调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建议设计出一款适合广阔老百姓的理财产品,比方推出一款理财参谋效劳和综合理财效劳相结合的新型综合理财产品,这款理财产品具有长期性,即能根据客户的个人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理财建议,同时对客户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提出适当的建议,应加强哪个方面的风险防范,同时进行长期的有效跟踪和进一步的改善建议。5.3客户和银行、监管部门共同作用来控制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投资者购置了理财产品无法到达预期收益甚至出现亏损,无疑会导致投资者和银行两输的结果:投资者损失的是有形的金钱,银行方面损失的是无形的信用。客户方面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并不等于储蓄,投资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一定风险。银行方面作为理财产品的运营方,进行产品营销的过程中,除了向客户提示产品潜在高收益外,也应详尽地向客户提示潜在风险。从监管部门来看,针对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问题,银监会应当对理财资金投资领域做出规定,对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及QDII理财产品所投资根底资产的质量做出要求,以便降低理财产品资金面临的不确定性。5.4加强立法理财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的根本问题分析:法律关系待界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针对理财产品出台的相关规定各自多达数十项,法律有《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等,部门规章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方法》《信托公司管理方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方案管理方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方法》《分红保险管理暂行方法》和《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方法》等,其他的标准性文件那么更多。繁冗的法律法规.对审批、发行、份额、保底承诺、资金托管、业务隔离、风险揭示、信息披露等诸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是对于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如何界定,却是相当模糊。就理财产品的法律根底而言.其涵盖了债权债务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信托关系等.如何理清各种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确实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而就监管机构而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三方对理财产品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约束,但是诸多法律关系不清的理财产品,该由谁来监管,三方权力在监管中如何协调,以防止理财产品监管缺位和监管真空的存在,也已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严峻课题。因此可以说,只有分清理财产品的法律根底,明晰界定肖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才能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处理好各种理财产品的法律纠纷,才能完善我国的理财市场监管。为了更加有效地对我国理财产品市场进行监管.我们着重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研究。商业银行虽然自2004年才开始发行理财产品,但经过几年的开展.其理财产品规模已远超过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总和,已占到了理财产品数量的八成左右,可见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显得相当重要:而因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资料通过公开渠道便于获得.信息相对充分,因此当前对于理财产品的研究尤其是理财主体和投资者之间法律关系的界定,也集中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客户和银行对投资风险的承当方式和程度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为两种类型: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前者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当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者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支付最低收益并承当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约定进行分配.并共同承当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后者是指商业银行不承诺向客户支付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对于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银行承当保证归还投资者本金的责任,对于投资收益。银行和客户按约定分配;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银行不承当任何风险。亏损和收益归属投资者,银行参与分配的前提是投资获得收益。基于此分类展开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关系的探讨,当前主要有委托代理关系论、信托关系论、债权债务关系论。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界定.应当在区别分析各类型产品的真实法律关系前提下,再作出界定。对于保证收益理财产品,银行须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支付保证收益并承当相应投资风险.对于超出保证收益局部的其他收益,由银行和投资者按照约定分配并共同承当风险。分析该类产品的法律关系,其根底法律关系应当是债权债务关系.对于超出保证收益局部的町能收益.银行与投资者的法律关系那么是信托关系。对于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银行需承当归还投资者本金的责任,对于收益那么需双方按照约定分配和共同承当投资风险。这类产品对于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