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

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箭头指向表示共同电子对由W原子提供),下列说法还正确的是()

Li,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

B.原子半径:X>Z>Y>W

C.该物质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D.Z有多种单质,且硬度都很大

2、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Kh的作用是传导离子和参与电极反应

B.吸附层b的电极反应:H2-2e+2OH=2H2O

C.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D.若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池溶液pH基本不变

3、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0%和6%,发生反应为:

2NO(g)+O2(g)^2NO,(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试验数据如下:

压强(lxlO5Pa)温度CC)NO达到所列转化率所需时间(s)

50%90%98%

30122502830

1.0

90255105760

300.23.936

8.0

900.67.9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越有利于NO的转化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IxlO’Pa、90'C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

D.如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如速率v=/n//t表示,则在8xl()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

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i/s

4、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判断()

A.稳定性:H2S>H2OB.最高化合价:F>N

C.碱性:NaOH>Mg(OH)2D.原子半径:CI>A1

5、常温下,向lOmLO.lOmol/LCuCL溶液中滴加0/0moI/L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一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sp(CuS)的数量级为10口

2-2+

B.曲线上a点溶液中,c(S)«c(Cu)>Ksp(CuS)

C.a、b、c三点溶液中,n(H+)和n(OlT)的积最小的为b点

D.c点溶液中:c(Na+)>c(Cr)>c(S2")>c(OH")>c(H+)

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ABDEGIJK

+4+5

化合价-1-2-1+3+2+1

-4-3

原子半径/nm0.0710.0740.0770.0990.1100.1430.1600.186

A.常温下B元素的单质能与K单质反应B.A、I、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I

C.G元素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D.J在DBz中燃烧生成B元素的单质

7、下列反应或过程吸收能量的是()

A.苹果缓慢腐坏B.弱酸电离

C.镁带燃烧D.酸碱中和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酒精的分子式:CH3cH20H

B.NaOH的电子式:Na+[:0:H]

C.HC1O的结构式:H—Cl—O

D.CCL的比例模型:

9、已知:①H2(g)+Se(g)^^^H2Se(g)+87.48kJ②Se(g)-Se(s)+102.17kJ;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能I

t.

H;Se(g)

।b

A.H2(g)+Se⑸的总能量对应图中线段b

B.相同物质的量的Se,Se(s)的能量高于Se(g)

C.ImolSe(g)中通入ImolH2(g),反应放热87.48kJ

D.H2(g)+S(g)H2s(g)+QkJ,Q<87.48kJ

10、下列说法不无碉的是

A.一定条件下,苯能与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一葡萄糖一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可使淡水、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D.乙醇能与CuO反应生成乙醛,乙醛又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成CuQ

1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芯片

B.碳酸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氧化镁

C.S(h能用浓硫酸来干燥,说明其还原性不强

D.铁质地柔软,而生活中的钢质地坚硬,说明合金钢能增强铁的硬度

12、2020年1月武汉爆发新冠肺炎,湖北省采取封城封镇的措施阻止了冠状病毒蔓延。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

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e30分钟、75%

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醛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所以在家每天进行醋熏能杀死家里的新冠肺炎病毒

B.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PM2.5,属于气溶胶

C.电解食盐水制取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醛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标况下,1L2LNO与U.2LCh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75NA

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O.lmolNazCh晶体中含有0.3NA个离子

D.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I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14、对石油和煤的分析错误的是

A.都是混合物B.都含有机物

C.石油裂化和煤干馆得到不同的产品D.石油分馆和煤干馆原理相同

15、螺环化合物(环与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M在制造生物检测机器人中有重要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8。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是环氧乙烷(丛)的同系物D.一氯代物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6、有3.92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7.0

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为

A.Fe3O4B.FeOC.Fe2O3D.Fe5O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已知A与H2、CO以物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C分子中只有一种氢,相关物质转

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H4O

请回答:

(1)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化合物A属于燃

B.化合物D含有两种官能团

C.用金属钠无法鉴别化合物F、G

D.A与D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H3cH20cH2cH20H

18、一种副作用小的新型镇痛消炎药K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aCHCN

6CH,IH,0*

D

CH,07)CH,

ICH.OH[G-|-^-->CICH>-Q-CHCOOCH

CHCOOH1

F⑥

⑦⑧

CH,

(JHCOOC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B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一个

(2)反应⑥的条件为.反应⑧的类型为.

