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认定摘要《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材料可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必须包括现场的调查记录。如果这些证据材料将成为确凿证据,则必须对其进行审查,以确定其与客观性和可接受性的关系,特别是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为了判断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程序的合法性,调查机关收集证据的程序应适用不同的标准,排除规则应谨慎适用。还应充分警惕通过行政机关“借壳”的可能性。关键词:行政机关,刑事诉讼,证据目录TOC\o"1-3"\h\u26438一、相关概念概述 22522(一)对“行政机关”范围的界定 224533(二)“证据材料”的特定种类和类型 36514二、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力认定的现状分析 47133(一)实物证据的审査认定 48456(二)言词证据的审查认定 423983(三)瑕疵证据的审查认定 512020(四)行政法律文书的审査认定 68806三、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力认定的问題分析 723423(一)刑事诉讼法规定过于横糊抽象 723130(二)可能有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829193(三)监督审査不到位 830247(四)流程过于简化 912408四、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力认定的对策建议 1029940(一)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1014052(二)提升行政执法机关证据收集水平 1017882(三)加强行政监督 1120956(四)明确行政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程序 117577总结 1323492参考文献 14引言在刑事诉讼中使用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关心的问题,我国出台了多部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规定,然而,这些文件都没有明确规定与处决有关的最重要的证据问题。2012年,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最终就了关于使用证据的规定,第52条第2款补充说,行政执法证据可以用作刑事证据,这对执法部门和刑法部门很有帮助,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实现了更多司法机关的公正性。目前的《刑事诉讼法》也保留这一规定。然而,这一条款过于宽泛和含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使用的证据的范围、审查和使用的方式、随后的司法解释和其他法律文件等重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有关这一问题的条例中有许多不一致之处。在实践中,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的使用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当前情况和在刑事诉讼中使用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的难题,并根据问题和原因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就刑事诉讼中使用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的现状提出一些想法。一、相关概念概述(一)对“行政机关”范围的界定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一类行政主体。它是一个具有职能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2008年起草的《关于及时移交行政执法刑事案件的意见》第4条第2款也将行政证据材料移交行政执法机关。没有改动,但明确规定,“公安和监督机关不包括在内”。新的《刑事诉讼法》将这一主体界定为“行政机关”,拥有执法、调查和处理案件的权力[1]。(二)“证据材料”的特定种类和类型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8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有八种法律承认的证据: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然而,行政执法的适用和行政机关对案件的处理仍然涉及当事方的陈述、调查记录和现场记录。然而,除了明确识别的证据材料的类型外,法律还增加了“等”一词,这也产生了行政机关收集的其他类型证据材料是否可用于刑事诉讼的问题[2]。二、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力认定的现状分析(一)实物证据的审査认定《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强调,某些行政证据可以在刑事司法中使用,但鉴于这种证据的模糊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对"等"的争议有不同看法。目前,对“等内等”和“等外等”原则的两种基本解释将可用于刑事司法的执法证据限制在四种类型。实物证据、文件证据、视听材料和电子数据。然而,对于什么是“等外等”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必须包括实物证据,也就是相当于实物证据和文件证据;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要包括实物证据,还要包括一些口头证据[3]。与口头证据相比,实物证据相对稳定,不易受影响,在目前的法院程序中,大多数法院都承认实物证据的证明价值。然而,由于目前的立法过于抽象和模糊,法院在判决中只是笼统地引用了相关立法,而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这些立场和问题在以下案例研究中得到了分析和解释[4]。在李颖哲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中,二审中辩护人提出的检验报告以及侦查卷中《情况说明》收集程序不合法,依法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辩护意见,法院直接援引《刑事诉讼法》第54条作答。