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调值的补遗_第1页
西南官话调值的补遗_第2页
西南官话调值的补遗_第3页
西南官话调值的补遗_第4页
西南官话调值的补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官话调值的补遗

省的调值在中国方言中,中国方言中的普通话方言有着很高的一致性,其中西南方言是最高的。西南官话的共性是古入声字今读阳平,多数方言的调值也非常接近。例如成都等六处的古入声今读阳平,四声的调值如下:这六处四声的调值,可以说是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绝大多数方言的古入声字今读阳平,可是有七十五个县市的古入声字今自成调类,就是古入声字今读入声,八个县市的古入声字今读阴平,十三个县市的古入声字今读去声。现在让我们看看古入声今读入声,阴平或去声的方言。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古入声字外,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值各地都很相近。以下列出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古入声今读入声或阴平、去声的地点和各地的调值(不列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方言)。下文云南省的下关今属大理市。根据以上九十六处调值的对比,可以看出,只有四川省的西昌、冕宁,云南省的曲靖、寻甸、镇康、剑川、宾川、云龙、下关、河口,贵州省的都匀、黎平、平塘、独山、丹寨、三都等十六县市的调值跟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差别较大。现在我们可以将西南官话的定义略加补充: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是西南官话,古入声今读入声或阴平、去声的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与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相近的,即调值与成都、昆明、贵阳等六处的调值相近的,也算是西南官话。《南-北三大理道》小片5.2西南官话分布的地区很广,除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外,还有毗连的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等省区的一些县市,共计近五百个县市,人口约两亿。西南官话区分为十一片,其中滇西片分为两个小片,灌赤片分为四个小片。①成渝片:包括四川省中部、北部、东部、南部的八十二个县市,湖北省西部的十九个县市,陕西省南部的九个县,湖南省西北部三个县,甘肃省的一个镇。②滇西片:云南省西部三十七个县市。本片分为两个小片。(2.1)姚理小片十五个县市:东川市大理市鹤庆漾濞祥云永平永仁大姚姚安禄劝德钦中甸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巍山彝族瑶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2.2)保潞小片二十二个县市:保山市畹町市腾冲昌宁龙陵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兰坪永德凤庆双江镇康云县施甸泸水碧江福贡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③黔北片:包括贵州省北部二十七个县市,云南省三个县市以及四川省一个县,湖南省西部四个县。④昆贵片:包括云南省东部和中部的七十四个县市,四川省一个县以及贵州省二十个县市。⑤灌赤片:包括四川省西部六十八个县市,贵州省北部九个县以及云南省东北、西北部九个县。本片分为四个小片:(5.1)岷江小片五十七个县市: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西昌市金口河工农区温江灌县新都崇庆蒲江双流郫县彭县新津邛崃大邑泸县合江纳溪什邡宜宾南溪古蔺叙永长宁江安兴文珙县高县夹江洪雅丹稜青神眉山彭山犍为沐川荥经峨眉峨边马边雷波綦江江津盐亭射洪西充赤水桐梓仁怀习水务川沿河德江思南印江大关绥江水富(5.2)仁富小片十三个县市:内江市自贡市内江隆昌荣县富顺荣昌井研仁寿威远筠连盐津冕宁(5.3)雅棉小片八个县市:雅安市芦山名山汉源石棉天全宝兴泸定⑥鄂北片:湖北省北部十六个县市。⑦武门片:湖北省八个县市,湖南省一个县。⑧岑江片:贵州省东南部十二个县及湖南省西部两个县。⑨黔南片:贵州省南部十五个县市。⑩湘南片:湖南省南部十六个县市。11桂柳片: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五十六个县市的部分地区。西南东南角山东半岛,山西片、昆贵片在讨论西南官话的内部异同之前,先就桂柳片和湘南片作些说明。广西境内的西南官话接近柳州话和桂林话,见《广西的汉语方言(稿)》本刊1985.181—190第贰节,可以命名为桂柳片。桂柳片与云南、贵州、湖南三省西南官话的分片界线,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以省区界线为桂柳片的界线。