(3)反应⑦除生成H外,另生成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I.苯环上有且仅有四个取代基

n.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m.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只写一种即可)。

CHCHCOOH'/CHCH.COOH

(6)2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参照题中合成路线,设计由1,3-丁二烯合成

CHCH2COOH\/CHCHjCOOH

的一种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19、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已知:C1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回答下列问题:

(DC1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如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B的作用是

②装置C用于制备C1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lth,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化产物是

⑵粗略测定生成C1O2的量

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下装置D,将其中的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用蒸储水洗涤D瓶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再

用蒸馆水稀释至刻度。

b.从容量瓶中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l2+2S2O32-=2「+S4()62-),指

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4.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o

②进入装置D中的C1O2质量为,与C中C1O2的理论产量相比,测定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20、草酸(H2c20。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探究草酸的制备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下图所示: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l2O6+12HNO3-3H2c2O1+9NCM+3NOT+9H20。

(1)上图实验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为:____B装置的作用

(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所需要的试剂为:。

实验n: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已知:草酸晶体(H2c2O1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C,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产生H2。、CO

和CO2。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其钙盐难溶于水。

(3)请选取以上的装置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可重复使用,加热装置和连接装置已略去)。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E->B->G->o

(1)若实验结束后测得B管质量减轻1.8g,则至少需分解草酸晶体的质量为g(已知草酸晶体的M=126g/mol)o

实验III: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锌酸钾的反应

取一定量草酸溶液装入试管,加入一定体积的酸性高锯酸钾溶液,振荡试管,发现溶液开始缓慢褪色,后来迅速变成

无色。(反应热效应不明显,可忽略不计)

(5)该实验中草酸表现______性,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慢后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o

(6)设计实验证明草酸是弱酸。实验方案:(提供的药品及仪器:蒸储水、O.lmoH/NaOH溶液、pH

计、O.lmobLT草酸溶液,其它仪器自选)

21、苯氧布洛芬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苯氧布洛芬的合成路线如下:

o()H

c-CHicm

6K>Y5等XS詈

ABC

&CNCOOH

III

CH~CH>a«-aiiCH-at

o<5詈d<5/o<5

DE«««««

回答下列问题:

(1)苯氧布洛芬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A-D四种物质中,含有手性碳的有机物为一(填字母)。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4)若过程①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且另一种产物为HBr,由A生成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5)有机物M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M满足下列条件:

I.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ImolM可消耗2moiNaOH;

II.M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磁共振氢谱为3:2:2:2:2:3,且分子中含有Y〉结构。

M的结构有一种,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_o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丙酮(CH3coeH”为原料制备2一甲基丙酸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用)_o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答案解析】

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是O元素;W形成1个单键,W

是F元素;Z形成4个键,Z是C元素;X形成3个单键,通过提供空轨道形成1个配位键,X是B元素。

【题目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B>C>O>F,故B正确;

C.该物质中Li+和之间是离子键,C和O之间是共价键,故C正确;

D.Z是C元素,碳有多种单质,石墨的硬度很小,故D错误;

选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根据原子结构和成键规律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明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递变

规律,注意碳元素能形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同素异形体。

2、C

【答案解析】

电子从吸附层a流出,a极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2e+2OH=2H2O,b极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出t。

【题目详解】

A.由上面的分析可知,NaCKh没有参与反应,只是传导离子,A错误;

B.吸附层b的电极反应2H++2e,=Hzt,B错误;

