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城项目1.2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1页
山与城项目1.2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2页
山与城项目1.2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3页
山与城项目1.2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4页
山与城项目1.2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与城项目1.2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二〇一九年十一月目录TOC\o"1-3"\h\u198901前言 II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根据附录G,区内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该工程属标准设防类。场地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灰岩。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确定,各建筑地段填土等效剪切波速vse取120m/s(经验值),红粘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取186m/s(详勘报告取值),建议施工时在现场对压实填土重新检测剪切波速校核场地土类别;基岩强风化剪切波速大于500m/s而小于800m/s;基岩中风化剪切波速大于800m/s。按场地设计室内外地坪高程整平后,当地下车库基坑边坡支挡结构与主体结构未脱开时,各拟建物地震效应评价各参数详见下表:表5.4-1拟建建筑地震效应评价表拟建物名称整平后覆盖层最大厚度(m)填土厚度(m)粉质粘土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建筑地段类别备注1#楼16.7915.391.40124Ⅲ0.45不利地段由1#地下车库连为一整体2#楼3#楼4#楼5#楼6#楼7#楼8#楼9#楼10#楼11#楼1#地下车库12#楼25.6423.642.00123Ⅲ0.45不利地段由2#地下车库连为一整体13#楼14#楼15#楼16#楼17#楼2#地下车库18#楼22.2222.220.00120Ⅲ0.45不利地段由2#地下车库连为一整体19#楼20#楼21楼22#楼23#楼2#地下车库24#楼32.1432.140.00120Ⅲ0.45不利地段由2#地下车库连为一整体25#楼26#楼27#楼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2#地下车库33#楼20.0920.090.00120Ⅲ0.45不利地段由1#地下车库连为一整体34#楼35#楼36#楼37#楼38#楼39#楼40#楼41#楼42#楼43#楼44#楼45#楼46#楼1#地下车库配套用房5.185.180.00120Ⅱ0.35一般地段注:拟建场地填土若在施工前进行碾压处理,需对填土剪切波速测试,然后根据新的回填土剪切波速重新进行场地地震效应评价。(2)当地下室基坑边坡支挡结构与主体结构脱开时,各拟建物地震效应评价各参数详见下表:表5.4-2拟建建筑地震效应评价表拟建物名称整平后覆盖层最大厚度(m)填土厚度(m)粉质粘土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建筑地段类别1#楼9.279.270.00120Ⅱ0.35一般地段2#楼5.283.981.30131Ⅱ0.35一般地段3#楼11.251.459.80172Ⅱ0.35一般地段4#楼3.803.800.00120Ⅱ0.45一般地段5#楼2.312.310.00120Ⅰ10.25有利地段6#楼3.763.760.00120Ⅱ0.35一般地段7#楼4.983.981.40122Ⅱ0.35一般地段8#楼5.514.311.20123Ⅱ0.35一般地段9#楼16.7915.391.40121Ⅲ0.45不利地段10#楼4.931.033.90166Ⅱ0.35一般地段11#楼8.328.320.00120Ⅱ0.35不利地段12#楼25.4423.442.00123Ⅲ0.45不利地段13#楼21.3521.350.00120Ⅲ0.45不利地段14#楼12.1712.170.00120Ⅱ0.35一般地段15#楼8.868.860.00120Ⅱ0.35一般地段16#楼9.644.445.20148Ⅱ0.35一般地段17#楼14.2314.230.00120Ⅱ0.35一般地段18#楼11.413.767.65156Ⅱ0.35一般地段19#楼17.3011.306.00136Ⅲ0.45不利地段20#楼10.693.597.10156Ⅱ0.35一般地段21#楼22.8822.880.00120Ⅲ0.45不利地段22#楼22.2222.220.00120Ⅲ0.45不利地段23#楼18.436.6311.80154Ⅱ0.35不利地段24#楼32.1432.140.00120Ⅲ0.45不利地段25#楼23.8123.810.00120Ⅲ0.45不利地段26#楼22.6022.600.00120Ⅲ0.45不利地段27#楼5.905.900.00120Ⅱ0.35一般地段28#楼12.2012.200.00120Ⅱ0.35一般地段29#楼16.9516.950.00120Ⅲ0.45不利地段30#楼14.8914.890.00120Ⅱ0.35一般地段31#楼23.3514.658.70146Ⅲ0.45不利地段32#楼28.8328.830.00120Ⅲ0.45不利地段33#楼20.0920.090.00120Ⅲ0.45不利地段34#楼17.217.719.50149Ⅲ0.45不利地段35#楼8.010.217.80181Ⅱ0.35一般地段36#楼12.7312.730.00120Ⅱ0.35一般地段37#楼8.372.575.80158Ⅱ0.35一般地段38#楼9.289.280.00120Ⅱ0.35一般地段39#楼4.780.584.20173Ⅱ0.35一般地段40#楼10.504.805.70148Ⅱ0.35不利地段41#楼15.259.355.90139Ⅲ0.45不利地段42#楼17.1117.110.00120Ⅲ0.45不利地段43#楼17.1817.180.00120Ⅲ0.45不利地段44#楼16.7716.770.00120Ⅲ0.45不利地段45#楼11.3711.370.00120Ⅱ0.35一般地段46#楼8.405.902.50134Ⅱ0.45一般地段配套用房5.185.180.00120Ⅱ0.35一般地段1#地下车库14.6914.690.00120Ⅱ0.35一般地段2#地下车库26.7426.740.00120Ⅲ0.45不利地段注:上述楼栋划分为抗震不利地段是因为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小于150m/s为软弱土,且覆盖层厚度大于15m地段,或钻探揭示下伏基岩存在溶洞地段;建议对填土进行夯实,提高密实度和剪切波速,等效剪切波速大于150m/s后,可按一般地段进行设计。