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指细胞膜,f指细胞器

C.图中d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CO2参考答案:A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但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要一些细胞器具有膜结构,细胞核也具有膜结构,因此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程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故选:B.

3.图为呼吸作用装置示意图,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花生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等量干的花生种子。瓶内各吊等量一小杯NaOH溶液,瓶口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避光实验时间为48小时。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48小时后,两温度计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瓶。(2)观察导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连接A瓶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3)若预先在两锥形瓶内各放入一只小鼠(生理状态相同),则生活时间较长的是B瓶内的小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预先在两锥形瓶内放入等量的一小杯鲜奶(内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则先变酸的应该是_____瓶中的。(5)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和吸收的02的体积之比(CO2/02)称为呼吸商(简称RQ)。某同学将m克萌发的花生种子放入氧气充足的某密闭装置中,保持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不变,经t小时后测定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变化了A毫升(规定:增加体积为负值,减少体积为正值)。若在另一相同装置中放入少量NaOH溶液(体积忽略不计),经t小时后,测定气体体积,与实验开始时相比减少了B毫升。该同学测定的萌发中的种子R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A

(2).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气压下降

(3).B瓶中的干种子呼吸作用较弱,消耗氧气较少,小白鼠生活时间较长

(4).A

(5).(B-A)/B【分析】据图分析可知,A瓶内放的是湿棉花和已萌发的种子,呼吸强度较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但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被NaOH溶液吸收,会导致锥形瓶内气压降低。B瓶内放的是干棉花和干种子,呼吸强度较A瓶弱,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均较A少,释放的热量亦较A少,故锥形瓶内气压降低程度较A弱。【详解】(1)A瓶内放的是湿棉花,湿棉花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释放较多热量,因此A比B的温度高。(2)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因此,A瓶液面明显上升。(3)A瓶中放置的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呼吸消耗氧气多,小白鼠生活时间短;B装置放置的是干种子,呼吸较弱,消耗氧气较少,因此小白鼠生活时间较长。(4)A瓶内氧气含量少,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发酵速度较快,因此,产生的乳酸的量较多。(5)由题意可知,装置内放置碱液,二氧化碳被碱液全部吸收,测得的B毫升为小麦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装置内不放置碱液,测得的A毫升为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的差值,则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B-A。据题干所提供呼吸商(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可得呼吸熵(RQ)=(B-A)/B。【点睛】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条件和产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图一为科学家提供的大气中每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图,图乙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g”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图1A.图一所示CO2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植物破坏使CO2消耗少

B.图二中c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二中甲所示的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D.图二中丙所代表的生物其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参考答案:C图一所示CO2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呼吸作用,b过程为光合作用;甲为生产者,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元素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流动。5.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参考答案:A6.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变化有

①H2O→[H]+O2

②ATP→ADP+Pi+能量

③C3→(CH2O)+C5

④CO2+C5→C3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7.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参考答案:B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的特点,只能针对特定的抗原。本题中的抗原是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并非整个红细胞,也非其它体细胞,故B选项正确。8.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经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参考答案:B9.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用途有①生产有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等②生产基因工程技术中所用的受体细胞③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④培养的各种细胞可直接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0.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和变异等相关知识。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病,两者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遗传病。1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温度在0~15℃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B.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温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会增加C.大约18℃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最强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根据曲线可以得出:在0到15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嵌合体几乎不变;在15到35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的嵌合体越来越多.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温度在0~15℃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A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温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会增加,B正确;C、18℃以后,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加,C错误;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有效分析,准确得出结论的能力.12.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以上三种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C.以上三种生物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

D.a、c细胞有细胞壁,而b细胞没有该结构参考答案:D13.在不损害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去除其细胞壁(

A.蛋白酶

B.盐酸

C.纤维素酶

D.淀粉酶参考答案:C14.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性遗传.(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

,Ⅰ﹣2的基因型是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和

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参考答案:(1)常

显(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3)XBXb

XBY(4)1/8(5)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变异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系谱图:图甲中,患病的1号和2号生了不患病的5号,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由此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可以确定患病个体的基因型,如5号个体基因型为XbXb,由此可以向上推测相关个体基因型.【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我们假设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表示,Ⅱ﹣3基因型为aa,Ⅲ﹣7基因型为aa则Ⅱ﹣4的基因型为Aa,由,Ⅱ﹣3基因型为aaⅡ﹣4的基因型为Aa可知Ⅲ﹣8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者aa.(3)由乙图中Ⅲ﹣5为XbXb可知Ⅱ﹣4为XBXb,由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可知Ⅱ﹣4Xb一定来自正常的Ⅰ﹣1XBXb,Ⅰ﹣2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BY.(4)图甲中的Ⅲ﹣8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为AaXBY的概率是.图乙中的Ⅲ﹣5为aaXbXb我们分别拆开计算Aa×aa则后代中患病的Aa为×=,XBY×XbXb子代患病的XbY的概率是,所以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5)先天愚型即为21三体综合征,可能的染色体组成是为23A+X的卵细胞和22A+X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也可能是为23A+X的精细胞和22A+X的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这属于染色体变异.【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明确异卵双生的双胞胎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伴性遗传的有关计算.15.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建立了遗传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C.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并推测其在染色体上D.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参考答案:C遗传因子只是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的理论产物。16.下列有关人体中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酶催化功能的本质是提供能量,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过酸、过碱或高温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D.在细胞质内合成的酶也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参考答案:B17.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