C.将正、负电极反应叠加可知,实际发生的是H++OH-=H2O,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C正确;

D.若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则Na+向右移动,左池消耗OH-且生成HzO,pH减小,D错误。

答案选C。

【答案点睛】

B.电解质溶液为酸溶液,电极反应不能出现OH-

3、D

【答案解析】

A.由表可知,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可知升高温度不利于NO转化,故A错误;

B.由表可知,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可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在1.0xl()5pa、90C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C错误;

D.8.0xl()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时间为3.7s,转化的NO为amolxO.lx(90%-50%)=0.04amol,

反应速率、=△nMt,则NO的反应速率为0.04amol/3.7s=4a/370mol/s,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点睛】

从实验数据中获取正确信息的关键是,比较相同压强时,温度对平衡能移动的影响及相同温度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

影响,从时间的变化比较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C

【答案解析】

A.O和S位于同一主族,非金属性。大于S,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故A错误;

B.F没有最高正价,N是第二周期,第VA族,氮的最高正价为+5价,故B错误;

C.Na和Mg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NaOH>Mg(OH)2,

故C正确;

D.A1和C1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1>C1,故D错误;

答案选C。

5、D

【答案解析】

A.求算CuS的Ksp,利用b点。在b点,CuCL和Na2s恰好完全反应,方程式为Cu2++S2-=CuSI,溶液中的CiP

+和S2-的浓度相等,一lgc(Cu2+)=17.7,则c(Cu2+)=10-i7.7moi/L。则Ksp=c(Cu2+)•c(S2-)=10-17-7X10-17-7=10-35-4^4X10

二%,其数量级为10-36,A项错误;

B.曲线上a点溶液为CuS的饱和溶液,c(S2>c(Cu2+)=Kp(CuS),B项错误;

C.在水溶液中,c(H+)・c(OH-)=K、v,温度不变,其乘积不变,C项错误;

D.c点溶液Na2s溶液多加了一倍,CuC12+Na2S=CuSI+2NaCl,溶液为NaCl和Na2s的混合溶液,浓度之比为2:1.

c(Na+)>c(CD>c(S2-),S2-会水解,S2-+H2O=^HS-+OIT溶液呈现碱性,c(OH-)>c(H+),水解是微弱的,有cS

_)>c(OH-)o排序为c(Na+)>c(Cr)>c(S*)>c(OH-)>c(H+);D项正确;

本题答案选D。

6、D

【答案解析】

短周期元素,A、E有-1价,B有-2价,且A的原子半径与B相差不大,则A、E处于WA族,B处于WA族,A原子半径

小于E,可推知A为F、E为Cl,B为O;D有-4、+4价,处于WA族,原子半径与O原子相差不大,可推知D为C元素;

G元素有-3、+5价,处于VA族,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应处于第三周期,则G为P元素;I、J、K的化合价分别为+3、

+2、+1,分别处于HI族A、IIA族、IA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都大于P原子半径,应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I为A

I、J为Mg、K为Na;A.Na与O2常温下可生成NazO,故A正确;B.F\Mg2\AF+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

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F>Mg2+>AP+,故B正确;C.磷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存在同素异

形体,故C错误;D.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生成MgO和碳单质,故D错误;故选D。

7、B

【答案解析】

A、苹果缓慢腐坏,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弱酸的电离要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故B符合题意;

C、镁带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属于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B

【答案解析】

A.CH3cH20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0,故A错误;

B.NaOH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0-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其电子式为Na+可,

故B正确;

C.HC1O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1个H-C1键和1个O-H键,其正确的结构式为:H-O-C1,故C错误;

D.四氯化碳分子中,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四氯化碳的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在比例模型中要注意原子的相对大小的判断。

9、A

【答案解析】

A.根据①H2(g)+Se(g)(g)+87.48kJ②Se(g)-Se(s)+102.17kJ可得:H2(g)+Se(s)^^H2Se(g)