施工应采取措施查明桩底以下岩溶发育情况。5.6地震稳定性评价对拟建场地素填土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后,在地震作用时本场地或场地附近不存在滑坡、崩塌、地基液化、震陷的问题。施工期间,应对桩底持力层进行勘察,查明岩溶的发育情况,确保桩(柱)底下较完整岩层厚度不小于三倍桩径或5m。岩土体的地震稳定性较好。5.7不均匀沉降根据设计方案及钻探资料,拟建场区整平后,上部土层主要为填土、红粘土,且分布较不均匀,若没有经过处理,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危害。目前场地已基本回填到设计高程,建议对上部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强夯),压实度应达到规范要求(持力层压实系数>0.97),承载力及不均匀沉降应达到建(构)筑物要求。5.8边坡稳定性评价5.8.1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按照设计方案(见方案设计平面图),场地按照设计标高平场后,场地四周及场地内主要新形成两处环境边坡AB和CD(高度小于1.5m的环境边坡本次不作单独评价)。各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见表5.7-1。环境边坡基岩顶面为反向沟槽,边坡素填土部分沿基岩顶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较低。主要破坏模式为填土内部圆弧滑动破坏。选取典型剖面18-18’进行稳定性定量计算。该环境边坡高6.0m,岩性为素填土。环境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边坡失稳方式按圆弧型破坏考虑。稳定性评价分析选取典型剖面18-18’(图5.7-1)在天然工况下和暴雨工况下边坡土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参数取值:天然重度γ=20.0KN/m3,饱和重度γ=20.50KN/m3;人工填土天然凝聚力C=10kpa,内摩擦角=22.00°,饱和凝聚力C=8kpa,内摩擦角=18.00°。图5.7-1典型填土边坡稳定性计算简图(据剖面18-18’)典型填土边坡稳定性计算表由计算表可知,边坡18-18’剖面在天然工况下K=1.031,在暴雨工况下K=0.820,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即环境边坡AB及其他土质边坡,直立开挖稳定性较差,建议采取重力式挡墙支挡。5.8.2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根据设计方案(基坑边坡编号及位置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及现场实际施工开挖情况,场地内新形成多处基坑边坡。各基坑边坡详细评价见表5.7-2。根据建筑布局开挖基坑,存在部分多面临空基坑边坡,在层面和裂隙双影响下,边坡稳定性较差,应引起注意。建议由专业设计单位对基坑边坡进行专项支护设计,基坑设计过程中尽量挖除多面临空边阳角,或根据基坑阳角边坡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支护设计。(1)素填土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该类型基坑边坡与上述环境边坡AB破坏模式类似,边坡直立开挖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即土质基坑边坡直立开挖稳定性较差,建议临时边坡放坡开挖,永久边坡利用建筑自身体系、外墙兼做永久支挡结构,并加强截排水措施。(2)典型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1\*GB3①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见表5.7-2),1#车库北侧的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b2b3和b6b7)岩质边坡部分为顺向边坡,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外倾层面控制。现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坡b2b3典型剖面5-5’进行稳定性定量计算分析。该边坡为岩质边坡,开挖深度5.4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其中素填土厚度1.2m,岩土界面平缓,直立开挖条件下,素填土部分易沿土体内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处于欠稳定状态。下部为灰岩,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60°。直立切坡,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裂隙J1和J2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近,为顺向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大。边坡稳定性受岩层面控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它外力引起的下滑力(kN/m);——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它外力引起的抗滑力(kN/m);——滑面的黏聚力(kPa),取90;——滑面的内摩擦角(°),取35;——滑面的长度(m),取18.58;——滑体单位宽度自重(kN/m),取1881;——滑体单位宽度竖向附加荷载(kN/m);方向指向下方时取正值,指向上方时取负值,将上部填土折算为竖向附加荷载,土体厚度1.2m,竖向附加荷载取298;——滑面倾角(°),取40;——滑体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取0;——后缘陡倾裂隙面上的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取0;——滑体单位宽度水平荷载(kN/m);方向指向坡外时取正值,指向坡内时取负值,取0;——后缘陡倾裂隙充水高度(m);根据裂隙情况及汇水条件确定,取0。