A.类囊体膜

B.线粒体外膜

C.细胞膜

D.滑面内质网膜参考答案:C1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参考答案:C根据中心去则,RNA者提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tRNA,rRNA和mRNA者提RNA,都应该从DNA转录而来,A正确,根据转录过程的碱基配对原则,不同RNA的碱基序列不同,形成过程中所用的的模板DNA也应该是不同的片段,所以两种RNA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DNA且其上的基因也要表达,也会发生RNA的合成,C错误;转录产生RNA的过程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RNA链上的碱基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D正确。【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存在的位置,联系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9.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用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参考答案:D【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以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C错误;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因为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经过搅拌、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D正确.故选:D.20.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哪一选项不能作为此图分类依据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3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参考答案:A21.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示意图(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眼和红宝石眼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B.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且呈线性排列C.根据白眼基因可知该染色体是果蝇的X染色体D.果蝇细胞内的基因数量远多于果蝇染色体的数目参考答案:A白眼和红宝石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染色体上含有控制眼色、翅形等不同性状的基因,并且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果蝇的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判断题图中的染色体为X染色体,C正确;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多个基因,因此果蝇细胞内基因数量远远大于染色体的数目,D正确。22.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参考答案:A23.动物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A.寄生的细胞的结构中没有细胞壁

B.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宿主的完全相同

D.基因只需要复制不需要表达参考答案:B24.下列两种物质或生物最接近的是A.基因与质粒

B.噬菌体与细菌

C.腺嘌呤与甲硫氨酸

D.蓝球藻与小球藻参考答案:A25.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菲林试剂,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

②温度设置不合理

③不能用菲林试剂检验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①和②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参考答案:D26.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18%

B.33%,17%

C.34%,16%

D.34%,66%参考答案:C27.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参考答案:A28.右图为黄猩猩果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其环境容纳量约为A.10B.173C.346D.400参考答案:C29.已知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一对等位基因是HbA和HbS只有纯合子(HbSHbS)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大多于幼年死亡,只含一个致病基因的个体不表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HbS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用显微镜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纯合子(HbAHbA)具有较强的抗疟疾能力C.基因HbA和HbS不可能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D.该现象说明基因突变改变了生物的表现型参考答案:B基因HbS是正常基因HbA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后形成的镰刀型红细胞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A正确;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纯合子(HbAHbA)具有较强的抗疟疾能力,B错误;HbA和HbS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的位置上,而同源染色体不会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因此,基因HbA和HbS不可能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C正确;纯合子(HbSHbS)患病,杂合子(HbAHbS)不患病且抗疟疾能力增强,以上现象说明基因突变改变了生物的表现型,D正确。30.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突变为A基因B.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无关C.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参考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变异综合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不可逆转性,A错误;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的,B正确;质粒的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D错误。31.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利斯特利用植物及小鼠和燃烧的蜡烛进行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B.萨克斯通过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两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参考答案:A32.某科学工作者用活体生物材料制作了许多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如图所示的构成该材料的细胞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骨骼中具有该细胞

B.该细胞可能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C.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5种碱基D.图中液泡内的各种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参考答案:D33.如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个体

A.图1、图4

B.图3、图4

C.图2、图3

D.图1、图2参考答案:D34.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1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A.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类囊体膜B.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C.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D.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干扰实验结果,故应在黑暗中进行。根据题干中“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1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从而推动ATP合成。【知识链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形成ATP;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35.对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不再表达D.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参考答案:A36.下列有关生物成分、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Mg2+参与色素的合成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B.不同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C.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不只有线粒体、叶绿体D.磷脂是所有生物必不可少的脂质参考答案:CA.Mg2+参与色素的合成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故A错误B.不同的细胞中可以含有相同的酶,如有氧呼吸酶,故B错误C.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在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自身复制成两个,故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含磷脂,故D错误答案选C37.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

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T2噬菌体相似

C.核糖体不是只分布在内质网上

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参考答案:C38.RNA含量最高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中心体

D.

