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与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与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与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与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熟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何谓“风骨”?它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风”与“骨”二字最初本是分开使用的,“风”最早出现于《毛诗序》中,含有教化教育之义;“骨”则来源于王充的《论衡·骨相篇》,“骨”乃就一个人的形貌而言。“风骨”连用始于魏晋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及顾恺之用“风骨”品评人物画,“风骨”在此话语体系中主要指道德修养中所透露出的气质。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风骨”纳入文学批评范畴,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气”和“力”,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材料二:怎样才能使作品有“风骨”呢?刘勰指出:“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述情必显”即“意气骏爽”,也就是《明诗篇》论建安文学的“磊落以使才”“唯取昭晰之能”。“析辞必精”也就是要求作品体裁劲健,文辞简洁,音韵铿锵。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中,“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为作家只有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有“风骨”,才能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对作品形式辞采本身有强劲的统摄力。而“析辞必精”则是作品有“风骨”的必备条件,因为在作品思想情感对辞采形式起着统摄、聚合作用的同时,作品的辞采形式既对情思内容有积极的表达作用,又对情思所具的感染力和聚合力有能动的消长作用,即文辞的繁简、质艳也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由于缺乏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情感,致使作品缺乏“风骨”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由于作品辞藻过于繁艳,以致淹没和消解了作品情思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对作品形式辞采的聚合力,这在文学史上亦不乏其例。材料三:西方的“崇高”与中国“风骨”有相似之处,崇高与风骨产生地不同,受到的历史影响不同,但二者都是针对浮夸、淫靡、没有生命力的文风,在西方和中国分别提出了“崇高”和“风骨”这两个具有阳刚之美的思想。“崇高”这一美学术语也是在“西学东渐”时传入中国的,在我国的美学著作中,崇高还被称为“刚性美”或者是“刚美”。风骨与崇高都是美学的范畴,风骨与崇高诞生的历史背景相似,崇高是在古罗马帝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罗马走向衰落的时期诞生的。针对古罗马的创作文风,朗吉努斯才写了《论崇高》。刘勰所处的时代也是社会动荡不安,文风浮夸,这些使他强调作品的风骨。“风骨”与“崇高”不仅是作家们的文章风格,还是审美的范畴,二者都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如自然界中的景物,只从物的角度看,它们没有思想和情感,也就无所谓风骨与崇高了。自从有了审美实践活动,山河就由自然景物的存在物变成了审美的存在,也就是自然性与人性在人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紧密的关系。“风骨”和“崇高”在美感上都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像是人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欣赏和佩服。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是高雅、君子的代名词,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给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是愉悦的。崇高与风骨都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就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冬天里绽放的梅花,笔直翠绿的竹子等体现了风骨。“风骨”和“崇高”虽然都强调情感,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的,崇高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方面来解释的,例如朗吉努斯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而风骨主要是从文章或是作品的客观方面来看的,文章的风格和骨气都是作者后天培养和发展的,来自现实生活之感发。在审美心理上,“崇高”可以让人产生痛感、恐惧、压抑、紧张感,在后面就会慢慢地转变成一种敬佩感和愉悦感。“风骨”给人刚强、舒爽之感,令人心旷神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他用“风骨”来品评人物画。B.