稳定性验算结果为:Ks=0.805,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易沿岩层面发生整体滑移破坏,建议临时边坡顺层面开挖,永久边坡利用建筑自身体系、外墙兼做永久支挡结构,并加强截排水措施。②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见表5.7-2),1#车库北侧的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JBP8)岩质边坡部分为反向坡。JBP8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外倾裂隙J1控制。现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b1b27边坡典型剖面5-5’进行稳定性定量计算分析。该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开挖深度5.4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其中素填土厚度2.75m,基覆界面平缓,直立开挖条件下,素填土部分易沿土体内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处于欠稳定状态。下部为灰岩,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60°。直立切坡,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坡内;裂隙J2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很小;裂隙J1与边坡坡向相同,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大;边坡稳定性受裂隙J1控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它外力引起的下滑力(kN/m);——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它外力引起的抗滑力(kN/m);——滑面的黏聚力(kPa),取50;——滑面的内摩擦角(°),取20;——滑面的长度(m),取10.65;——滑体单位宽度自重(kN/m),取593;——滑体单位宽度竖向附加荷载(kN/m);方向指向下方时取正值,指向上方时取负值,将上部填土这算为竖向附加荷载,土体厚度2.6m,竖向附加荷载取532;——滑面倾角(°),取75;——滑体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取0;——后缘陡倾裂隙面上的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取0;——滑体单位宽度水平荷载(kN/m);方向指向坡外时取正值,指向坡内时取负值,取0;——后缘陡倾裂隙充水高度(m);根据裂隙情况及汇水条件确定,取0。稳定性验算结果为:Ks=0.887,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易沿着J1裂隙面发生垮塌破坏,建议临时边坡顺层面开挖,永久边坡利用建筑自身体系、外墙兼做永久支挡结构,并加强截排水措施。表5.7-1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序号边坡名称典型剖面边坡性质极射赤平投影图稳定性评价岩体设计参数及处理措施建议备注1AB3-3’、4-4’、5-5’、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6-16’、18-18’、19-19’边坡近直线型,长约345m,高约4-6m,坡向102°左右,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填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高度较小,建议红线范围内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环境边坡若以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则挡墙以压实填土作持力层,挡墙基底摩擦系数填土取0.30,挡墙的修建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有放坡空间,可采用坡率法进行放坡:土层1:1.50放坡后,坡肩和坡脚应修建排水沟,做好截排水和坡面防护工作。2CD26-26’、27-27’、28-28’边坡近直线型,长约95m,高约1.5-3.0m,坡向12°或19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填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高度较小,建议红线范围内有空间的放坡绿化,没有空间的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建议永久性放坡坡率1:1.5。表5.7-2基坑坡边坡稳定性评价序号边坡名称典型剖面边坡性质极射赤平投影图稳定性评价岩体设计参数及处理措施建议备注1a1a2、a2a3、a3a4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4-14’、16-16’、17-17’、18-18’、19-19’、21-21’边坡近直线型,长约345m,高约5.4m,坡向102°左右,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该边坡西侧为已建1.1期建筑和小区道路,基坑边坡开挖形成高约2.3-5.0m高差,施工过程为避免小区道路边缘开裂,严格放坡坡率开挖,并加强边坡变形监测。