湖南省南部十六个县市最主要的汉语方言是当地居民的共同交际语西南官话,但各县市内还有土话。这些土话在汉语方言里的系属有待研究。土话分布的详细情况,也须要仔细调查。这十六县市的西南官话命名为湘南片。西南官话十一片方言可以根据调值分成两组: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桂柳、武门等七片的四声调值都接近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鄂北、岑江、黔南、湘南等四片的四声调值距离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较远。从264—265页地图可以看出,前七片连在一起,地区广大;后四片分布在东部,地区较小。武门片八县市,一半古入声今读阳平,一半古入声今读入声。黔南片和湘南片的大部分县市古入声今读阳平,少数今读入声。灌赤片古入声今不读阳平,其中岷江小片和丽川小片古入声今读入声,仁富小片古入声今读去声,雅安小片古入声今读阴平。前七片少数地点四声调值离西南官话常见调值较远。成渝片有忠县、丰都,滇西片有保山、永德,昆贵片有元江、屏边、易门、富民、呈贡、晋宁、宜良、文山、马关、石屏;灌赤片见262—263页声调表。武门片共八个县市,四个县市的古入声今读阳平,四个县的古入声今读入声。调值大致接近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只有五个县的去声读44调或33调,跟西南官话常见调值不同。本文的“武汉、武昌、汉阳”,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而言,不指武昌县,汉阳县。鄂北、岑江、黔南、湘南四片方言分布于整个西南官话区的东部,各片调值分述如下。鄂北片鄂北片邻近河南省的中原官话片。有些语音特点接近中原官话。例如四声调值,有些县的“歌≠锅”有开合口之分。中原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鄂北片的古入声一般今全读阳平,符合西南官话的常例;只有郧西和老河口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一部分读阴平,一部分读阳平。现在举七处方言的调值为例,並附中原官话的信阳县,以资比较。岑江片本片共十四个县,除阴平外,岑巩等十一县的四声调值都接近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只有黎平、靖县、通道例外。黔南片本片都匀、独山、平塘、三都、丹寨等五处的古入声今读入声,已见上文,其余十处的四声调值如下:湘南片本片是西南官话和本地土话並用,这里说的是西南官话的声调。除东安、江永、零陵的古入声今读入声以外,其他十三县市的古入声今都读阳平,举江华、道县等七处为例:上文讨论西南官话内部声调的异同,现在再就若干语音特点讨论一下。撮口呼撮口呼指[y]作韵母或者[y]作介音的韵母。昆贵片的特点是没有撮口呼,只有望谟、元江、墨江、蒙自四处例外。其他各片一般都有撮口呼,只有成渝片的中江、宜昌、枝江以及滇西片的腾冲、陇川、龙陵、潞西等少数几处例外。现在拿昆明、贵阳与北京、成都对比。[tsts‘s]与滇西片与灌赤片的仁富小片的特点是[tsts‘s]与对立(属昆贵片的云南省大部分地区也有这个特点)。古精组字今读[tsts‘s],古知庄章组今读。其他各片多数方言[tsts‘s]与不对立,古精庄知章四组字一般都读[tsts‘s],以重庆为例:“资=知|此=耻|思=诗”。也有少数方言都读的。例如:四川省的北川、安县,湖北省的钟祥、荆门等。以荆门为例:“字=志|草=炒|素=树”。尖团西南官话区绝大多数方言不分尖团,即古精组声母与见晓组声母在今细音前没有分别,读音相同。如古精母字“节”和见母字“结”都读声母:“节=结”。只有滇西片的保潞小片分尖团,以保山为例:“节≠结|酒≠九|清≠轻|鲜≠轩”。除保潞小片外,分尖团的方言零碎地分散在各片,如:昆贵片的景谷、景东、镇沅、牟定,成渝片的南江、通江、巴中、达县,灌赤片的仁寿、荣县、内江、彭县、大邑、蒲江。“对罪短乱算”的读音鄂北片与武门片“对罪短乱算”等字读开口呼,例如:“对|罪|短|乱|算”(钟祥、京山的“罪”读合口呼,例外)。成渝片所属湖北省各县五字开合不一致,其他各片五字一般都读合口呼。“木目”的读音“木目”除武门片读(鄂北片的钟祥也读[)外,其他十片一般都读。“亩某谋茂”的读音西南官话大多数方言“亩某谋茂”读[mou]或。成渝片四川省境内大多数县市与灌赤片的岷江小片、仁富小片“亩某谋茂”都读,不读[mou]或(成渝片四川省东部的巫山、巫溪、云阳、开县、开江、万县、梁平、大竹、垫江、酉阳不读,读或[mou])。零声母合口呼字北京零声母合口呼字([uo]除外),岑江片往往读[v]声母。例如:“五|挖|歪|弯|汪”(从江、靖县、通道例外,不读[v]声母,仍读零声母。黎平、施秉读[v]的范围也较窄)。云南有的方言,古微母字今读[v]声母,古音不是微母的字,今音零声母仍有合口呼,性质与岑江片不同。以昆明市为例:“袜≠娃|尾≠委|望≠旺”。[iiεyyε]韵的字黔北片有撮口呼,可以与西边、南边无撮口呼的昆贵片分开。黔北片古入声字今读阳平,可以与北边古入声字今读入声的岷江小片分开。黔北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声调值与西南官话常见调值相近,可以与南边的岑江片与黔南片分开。