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1.gif)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2.gif)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3.gif)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4.gif)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201b43c6b0a8aa144518ec7df4a316c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5、课堂小结: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不同点: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6、布置作业: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教学反思课题: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课时:第6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神圣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每一首乐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2、掌握《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沃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难点: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导入欣赏3首颂祖国的歌曲,复习歌曲《歌唱祖国》。“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二、请听《神圣的战争》和《在灿烂阳光下》。三、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红旗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4)在乐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四、欣赏了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乐曲,接下来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1、介绍捷克和沃尔塔瓦河。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沃尔塔瓦河”。(出示地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沃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她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她的歌颂和赞美。2、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看着乐谱哼唱。3、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什么乐器表现的?如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1、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2)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6)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地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8)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乐队全奏。4、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五、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4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风格、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红旗颂》气势恢宏,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神圣的战争》是一首苏联歌曲,表现出一种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伏尔塔瓦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教学反思课题:歌曲《西风的话》课时:第7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2、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时间,热爱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引入秋天美景图片。2、如果用绿色、红色、金色、白色来形容四季,哪种颜色最适合秋天?请同学们说说关于秋天的主题词:“秋收”“秋高气爽”“收获”“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丽的秋天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当夏天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西风对我们说……。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西风的话》。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1、初听歌曲。听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2、这么好听的歌曲,作曲家是谁呢?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曾赴美国学习,先后在欧伯林大学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1929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任教并兼任音乐教务主任,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爱国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朗读歌词,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到底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憧憬)。这也是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听师范唱。同学讨论,这首歌曲节拍是多少拍?运用了什么节奏型?5、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4/4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XXXXXX︱X-X-︱XXXXXX︱X--0︱,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我”“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6、学唱歌曲:1)跟琴视唱歌谱。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2)用“啊”随琴唱旋律,并试着打节拍演唱。3)填词唱歌曲,手风琴伴奏。4)接龙唱练习。5)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我们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袄”“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边听边唱,认真体会在演唱时,哪些地方可作渐强或渐弱的处理?分组讨论,将歌曲的旋律线画在课本上,说说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有哪些好处?(使歌曲更好听、更富有感情)7)尝试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将歌曲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轻柔、舒展的声音演唱,找一位同学指挥集体演唱。四、教师小结。五、课后拓展: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教学反思课题: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课时:第8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教学重难点:体会不同音乐形式,表达同一主题时的异同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1、复习歌曲《西风的话》。2、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维瓦尔第(约1675—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独奏小提琴与乐队演奏的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海上风暴》、《悦意》,大协奏曲《四季》等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创作了十几部歌剧及众多的声乐、器乐作品。《四季秋》是他写作的《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秋》是其中的一首。《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