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成为文学批评范畴的一种审美标准,可从作品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两方面体现出来。C.刘勰认为,文辞端庄正直,那么文骨就形成了;文章表现出作者高昂爽朗的意志和气概,那么文风就会清新明显。D.西方的“崇高”和中国的“风骨”都诞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此作家具有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时就能写出有“风骨”的文学作品。B.文辞的繁简、质艳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所以,文辞简洁的作品比文辞繁艳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聚合力。C.新时代诗歌要想重建“风骨”,既需提升作者的道德修养、人格气质,也需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文辞音韵等方面下功夫。D.“风骨”在审美心理上给人刚强、舒爽之感,而“崇高”则会使人产生恐惧、压抑、紧张感,所以中国的风骨理论优于西方的崇高理论。3.下列句子,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讲的“风骨”的一项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4.西方“崇高”理论和中国“风骨”理论都属于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请简要概括两者在审美上的异同。5.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是如何体现“风骨”的?请结合材料谈谈。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答案:1.A2.C3.D4.①相同点:都具有阳刚之美;都能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②不同点:在审美心理上,崇高让人产生痛感、恐惧、压抑、紧张感,在后面慢慢变成一种敬佩感和愉悦感;而风骨给人刚强、舒爽之感,令人心旷神怡。5.①诗歌既鲜明地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慨叹(或“又表达了对战争未息、民不聊生的家国的担忧”),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感情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了,体现了“风骨”的其中一个条件“述情必显”。②以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为例,此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文辞简洁,整首诗读来抑扬顿挫,体现了“风骨”的另一个条件“析辞必精”。③材料三又指出“风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而杜甫的《登岳阳楼》,颔联写景十分壮阔。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增添了这首诗的风骨内涵。(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管城笔坊聂鑫森古城书画界人,没有不知道“管城笔坊”的。一条僻静的街上,一个很小的门脸,一截短短的柜台,柜台上放着一长溜插满毛笔的竹笔筒。笔坊的主人总是不见,有顾客来了,喊一声:“有人吗?”声音未逝,正在内间忙着做笔的主人,来不及解去围腰,就笑吟吟地走出来了。这就是管城,六十岁刚过,一头白发,瘦精精的。掌柜、伙计、笔匠,都是他一个人。老婆和两个儿子在离城几十里外的青山桥乡下,种田、种果树、种大棚蔬菜,日子过得很丰足。管城世代虽居乡下,主要精力却是做毛笔,技艺是祖传下来的。他姓管名城,一般人不知道“管城”二字其实就是毛笔的代称,《史记》里说:“蒙(恬)将军拔中山之毫[注],始皇封于管城,世遂有名。”二十年前,管城毅然从老家来到古城,开了这个笔坊,专制专卖各种不同型号的羊毫、狼毫、兼毫笔。做一支笔,须经一百多道工序,纯以手工操作,选料精,做工细,笔之四德“尖、齐、圆、健”无一不备。书画家用起来得心应手,有如神助,而且价钱公道,因此管城笔坊名声日著。名声是名声,却并不怎么赚钱,但管城怡然自得。他本想让儿子弃农来子承父业,年轻人却不愿意,整天傻子似地做笔,累不说,钱还少,划不来!老爷子又死心眼,每一道工序都不肯马虎,动辄就是粗声粗气地教训一番,谁受得了呢?管城只好独打鼓独划船,一个人撑着笔坊,谁叫他爱的就是这一行呢!每日三顿饭,到街上小饭铺去,利索;老伴半个月进城一次,为他洗衣、洗被,打扫里外卫生。老伴劝他:“累了一辈子,回家过几天舒坦日子吧。儿子、孙子整天围在身边转,几多快活。”管城说:“我离不开城里这些书家、画家,我得留下来为他们做笔。”老伴叹了口长气:“你这是何苦呢?”“我喜欢。”管城在书画界有很多朋友,他们都习惯用管城做的笔写字画画。为了感谢管城,不时地给他送来书画佳作以表谢意。夜深人静时,管城会在灯下,一张一张地细看这些字画,看着看着,忍不住就要打几个哈哈。这日子,滋润!古城书法家主席秋驰毫,在一个初秋的日子,忽然打电话来,中午请管城到府上小酌,并有事相求。管城捶了捶酸痛的腰,得意地一笑,秋驰毫有什么事相求呢?无非是请他做笔!他很喜欢这个四十岁刚出头的书法家,自号墨云斋主,为人谦和,字确实写得不错。幼承庭训,秋驰毫从五岁开始习字,遍临碑帖,功夫很扎实,特别是草书,学的是怀素,兼及张旭、孙过庭,已有自己的面目,运笔于纸,如风雨骤至,飒然有声,纵横驰骛,充满着一种别有的韵味!近午时,管城关了铺面,换了干净衣衫,坐公交车去了城南的秋府。小院里花木扶疏,清凉可人。秋驰毫一直迎到院门口,然后,引着管城进了书房。秋夫人端上茶来,说:“管先生,你们谈,我去厨房了。”“管先生,再过一个多月,我应邀要去法国巴黎办一个草书展览,还得现场表演。我想请你制两支羊狼毫长颖提笔,不知可否?”“当然可以。”“有了你的笔,我就心里有底了。”“过奖。过奖。”“作品都已装裱好了,请你过过目,提提意见。”“不敢当。我是外行,秋先生抬举我了。”秋驰毫从柜子里抱出一大捆卷轴,然后一张一张地展开。管城凝神细看,看布局,看行气,看笔划,看墨色,却一直抿着嘴,不作声。