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钢琴演奏技巧_第1页
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钢琴演奏技巧_第2页
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钢琴演奏技巧_第3页
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钢琴演奏技巧_第4页
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钢琴演奏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钢琴演奏技巧摘要: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艺术家,对于他的生平已无须作任何多余的介绍。没有一个弹钢琴的人不曾弹过他的作品,毫无疑问,每一个钢琴家都学习他的作品、研究他的音乐。而一辈子只弹肖邦一个人的作品的钢琴家也不在少数。所以他的作品在钢琴文献中占有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以其早期创作的《降b小调夜曲》为着眼点进行演奏技巧分析,希望可以为钢琴爱好者及日后他人研究本课题提供些许借鉴。关键词:肖邦;《降b小调夜曲》;钢琴;演奏技巧Abstract:Chopinisanoutstandingpianoartistwhohasnoneedforanysuperfluousintroductiontohislife.Nopianisthaseverplayedhisworkwithoutdoubteverypianiststudieshisworksandstudieshismusic.ButonlyChopinwhoplaysChopinaloneisalsoafewpianists.Thereforehisworksoccupyspecialuniquestatusinpianoliterature.Basedonthis,thisthesisanalyzesplayingskillwithitsearlycreationof"Bflatminor",hopingthatitcanprovidesomereferenceforpianoloversandothersstudyingthistopic.Keywords:Chopin;"NocturneinBflatminor";Piano;Playingskills

目录引言 1一、《降b小调夜曲》的演奏特点 1(一)歌唱性的触键 1(二)琶音的演奏 1二、《降b小调乐曲》的风格特征 2(一)浪漫性 2(二)抒情性 2(三)歌唱性 3三、《降b小调乐曲》的演奏分析 3结语 5参考文献 10致谢 11PAGE11引言肖邦崇尚以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形式对大自然情调的夜色及田园风光等进行描绘,并将创作者的内心诉求和感揉入其中,基本格调都以优美、恬静和抒情为主。《降b小调夜曲》是肖邦夜曲中最初之最初,旋律优美且情感内涵丰富,体现了肖邦夜曲作品的初期演奏特点和风格。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风潮在欧洲兴起,从文学领域渐渐扩散到音乐领域,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诞生。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打破了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时期音乐家和作曲家所奠定的古典音乐风格与艺术创作形式,钢琴作曲家注重以自我感受的艺术形式、变化万千的音乐语言来肆意展示其个人对生活、生命等概念的理解,使得音乐渐趋人性化、情感更加理想化。通过对《降b小调夜曲》的解读和分析,更加深刻地学习到演奏技巧,以及曲中情感的表达。笔者借此分析肖邦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希望能将肖邦在钢琴音色上的创造性、敏感性以及刻画意境的能力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体会。一、《降b小调夜曲》的演奏特点(一)歌唱性的触键降b小调夜曲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也是肖邦最哀伤的夜曲之一。极慢版,充满夜的优美。在演奏此作品的时候,要尽量展现出其天真的音乐特质。在演奏A段的时候,要营造出一种伤感的﹑静谧的氛围。在弹奏这如歌的旋律时,即在连奏歌唱性的乐句当中,手指需要紧贴于琴键。采用指面由内向外的“拖”的演奏方法,这样能够确保声音细腻﹑柔和,没有重音以及音头。这时将钢琴想象成为拨弦乐器进行演奏,使得声音连接在一起更为连贯流畅,以产生出动听柔美的声音。当弹奏第一小节中三个非连音“F”音时,要注重在声音上的细腻变化以及身体上的感觉。旋律变形以及花时的声音,我们可采用触一半键的方法,使得声音变得“遥远”“安静”。(二)琶音的演奏此作品左手开放性琶音伴奏尤其多。