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的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_第1页
真的是的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_第2页
真的是的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_第3页
真的是的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_第4页
真的是的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的是的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

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副词典“事实上”相对频繁。人们对许多虚词词典、报纸和著作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其语法功能和发展过程。比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朱冠明的《副词“其实”的形成》、王江的《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多角度分析》等等。本文借鉴前人研究副词“其实”的成果和方法,根据副词“其实”在现代汉语中涌现出的功能、用法(篇章连接功能、人际功能和话语标记语),探讨说明这些功能、作用是“其实”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和语法化功能的显现。最后,本文还将预测“其实”今后语法化的走向。一、“完全”的语篇衔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句子中有“其实”,总会有与之相关的两部分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下文。说话人对“上文”出现的说法或论述有所不满,觉得“上文”或是以偏概全或是完全错误。这样说话人就会对“上文”表示否定,在“下文”论述中提出对“上文”的修正或是补充。例如1:1)李东宝接上来说:“这我,当然很高兴,很荣幸,可是您知道外边儿传我们赚了多少儿钱,其实不那么回事儿,上一期我们就赔了。”(王朔《编辑部的故事》)2)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有省事的分子也不少。(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3)他们关系是挺好,其实马锐跟谁关系都挺好,他在我们班挺有人缘儿。(王朔《我是你爸爸》)不管和“其实”相关的两部分内容以什么形式出现,都是说话人不满于“上文”,运用“其实”来引出“下文”,以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上文”要么直接出现,要么隐藏起来。于是,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最基本的语义模式:“X其实Y”。在这样一个框架下,“其实”连接上下文,“标记前后文关系”,也就客观上具有了篇章衔接功能,廖秋忠、屈承熹、张谊生等已注意到“其实”的这一功能。“其实”连接上下文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去掉句中的“其实”,似乎对原文意思的影响并不大。“其实”对于原话语来说可有可无,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这就是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其实”语篇连贯和衔接的语用功用。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副词“其实”主要用于句子或大于句子的结构之间,其意义是不同意上文观点,对上文所言发表评论,或否定或补充。在语篇中,“其实”除了是信息的否定或补充标记,还可以在会话中缓和语气,以及表明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例如:4)你们只知道他会说汉语,其实他的日语也挺好。5)A:你怎么不动筷子呀?难道嫌我做的饭不好吃吗?B:其实我已经吃过饭了,现在还饱着呢。6)A:我妹妹现在还在延安呢,她漂亮,有文化,就像左蓝。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你一定喜欢她。B:谁说我不喜欢你。我一直想告诉你,其实……你妹妹已经牺牲了。学者们对话语标记语“其实”的语用研究就已经涉及它的人际功能。比如“其实”是语气缓和的标记、表明说话人情感态度的标记以及信息短缺标记。在现代汉语中“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扮演情态副词的角色,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态度,主观化程度愈来愈高。“其实”后经常出现或可以补出“我觉得”、“我认为”、“我想”这类短语。例如:7)其实我认为,张艺谋的电影代表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我们也许可以把它叫做奇观电影,这是一个例子。8)其实,我想,你爸爸不是在教导你们,而是在熏陶。可见,“其实”在基本的篇章联结功能之外,还总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强调命题的肯定程度,具有双重的表达功能:“既是句段的评注语,又是篇章的连接语;既是语气情态的触发器,又是篇章组织的粘合剂。”[p.72]二、形容词“事实上”的语法程度(一)实词或结构式的语法化过程对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我们并不陌生,它最早由法国学者Meillet(1912)提出。语法化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单向、有序、抽象化和专门化等特征。根据上述语法化的定义,可知实词或结构式的语法化过程是不断虚化、向功能词演变、不断产生新语法功能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某词或结构式在某些上下文中会发展出语法功能的作用,并且一旦语法化,还会继续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二)概念功能的实现除了可以依据形成的时间先后来判定一个成分语法化的程度是高是低,还有很多语言学家建立起语法化程度的等级标准,让我们在共时平面上也能判断出语法成分虚化的程度。像:“Diehl(1975)将广义的空间关系分出四个等级,其中‘社会空间’的语法化程度最低,最高的是‘逻辑空间’。