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3、分乐章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4、欣赏全曲。5、小结。教学反思课题:《丰收锣鼓》课时:第9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辨别笛子、唢呐、二胡、堂鼓、云锣这几件乐器的音色。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了解音乐如何表现人们的生活。3、依托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喜爱中国的民族乐器和民族乐曲。教学重难点: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下面请大家欣赏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师:录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乐器里面属于哪一类乐器吗?生:打击。师:对,缶是鼓的一种,属于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呢?生:铜锣、木鱼、梆子、钹……讲授新课(一)初识音乐《丰收锣鼓》师:看来咱们同学们课外音乐知识涉猎真丰富,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打击乐器。当然在我国除了打击类乐器以外还有很多种其它乐器。师:大家一起来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以打击乐器为主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师:在观看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观察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出现了哪些乐器?2、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学生欣赏乐曲,教师介绍:《丰收锣鼓》的作者。师:给大家二分钟的讨论时间,请前后位小组间讨论交流演奏中出现的乐器有哪些,小组最后确定一名代表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教师介绍:中国民族乐器。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每种乐器在演奏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你知道这几种乐器的发音吗?(二)分段学习音乐《丰收锣鼓》。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多提问几个学生)生:丰收的喜悦之情。师:丰收锣鼓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描绘了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师: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丰收锣鼓》。乐曲分四个部分:(放第一部音乐)师:这段音乐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丰收锣鼓》。(放第二部分音乐)师:同学们说地真不错,这欢庆的锣鼓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欢庆现场,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吧。听,什么乐器吹起了嘹亮的号角。(播放第二部分音乐)生:唢呐。师:唢呐声把我们引到了金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飘香的茶山,这段优美、轻快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在劳动时的怎样心情?生:高兴、喜悦。②这一部分优美、抒情。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放第三部分音乐)师:欣赏第三部分,重点感受笛子、云锣的音色以及他们所表达的散板旋律情绪。师:1、前半段的旋律有何特点?后半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哪两件?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放第四段音乐)师: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音乐是如何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的?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三)整体感知乐《丰收锣鼓》谈本节课收获。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要让学生尽情的说,教师要加以引导。三、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教学反思课题:《黄河船夫曲》课时:第10课时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教学重难点:1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走进西部1、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赏析陕北民歌。1、介绍地域环境。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1)生随琴唱重复旋律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强弱次强弱)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1)分析方言特点。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2)分析衬词特点。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小组对唱,参与律动。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段、一问一答)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小结与延伸1、小结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教学反思课题:《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课时:第1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2、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创编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2、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1、教师:(出示地图)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份吗?学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代属齐鲁燕赵。教师:今天,就由老师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的音乐世界。由地图或老师讲解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新课教学1、欣赏《包楞调》(1)教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中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它们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教师: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愣愣”而得名。教师:请同学们跟随钢琴演唱音程,学生演唱。(3)教师: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包楞调》(出示谱例),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4)教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包楞调》进行对比,找出两首音乐作品中相同的地方。学生:两首歌曲中都使用了衬词。(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采用先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其对歌曲表现欢乐情绪所起的作用。用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根据地方方言的不同,加衬词和衬句也有所不同。2、欣赏《沂蒙山小调》(1)教师: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句。学生思考并划分乐句(2)教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学生听音乐并回答(3)教师(出示图例):这条旋律的发展规律我们称之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结束与下一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中发展旋律的一种常用方法。(4)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创编旋律。3、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教师播放江苏和河北两个地区的民歌《孟姜女》。教师:不同地区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学生回答(河北民歌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课题:欣赏《月牙儿五更》、《乌苏里船歌》、《走绛州》课时:第1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激发学生对关东支脉音乐的兴趣和热情。