在演奏时,应注意指尖要贴键弹奏,手指打开放平。在钢琴上可以走弧线的形式使手腕很好的带动手指的运动,就好像从琴键上轻轻滑过一样,小指触键面要大,这样才可以保持手指的准确度,同时可以让音色更柔美。在转到降D大调时,演奏者要弹出色彩的变化。A段的最后四小节(15-18)演奏者一定要用自己的内心热情来演奏,在演奏大跨度音时,应把手放平,手腕带动手指,以至于弹奏出来的音更加连,音色也会更加的好。演奏再现部时,尾声处的双音下行演奏,严格按照扣紧的指法弹奏,以实现对整齐和连贯效果的强调。乐曲尾部旋律的力度由ff变为pp,进行一定要平稳。二、《降b小调乐曲》的风格特征(一)浪漫性作为浪漫主义音乐领域的一位重量级大师,肖邦在夜曲作品的创作中通常会标有慢板或行板的速度标记,从而使音乐浪漫且充满幻想。在《降b小调乐曲》作品中,右手的线条初始从高音区辗转往下行,力度从弱开始在强弱之间变化,给人一种身处夜色迷离的浪漫境地里的体验,浪漫、优美又略带忧郁的主题旋律仿佛是在描绘一位美人在低声倾诉自己命运遭遇的图景,使闻者十分触动感慨。(二)抒情性受浪漫主义思潮中的感伤主义影响,抒情性成了肖邦夜曲在音乐表现力的塑造上的一个重要风格特征,《降b小调乐曲》也不例外。在《降b小调乐曲》作品中,装饰性变奏、不同调式旋律之间不断进行交替转换,不协和和弦的充分运用等来增强乐曲的抒情性表现力。肖邦在菲尔德夜曲的抒情性基础上,融入了戏剧的气息,因此《降b小调乐曲》作品拥有戏剧化的抒情特征,梦幻而优雅的格调,使乐曲能够在旋律间自然地抒发其内心情感以及情感细腻的变化。这一作品抒发了肖邦内心温婉细致的情感,在浮躁的以炫技和强有力的风格特征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它展现出来的效果是精致而含蓄的,平静而流畅的乐段塑造了流水般圆润的声音和珍珠般圆滑的快速经过音,完成了一场非凡作品的创作。肖邦夜曲在乐曲旋律间融入了真挚、细腻的感情元素,充实、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得肢体结构色彩鲜明,是菲尔德夜曲所无法实现的情感风格升华后的全新特征。肖邦赋予了夜曲作品以永不枯竭的灵感和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在音乐创作领域是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永远无法超越的音乐界里程碑,它那伤感的情感特质比菲尔德夜曲更具有听觉冲击性。(三)歌唱性肖邦在《降b小调乐曲》作品中运用大量的自由速度,通过频繁的变换将节奏的鲜明与对比度表现出来,在总体缓慢悠长的旋律趋向中勾勒出了这一作品独特的旋律线条,表现出了它的歌唱性。作为肖邦夜曲中最明显的风格特征之一,最为强调以及突出的便是通过右手的旋律演奏来表现其歌唱性,作品中对右手旋律的强调和把握使得旋律在变奏中始终保持着歌唱性。总之,肖邦夜曲的旋律、和声、织体、装饰音都显现出典型的个人风格。此曲是一首抒情、梦幻的浪漫曲,他采用三部曲式,旋律朴实优美、具有戏剧性,内容和织不同于其他的夜曲。他在采用华彩性的创作时,将连音巧妙地运用在旋律中,增添了旋律的独特性。作品《降b调夜曲》左手始终是流动的分解和弦音,右手通过几个连音加以发展。肖邦夜曲创作最有风格的旋律都离不开伴奏,此曲优美的音响效果出自以出色的、有表现力的内容合成的旋律。三、《降b小调乐曲》的演奏分析平静流淌的、沉思的旋律,亲切温馨的情缘充满了梦中朦朦胧胧的甜蜜欢快,把黄昏和夜的寂静以及由它产生出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统统给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0P9Ngl)。这是一首非常好的教学与音乐会曲目。夜曲是由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费尔德首创的,其特点是典雅、精致、富于歌唱性低声部以和声风格组成伴奏织体高声部则奏着优美抒情的旋律感情细腻,充满诗意。但是费尔德的夜曲在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抒情的狭小范围并带有一点多愁善感的情调。后来肖邦发展了这个体裁。受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失去祖国、远离家乡和亲人的痛苦与孤独使肖邦给夜曲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并且融入了戏剧性的因素,让这一体裁发扬光大。“在费尔德那儿为了落到地面而以抛物线飞行的箭在肖邦那儿却获得了翅膝成了直冲蔚蓝天弯的凤凰。”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总结出了夜曲这一当时毫不起眼的钢琴小品,由于肖邦的缘故而达到了一个出人意外的艺术高峰。他一生创作了21首夜曲,内容多样,不仅有对大自然夜景的描绘,也有细腻的心理刻画,其中大多数为作曲家在夜深人静时的忧郁的沉思、伤感柔情的表白、沉痛的倾诉、内心的惶恐不安以及火一样的激情。这首降b小调夜曲是肖邦最初出版的夜曲。年轻的肖邦很赞赏费尔德作品中清澈透明的风格以及柔美的触键与高超的技巧,所以能明显的感觉到他深受费尔德的影响。