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2《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2《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2《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2《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编制说明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任务来源2022年,《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列入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度上海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2.1上海柑桔产业发展现状目前,上海市柑桔栽培面积约6.0万亩,占全市林果生产总面积的30%,年产量10万吨,平均亩产1580kg,是种植户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上海柑桔作为传统产业在本地区果品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一段时间,上海柑桔一度成为郊区农业产业结果调整的优选树种,然而,由于品种结构单一、栽培管理粗放、树龄老化和果园机械化程度落后等多重因素,导致上海市柑桔种植面积逐年下划、桔园效益持续较低,因此,规范化建园、标准化栽培、绿色安全生产是未来5-10年实现上海柑桔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2.2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柑桔产业的特点或优势上海是适宜柑桔栽植的北缘地区,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试种柑桔,90年代因成功突破柑桔分布北缘低温临界线引起业界关注,并获得快速发展,上海柑桔生产主要集中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占全市柑桔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上海柑桔作为传统产业是种植户主要的收入来源,实行柑桔高标准建园和绿色安全生产是上海柑桔优质优价的必经之路2.3存在的问题2.3.1品种结构单一,果园布局不合理,机械化程度低上海地区柑桔种植以温州蜜柑为主,栽培大多沿用几十年来传统的管理模式,株行距3*3米,全园封行,所有农事操作都要人工进行,行间沟和围沟都较浅;土壤pH值都在8左右,部分果园叶片黄化;种植户多为50岁以上的农户,文化程度偏低,果园机械化程度低、人工贵,是桔园效益下降的问题之一。2.3.2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有待加强柑桔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柑桔生产上往往通过增加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缺乏规范使用绿色农药,严重影响柑桔的绿色生产和果品安全。2.3.3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柑桔产业链中重要环节,是提高果实商品性和缓解柑桔采收期鲜销压力的有利措施。但由于受技术和硬件条件的影响,上海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不到鲜销量的5%,桔园普遍存在采后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低、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不到位、与上海柑桔全产业链的连接不够,依据果实大小、外观、可溶性固形物等进行精准分级是提高柑桔果品等级,实现上海柑桔优质优价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开展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的预研制是上海柑桔产业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从柑桔产前的产地环境和建园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产中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标准,产后的从采收和贮藏运输等一系列环节的标准都亟需开展研究和制定,有助于促进上海地区柑桔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起草小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为牵头单位,即会同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市柑桔研究所和上海市林业总站一起组建成立编制小组。主要工作过程4.1文献查阅及相关资料收集(1)产前技术标准体系的梳理柑桔产前技术标准包括产地环境标准2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各1项)、建园技术标准1项、种质苗木标准3项(表1)。产地环境是保障高品质柑桔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在产地环境方面可直接引用相关标准中的参数指标,达到绿色食品要求以上,个别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原基础上略有提升。目前,与柑桔建园相关的标准只有1项,而且属地方标准。由于地区立地生态条件、栽培模式等的差异,相关发布标准的可参考性和可借鉴性有限。因此,针对柑桔园建设中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如道路、排灌系统设等内容亟需开展调研,从而制定适合上海地区的高质量柑桔园建园技术规范。优质的种质苗木是高品质柑桔生产的基础,然而,目前上海还没有制定相关的苗木质量标准,也缺乏专业的育苗企业。当前与种质苗木相关的标准有4项,其中有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苗木质量的相关参数可参照国家标准《GB9659柑桔嫁接苗》制定,但对于柑桔苗木分等分级及苗木质量应该在开展研究和基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标准参数,形成适合上海地区柑桔嫁接苗的苗木标准,保障本地区优质柑桔苗木的生产和供应。表1柑桔产前技术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状态标准类型1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已颁发产地环境标准2DB51/T923无公害柑桔产地环境条件已发布产地环境标准3DB51/T1393柑桔建园技术规程已发布建园技术标准上海柑桔建园技术标准待制定4NY/T973柑桔无病毒苗繁育规范已发布种质苗木标准5GB9659柑桔嫁接苗已发布种质苗木标准6GB5040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已发布种质苗木标准7DB51/T902柑桔嫁接苗木等级标准已发布种质苗木标准上海柑桔苗木质量标准待制定(2)产中技术标准体系的梳理柑桔产中技术标准包括种植标准9项、植物保护标准12项(表2)。