在对这一案件进行刑事侦查期间,湖北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于2018年3月29日出具的《关于经侦总队湖北经侦信息网遭破坏的情况说明》属于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材料,这些材料是根据其行政权力调查和处理案件的,在本案中,这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本案中,法院首先纳入了《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然后将湖北省公安厅的检查报告和立场声明直接作为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并根据其行政权力处理证据材料,然后得出结论认为,在案件中可以作为证据[5]。在这一过程中,法院没有确定《刑事诉讼法》第54条所载的证据类型,而这些证据必须符合检查报告和案件说明,但法院直接概述了证据材料。至于到底是书证、鉴定意见或其他证据,我们无法知道,更不用说与第54条的对应了[6]。(二)言词证据的审查认定在司法审理实践中,法庭主要在证人证言、询问笔录等言词证据对行政执法证据证明力认定的不统一。这是因为口述证据本身不稳定且变化很大,也没有明确的识别标准,因此,不同的法院往往对行政执法机关收集的言词证据拥有不同的平台。有些法院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4(2)条直接确定言词证据的证据能力,而有些法院则将这一条款作为依据,认为言词证据不属于法律的范围,不会被接受。一些法院通过全面研究和收集其他证据来审查和确定证词证据的证据力量,而一些法院则确定刑事诉讼中的行政执法证据是否是根据行政执法程序是合法的还是由调查机关收集或审查的来认定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力[7]。在李某某、陆某妨害公务一案二审中,针对李某某和辩方关于该案中所有证人的证词都是由公安机关在处理行政案件时收集的,不能明显使用的指控。在这里,法院认为,证人证词等言词证据证据属于第54条规定的行政执法证据的范围,其证据资格和证据力量可以确定,并可作为本案判决的依据。在2019年,王某因犯贩卖毒品罪再审审査一案,重审法院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驳回了他的请求,该款要求排除当事方就公安机关的供述证人证词提出的证据。当然,在整个司法程序中,尽管有这种现象,但仍然相对罕见。大多数法院将直接排除行政执法机关在此基础上收集的言词证据[8]。(三)瑕疵证据的审查认定刑事侦查的收集程序显然比行政执法更为严格,更加注重保护程序司法和保护当事人的人权。因此,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刑事侦查活动比行政执法活动更为严格[9]。因此,如果我们看一下取证程序的标准,就会发现许多技术上的缺陷,例如缺乏有关人员的签名、错误的记录、文件证据上没有印章,因此,由于事项、形式、程序等原因,证就会使得该证据因主体、形式、程序等违法而被排除使用,如果被排除在使用范围之外,它将大大降低行政执法证据的使用率。在胡立荣危险驾驶罪一案中,辩护律师认为,被告罪行的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首先,开始采集血样的强制行政程序严重违反了《行政强制法》。在执行强制行政程序时,交通部没有没有告知胡立荣强制行政程序的理由、依据及其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执法记录仪里也没有关于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答辩的视频内容。视频显示抽血和通知程序完全颠倒,由于收取程序是非法的,所收集的客观证据不能用于适用行政法作为终止的依据;第二,血液采集过程不符合相关技术规格,不可能确定血液样本是否无污染和有效。此外,在收集后储存血液样本方面存在问题,血样的身份无法确定,使人们怀疑所提供的血样不是被告的血样。关于辩方的这些意见,法庭认为,在调查之后,警察署对整个执法过程进行了录像,持续、完整和正确的录像记录,司法评估中心发布的搜查记录,加上检察官提供的信息、证人证词、被告供认等,法庭认为,这一证据的内容是客观和真实的,可以充分反映以下事实:胡立荣在酒后驾车时被捕,以及收集、储存和交易血液样本,将其送交检查,并作为裁决的依据。虽然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不系统的填充和通知程序的缺陷,但不足以影响证据的客观可信度。在本案中,法院不接受辩方方的意见,并把其认为存在程序瑕疵的行政执法证据作为定案依据,并充分证实了证据证明力[10]。(四)行政法律文书的审査认定关于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证明力,必须明确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提供的法律文件,如道路交通事故和处罚通知书。由于它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法证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被视为刑法证据,我们不知道它到底应该被称为什么类型的证据,也不知道它本身是否应该被视为证据。行政法律文件作为证据,在确定案件事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因此,我们需要总结和分析用于确定这类犯罪证据的强度,然后提出适当的措施。下面通过案例研究对这些立场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在陈其伟交通肇事案中,辩护人认为,公安机关交通事故报告报告没有以全面、客观和准确的方式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过失的责任,不应将其作为判断的依据。法院裁定,安全总局的交通事故确认书明确规定了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分工,收集证据的程序是合法的,事实的充分依据,被告陈其伟本人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因此,法院不接受辩护人在这方面的意见。关于本案而言,关于交通事故确认书,法院完全确认了根据整个案情和其他证据通过交通事故确认书确定的内容,并认定它有证据,并将其作为裁决的依据。三、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力认定的问題分析(一)刑事诉讼法规定过于横糊抽象法律明确规定,法律顺利实施。尽管《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的规定为将行政执法证据纳入刑事司法程序提供了法律支持,但这些规定过于模糊和抽象,没有明确的概念标准,而且存在不同的理论差异。解释导致实践中不一致的适用现象。