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一开始就给人以美感,充满了戏剧性。中段八度音型段落潜藏着作者如火的欲望极具诱惑力。这首夜曲比人们熟悉的降E大调夜曲内容更为深刻,但由于某种原因它被人们忽视了。该作品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手臂重量及柔软放松的手腕技术来平稳地表达如歌的旋律,还能使他们掌握中段八度不同层次的奏法,特别是八度内声部(大指)的突出,以及主旋律重复时使用的装饰性华彩句的流畅演奏乐曲的第一句,就像在梦里一样,是从远处轻轻飘来的、微妙的、灵巧的rubato第一乐句在重复时便采用了装饰性华彩句,运用6对11的复节奏使音乐显得更加自由。在练习时,应光分手练找出右手旋律的走向;然后,再合手练习。左手是平稳而宁静的伴奏右手有一定的伸缩和自由,可做缓急处理。总之它就像波浪一样进来了,有一种后浪推前浪的感觉。第二句的开始处(第5小节)}手的降D音要清晰的、柔美的奏出。它不是重音的意思,但是要感觉它很重要。这里的中间部分不要突出,应淡淡地奏出,要保持旋律线条的完整,使之一气呵成。第7小节是第二句的尾部,smorz恰到好处。第8小节的4拍一6拍和乐曲开始处是同样的旋律弹奏时应和第一次有不一样的东西。开始处是piano这里是dim,不要弹成一个样子。第6拍上的装饰音应在拍子里。第11小节乐句重复时第二次采用了装饰性华彩句,但这次与第一次不同,采用了12对18也郭是2对3的复节奏。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的复节奏,可以按但昭义先生《试论钢琴作品中复节奏的演奏》一文中讲的口诀,3/8仓七采七,其中的“仓”是两个节奏同步奏出的音把三连音单独奏出的音用“七”,二连音单独演奏的音用“采”,通过口诀安排出的时间序列,找出各音的时间位置,待熟练之后,应根据总体的乐句处理,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创造的气氛中。15.16.17小节的大跳,准确性是重要的,但弹得不可太谨慎,不能有战战兢兢的感觉。左手和右手是呼应的,像拉锯一样,但两只手要相对独立,左手不要跟着右手走,右手要跟着左手走。16、17小节中的装饰音是旋律性的,不能比后面的音弱。第一段就在热烈的激情中结束了。第19节~69小节是乐曲的中段它与前后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是在明朗的夏日,诗人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乐曲的色调甘美清纯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同名大小调之间频繁变换的调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力度,反映出作者当时起伏不定的心隐旋律用八度奏出。通常我们在演奏八度时经常突出上面的那个线条而忽视了下面的那条线。但在这儿,第19、20小节连线在上面21小节、25小节等多处,连线在下面。那么这时,我们就应该突出下面的线条,也就是大指要突出并很连,这样就有了层次和音色的变化它在色彩上要比前面暗一些。25小节的强音不应有准备的出来也就是不要做渐强应该突然出现,要有惊奇的感觉。33小节与25小节是同样的旋律但这次在降B音上没有重音不要和第一次弹成一个样子,应该自然一些。然后,同样的旋律在41小节又出现了,这次奏的又要和第一次出现时一样。51节-67小节为全曲的高潮,力度从fff到ppp,这是肖邦特殊的色彩。在这长大的16小节里,他非常大胆地只使用了一个和弦,一个踏板,让人感觉到像是在梦幻中的、遥远的、宏大的空间中。70小节为再现段的开始,同样的旋律但不一样的感觉。其中两个音符标有“>”记号。在这儿会感觉有一点犹豫,但很快又回到朦胧的梦中去了。在73小节中,装饰性的华彩句第三次出现,并且是全新的面孔,采用了6对20的复节奏。83小节的accel要做的很自然小节的最后还要处理成rit最后两小节应恢复原速,结束时要有内在的节奏感和脉搏直到最后一个音。结语这首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Op,9Nr,1)是一个复三部曲式,主部(1-19)是一个复乐段结构,开始在降b小调主和弦上,主旋体柔和、优共、略带忧郁。旋律中不时地加进轻盈、精巧的装饰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音调,有时变得十分激动,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在第5小节转到了降D大调上,旋律出现了变化但是基本色调没有变化…后结束在降b小调属和弦上,为主体的再次出现作了属上的准备。紧接在第g小节的第二拍上又一次出现主顺,一直到17小节,和声和织体上基本与前面的相同,只是在旋体上进行了加花,加入了前倚音等装饰音以及华彩,使得旋体有了变化,和声上经过降D大调的属和弦,通过两小节的补充最终结束在降b小调的主和弦上。