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的语音学研究_第1页
《韵》字的语音学研究_第2页
《韵》字的语音学研究_第3页
《韵》字的语音学研究_第4页
《韵》字的语音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韵》字的语音学研究

《韵文》体系中的金琼思丁成、范昭群等在现代福建省的方言中读到了赛音和赛沙那的清晰发音。有很多数字不给气,而有些数字不送气。这种不送气和送气之分,并不以《广韵》的韵类或调类为条件,这是其他方言所少见的情况,成为闽方言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究竟送气与不送气分化的条件是什么,许多学者都在进行探索,也提出过种种解释。作者思索多年,对已有的几种说法尚未敢苟同,又深感这一现象虽不容易解释却是涉及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现对此试作初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待考点音的同分法属于古並定澄从崇群等声母的字约有四分之一在今闽方言多数点读为送气清音,陈章太同志与我合写的《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一文已经罗列了一些材料。本文加以补充,得出下列四十个字,这四十个字是口语中比较常用的,能单用,而且各地读音比较一致。现把福建境内有代表性的六个点的读音列表对照如下(若有文白异读的只列白读音):从这个字表可以看出几个特点:1.四十个字中,各点都读送气音的(包括建阳读为h的,下详)占三十三字,个别点读不送气的只有七个,可见各点读音的一致性不是偶合。2.四十个字中,平声字二十五个,上声六个,去声四个,入声五个;分布在十四个摄,其中开口字二十八个,合口二十二个;一等字十二个,二等五个,三等二十二个,四等一个。送气不送气的分化既然不以《广韵》的韵类或调类为条件,可见它不是单纯的语音历史变化。3.所列例字大体上都是单音词,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在口语中也比较常用。看来,这正是我们考察分析的重要出发点。对于闽方言的这一现象,余蔼芹和平田昌司都认为反映了方言语音的不同历史层次,不送气清音代表较古的一层(余说是壮台语的底层),送气清音则代表晚近的一层(余说是北方方言影响的结果)。我很赞尝他们考察问题的方向,但是在同一方向上我得出了同他们相反的结论。缒以绳悬物。《广韵》置韵驰伪切:缒,绳悬也。沉没于水底,如说~江,~海。《集韵》沁韵直禁切:沉,没也。豸小虫,如说虫~,生虫生~。《广韵》纸韵池尔切:豸,虫豸。《尔雅》云:有足曰虫,无足曰豸。袒缝补的通称。(缝专指密缝)。《广韵》裥韵丈苋切:袒,衣缝解。在寻找。《广韵》海韵尽亥切、代韵昨代切两读:在,居也,存也,察也。”泉州话前二义读阳上,后者读阳去,察查就是寻找。厦门音,漳州音均合。渴甘蔗无汁而发硬称为渴。《广韵》薛韵渠列切:渴,水尽也。此字另有文读音。屈动物尾短谓屈,尖物不尖亦称屈,人无后亦称屈。《集韵》迄韵渠勿切:屈,《博雅》:短也,一曰无尾。櫭墙上木钉、地上小木桩均称櫭。《广韵》薛韵渠列切:櫭,木钉名。三闽方言的谐声问题闽方言把古全浊声母的字读为送气清音既然是和较早的词汇层次相结合的语音形式,那么,应该怎样说明古今全浊声母的变化呢?关于广韵系统全浊声母的实际读音,陆志韦和李荣用了多方面的材料有力地论证为不送气的淡音。这个结论和闽方言的文读系统把全浊声母字读为不送气清音是完全一致的,如所周知,闽方言的文读系统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广韵系统的特点。至于上古的全浊声母,一般都认为在送气不送气上应是从上古到广韵一脉相承的。王力、董同都拟为送气浊音,李方桂则都拟为不送气清音,他说:“我们既然认为中古的浊塞音是不吐气的,就没有理由说是从上古吐气的浊塞音来的。”问题在于拟测上古全浊声母时要不要考虑解释闽方言这种旧层送气、新层不送气的情况。对此,我们可以有四种假设:1.闽方言的全浊送气是闽越语的底层,与上古汉语无关。2.上古全浊声母分为送气不送气两套,闽方言清化后反映了这种界限。3.上右汉语有方言差别,全浊声母有的读送气浊音,有的读不送气浊音,闽方言兼收了不同方言的特点。4.在漫长的上古时期中,全浊声母曾是送气的,后来逐渐变为不送气浊音。闽方言所分布的福建地区东汉以前是百越杂居之地,闽方言可能有闽越语的底层。