四种空间关系都以‘自我’为参照点:社会空间(我)﹥物质空间(这里)﹥时间空间(现在)﹥逻辑空间(在这种情形下)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作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据前文所述语法化含义,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来判定这个词的语法化进程,也就是它的语法化程度。语言学家Traugott(1982)将Halliday(1970)区分的三种语法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例如英语中的while一词在古英语中是“hwilum”,表示“有时”,只有概念功能。到中古英语时,表示“当……时候”,既有概念功能又有语篇功能。在近代英语中表示让步,有了人际功能。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一个词或结构式具有的语法功能从概念功能发展到人际功能,它的语法化程度就越来越高。“其实”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它的这三种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我们要从它还是一个偏正短语讲起。首先来看概念功能。朱冠明在其论文《副词“其实”的形成》中,对“其实”一词的发展历程做了详尽的论述,现概述如下(以下例句中“T”表示主位,“R”表示述位。)。古汉语中,“其实”最初是作为偏正词组结合在一起,意思为“它的果实”,其中“其”是代词,领格,如:9)摽有梅,其实(T)//七兮(R)。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诗经·摽有梅》)10)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T)//不折其枝。(R)(《淮南子·说林训》)上面例句中“其实”表示自然世界中的果实,是对现实物质世界中客观存在东西的真实描述。“其实”承担着概念意义。后来由于“实”意义的引申发展,“其实”有了“它的实质”、“它的真相”、“它的实际情况”等意思,较之前意义有所虚化,但仍然是个偏正词组,例如:11)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T)//皆什一也(R)。(《孟子·滕文公上》)12)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T)//无不危者(R),无公故也。(《吕氏春秋·有始览》)13)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T)//袭蔡(R)。(《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14)黄次公取邻巫之女,世谓女相贵,故次公位至垂相。其实(T)//不然(R)。(《论衡·偶会篇》)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此时的“其实”还没有明显虚化为副词,在小句中充当单项主位,只包含概念成分,主要体现了它的概念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中“其”的指代功能完全虚化,没有明确的所指;并且丧失了作主语的功能,“其实”作为一个副词也诞生了。如:15)帝畏余人怪,还以他语解之,曰:“其实抚宁荒余//(T),弥成不易(R)。”(《北史》列传第三十六)16)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T)//是一双(R)。(张又新《孤屿》)17)乃于宫门答之,其实后(T)//即叟之长女也(R)。(《北梦琐言》卷十八)18)其实权(T)//不欲臣事契丹(R),故坚辞之,非避事以违命也。(《旧五代史》卷九十二)19)“若”字只是外面做得来一似都善,其实中心有些(T)//不爱(R),此便是自欺。(《朱子语类》卷十六)这个时候,“其实”不再是唯一的主位,成为小句复项主位中除概念主位(主题主位)外的又一成分,表示转折关系。比如例15)中另有主题主位“抚宁荒余”,例16)中另有概念成分“中川(之屿)”,篇章功能呼之欲出。“其实”总是出现在分句的句首,还承担着连接上下文的任务,用一种转折连接的方式表达逻辑语义关系,逻辑功能没有丢失,仍有概念意义。此外Traugott认为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例15)到例19)中得到验证,随着虚化程度的加深,“其实”表达的主观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到最后已经能表达说话人的一些主观态度,人际功能正慢慢显现。现代汉语中“其实”作为一个副词,表示两种逻辑关系:否定性解说和补注式转折,概念功能也没有丧失。“其实”又是一个连接词,常常充当篇章成分。随着话语标记语“其实”被学者所关注,它的情态意义正凸显出来,特别是一些省略“其实”,语义没有变化的句子,“其实”的人际功能非常明显。前文对副词“其实”的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已有所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实”从一个偏正短语虚化为一个副词,语法功能渐渐丰富,从主要的概念功能发展到语篇功能、人际功能,这些功能的出现也推动着“其实”的语法化过程。特别是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其实”,概念功能正逐步退居其次,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成为主要功能。既然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代表着一种高程度的语法化,说明“其实”的语法化进程正向深层次推进。三、对连词的虚化来来语法化理论中存在着一种单向性假说。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语法化是一种单向的现象。Hopper&Traugott认为,语言的演变几乎毫无例外的是从实词向虚词的转移,或从不太虚的成分向更虚的成分的转移。连词是比副词更虚的一个词类,当然有可能由副词虚化而来。关于副词语法化为连词的问题,语言学家们早已谈及,如:“根据这个说法,咱们可以知道:(1)连词的本质也是副词,所以够不上称为连词的更是副词;(2)连词的特别职务是以一个clause做目的位,所以必须置于一个clause的前面,否则不能算为连词。”[p.254]“故连字界说,明分四宗:曰提起,曰承接,曰转披,曰推展。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为用”。[p.354]从这两段话我们可知:(1)连词和副词有一定的联系,有一部分连词来源于副词;(2)副词虚化为连词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必须置于一个clause的前面”;(3)副词和连词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存在模糊地带。