基坑边坡若以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则挡墙以压实填土作持力层,挡墙基底摩擦系数填土取0.30,挡墙的修建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a12a12-1、a16a16-1、a20a21、a1a1125-25’、26-26’边坡近直线型,长约45m,高约5.4m,坡向19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3a13a14、a17a183-3’、4-4’、5-5’、6-6’边坡近直线型,长约88m,高约5.4m,坡向102°,为土质边坡。该边坡为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土体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4a15a15-1、a18a19、a22a23、a9a1025-25’、26-26’边坡近直线型,长约45m,高约5.4m,坡向1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填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5a10a12、a15a16、a23a24、a19a203-3’、5-5’、7-7’、8-8’、10-10’、11-11’、12-12’、14-14’、16-16’、17-17’、18-18’、19-19’、21-21’边坡近直线型,长约208m,高约5.4m,坡向10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6a4a5、a24a2522-22’、23-23’、25-25’、26-26’、27-27’边坡近直线型,长约45m,高约5.4m,坡向1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该边坡南侧为已建消防通道,基坑边坡开挖形成高约2.3-3.8m高差,施工过程为避免消防通道边缘开裂,严格放坡坡率开挖,并加强边坡变形监测。7b1b230-30’、31-31’、32-32’、33-33’、34-34’边坡近直线型,长约83m,高约5.4m,坡向192°,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土体厚度0-5m,由素填土和红粘土组成。上部土质边坡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岩土界面平缓,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Ⅱ类,中风化等效内摩擦角68°。若直立切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为反向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裂隙J1和J2均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岩体强度控制,边坡整体稳定。灰岩岩体破裂角取62°。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另外该边坡北侧为已建建筑,该建筑地库设计高程与本项目地表设计高程相近,但基坑边坡开挖,临近北侧车库及上层建筑,建议施工过程中,加强边坡支挡和监测,避免造成临近车库地坪开裂。建议临时放坡率为素填土1:1.5,强风化岩体1:0.5。8b1b272-2’、3-3’、4-4’、5-5’边坡近直线型,长约112m,高约5.4m,坡向102°,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土体厚度2.1-4.3m,由素填土和红粘土组成。上部土质边坡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岩土界面平缓,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中风化等效内摩擦角60°。若直立切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为反向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裂隙J1与边坡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边坡开挖可能发生垮块现象,边坡整体基本稳定。灰岩岩体破裂角取58°。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加强截排水措施。中风化岩体按58°放坡。9b3b431-31’、32-32’、33-33’、34-34’边坡近直线型,长约83m,高约5.4m,坡向12°,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土体厚度2.1-2.8m,由素填土和红粘土组成。上部土质边坡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岩土界面平缓,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Ⅱ类,中风化等效内摩擦角68°。若直立切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为切向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裂隙J1和J2均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层间结构面与裂隙组合后形成楔形体,稳定性差,可能发生局部掉块。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岩体强度控制,边坡整体稳定,岩体破裂角取62°。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加强截排水措施。中风化岩体1:0.30。施工时及时清除不稳定块体。10b2b32-2’、3-3’、4-4’、5-5’边坡近直线型,长约112m,高约5.4m,坡向282°,为岩、土质混合边坡。上部土体厚度0-5.2m,由素填土和红粘土组成。上部土质边坡土体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岩土界面平缓,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中风化等效内摩擦角60°。若直立切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近,为顺向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大,可能沿其滑动;与裂隙J1、J2均大角度相交,经边坡稳定性定量验算,稳定性系数为0.805,边坡直立开挖处于不稳定状态。