2、通过聆听《月牙儿五更》等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关东支脉音乐的特点。3、认识和了解《月牙儿五更》等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自信地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教学重难点:1.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2.有表情地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二、新课教学1、教师:我们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找出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2、教师播放音频《月牙儿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中国民歌中的哪一类?学生回答。3、教师:大家能不能说出这首《月牙儿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简介板胡。4、欣赏《月牙儿五更》。学生欣赏歌曲。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音乐创作的源泉。5、教师:简介郝哲族。我们来欣赏一首郝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学生:三部分。教师:开头、结尾部分与中间段落有何区别?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教师:我们来学唱一下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学生学唱,教师纠正。教师:同学们都知道音乐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生欣赏合唱《乌苏里船歌》。6、教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关东支脉音乐了,那么关东支脉音乐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与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7、欣赏一首流传于山西和陕北的由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合奏作品《走绛州》,大家思考这首《走绛州》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教师:我们来做一个乐器音色听辨的连线题。教师小结: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这首《走绛州》也是根据汉族民歌《一根扁担》改编的,下面我们来欣赏由歌唱家演唱的民歌《走绛州》。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课题:1、介绍京剧基础知识。2、学唱京剧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课时:第13课时教学目标:1、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和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2、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韵味。3、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京剧艺术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1.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2.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教师:同学们知道被称为中国国粹的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我国的京剧艺术八大精神,它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它发端于“四大徽班”进京,下面我们了了解一些进京的基础知识。二、新课教学教师播放音频《猛听得金鼓响》《海岛冰轮初转腾》,请学生判断两个唱段分别为何种唱腔。学生回答:《猛听得金鼓响》为西皮、《海岛冰轮初转腾》为二黄。2、教师:在京剧表演中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我们会把这些不同的角色称为行当,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分别介绍各行当。看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他们的行当。(出示图片)学生回答。学唱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4、介绍播放梅兰芳版《猛听得金鼓响》,请学生思考梅派唱腔特点。学生:音色圆润明亮、位置比较靠前、尾音呈抛物线甩音。介绍播放梅派其他版本的《猛听得金鼓响》,验证梅派特点。5、教师:播放《猛听得金鼓响》,请同学们思考唱段使用了何种唱腔。学生:西皮唱腔。学生跟随音频做节拍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吊嗓开声。学生吊嗓,教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演唱《猛听得金鼓响》。学生跟随伴奏演唱。6、教师: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音准和节奏,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唱段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教师:整段唱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出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军豪气冲天之势?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演唱是否正确。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课题:歌曲《樱花》课时:第14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及探索音乐的愿望。3、感受都节调式的特点,能用中文、日文演唱歌曲《樱花》。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樱花》。2.都节调式的特点。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1、播放电影<<浪漫樱花>>片段,(里面有樱花飘落的美景,有动感的音乐和舞蹈。)今天呢,老师就带领大家,乘着音乐的翅膀,去了解日本灿烂音乐与文化。)2、引入樱花的介绍。二、学唱《樱花》欣赏完美丽的樱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樱花》1、课件出示歌曲词谱,介绍歌曲。完整的欣赏一遍,并思考:音乐带给你的感受,歌曲的情绪?2、播放课件音乐,欣赏歌曲《樱花》,感受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典雅古朴、清新明朗、优美抒情,旋律朴实无华,生动、细腻,)3、跟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谱。提醒学生哼唱时必须注意歌曲的情绪!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以级进为主还是以跳进为主(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音?并找出乐曲中完全相同的小节)(回答问题)4、跟课件音乐轻声演唱歌曲。5、观察歌曲所使用的音和句末所用的落音情况。(34671,落音在3)6、简单介绍日本的民间“都节调式”。其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词乐关系一字对一音为多。节奏平稳,旋律自然流畅,具有幽雅古朴、清新明朗的色彩和浓郁的日本风味。在此过程中简单介绍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五声调式,并对歌曲中出现的奇特落音跟我国的歌曲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这种奇特落音是日本音乐中的一个特色,也以此来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音乐的欲望!7、欣赏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你的感受?感想是什么?(优美抒情)速度又应该?(中速。缓慢)?提醒学生:因为歌曲旋律抒情流畅,所以要运用连贯的气息来演唱。(级进式的旋律朴实无华,生动、细腻,常使人想起脚踏木屐款款而行,陶醉于花海中的日本人民。)8.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尝试用日文演唱!三:深入拓展:观看歌舞伎表演的片断,说出表演的风格特点。教学反思课题: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课时:第15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开阔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远文化的愿望和态度。二、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特点。三、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教学重难点:1、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2、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3.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而分散。