“管先生,如何?”“不……错。这五十幅大作,不知秋先生写了多长时间?”“也就半个来月吧。”“呵……好。”管城觉得这些作品,往粗里说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再往细处看,却露出浮躁之气,是“赶”出来的,不似天然生成。秋驰毫说:“管先生好像没把话说完。”“哪里哪里。我在想该怎么为先生做笔哩。我得关门回老家去一趟,入秋了,山羊毛好找,黄鼠狼则要请人去捕,选一条上等尾巴上的毛,然后平心静气在老家制作。笔杆我想用绿檀和紫檀,再刻上字。”秋驰毫向管城鞠了一躬,说:“你要说的话都说了,后学惭愧。管先生,内人大概已把酒菜备好了,今儿我们要好好喝几杯。”“谢谢。”管城再次来到秋府,已是一个月后的一个晚上,下着疏疏密密的秋雨。秋驰毫殷勤地接过管城的伞,收好,放在客厅门边。然后,请管城在古雅的八仙桌边坐下来,亲自沏上一杯龙井茶。管城从怀里掏出一个细长木匣,打开来,里面躺着两支羊狼毫长颖提笔。“秋先生,请一试。”秋驰毫接过来,看了又看,感动地说:“先生之笔,何须一试,定是上品无疑。你关门歇业一月之久,就为制这两支笔,而且静居乡间力避尘扰,精气神全在这笔中了。请先生报个价吧,我全付!”管城摇了摇头,说:“还是常价,每支百元,多一个子不取。”“这怎么行呢?先生太亏了。”“你再说就生分了。我只愿先生此次出访,载誉而归。”秋驰毫突然目光一亮,说:“先生上次看拙字而不肯赐教,但从你的眼神里我却明白了什么。你走后,我再看一遍,浑身冒汗啊,随处可见急功近利之迹,便一把火烧了。致函东道主,容我推迟一年再出国门。先生专意做笔而不慕名利,是对我的最好教诲。”管城笑了,站起来大声说:“秋先生,请撤下茶杯换上酒碗,我真的要讨碗酒喝了!”(有删改)[注]中山之毫:古代中山兔的毛,可用于制笔。相传蒙恬曾取中山兔毛制作毛笔。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城名字的含义与他的职业相关,具有历史渊源,颇具匠心。B.管城的儿子认为父亲经营笔坊又累又不赚钱,所以他不愿继承笔坊。C.秋驰毫为人谦和,但从他应邀办草书展览一事可见他身上有追求名利之气。D.秋驰毫推迟参加书法展览虽然有些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7.下列对小说中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外貌、心理、语言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管城这一不慕名利、专注制笔的人物形象。B.文中提到管城的老婆和两个儿子住在乡下,日子过得很丰足,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家人对管城经营笔坊的不支持。C.管城先后两次来到秋府,“花木扶疏,清凉可人”“疏疏密密的秋雨”等环境描写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D.文章结尾秋驰毫说出了自己的急功近利,“一把火烧了”自己作品的行为和“推迟一年再出国门”的决定,体现了他的悔悟。8.某出版社将出版小小说集《大师》,拟将本文收录其中,但编辑们就“管城是否为大师”产生分歧,决定向读者征求意见。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阐述理由。答案:6.C7.B8.同意收录。①管城虽是笔匠,但对做笔能够精益求精,具有工匠精神。②他家境丰足仍专心制笔,制笔精良且收费合理,表现了他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淡泊名利。③他看出秋驰毫的书法急功近利后,委婉点出,既顾全了秋驰毫书法家的面子,又表现了对书法的品鉴力,表现出他的宽厚与智慧。这些都说明他称得上是“大师”。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雅,字茂达,东海郯人。雅少知名,州檄主簿,举秀才,除郎中,出补永兴令,以干理著称。累迁尚书左右丞,历廷尉、侍中、左卫将军、丹阳尹,领太子左卫率。雅性好接下,敬慎奉公,孝武帝深加礼遇,虽在外职,侍见甚数,朝廷大事多参谋议。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举觞,其见重如此。然任遇有过其才,时人被以佞幸之目。帝起清暑殿于后宫,开北上阁,出华林园,与美人张氏同游止,惟雅与焉。会稽王道子领太子太傅,以雅为太子少傅。时王珣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然少傅之任,朝望属珣,珣亦颇以自许。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将拜,遇雨,请以伞入。王珣不许之,因冒雨而拜。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帝以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乃从容曰:“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仲堪虽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亦无弘量,且干略不长。若委以连率之重,据形胜之地,今四海无事,足能守职,若道不常隆,必为乱阶矣。”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二人皆被升用,其后竟败,有识之士称其知人。迁领军、尚书、散骑常侍,方大崇进之,将参副相之重,而帝崩,仓卒不获顾命。雅素被优遇,一旦失权,又以朝廷方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正。虽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已。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B.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C.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D.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觞,古代盛酒的器具,与《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觞”相同。