柑桔种植相关标准包括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3项,其中上海柑桔栽培技术规范1项。上海在柑桔生产技术方面发布的地方标准,是2007年发布的《DB31/T375-2007柑桔栽培技术规范》(待修订),但标龄年限较长,已有13年,其中一些栽培的理念和技术已无法适用当前的柑桔生产。行业标准《NY/T5015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虽然涵盖了无公害柑桔园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规范的内容较笼统,适用于上海柑桔生产的栽培技术、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果实品质等方面仍需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相关指标参数,因此,修订或重新制定上海市柑桔栽培技术规范(或标准)是实现本地区柑桔高品质生产的前提。目前,柑桔病虫害防治的标准共12项,包括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1项,国际标准2项。由于地区立地生态条件、栽培模式等的差异,主要的病虫害都存在差异,国家标准《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制定的关于柑桔介壳虫、柑桔贮藏病和柑橘锈螨病等主要病害的田间试验药效,不仅标龄年限长,且未规定具体的防治方法;行业标准《NY/T3263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大田果树(苹果、樱桃、梨、柑桔)》和《NY/T2044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虽然是最新制定的关于大田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但其规范树种较笼统,缺乏具体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化学农药的种类、用量以及安全间隔期等关键参数,所以无法直接引用。因此,针对上海地区柑桔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亟需开展调研,从而制定适合上海地区的设施柑桔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范。表2柑桔产中技术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状态标准类型1NY/T5015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2NY/T975柑桔栽培技术规程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3NY/T976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桔生产技术规程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4NY/T971柑桔高接换种技术规程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5NY/T961宽皮柑桔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6NY/T426绿色食品柑橘类水果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7DB510824/T33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8DB31/T375柑桔栽培技术规范待修订栽培技术标准9DB33/T328柑桔生产技术通则已发布栽培技术标准10GB/T29393柑桔黄龙病菌的检疫检测与鉴定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1GB/T29394柑桔溃疡病菌的检疫检测与鉴定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2GB/T23619柑桔小食蝇疫情监测规程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3NY/T1282柑桔全爪螨防治技术规范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4SN/T3088非洲柑桔黄龙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5SN/T2622柑桔溃疡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6DB3025/T155柑桔小食蝇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7NY/T2044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8NY/T3263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大田果树(苹果、樱桃、梨、柑桔)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19GB/T17980.12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柑桔介壳虫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20GB/T17980.39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21GB/T17980.59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杀螨剂防治柑橘锈螨已发布病虫防治标准上海柑桔病虫害防控技术标准待制定(3)产后技术标准体系的梳理柑桔产后技术标准共6项,包括质量分级标准1项、包装贮运标准5(表3)。目前,柑桔质量分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仅有1项《GB/T12947鲜柑橘》。在此地方标准基础上,结合上海地区柑桔生产现状和果品分等分级情况,可以细化相关指标参数来对柑桔果品进行分等分级,制定上海地区柑桔果品等级标准。目前,柑桔采后贮藏保鲜方面的标准较少,共5项,包括国家标准1项、国际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以上标准涵盖了柑桔采后处理技术、贮藏运输和留树保鲜等不同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或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地区的差异性这些标准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聚焦上海地区柑桔生产开展采后果品分级、贮运保鲜和商品化处理措施等的研究和调查,制定上海市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来指导本地区高品质柑桔生产,保障上海柑桔优质优价供应。