-14.69kJ,所以H2(g)+Se(s)的总能量对应图中线段b,故正确;

B.相同物质的量的Se,Se(s)的能量低于Se(g),故错误;

C.ImolSe(g)中通入ImolH2(g),H2(g)+Se(g)^^^H2Se(g)+87.48kJ,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87.48kJ,

故错误;

D.S和Se是同族元素,S的非金属性比Se强,和氢气化合更容易,放热更多,故错误;

故选:Ao

10、C

【答案解析】A.苯虽然并不具有碳碳双键,但在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故A正确;B.淀

粉经过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石

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中含有烯烧,可使滨水、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与滨水是发生加成反应,与酸

性高镒酸钾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O反应生成乙醛,乙醛能将新制的CU(OH)2

还原成CU2O,反应中都存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C

11、c

【答案解析】

A.利用高纯度的硅单质的半导体性能,广泛用于制作芯片,正确,故A不选;

B.碳酸镁加热分解可以得到氧化镁,氧化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故B不选;

C.SO2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浓硫酸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价态相邻,故SO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但

SO2有强还原性,故C选;

D.合金的硬度大于金属单质,故D不选;

故选C。

12、C

【答案解析】

A.醋酸为弱酸,不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而且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不宜长期熏醋,故A错误;

B.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为l—l()()n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若粒子直径大于lOOnm,

则不形成胶体,故B错误;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故C正确;

D.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属于无机物,过氧乙酸、乙醛和

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13、C

【答案解析】

A.在标况下,H.2LNO与11.2LO2的物质的量均为0.5mol,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2NO+(h=2NO2,所以0.5molNO和

0.5molCh反应生成0.5moINO2,消耗0.25molC>2,所以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应为0.75moL但因存在2NO2=N2()4

平衡关系,所以所含分子数小于0.75NA,故A错误;

B.l2g金刚石中C的物质的量为n=%产:=lmoL金刚石中碳原子成正四面体构型,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其他的

碳原子,因此每个C-C键中2个原子各自占一半,所以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故B错误;

C.每个NazOz中含有2个钠离子,1个过氧根离子,所以O.lmolNazCh晶体中含有0.3molNA个离子,故C正确;

D.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Imol氢气时转移2moi电子,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14、D

【答案解析】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都属于复杂的混合物,故A正确;

B.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都属于复杂的混合物,其中都含有有机物,故B正确;

C.石油裂化是将碳原子数多的烷点断裂成碳原子数少的短,由于烷点的断裂,会得到烷克和烯烧,所以裂化后得到的

产物中含有烯燃;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获得产品有煤炉气、煤焦油、焦炭;产物不同,

故c正确;

D.石油裂化是将碳原子数多的烷点断裂成碳原子数少的短,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原理不

同,故D错误;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D。

【答案点睛】

石油分馆就是将石油中不同沸点的物质依次分离,出来的叫做像分,主要是饱和烧。石油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炫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炫的过程,是不饱和燃。

15、D

【答案解析】

A.分子式为C5H8。,A错误;

B.两个环共用的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相连,类似于甲烷的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

C.环氧乙烷(丛)只有一个环,而M具有两个环,二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

D.三元环和四元环中的一氯代物各有1种,D正确;

故选D。

16>D

【答案解析】

7.0g

由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7.0g沉淀,则n(CaCO3)=sc,,=0.07mol,由CO〜CO2可知,

100g/mol

3.92g-0.07molx16g/mol

铁的氧化物中的n(0)=0.07mol,n(Fe)=------------~-2---------------=0.05mol,n(Fe):n(0)=0.05mol:0.07mol=5:7,则

56g/mol

铁的氧化物为FesCh,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7]比加成反应CH2=CH2+H2+CO一定条件rCH3cH2cHOBC

【答案解析】

石蜡分解生成A,A氧化生成C,C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则C为:弋丁小,因此A为HC2=CH2;A与CO、H2以物