岩体破裂角取40°。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加强截排水措施。建议临时放坡率为素填土1:1.5,岩体开挖坡率不陡于岩层倾角。11b5b6、b11b12、b17b18、b23b2432-32’、33-33’、34-34’边坡近直线型,长约80m,高约5.4m,坡向19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基坑边坡若以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则挡墙以压实填土作持力层,挡墙基底摩擦系数填土取0.30,挡墙的修建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12b26b27、b8b9、b14b15、b20b21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边坡近直线型,长约200m,高约5.4m,坡向10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13b25b26、n19b20、b21b22、b15b16、b9b1030-30’、32-32’、33-33’、34-34’边坡近直线型,长约47m,高约5.4m,坡向1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14b6b710-10’边坡近直线型,长约40m,高约5.4m,坡向282°,为土质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15b12b13、b18b19、b24b25、b16b17、b22b2312-12’、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边坡近直线型,长约156m,高约5.4m,坡向282°,为土质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16a25a263-3’、4-4’、5-5’、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1-21’边坡近直线型,长约385m,高约5.4m,坡向282°,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开挖,利用地下结构自身体系进行永久支挡。17a5a6、a7a8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4-14’、16-16’、17-17’、18-18’、19-19’、21-21’边坡近直线型,长约345m,高约0-2m,坡向102°左右,为土质填方边坡。该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由于素填土及红黏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土坡形成后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或坡肩垮塌、不稳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红线范围内。边坡高度较小,建议放坡堆填,利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永久支挡。5.9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拟建场地临近周边区域为已开发建成小区和前期临时市政道路。按照设计方案,本次地坪设计高程与周边已建成小区和市政道路高程平进,但车库高程与周边已建建构筑物形成高度小于5m的高差,如基坑边坡a1a2、a3a4与西侧已建1.1期建筑和小区道路,基坑边坡a4a5、a24a25与南侧已建消防通道,基坑边坡a1a11、b1b2与北侧已建车库和小区道路,基坑边坡b2b3、b6b7、b12b13、b18b19与东侧已建市政道路。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坡顶开挖边线,按照边坡坡率(参照岩土参数建议表)进行开挖,完善边坡的截排水设置,并加强上述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及时采取适当支挡措施,防止对相邻建构筑物造成影响。6地基评价6.1地基均匀性评价素填土:主要分布场地南侧,承载力低,分布不均匀,埋深深度大,未完全完成固结,结构松散~稍密,属不均匀地基,不能直接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压实度应严格达到规范要求,承载力及不均匀沉降应达到建(构)筑物要求。红粘土:分布于场地局部缓坡、洼地区域,压缩性高(压缩系数a0.1~0.2=0.40MPa-1),且基岩面起伏较大,有突变现象。工程地质特性不均匀。灰岩:单层厚度大于20m,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7.55Mpa,承载力较高,且分布连续、稳定,但场地上部岩溶发育(垂直高度1.10~8.90m,分布深度4.60~31.20m,多有红粘土充填);场地内强风化灰岩埋深0-37.6m,整体随岩土界面起伏,局部地段存在强溶蚀洼地现象,工程地质特性一般;中风化(弱溶蚀)带埋深亦整体随岩土界面起伏,但岩体完整性较好、分布连续,工程地质特性较均匀。6.2地下水作用评价场地内各钻探深度内无地下水分布,根据相邻建筑场地经验,地下水及场地土对钢筋、砼微腐蚀性。但雨季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抽排水措施,抽排渗入基坑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施工区域应设置排水沟。另外,场地所在基岩为碳酸盐岩,属可溶性岩体,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疏排地表水,防止地表水体下渗,造成局部岩溶洼地或溶蚀裂隙地带岩溶现象扩大化,从而影响上部填土软化、细颗粒流失,最终造成地面塌陷。6.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采用桩基础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鉴于岩体较完整,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建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中的(8.7)公式进行计算,灰岩中等风化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91MPa。