表3柑桔产后技术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状态标准类型1GB/T12947鲜柑橘已发布质量分级标准2ISO1955柑桔属水果储藏指南已发布包装贮运标准3GB/T13607苹果、柑桔包装已发布包装贮运标准4DB61/T1169柑桔标准综合体第七部分:柑桔保鲜贮藏技术规程已发布包装贮运标准5DB51/T1373杂交柑桔采后处理技术规程已发布包装贮运标准6DB51/T899柑桔留树保鲜技术规程已发布包装贮运标准上海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标准待制定4.2基地调研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起草小组多次实地走访长兴岛、崇明岛等上海地区柑桔主要生产区和多个柑桔种植基地,并针对果园布局、道路规划、仓库设施、建园技术、苗木、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内容进行详细地征询。4.3形成标准初稿2021年2-3月,起草小组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标准初稿,对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的产地环境、建园、苗木质量、病虫害防治、采后商品化处理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说明。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编制原则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原则编制起草此标准。1.1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分析上海柑桔产业需求和特性以及充分征询柑桔专家、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等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立各项技术指标参数,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1.2先进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先进性原则,充分考虑与现有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关联性和先进性。针对今后上海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制定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过程中建园、苗木、病虫害防治以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指标要求,尤其是在高标准新建园上,针对性地按照未来机械化、信息化生产需求开展相关技术参数的制定,对提升柑桔全产业链生产的先进性有着重要作用。1.3适用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适用性原则,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各地的先进经验,使得标准文本的各项技术指标充分代表了上海市柑桔全产业链生产的实际状况,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主要包括:总则、产地环境、建园技术、苗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2.1总则这部分内容主要规定了上海市柑桔全产业链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标准体系确立、生产技术要求、生产管理要求。标准体系确立是严格按照GB/T13016的要求,在充分考虑上海柑桔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上海市柑桔全产业链生产的各相关要素性质、类别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框架结构。同时通过系统梳理相关要素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上海地方标准,提炼整合后提出可参照引用、需要修订和亟需制定的标准项目清单,确定上海市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的标准体系。生产技术要求是针对柑桔全产业链生产涉及的产地环境、建园技术、苗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等环节进行概况性的论述。生产管理要求是针对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岗位管理制度、投入品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提出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2.2产地环境这部分内容主要规定了上海市柑桔产业链建设中的产地生态环境、地下水位、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的要求。园地环境和立地条件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参照行业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其中土壤肥力选择该标准中的一级肥力指标,要求经3~4年改良后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20g/kg,全氮>1.0g/kg,有效磷>10mg/kg,速效钾>100mg/kg,阳离子交换量>20cmol(+)/kg,为高品质柑桔生产奠定基础。2.3建园技术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新建柑桔园的高标准建园技术,规定了园地布局规划、园地规模、基础设施、道路设施、排水系统、灌溉系统、苗木定植、定植时间、定植方法等要求。针对上海地区柑桔园道路系统的调研发现,目前柑桔园主干道宽度普遍在3.0m~4.0m,支路宽度1.5m~2.0m,对于今后果园机械化作业已经不适用。因此,在本标准中增加了道路的宽度指标,规定主干道宽4.0m~5.0m,支路宽2.0m~3.0m,田间操作道宽1.5m~2.5m,方便今后机械的通行及操作。针对上海地区柑桔园排水系统的调研发现,普遍存在排水沟建设规格不够高,沟的宽度、深度都无法应付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台风天气,极易造成成熟期果实生产的不必要损耗。因此,本标准对柑桔园排水沟的深度、宽度制定更高的指标,规定畦沟宽30cm~40cm、深60cm~80cm。腰沟宽40~60cm、深80cm~100cm。围沟宽300cm~500cm、深120cm~150cm。提倡暗管排水。同时,规定易淹水或地势较低的地区应在主排水沟靠近外河区域建立强排系统,通过上述排水系统的改良完善来更好地应对夏秋季的极端台风天气,保证高质量柑桔果品的生产。