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为CH3cH2CHO,B氧化生成E,E为CH3cH2coOH,根

据A、E的化学式可知,A与E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G为CH3cH2coOCH2cH3;根据C、D的化学式可知,C与水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贝!|D为HOCH2cH2OH,D与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F为CH3cH2coOCH2cH2OH,据此

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⑴根据上述分析,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是为弋;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沏弋J巴加

成反应;

⑵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CO一定条件CH3CH2CHO,故答案为:CH2=CH2+H2+CO

一定条件rCH3CH2CHO;

(3)A.化合物A为乙烯,只含有C和H两种元素,属于烧,故A正确;B.化合物D为HOCH2cH20H,只有一种官

能团,为-OH,故B错误;C.G为CH3cH2coOCH2cH3;不能与金属钠反应,F为CH3CH2COOCH2CH2OH,含-OH,

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用金属钠能鉴别化合物F、G,故C错误;D.A为HC2=CH2,D为HOCH2cH2OH,A

与D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0cH2cH2OH,故D正确;故答案为:BCo

【答案点睛】

正确推断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G的结构的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框图中A与E

发生反应生成G的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应用。

cCHCH:azeCHCH2CN„c-CHCHjCOOH

CH=CH2Cb.IINaCN||出0,||

TCHCH;aCHCH2CNCHCH<OOH

【答案解析】

CH2CN

A的分子式为C6H6,再结合D的结构,可知A为苯(,c为;D—E应为甲基(―CH3)

CH3CHCN

SCOOCH.

取代了Na,E为,G为

【题目详解】

(1)F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竣基,B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3个,故答案为:竣基;13;

(2)反应⑥为酯化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反应⑧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浓硫酸,加热;取代反应;

Z~~\产八人cCH,CHOH

(3)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_/LHCUOCH3JClCH,-^J^-CHCOOCHjCH20H

CH2OH

CH;OH

[^j|+HCHO+HC1ZnCb.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CH2cl

|^j]+HCHO+HCIZnCh「

+H2O;

(5)G(O—M'OCH。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条件的应该具有醛基,且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结构对称性高,

(6)由1,3-丁二烯合成II-,需引入两个竣基,可先通过加成反应(1,4-加成)引入两个氯原子,然后

CHCH;COOH

利用反应②的条件引入一CN,再利用反应⑤的条件引入竣基,故答案为:CH2=CH-

gCHCH2clzeCHCH2CN„n+CHCH:COOH

CH=CH2Cb.IINaCN.||%。II

k

*CHCH:aCHCHiCNCHCH2COOH

【答案点睛】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CH0),可能属于醛类(如R—CHO),也可能是甲酸(HCOOH)、甲酸酯

(HCOOR)>甲酸盐(HCOO-)、或者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19、分液漏斗防倒吸、防堵塞(或平衡气压、安全瓶均可)SO2+H2so4+2KClO3=2KHSO4+2CK)2检验有

L生成,进而证明C1O2有强氧化性2:1O2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0.324g

产生CKh的速率太快,C1CH没有被D中的溶液完全吸收;C中C1O2未全部进入D中

【答案解析】

⑴浓H2s04和Na2sCh反应生成S(h,A制备SO2,B装置有缓冲作用,可防止倒吸、堵塞;装置C用于制备CKh,

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则C中发生反应SO2+H2SO4+2KC1O3=2KHSO4+2CIO2,CI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在D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L,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L遇淀粉变蓝色;装置E用于吸收尾

气,反应生成NaCKh,双氧水作还原剂生成氧气,从而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⑵①碘遇淀粉变蓝色,当碘完全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

②C1O2与KI在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o2+10r+8H+=5L+2C「+4H20,结合L+ZSzCVFr+SQs*,可得

2

CIO2~5S2O3,则n(ClO2尸gn(Na2s2。3)=1x0.1000mol/Lx0.024L=0.00048mol,250mL溶液中含有

n(I2)=0.00048molxlO=0.0048mol,m(C102)=0.0048molx67.5g/moI=0.324g;CIO2部分没有被吸收、未完全进入D中都