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建议填土的负摩阻力系数取0.30,素填土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25kpa(查工程地质手册值),红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35kpa(查工程地质手册值),强风化灰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250kPa(经验值)。6.4场地工程地质问题及特殊性岩、土评价素填土拟建场地内素填土主要由主要成份为粘土和灰岩碎块石组成,随意抛填,未经碾压密实,结构松散,大孔隙,稍湿,均匀性差。素填土主要是由前期平场时抛填形成。据调查,周边无化工类厂房,素填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因力学性质较差,不能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由于场地填土结构松散,可能出现地面开裂、沉降等危害,建议对填土进行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红粘土据当地经验,场地内红粘土具有如下特点:①纵向上具有上硬下软特征,②土层具致密状结构,③场地红粘土复浸水类型为Ⅱ类,即收缩后复浸水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④属中压缩性土;⑤具弱透水性,水在红粘土中主要以弱结合水存在。因力学性质较差,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场地红粘土复浸水类型为Ⅱ类,收缩后复浸水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场地地坪可能出现开裂、沉降等危害,建议对地坪加强结构层厚度避免开裂。灰岩及岩溶据当地经验,场地内灰岩具有以下特点:属可溶岩,强风化带厚度差异较大,局部段溶蚀较严重。根据本次钻探,本场地在钻探控制范围内发现有岩溶发育,根据钻探资料并结合现场及周边调查结果,该场地岩溶中等发育。灰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溶蚀发育,岩体多呈块状,局部夹粘土,基岩面起伏较大,厚度不均,均匀性差。由于岩溶溶洞发育的无规律性及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桩底持力层检测工作。6.5基础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6.5.1基础持力层选择①第四系素填土层:按设计地坪标高整平后,场地内土层分布不均,素填土层厚度不均,差异大,工程特性差,压缩性高,结构松散,直接选作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容易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拟建物安全。由于拟建物上部荷载不大,在地势平缓地段可对素填土进行分层压实处理,分层碾压厚度控制在0.60~1.00m。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λc大于0.96;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压实系数λc达0.93~0.96时,可采用压实填土地基。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当利用压实填土作地基时,不得使用淤泥、耕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作填料,当填料内含有碎石土时,其粒径不宜大于200毫米。当压实填土的成分为土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时,其压实系数λc达0.94~0.97时,其承载力可取150~200kPa。②第四系红粘土层:场地内土层分布不均,工程特性较差,压缩性高(压缩系数0.33~0.46),按设计零坪标高整平后,红粘土层厚度不均,基岩面突变较大。在斜坡地段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容易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基础整体位移,影响拟建物安全。不宜选作斜坡上基岩面起伏较大地段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在场地地势平缓地段,可选作拟建物浅基础地基持力层。由于持力层厚度差异大,基岩面起伏较大,若处理不当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建议地基开挖过程中若遇石芽出露,应进行剔打换填并设置褥垫层。③灰岩承载力较高,且分布连续、稳定,但局部地段岩溶发育,建议施工过程中如遇岩溶情况,桩身需穿越岩溶(溶洞),到达底板灰岩连续产出能满足抗冲切验算要求,或桩(柱)底下较完整岩层厚度不小于三倍桩径或5m,可作为基础持力层。6.5.2基础形式建议根据拟建场地岩土层厚度及分布情况,结合拟建物的特点和当地建筑经验,各建筑地段建议采用嵌岩桩基础,桩基础嵌入基岩深度以3倍桩径为宜,桩基础相邻基底高差较大时,应保证在基底应力扩散角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1#~2#地下车库场地地形平坦,红粘土厚度较大,但由于建筑面积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建议采用嵌岩桩基础。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选用两种不同的基础持力层,位于环境边坡部位和斜坡地带的基础深度应适当加深,各拟建物基础形式建议详见表6.4.1。当采用嵌岩桩基础时,应以较完整的中风化灰岩为持力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建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相关要求确定。