B.会稽,古代郡名,位于江南,与《兰亭集序》中“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会稽”相同。C.社稷,代指国家。其中“社”为土神,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片神鸦社鼓”的“社”相同。D.晏驾,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相同意思的说法还有“驾崩”“山陵崩”“薨”等。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孝武帝深加礼遇/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B.其见重如此/信而见疑(《屈原列传》)C.将拜/谨拜表以闻(《陈情表》)D.朝廷方乱/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雅年少时便以干练能理事著称,一生曾担任过廷尉、少傅、领军、尚书等多种职务,将做副相时,皇上突然离世,他便失宠,沉默不争。B.晋时世风颓败,士绅没有廉耻。宾客原本是去参加王珣儿子的婚礼,恰逢听说王雅被授予太子少傅之职,结果不少人都跑去了王雅那里。C.王雅虽然担任外职,却常常参与谋议朝廷大事。皇上想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担任屏藩之臣,先去咨询王雅,王雅对此发表了自己意见。D.王雅虽然素来受到优厚待遇,但处事谦让、谨慎。即使在孝武帝时,他也不会犯颜当廷抗争,凡是有所谋划时,他都只是唯唯诺诺而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任遇有过其才,时人被以佞幸之目。(2)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14.文中说到孝武帝对王雅“深加礼遇”,其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9.B10.D11.C12.A13.(1)然而他的职务和待遇超过了才能,当时人给他加上巧言获得宠幸的名目。(2)王雅尊贵受宠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他都能很好地应对接待,尽心地礼待他们。14.①从小知名,干练能理事。②性好接下,为人谦卑。③敬慎奉公。(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①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②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①此词是宋室南迁,作者在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体现了作者流落他乡时的感伤,所以他只能用高声吟咏楚辞来庆祝端午节。B.作者用鲜艳的榴花和鲜红的舞裙对比,表现了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与向往。C.作者借蜀葵向阳的特性,表达了他虽一身伤老但始终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之情。D.最后三句写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爱国情感。16.“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悲叹和报国无门的愤懑。②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故抒情,表达了自己不服老、愿为国效力的情感,以及对奸佞误国的忧虑和痛恨。(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江面美景,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2)《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在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中独自静默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在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的行事准则,表现了他作为改革家的刚决精神和无怨无悔。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冥然兀坐,万籁有声(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所以你看那年轻的歌手吧,在河边,在路旁,在的广场,在烛光寂暗的酒吧,从夜晚一直唱到天明。歌声由惆怅到,【甲】由枯疏到丰盈,由孤单而至张狂……终至于,呼天抢地,扯断琴弦,击打麦克风,熬红了眼睛,眼睛里是火焰,喊哑了喉咙,喉咙里是风暴,用五彩缤纷的羽毛模仿远古,【乙】然后用裸露的肉体标明现代,用傲慢然后用匍匐,用嚣叫然后用乞求,甚至用污秽和丑陋以示不甘寂寞,……直让你认出那是无奈,是一匹牢笼里的困兽!【丙】但,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被困在了牢笼?【丁】其实春天已经察觉,已经感到,我、和我的孤独。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沸反盈天高昂垂头丧气卓尔不群B.甚嚣尘上高亢捶胸顿足卓尔不群C.沸反盈天高亢捶胸顿足与众不同D.甚嚣尘上高昂垂头丧气与众不同19.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四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 D.【丁】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们眼中冒出火焰,喉咙喑哑,呼天抢地地扯断了琴弦并且不断地击打着麦克风。”为什么原句的效果更好?请说说你的理由。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