中部(20-71)基本上是由一个材料构成,这个材料不断,复变化,明亮的降D大调与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织体上变化不大,基本上是以右手的八度进行和左手的和弦分解为主,调性上主要是在降D大调与D大调之间频繁交替陈述,并且在力度上也不断变化,反映出作者在当时起伏不定的心绪,中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一惊人之处,即在第52-68小节的旋律进行中,作者始终不变地使用同一个降D大调和弦,音乐好像进人了茫然状态,脱离了原有的主题进行与和声结构。这种和声,止的处理方法直接诉诸感觉(理性作用暂时被抛开),肖邦这一创新手法对后来的印象派作曲家影响非常大。在60小节进入了一个小连接,一直在降D上陈述,最后以右手18拍的长音左手和声不断交替变化来渐渐结束中部。再现部(71-79)基本属于部分再现主部材料,在79小节结束在降b小调主和声上,之后又进入了8小节的尾声,尾声(79-86)以新的旋律材料进行从小调向大调的主音转换最终以降日大调结束全曲,这是这首作品的一个独特之处,也是肖邦喜欢用的一种特有的手法(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以加强感情色彩。这首夜曲在保持费尔德夜曲优美典雅风格的基础上,又在形式、和声、旋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夜曲这种体裁变得更加丰富和富于变化,形式上,作品仍延续了费尔德夜曲的三段体结构,但规模上得到了大大的拓展,结构变得比较庞大,形式也较自由,不像以前一样规矩和方正;中部对比不大,仅仅是利用旋律的重复继续陈述乐思,左手的伴奏织体适中保持不变,只是在和声上有变化:和声上,受浪漫派音乐的影响,肖邦的和声也是那样追求个性、感情的解放,总是喜爱大胆、突然的转调,甚至使用大量的尖锐的变音,和声语言非常富于明暗色彩变化;在这个作品中肖邦非常注重和声的美及表现力,敏锐地抓住和声色彩的无穷变换,将人们的审美带向新的意境,最后结束不是在主调bb小调,而是结束在其同名大调bB调的主和声上,令人耳目一新。如谱例1旋律上,吸收了费尔德的一些养分.但同时又在这种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浪漫主义尝试,主要表现在旋律加花和装饰音的运用上。从谱面上不难看出肖邦运用了许多装饰性经过句和华影来对基本旋律线条进行装饰加花。使主题总是以不同的效果多次出现;如谱例2:装饰音的频繁使用也是肖邦夜曲创作的一大特色,他大量运用颤音、前倚音等装饰音,这些装饰音不仅不妨碍基本旋律的优美,反而对乐思进行了补充.使得基本旋律线变得更优美.使得歌唱性旋律变得带有器乐色彩。如谱例3:肖邦1810年生于波兰华沙,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为钢琴而生,并且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钢琴因为他的出现而变得更加吸引世人,在他短暂而又意义的39年的岁月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21首脍炙人口富有特色的《夜曲》充满感情而且宁静优雅,它们体现了肖邦对钢琴艺术的追求,并且,他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钢琴作品《夜曲》的意境犹如身处夏日里凉风习习繁星闪烁的夜晚,宁静空灵,温馨抒情,平静恬美,作品在抒情中蕴含丝丝伤感,在伤感中又夹杂着激动、坚韧、不屈不饶甚至是沸腾的情绪,这些作品体现出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相互协调、矛盾与统一。“夜曲这一体裁一般认为是英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夜曲的英语是nocturn,法语为nocturne,意大利语为notturnoo”肖邦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除了最初的夜曲第1,第2首中隐隐约约现出菲尔德的痕迹,但是更多的作品充分具有他自己个人的独创性与原创性。《降b调夜曲》(OP.9NO.1)显示出这位天才在早期作品创作中的特质,作品主旋律优美、带有忧伤,情绪也是明朗的凝神沉思。肖邦将夜曲这一独特钢琴演奏体裁从沙龙情调延伸为对大自然夜景的造型的描绘,以及对内心的悲伤和明朗又隐含期待的表白情境的展现。不仅使夜曲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还表现了恬静梦幻的美,更抒发的爱国情感。肖邦的一生只创作钢琴作品,是浪漫主义时期独一无二的作曲家,他的夜曲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生命力,“肖邦的夜曲经历了世纪的洗礼,至今依然独放异彩”。同时,肖邦在夜曲中表现出来的歌唱性、抒情性和戏剧性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作曲家,作品至今仍然散发出让人百听不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1]王浦燕玲.肖邦及其音乐的影像文本研究[D].南昌大学,2017.[2]李子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