导致测定值偏低。

【题目详解】

⑴浓H2sC>4和Na2s03反应生成SO2,A用于制备SCh,B装置有缓冲作用,能防止倒吸、堵塞;装置C用于制备

C1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则C中发生反应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CI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

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所以D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L,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L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

色;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Kh,双氧水作还原剂生成氧气,从而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①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B有缓冲作用,所以能防倒吸、防堵塞(或平衡气压、安全瓶);

②装置C用于制备C1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的酸式盐为KH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淀粉遇碘溶液变为蓝色,根据淀粉溶液是

否变色来判断是否有L单质生成,从而证明C1O2是否具有氧化性;

③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Kh,反应方程式为H2O2+2ClO2+2NaOH=2NaClO2+O2f+H2O,在该反应中

C1O2是氧化剂,NaCKh的还原产物,H2O2是还原剂,02是氧化产物,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2)①L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当碘完全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所用滴定终点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

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②C1O2溶液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102+10r+8H+=5L+2Cr+4H20,结合可得关系式:

C1O2〜5s2。3*,则n(CIO2)=|n(Na2S2O3)=|x0.1000mol/Lx0.024L=0.00048mol,则在250mL溶液中含有

n(I2)=0.00048molxl0=0.0048mol,m(C102)=0.0048molx67.5g/mol=0.324g;由于C中CIO2有一部分没有被吸收、未完

全进入D中都导致测定值偏低。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涉及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检验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实验操作规范性、

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20、球形冷凝管防倒吸碘水或LCDGFJ37.8还原性

+2+

5H2C2Oi+2MnOr+6H=2Mn+10CO2t+8H2O反应生成的硫酸镒或铳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取少量O.lmol/L草酸溶液于试管中,测定其pH,若pH>L则说明草酸为弱酸

【答案解析】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乙为球形冷凝管;B装置为安全瓶,其作用是防倒吸,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防倒吸;

(2)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

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故答案为碘水或b

(3)为证明草酸的受热分解产物中含有HQ、CO?和CO,先首先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检验水蒸气,

如果变蓝说明有水蒸气产生;再通入盛有冷水的洗气瓶除去草酸蒸气,防止草酸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接着通入盛有

澄清的石灰水的洗气瓶检验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再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的洗气瓶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然后再将洗气后的气体进行干燥,最后将气体再通过黑

色的氧化铜装置,一氧化碳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再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如果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为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环境,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

碳,连接顺序为A->C-D-G-FfE-B-G-J,故答案为C;D;G;F;J«

(1)由化学方程式CuO+CO理邕C11+CO2可知A管减轻质量为氧原子的质量,则n(CO):m(0)=1:16=n(C0):1.8g,

解得n(CO)为0.3mol,H2C2O1•2H20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H2C20.«2^0^3^0+00t+C023由方程式可知分解的草酸晶

体为O3mol,所以质量为:0.3molX126g/mol=37.8g,故答案为37.8;

(5)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镭酸钾溶液时,可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说明酸性高钛酸钾与

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高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草酸能够被氧化,草酸具有还原性,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发生

的反应为5H2CO+2MnOJ+6H+=10C02t+2如2++8上0,生成的硫酸镒或铸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2t

还原;5H2C201+2Mn01-+6lT=10C021+2Mn+8H20;生成的硫酸镒或镒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6)若草酸为弱酸,则其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O.lmol•!/草酸溶液的pH大于1。因此,实验证明草酸是弱酸

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0.1mol/L草酸溶液于试管中,用pH计测定其pH,若pH>L则说明草酸为弱酸,故答案为取

少量O.lmol/L草酸溶液于试管中,测定其pH,若pH>L则说明草酸为弱酸。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

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原则是解答关键。

21、醛键、竣基CD还原反应(写加成反应也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