黔北片毕节、金沙、息烽、开阳、瓮安、松桃等地,把北京的[iε]韵字都读[i]韵,北京的[yyε]韵字都读[y]韵。四川省的秀山县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秀山县也归黔北片。例如:四川省的西充、綦江以及云南省的剑川、镇雄、寻甸、建水、广南等少数地区也把北京读[iiε]韵的字读[i]韵,把北京读[yyε]韵的字读[y]韵或[yi]韵。[aniεnuanyεn]韵的字北京读[aniεnuanyεn]韵的字,在西南官话多数地区收[-n]尾或元音鼻化,这类字在黔南片都读开尾韵。例如:北京有的[yεn]韵字,如“园远全选”,在都匀、丹寨、独山等处都读成[iε]韵。例如:“园|远|全|选”。此外,四川省的乐山、洪雅也把[iεnyεn]韵读成[ieye]韵。湘西地区临近西南官话。龙山、大庸、永顺、凤凰、怀化、芷江、新晃七处声调接近西南官话常见调值。靖县、通道除阴平外,阳平、上声、去声也接近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龙山、大庸、永顺三县画归成渝片,凤凰、怀化、芷江、新晃四县画归黔北片,靖县、通道两县画归岑江片。吉首、保靖、花垣、古丈、沅陵五处古全浊声母古平声今读浊音,古仄声今读清音,属于湘语吉溆片。这五处的四声调值与西南官话接近。湘语跟西南官话的分界,声母的发音方法是首要的。四川省西部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三个州的一些县城说西南官话,其中若尔盖、马尔康、小金、金川、道孚、康定、丹巴、巴塘、白玉、甘孜、理县等县接近成渝片,松潘、茂汶、汶川等县有入声,接近灌赤片。图中上述各县分别用“”表示成渝片与灌赤片。本区除西南官话以外,还有客方言及湘方言等非西南官话。其中客方言多数分布在四川、广西两省区一些县市的乡间,少数在城镇。湘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本图以“”表示客方言,以“H”表示湘方言。词汇重叠式的词汇使用西南官话跟北京话对比,语法上显著的不同在于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现在先举三处西南官话方言为例,就是四川的重庆,贵州的贵阳,湖北的宜都。本节4.1—4.3三段从下列四篇文章分别摘录:范继淹《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中国语文》1962.558-560;《重庆方言“下”字的分化》《方言》1979.88-92;汪平《贵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语言研究》1983.1.109-124;李崇兴《宜都话的两种状态形容词》《方言》1986.222-230。4.1重庆话单音节名词和名词性语素普遍能重叠。绝大多数重叠式第二字儿化。例如:①单字表示一般事物,重叠式表示小称:虫~虫虫儿|毛~毛毛儿|刀~刀刀儿|桥~桥桥儿|草~草草儿|瓢~瓢瓢儿|线~线线儿|棚~棚棚儿|洞~洞洞儿|人~人人儿|马~马马儿画的或制作的小人、小马|嘴~嘴嘴儿容器的出口,如“茶壶嘴嘴儿,烟竿嘴嘴儿”。②非重叠式表示一般事物,重叠式表示小称:桌子~桌桌儿|椅子~椅椅儿|盘子~盘盘儿|杯子~杯杯儿|盖子~盖盖儿|巷子~巷巷儿|豆子~豆豆儿|蚊子~蚊蚊儿。重庆话动词不能重叠,动词加“下儿[xar]”表示尝试,一次性动作或多次重复性动作,相当于北京话的重叠。“下儿”前可加“一”。但以用“下儿”为常,“一下儿”语气稍重。例如:我帮你弄下儿我替你弄弄|把房间收拾下儿把房间收拾收拾|多问下儿别个多问问别人。4.2贵阳话有很多重叠式名词,没有儿化。重叠的语法作用很象北京话的儿化。例如:①单音名词往往是泛指或统称,重叠式往往是小称或专指,有的意义差别较大。例如:缸缸茶缸|灰灰灰尘|葱葱小葱|沙沙沙粒儿|毛毛毛儿|脚脚渣滓|水水水儿|草草小草|米米(花生等的)仁儿|路路印儿|麺麺麺儿|气气不好闻的味儿。②不能说“一个杯,一只篮”,必须说“一个杯杯杯子,一只篮篮篮子”。重叠式不是小称,也不是儿语。例如:粑粑糕饼类食物|框框框儿|坛坛坛子|盒盒盒儿|祖祖曾祖|坎坎台阶|眼眼眼儿|铲铲铁锨|棒棒棍儿|罐罐罐儿|柜柜柜儿|盖盖盖儿|箱箱抽屉,区别于“箱子”|皮皮果皮或人的皮屑,区别于“皮子(皮的统称)”|嘴嘴器皿的嘴儿,区别于“嘴巴”(嘴)。跟名词相反,贵阳话动词没有重叠式。地道的贵阳话中没有真正的重叠式动词。北京话重叠式动词绝大部分都有尝试性的含意,这在贵阳话用加“下”表示。例如:4.3宜都话单音动词重叠有严格的限制,重叠式后总带或“的”。动词重叠式带可以作谓语或状态补语,这里各举四个例子:宜都话没有表短时少量的动词重叠(这点大多数西南官话相当一致),表动作的短时少量的办法是在动词后面加“·下儿”[·xar]:“摸下儿nie个这个,又摸下儿儿那个|把身上的灰撢下儿|我们来商量下儿|帮我打听下儿”。如果要表示尝试意义,就用“动+·下儿+·看”的格式:我来试下儿看|你尝下儿看|你去打听下儿看”。4.4就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而论,西南官话可以分为三派。第一派例如重庆、贵阳,名词常常重叠;动词不重叠,“动词+(一)下(儿)”相当于北京的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