如果全浊声母分读送气和不送气在其他汉语方言都没有反映,在古代汉语也找不到痕迹,第一种设想也许是合理的。事实是这种情形在徽州方言、湖南瓦乡话、山东方言以及龙州壮语的汉语借词里都有类似的反映(例如休宁话拌,头,独,读,苧,柱,旗,骑。其余点的情况下文还会提到);在上古谐声关系中也可找到一些线索(下详),看来第一种假设是没有根据的。高本汉曾为上古音拟过送气不送气两套浊音声母,但那是为了解释喻四等另有来源的声类,不是把並定从澄等各分两类。如果上古全浊声母分为两套,为什么在中古音和多数现代方言中都没有反映?为什么梵文的对音要用同一个“茶”或“陀”去译写da和d‘a?第二种假设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上古汉语既分布在广阔的地域,又经历过漫长的年代,当时的方言差异可能比今天更大。如果那时有的方言全浊声母不送气,有的方言送气,现在也无从证实了,因此第三种假设也就落空了。还是第四种假设即上古的全浊声母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读音更为合理,因为考虑到闽方言的送气与不送气是同词汇的历史层次直接相关的,如果解释为上古音的较早阶段全浊声母曾是送气的,可能是比较合理的。闽方言的声母是以保留着更多的上古音的痕迹而著称的。除了全浊声母清化之外,无轻唇、无舌上、庄组与精组不分、匣群相混(糊、厚、猴读k)、泥娘日合流、以邪定交叉、章组与端组相关等等都和《说文》所反映的谐声关系一脉相承。如果说闽方言把部分全浊声母字读为送气清音是反映了上古汉语的较早时期至少是把部分全浊声母字读为送气浊音的这个特点,看来还是顺理成章的。从《说文》的谐声和《广韵》的又读,我们可以找到支持这种假设的线索。陆志韦的《古音说略》以《说文》谐声材料为依据讨论了上古全浊声母的实际音值。他说:“谐声系统里,切韵的不送气清音最近乎浊音,比k等跟k‘还来得接近。k‘等跟浊音最不接近。只有‘都他徒’组跟‘方芳符’组显然是例外。”这就是说,《说文》中切韵的並、从、崇、船、群与帮、精、庄、章、见相谐比与滂、清、彻、昌、溪相谐的次数多,他由此推论上古全浊声母是不送气浊音,但是在端、非两组,情况恰好相反,根据他的统计资料(→前是声符声母,后是谐声字声母):都→徒35都→他17他→徒21徒→都10他→都2徒→他40方→符112方→芳58芳→符21符→方37芳→方7符→芳32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他觉得“一时无可解决”。其实,这也正是不送气说的隐患。让我们顺藤摸瓜进一步探讨这个例外。根据管燮初重新整理过的《说文》谐声关系,全浊与次清通谐比全浊与全清通谐次数更多的有:值得注意的是,次浊声母也有与次清相谐次数多于与全清相谐次数的:清声母作声符也有次清比全清更多地与浊声母通谐的例子:次清声母作声符也有与全浊通谐比与相应的次清声母通谐更多的: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说文》谐声关系中全浊声母和次清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不只是表现在非组和端组,而是唇舌齿牙喉都有,不过在唇音(包括帮组和非组)和舌音(包括端组和知组)更为突出罢了。我们不妨假设上古汉语全浊声母是一种“浊音浊流”,至少在唇音和舌音明显地读为,因此的相谐比的相谐更为频繁。至于唇舌音的次清和次浊的相谐较为频繁,则使人们推想到上古时期的唇舌音次清有更强的流音h,因为各类次浊声母也都是一种流音。四不同历史层次的语音现象是相互联系关于闽方言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罗杰瑞在他的两篇论文中曾经作过另一种解释,认为它反映了原始闽方言曾有过三套浊的塞音塞擦音:第一组(不送气浊音)bdgdz第二组(送气浊音)bhdhghdzh第三组(软浊音)-b-d-g-dz这三组声母都是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字。在沿海各点第一组和第三组大体读为不送气清音,第二组则大体读为送气清音。除此之外,他的最得力的论据是建阳话的声母和邵武话的声调。在建阳话,大体上第一组读不送气清音(p、t、k、ts),第二组读送气清音(p‘、h‘、k‘、t‘、ts‘);第三组则读为“次浊”流音(v、1、、1、),在邵武话,大体上一、三组读阳调类,第二组读阴调类。这种解释确实很引人入胜,也反映了闽方言的一些重要特点,对人们了解闽方言的历史演变也是有启发的,不失为一家之言。