那么副词会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虚化为连词,副词转化为连词的条件具体有哪些呢?我们要先从副词和连词各自的特点讲起。四、形容词的虚形是连词的条件(一)连词为关联、连接的原因副词主要充当状语,往往在谓语前面,主要特点是(1)主要充当状语;(2)具有修饰、限定等基本功能用途;(3)有的副词兼有其他功能,比如连接。连词则是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群甚至篇章,在句中的位置可以是句首,也可以是谓头,还可以是句尾。连词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作为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也不受修饰;(2)基本功能是关联、连接;(3)部分连词也可兼具其他功能,比如表达语气。“副词和连词看似有着各自不用的功能特点,前者的基本用途是修饰,后者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分属两个词类,实则存在划界不清晰的现象。例如:20)明天就发薪水了,有了钱先给阿珍寄一点儿去。20’)明天你就给我发薪水,我也不干了。例20)中的“就”起修饰作用,是副词;例20’)中的“就”起连接作用,是连词。连词与副词的界限并不分明。其中的原因,可以分析为:(1)有些副词与连词一样有连接作用;反过来有些连词又像副词一样带有明显的修饰意味。(2)有些连词常和副词搭配使用。(3)有些词本身就既是副词又是连词,如:果然、果真、不过、只是、尽管等。例如:21)尽管钱不宽裕,她还是把日子安排得有滋有味的。(连词)21’)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副词)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就认为:副词性连词即同时是副词又是连词,大多数关联副词是副词性连词;副词兼属连词即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二)连词的多重指向根据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以及副词和连词分界的模糊性,副词“其实”具备虚化为连词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副词都能转化为连词,所以副词向连词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副词要有一些连词的语法特点:(1)向连词虚化的副词应该具有连词的基本功能,比如:连接。(2)在句法位置上应该像连词一样比较灵活,一般位于句首。(3)和所跟成分的关系不像典型副词那么紧密,去掉之后对原句意思影响不大。(4)在语义上有转化的可能性。可以知道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那它有没有可能继续虚化为连词呢?对照上面副词向连词转化的条件,我们来具体分析“其实”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1)副词“其实”具有篇章连接作用。“连接功能是现代汉语副词的基本功能之一”,“其实”的篇章连接作用已经为许多语言学家所关注,表示对上文信息的修正或追加,表达转折关系。(2)“其实”像连词一样,也有多重指向。因为连词的基本用途就是连接,它关涉的语法对象就不可能是单一的,一定会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发生关联(多向性)。例:22)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过去有很大提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极大丰富。例22)句中第一个“和”是介词,仅指向后面的介词宾语;后一个“和”则是连词,前指“物质生活”,后指“精神生活”。“其实”因为具有篇章连接作用,所指向的语法对象当然也不止一个。例如:23)他看似文弱书生,其实是个拼命三郎。24)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有省事的分子也不少。(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例23)句中“其实”也表示否定,前指他的表面状况,后指他的实际状态。例24)句中“其实”表达补充意义,前指我的坚定做法,后指这种做法的原因。(3)“其实”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语义之间有联系,这为“其实”向连词转化提供了语义上的可能性。“其实”最初是一个偏正短语,在古代汉语中是“它的果实”的意思。后来由于“实”的意义的引申发展,“其实”有了“它(们)的实质”、“它的真相”、“它的实际情况”等意思,较之前义有所虚化,但仍然是个偏正词组。后来虚化为副词的时候表示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实际上,含有转折的意味。这和古汉语中偏正短语“其实”的语义一脉相承。而连词可以表达各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像并列、主从、转折等。“其实”已经带有转折的意义,发展为连词是可能的。(4)“其实”在句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在主语之后。例如:主语之前:25)A:我记得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啊!B:呵呵,其实我昨天已经过了生日了,不过还是谢谢你。26)尽管他比谁都玩得起劲,比谁都能熬夜坚持,但其实他从打扑克这种娱乐中很少体会到乐趣——哪是摸了一手好牌。(王朔《我是你爸爸》)主语之后:如果把例25)和26)句中的“其实”放在主语后面,句子的意思并不会发生改变。即:25’)A:我记得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啊!B:呵呵,我其实昨天已经过了生日了,不过还是谢谢你。26’)尽管他比谁都玩得起劲,比谁都能熬夜坚持,但他其实从打扑克这种娱乐中很少体会到乐趣——哪是摸了一手好牌。(王朔《我是你爸爸》)这一点和连词的特点是相通的,并且很多情况下“其实”都会出现在主语之前。(5)“其实”的语法功能十分丰富,具有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部分连词也是兼具其他功能,比如语气功能,如果去掉会对句子的语气产生影响,像“也罢”。“其实”的人际意义也反映出上述特点,比如“其实”有缓和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