计算公式如下:Quk=Qsk+Qrk(5.3.9-1)Qsk=u∑qsikli(5.3.9-2)Qrk=ξrfrkAp(5.3.9-3)式中Qsk、Q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无当地经验时,可根据成桩工艺按本规范表5.3.5-1取值;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强度标准值;ξr——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与嵌岩深径比hr/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可按表5.3.9采用;表中数值适用于泥浆护壁成桩,对于干作业成桩(清底干净)和泥浆护壁成桩后注浆,ξr应取表列数值的1.2倍。表6.4.1拟建工程基础形式建议表拟建物楼层F基岩埋深m结构类型持力层基础型式1#4/-13.88~9.40框架灰岩桩基2#4/-10.69~5.30框架灰岩桩基3#4/-10~9.80框架灰岩桩基4#4/-10~4.20框架灰岩桩基5#4/-10~1.80框架灰岩桩基6#4/-10~2.20框架灰岩桩基7#4/-10~5.70框架灰岩桩基8#4/-11.2~6.96框架灰岩桩基9#4/-15.50~15.50框架灰岩桩基10#4/-12.90~3.90框架灰岩桩基11#4/-11.40~8.10框架灰岩桩基12#4/-18.40~20.00框架灰岩桩基13#4/-110.50~19.40框架灰岩桩基14#4/-14.70~14.80框架灰岩桩基15#4/-14.70~6.50框架灰岩桩基16#4/-15.70~7.90框架灰岩桩基17#4/-15.80~11.10框架灰岩桩基18#4/-11.80~9.02框架灰岩桩基19#4/-15.26~15.00框架灰岩桩基20#4/-14.40~7.80框架灰岩桩基21#4/-10.90~15.50框架灰岩桩基22#4/-19.80~19.80框架灰岩桩基23#4/-19.20~18.30框架灰岩桩基24#4/-19.90~31.80框架灰岩桩基25#4/-16.90~22.0框架灰岩桩基26#4/-11.80~19.90框架灰岩桩基27#4/-11.34~3.00框架灰岩桩基28#4/-14.20~8.30框架灰岩桩基29#4/-15.90~11.20框架灰岩桩基30#4/-15.70~15.40框架灰岩桩基31#4/-18.70~24.45框架灰岩桩基32#4/-17.30~27.80框架灰岩桩基33#4/-12.40~25.60框架灰岩桩基34#4/-114.20~22.83框架灰岩桩基35#4/-110.40~15.50框架灰岩桩基36#4/-17.80~12.80框架灰岩桩基37#4/-11.60~9.00框架灰岩桩基38#4/-11.30~14.20框架灰岩桩基39#4/-16.20~18.80框架灰岩桩基40#4/-15.80~17.30框架灰岩桩基41#4/-115.20~20.20框架灰岩桩基42#4/-18.10~14.60框架灰岩桩基43#4/-15.50~15.70框架灰岩桩基44#4/-16.20~15.50框架灰岩桩基45#4/-15~9.50框架灰岩桩基46#4/-12.30~6.70框架灰岩桩基配套用房2/32~2.30框架灰岩桩基1#车库-10~14.69框架灰岩桩基2#车库-10~26.74框架灰岩桩基6.5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拟建场地上覆土层为素填土和红粘土,下伏为稳定性岩石(灰岩)。上部素填土厚度不均,结构松散~稍密,碎块石粒径和含量大,可能存在卡钻,填土厚度较大,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垮孔、缩径,沉渣厚度过大的问题;红粘土、强风化基岩厚度较小;中等风化基岩较完整,稳定性较好,易于成桩。桩基础施工时对上部土层采取护璧措施进行处理后,成桩是可行的。按场地设计整平后,填土厚度大,本场地桩基础施工可采用机械钻孔桩。机械钻孔桩具有优点:=1\*GB3①施工速度快。=2\*GB3②施工精度比较高。=4\*GB3④有利于环保。=5\*GB3⑤可自行行走,移机方便。=6\*GB3⑥机械化程度比较高。=7\*GB3⑦无需提供动力电源。=8\*GB3⑧同条件下,单桩承载力比钻孔灌注桩高。=9\*GB3⑨适用地层广泛。=10\*GB3⑩易于管理。本工程平基后基岩埋深大,成桩条件一般,宜选择机械钻孔桩。拟建场地施工过程中注意生产污水的排放;拟建场地紧邻已建成小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作业时间,避免影响周边社区人员生产、生活。6.6施工建议1、施工顺序:地基处理-桩基施工。2、场区内地表土层厚度较大,部分土质较软。采用机械成孔桩时,应加强桩孔护壁和清底措施,避免沉渣过厚、孔壁坍塌、缩径、断桩等工程问题。施工中应加强桩基检测。3、加强桩基底部岩石取样检测工作,以验证设计承载力,经验槽确认后,应及时浇注,以防基底持力层软化后强度降低,保证基础质量。4、当采用压实填土地基时,压实填土的质量应得到控制,应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分层碾压厚度控制在0.60~1.00m。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λc应大于0.96;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压实系数λc应达0.93~0.96。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当利用压实填土作地基时,不得使用淤泥、耕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作填料,当填料内含有碎石土时,其粒径不宜大于200毫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验证。5、当采用红粘土地基时,建筑物基础埋深应大于大气影响层深度,利用红粘土浅部硬壳层作持力层,并进行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是否可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开挖时宜采取保湿措施,对边坡应及时封闭或支护,防止失水干缩变形,并做好坡顶和坡面的排水工作。6、施工过程如遇岩溶(溶洞),建议桩身穿越岩溶(溶洞),到达底板灰岩连续产出能满足抗冲切验算要求,或桩(柱)底下较完整岩层厚度不小于三倍桩径或5m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7、环境边坡建议值:第四系土层:1:1.5~1:1.75,基岩强风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