最明显的方面是“等证据材料”的解释,这种解释直接影响到刑事司法程序中证据的类型和范围。以言词证据证据为例,有些法院认为证人证词等言词证据证据符合《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必须确定证据的证据;可直接去除;还有一个事实是,法院将利用证据的可信度作为审查和确定整个案件中行政执法证据证据证据的标准。同样的事情是证词的证据,确定其证据力量,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做法。种“同案不同判”将严重损害司法和司法机关的公正性。此外,关于《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没有具体说明案件中所包含的证据的类型以及为什么可能或不可能。作为判决的证据或依据。一般而言,法律规定含糊,法院笼统地适用[11]。(二)可能有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辩护权,司法机关有义务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然而,在刑事诉讼中直接使用官方证据会损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从而影响其合法权益。首先,公安司法机关的性质和地位表明,他们一般注重从行政机关收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不利的证据。这种证据有失偏颇,无法对被告人与嫌疑人进行全面评估,这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其次,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安全司法系统可以在刑事诉讼中直接使用口头证据,这样提供口头证据的人就不必再出庭了,这就损害了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第三,行政机关在查处案件时,可以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审讯,迫使其认罪,认为案件可疑的,可以将案件和证据移交给公安司法机关。即使公安司法机关不使用这些证据而进行审讯,犯罪嫌疑人一般也不知道两次审讯的区别,而被迫做出同样的供述。在法律规定的意义上,嫌疑人的这一恢复性供词是结论性的。但是,它是利用行政机关非法获得的证据,这显然违背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三)监督审査不到位在目前交叉处决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行政执法机关往往出于自身的利益,往往没有提起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常会出现有案不移、以罚代刑。滥用权力将导致行政执法人员对刑事案件进行不完整和不完整的移交,并收集和转移不主动和不完整的行政执法证据,导致丧失收集证据的机会而造成的损害或损失,而这将影响到案件查明事实损害当事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目前,检察院是行刑交叉案件主要的监督主体,在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时主要行使其监督权力。根据目前的做法,检察院很难直接触及有效行使其监督权力的行政法案件的细节,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此外,关于涉及刑事司法程序的行政执法证据的范围和审查,最高法院的解释违背了最高检察院的最高规则,造成处理问题的效率低下。例如,高某非法拘禁案的案件中,检察院提供了审讯期间的行政执法审讯记录,但法院认为证据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范围[12]。(四)流程过于简化许多公安机关的一些警察局在收到行政执法机关提供的案件卷宗材料时,没有核实案件卷宗中的类别和数量,也没有直接签字表示接受。这种现象在公安局的内部转移中特别突出。由于公安机关集行政执法权与司法权为一体,它在移交过程中变得更加混乱,在收到相关材料时可能直接缺乏必要的程序。做法较为严谨的派出所将正式审查已交案件卷宗签署和签发相关的确认书,并进行初步检查和审查。然而,提起诉讼的决定没有具体通知有关行政机关。关于移交主体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没有固定的移送主体。由政府部门推动的主体名义也不同。有些是以某科室的名义予以提交,有些是代表政府机关提交的,有些是代表市的一级单位提交的。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常常被忽略。这从表面上看,这种简单的方法对案件办理的进程没有重大影响。首先,这可能会导致证据材料的损失。如果司法机关不能对行政机关提供的材料逐一进行核实,某些证据可能会因工作人员疏忽而丢失,无法及时发现,特别是某些无法重复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再次收集证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个原因是未能再次收集证据,从而影响到判决和确定案件的事实,从而使罪犯和无辜者无法受到惩罚,也不能保障无辜之人不受追诉。其次,它会导致行政和司法机关之间沟通不良。在行政机关移交案件材料后,没有收到司法机关的答复,因此不再处理有关争端。然而,司法机关仍面临许多案件,在移交的一些案件中,司法机关将采取“拖字诀”,造成了犯罪嫌疑人长期处于不能确定的状态。四、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力认定的对策建议(一)完善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研究发现,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证明力认定问题,理论和实践领域存在许多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明确和含糊不清,这导致司法程序不一致,判决的模棱两可,将继续使不同的法院和法官在具体适用法律方面存在偏见。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刑事司法,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所有程序行动都必须以合法性为基础。只有在法律明确和有限的情况下,法官的裁量权有限的情况下,司法审理才更加公平和合理。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立法,补充和修订《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或通过司法解释提供具体解释,以明确有关的法律概念并明确刑事司法程序中证据的范围,理论和实践圈子中目前冲突点必须尽可能清楚。