防护林建设时,将副林带的设置位置由原来的“设置在两条主林带中间的支路边,宽度2m~3m,2~3行树”,调整为“设置在靠近围沟的支路边,宽度2m~3m,1~2行树”。其它基础设施方面,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柑桔园普遍存在管理用房、仓库等不够用的情况,而且随着果园机械的逐渐增多,很多柑桔园存在农用机械没有地方摆放的难题。因此,为应对今后机械化作业以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等需求,本标准酌情增加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面积,规定管理用房为1m2/亩、生产资料库房为3m2/亩、果品采后预处理间为1.5m2/亩、农用机械储放间为3m2/亩。定植沟的准备在地方标准《DB31/T375柑桔栽培技术规范》基础上进行改进,经过调研后将定植沟深度由原来的0.5m~0.6m增加至0.6m~0.8m,沟宽度由原来的0.6m~0.8m增加至0.8m~1.0m,定植密度由原来的3.5m×4.5m,调整为3m×5.0m,以方便机械化作用,每穴施腐熟有机肥由原来的20kg~30kg,磷肥1.0kg~1.5kg增加至30kg~50kg,磷肥1.5kg~2.0kg,从而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高品质柑桔生产提供保障。2.4苗木这部分内容主要规定了品种和砧木选择、苗木质量、苗木等级、苗木繁育方法、苗木出圃等要求。优质品种及种苗是高质量果品生产的基础,本标准在前期观测研究及调研的基础上,规定品种选择应以适应上海地区立地生态条件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优质柑桔品种。砧木以抗寒性强的枳壳为主。。苗木质量是以国家标准《GB/T9659柑桔嫁接苗》中一级苗的相关要求制定,保证后续生产的柑桔果品质量。2.5栽培技术这部分内容规定了柑桔栽培中的土肥管理、水分管理、整形修剪等要求。在地方标准《DB31/T375柑桔栽培技术规范》基础上进行改进,经过调研后将改土深度由原来的10cm左右增加至40cm~60cm,中耕深度由原来的8cm~10cm增加至10cm~15cm,施肥时期和施用量调整为按照树体生长期进行定量施肥。整形修剪按照营养生长期、结果期、盛果期、衰老期、休眠期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2.6病虫害防治技术这部分内容规定了病虫害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要求目前,上海地区病虫害防控还是以农药防治为主,在果品绿色安全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因此,在前期研究及调研基础上,本标准制定更加绿色高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形成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有害生物防控。农业防治方面主要是通过合理修剪、合理负载等方法保持树体的通风透光,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物理防治方面整合目前柑桔生产中先进有效的防控技术如悬挂色板、安装诱虫灯、性信息素诱捕器等,保证生产的柑桔果品质量更加安全绿色。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瓢虫、食蚜蝇、螳螂、管氏肿腿蜂等捕食性天敌控制星天牛等害虫。2.7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这部分内容规定了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中适时采收、分等分级、包装标识、预冷处理、贮藏运输等的要求。适时采收方面严格规定了应根据果实成熟度、市场需求和采收标准确定采收期,杜绝早采,以保证柑桔果品能充分达到其品种本身的最佳状态。同时,采收工具和器具应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根据地方标准《DB31/T375柑桔栽培技术规范》制定更高等级的柑桔果品分级标准,选取其中的一级、二级果品等级标准作为本标准中特级、一级、二级的果品等级标准,为高质量果品分等分级提供依据。在包装标识方面,主要参照国家标准《GB/T13607苹果、柑桔包装》严格制定,符合“保质、环保、好感、便利、合规”的基本原则。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无异味,符合食品级材料要求。外包装材料以目前上海柑桔生产中常用材料为主,如厚瓦楞纸板箱、塑料周转箱、泡沫箱等。标识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外包装上还应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采收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目前,上海地区柑桔果实以鲜销为主,采后几乎都不进行采后预冷处理,为符合今后高质量的柑桔生产,预冷处理是采后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本标准在采后预冷上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明确了预冷温度为12℃±1℃,预冷时间为10h~12h,从而保证高质量柑桔果品的贮藏运输。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是以“优质、绿色、安全”为目标,针对贯穿本市柑桔从田间到上市销售前所涵盖的产地环境、建园、苗木、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各环节构成的高质量标准体系。通过联机检索,未检索到《柑桔全产业链生产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上海市市级地方标准。目前与本标准同类的主要有绿色标准、GAP要求以及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彼此之间既有区别但更有联系。具体分析如下:绿色标准是本标准的底线标准,主要体现在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以及包装贮运方面。如本标准的产地环境是参照《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制定,其中土壤肥力的有机质含量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另外,在投入品的使用上严格按照《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最后,产品的包装贮运严格按照《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和《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的规定制定。通过整合上述一系列绿色标准,结合上海地区柑桔产业需求和特性,制定符合上海柑桔全产业链绿色生产的指标和参数,推动上海柑桔产业的绿色发展。GA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