高尔基体参考答案:A39.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复制B.解旋后以同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C.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将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C【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而不是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A错误;解旋后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两条子链和两条母链形成两个DNA分子,B错误;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正确;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将DNA分解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将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的是DNA酶,D错误。40.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造成T淋巴细胞死亡.T2噬菌体和HIV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差别是

A.用于组成蛋白质的原料

B.用于构成核酸的原料

C.能源物质

D.转运RNA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Ⅰ.某实验室在小鼠的饲养过程中发现,正常小鼠种群中出现了一只毛色显白斑的雄鼠。研究发现,白斑性状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kit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研究人员利用此白斑小鼠和正常小鼠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配实验。实验一:白斑小鼠(♂)×正常小鼠(♀)→白斑小鼠(73只)、正常小鼠(68只)实验二:实验一中子代白斑小鼠相互交配→白斑小鼠(42只)、正常小鼠(22只)实验三:实验二中子代白斑小鼠×正常小鼠→每组交配后代均出现正常小鼠(1)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白斑性状是由____性基因控制,推测实验二中子代小鼠出现此性状比例的可能原因是____。(2)从小鼠脑组织中提取RNA通过____过程合成cDNA,利用____技术进行扩增后测序,测序结果显示突变白斑小鼠与正常小鼠的kit基因相比,作为转录的模板链中的一个碱基由C→T,导致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____,引起甘氨酸变为精氨酸。A.GGG→AGG

B.CGG→UGG

C.AGG→GGG

D.CGG→TGGⅡ.在某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1)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种。(2)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中基因型不相同的组合为____。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黄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参考答案:

(1).显

(2).显性纯合致死

(3).逆转录

(4).PCR

(5).A

(6).3

(7).AaBB×AaBb

(8).1/7试题分析:分析Ⅰ:由实验二可知白鼠后代中有正常小鼠的出现,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后代中白色:正常小鼠为2:1,最可能是显性纯合致死。分析Ⅱ中的题图和题意可知,aaB_、aabb表现为黄色,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Ⅰ、(1)由实验二可知白鼠后代中有正常小鼠的出现,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后代中白色:正常小鼠为2:1,最可能是显性纯合致死。(2)RNA要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故是逆转录。可以用PCR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原本对应模板链上C的是G,现在突变为T之后,mRNA上是A,符合该条件的只有A。Ⅱ、(1)由题图和题意可知,aa存在表现为黄色,黄色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三种.

(2)由分析可知,青色鼠的基因型是A_B_,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亲本青色鼠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如果亲本基因型不同,则亲本组合是AaBB×AaBb。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aB_、aabb有50%死亡,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由交配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2:9:3,其中黄色个体的比例是1/7。【点睛】本题关键是能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结合题干信息和遗传规律利用正推法进行推理、解答遗传问题。42.免疫脂质体是将抗体通过聚合物结合在脂质体(双层磷脂分子构成)上构建而成的,它利用抗体特异性靶向作用,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将脂质体包裹的药物送达病灶部位.这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具有高表达现象,提高了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研究人员将HER2作为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获取免疫细胞后,制备单克隆抗体TMAB,其通过阻断在HER2上的附着,产生抗肿瘤的效应.(2)阿霉素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可通过方式进入细胞,抑制细胞增殖,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利用脂质体将其包裹,通过缓释可以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3)研究者将TMAB与包含阿霉素的脂质体融合,制备出新型的抗乳腺癌药物阿霉素免疫脂质体.为确定其作用效果,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阿霉素进入细胞的量,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组别阿霉素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免疫脂质体HER2基因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a+﹣﹣+b﹣+﹣+c﹣﹣++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和阿霉素脂质体相比,阿霉素免疫脂质体的药物入胞量.但组阿霉素进入细胞的量最高,原因是.(4)为确认阿霉素免疫脂质体的靶向性,研究者设计以下实验,并测定了各组阿霉素进入细胞的量.实验中利用的a是细胞,若,说明阿霉素免疫脂质体具有靶向性.组别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免疫脂质体HER2基因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a细胞①+﹣+﹣②﹣++﹣③+﹣﹣+④﹣+﹣+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参考答案:(1)抗原

特异性(体液)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自由扩散(3)更高

a阿霉素是脂溶性小分子,在a组中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速度较快,相同时间内进入细胞的量较多(其余两组中阿霉素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相同时间内进入细胞的量少)(4)HRE2基因不(低)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乳腺细胞)

第2组的阿霉素入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考点】5C:恶性肿瘤的防治.【分析】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2、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解答】解:(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具有高表达现象,提高了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研究人员将HER2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获取免疫细胞后,制备单克隆抗体TMAB,其通过阻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产生抗肿瘤的效应.(2)阿霉素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该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3)由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阿霉素的相对含量a>c>b,对应表格分析:和阿霉素脂质体相比,阿霉素免疫脂质体的药物入胞量更高.但a组阿霉素进入细胞的量最高,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