然而,在作出司法解释时,必须注意下级法律与最高级别法律的一致性,以确保法律制度的统一性。关于具体程序的解释和条例,所有部门也必须保持明确和统一,以避免造成混乱。(二)提升行政执法机关证据收集水平一般而言,行政执法人员是处理行政和刑事案件的第一批人员,也是整个案件的主要收集者。他们面临的犯罪现场是最完整和最健康的。这是因为,当行政执法机关发现案件是犯罪嫌疑人并将其移交司法机关时,案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犯罪现场不能始终被掩盖和保护,而且还会销毁许多可用来确定犯罪的证据,使之难以收集。因此,行政执法机关收集的证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案件的结果,这主要取决于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水平。所有行政执法机关都必须注意它们收集的证据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有必要加强法律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培训,以便行政执法人员能够掌握基本法律原则和法治概念,并以法律、文明和灵活的方式加强这些原则和概念。适用法律;对刑事案件中的法医证据敏感,可通过个案研究和其他形式的改进收集、修复和保存证据的能力,对操作程序进行实际培训;第三,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之间可以不时举行会议。经验、交流经验和提高双方的贸易能力,使双方能够了解处理案件的方法和程序,以便今后更好地调查和处理案件;最后,关于收集证据的方法,行政执法机关在收集固定的行政执法证据、注意诉讼程序、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统一收集证据、避免非法收集证据以及减少瑕疵证据方面,必须提高其收集证据的专业能力。(三)加强行政监督行政执法的证据质量与行政执法程序的进行密切相关。尽管由于行政程序的主动性,目前国内需要严格的法律和合理的规定,但仍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果没有监督,这可能会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行政法适用中的证据效力。因此,行政机关本身可以通过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来保护行政执法证据的合法性及其监督。首先,必须加强机构的内部监督。行政机关相关负责人要对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严格监督,严格要求行政执法人员违法时佩戴执法记录仪,确保行政执法证据完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全程不被"污染",符合相关程序要求。其次,是分级监督,即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程序进行监督。这种分级监督在整个行政系统中很常见,非常高效,对行政部门的执法工作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确定刑事司法中证据的证明力时,我们还必须牢记分级监督的作用,以改善监督的实施。(四)明确行政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程序必须承认行政执法证据的刑事证据能力,但从广义上讲,刑事证据能力并不意味着每项行政证据都可以在微观层面上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明确规定审查程序将有助于防止在刑事诉讼中不当使用行政执法证据。首先,必须审查证据的形式。在明确可转换和衔接的证据类型之后,侦查机关与检察院必须控制证据的审查。明确规定的实物证据、文件证据、音像材料和电子数据的审查必须侧重于收集过程中是否存在非法行为。对各种案文和评估意见的审查必须主要侧重于生产程序和方法,如果没有非法工作,也必须允许他们提起刑事诉讼,而无需重新收集。关于言词证据,不得使用当事方的陈述作为刑事证据。证人的证词必须考虑到是否不能再获得这些证词,重新获得这些证词是否会花费很多,以及这些证词对于案件的事实是否必要。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证人的证词才能转化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第二,需要转化的证据材料必须严格按照三个证据要素的要求进行审查。如上所述,这三项证据的要素包括合法性、适当性和客观性。行政执法证据是在行政过程中制作的。虽然收集标准和程序不如法证标准和程序,但仍必须包含三个要素。总结行政机关在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和实务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对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学界也有诸多讨论。本文对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认定进行探讨,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运用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的发展。参考文献[1]翁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合营合同范本
- 幕墙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呈贡县建筑工程合同范本
- 设备折旧合同范本
- 乡村自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标准版
- 企业网上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委托代理合同范本版
- 2024至2030年中国橡胶护角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针织毛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2024江苏省铁路集团限公司春季招聘24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剪映入门教程课件
- 大班-数学-加号减号-课件(基础版)
- 起重吊装作业指导书
- pMD19-T载体说明书
- 客户投诉产品质量问题处理
- 足球 课件 (共14张PPT)
-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pt课件
- 快时尚服装品牌的营销策略分析以zara为例
- 能源调度管理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