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樱花》及都节调式。2、出示地图,展示本节课要学作品的地理位置。二、新课教学东南亚——印度、泰国1、甘美兰——印度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是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⑴播放《甘美兰》音频,通过聆听作品判断有哪种类型的乐器。⑵出示甘美兰合奏图片,帮助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以何种打击乐器为主?⑶再次聆听,请学生思考旋律与节奏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⑷教师总结甘美兰音乐:2、蜡烛舞⑴教师介绍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及泰国舞蹈,简单介绍泰国的蜡烛舞。⑵请同学观看泰国蜡烛舞视频,仔细观察舞蹈表演时手持蜡烛的动作,请同学模仿及互评。⑶再次欣赏作品,请学生思考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及音乐特点是什么?(主要伴奏乐器有锣、鼓。泰国音乐文化具有东南亚许多国家所共有的锣群文化特点。)西亚——土耳其3、短颈乌德⑴简单介绍土耳其音乐的发展。⑵观看视频,请同学表述一下乌徳琴的外观。⑶欣赏用短颈乌德演奏的乐曲,思考作品的旋律、节奏特点。⑷教师拓展介绍乌德琴:⑸请同学比较观察琵琶语乌德琴的图片,寻找异同。南亚——印度4、曼德⑴观看印度影片片段,体会印度的风土人情。同时请同学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印度音乐。(具有很强的宗教性)⑵出示印度音乐家香卡演奏西塔尔的图片,简单介绍西塔尔琴。⑶知识点介绍:拉格和塔拉小结:边听音乐变填写表格,回顾本单元所学。教学反思课题:欣赏《阿里郎》课时:第16课时教学目标:(一)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阿里郎》,生动形象的表现歌曲内容。(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并以舞蹈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感受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力及领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三)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感受朝鲜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活动,学唱歌曲《阿里郎》,体验作品中的情绪,并能从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聆听设疑,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师:她是谁?同学们喜欢她吗?主题曲喜欢吗?听大长今主题曲《呼唤》,提问: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看歌谱感受音乐特点。你对朝鲜族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二)、朝鲜族相关知识介绍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教师总结。1、我国朝鲜族的分布情况。2、朝鲜族乐器介绍(伽耶琴、长鼓)(三)、《阿里郎》相关知识介绍及音乐特点师: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朝鲜民族民谣中有一首历史非常悠久的民谣,这首民谣是《阿里郎》,这首民谣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1、介绍阿里郎的故事。师:同学们想不想欣赏这首民谣啊?2、欣赏并感受民歌《阿里郎》的音乐特点。同学们谈感受,欣赏阿里郎组合演唱的《阿里郎》。3、欣赏阿里郎组合演唱的《阿里郎》实况片段。感受两种风格的区别,增加学生的兴趣。(四)、学唱歌曲《阿里郎》1.学唱歌谱(1)教师范唱歌谱。(2)师生合作讨论分析歌曲的节拍、调式、节奏型、乐句,找出相同的节奏及难点节奏。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重点节奏。接下来分组练习重点节奏型,教师给与指导。(3)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用“啊”来演唱,第二组用“哦”来演唱。每组打节奏视唱歌谱。(4)在学生比较熟悉谱子的基础上,再采用卡农的形式演唱。2、学唱歌词(1)诵读歌词,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阿里郎》,进一步感悟歌曲的音乐特点并熟悉歌曲。(2)跟随教师弹琴学唱歌词。(3)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男女声分别演唱。3、创编表演(五)、课堂小结巩固知识.教学反思课题:第六单元管弦和鸣音乐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课时:第17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懂得欧洲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2、通过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法,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使学生初步熟悉欧洲音乐的一般特征。2.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3、认识各种弦乐器,了解音质、音色、表现力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难点:1、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2、听辨不出弦乐器在不同音区的音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三次备课一.导入二、新课教学1.简介西洋管弦乐队2.自学指导,了解弦乐器组(1)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判断下图中那些乐器属于弦乐器组?(2)归纳总结。3.辨别音色(1)音色的概念(2)依次欣赏作品片段,了解弦乐器组乐器的特点4.合作探究,欣赏作品(1)欣赏《查尔达什舞曲》A.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说出主奏乐器及感受。B.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判断在那些音乐要素上的鲜明变化形成了情绪上的对比变化。C初听全曲。小组合作,划分段落。D介绍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E对比欣赏不同演奏家和演奏的此曲,了解演奏家二度创作的特点:由于演奏技法、人文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对作品的诠释和表现也不相同。(2)欣赏《梦幻曲》A.聆听《梦幻曲》音乐主题,划旋律线,谈谈感受。B.随琴声轻声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打4/4拍指挥图示。C.聆听《梦幻曲》全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D.分析作品,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管乐器组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园林景观工程零星合同标准
- 衢州浙江衢州江山市交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葫芦岛2024年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教育局赴高等院校招聘教师9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秦皇岛2025年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招聘人事代理人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甘肃2025年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珠海广东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招聘4名合同制职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2025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枣庄2025年山东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浙江杭州市明远未来幼儿园编外教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福建师范大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
- DLT1123-2023年《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全册教案
-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西冯街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金锁记优秀课件
- 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杀虫单废盐资源化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单词表(默写版)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 世界国家地区区域划分 Excel对照表 简
- 幼儿园手工教学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以自贡市幼儿园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