我们和罗先生的不同看法是:还是把这些现象看成闽方言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层次更好些,正如他所理解的chronologicalstrata那样,词汇上有不同的历史层次,语音上也有不同的历史层次,而且二者常常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对于这种不同历史层次的现象未必要推到一个原始闽语的共时平面上。我们的理由主要有三:第一,从同一音类演变而来的不同方音,对应应该比较整齐,例外较少;而闽方言古全浊声母送气不送气的分化并非单纯的语音现象,不受明显的语音条件的制约,因此各地对应并不太整齐。例如:如果把邵武话声调上的反映以及徽州方言、湖南瓦乡话和龙州壮语的汉语借词的送气不送气分化作进一步比较,这种分歧就更明显了(下列例字除少数字外在闽方言大都送气,见前)第二,邵武话的声调和闽方言送气不送气之别不大整齐,从上例就可见其一斑:十四个例字中读阳平与阴入的各七字,闽方言中这些字大多是送气的。邵武话把不少闽方言读送气的全浊声母字变读为阴调类(平、入声读阴入,上声读上声,去声读阴去)可以看成是一种声母清化的伴随现象。等声母既然气流较强,可能是更早清化的,即发生在阴阳调类的分化之前。邵武话这些字调的转移也是一种古层次的语音现象。第三,建阳话古全浊声母的三种读法也是不同历史层次的反映。第二组读送气清音的和其它闽方言一样也是最早清化的;第三组则是最迟清化的,因此至今还保留着浊声母的尾巴。在闽方言中,建阳话的声母显得十分奇特,并且十分耐人寻味。建阳话的h-和x-有音位对立,x-来自中古的晓、匣,h则来自次清和全浊各母:l和零声母也来自中古全浊和次浊各母:这种情况使人们猜想到建阳话是在把古次清合并为h-,把古浊音合并为1-和,似乎古清浊声母的演变在某些方言是不按原来发音部位发生变化,而是按原来的发音方法分别归入清浊两类的。看来这种猜想还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各组全浊声母的大合并就见于湘方言。据陈蒲清的调查材料,益阳话古定从邪澄崇船禅七母常用字444个中有264个(超过半数)读1-声母,来、泥(今开口呼),日母字也读。在泸溪瓦乡话和广西龙胜伶话也有类似情况:第四,象闽方言这样历史长、分布广、分歧大的方言,是否一定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一—“原始闽语”?如果联系闽方言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虑问题,我们总感到心里不踏实。闽方言完全可能包含着古闽越语的底层成分,但从整体上来说它是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由于它的形成年代正在上古、中古之交——公元4一10世纪,所以它同上古和中古的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存在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明显的对应关系。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对应关系的研究来确定它的历史地位。至于闽方言内部的各种分歧和对应,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可能有移民的时代不同、起步的地区不同,入闽后定居的地点不同,所接触的其他民族语言和其他汉语方言不同,各种社会生活条件不同,后来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如果说,所有的内部分歧都是从统一的“原始闽语”演化出来的,这个“原始闽语”恐怕只能是一个抽象的理论上的概念,而很难理解为一种现实的原形。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闽方言的内部差异,从它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对应关系,从历史层次的构成去理解,比起为它推出一个“原始闽语”的共时体系,要更切合实际些。二全浊声母字音闽方言把古全浊声母读为送气清音的词应该是早期定型的方言词,它的送气音应是反映了广韵以前的上古音的特点。这个结论是从下列四点分析得来的。第一,在同一音韵地位上,如果有送气、不送气的对立,读送气音的总是历史悠久的常用字,读不送气音的虽然也有古老的常用字,但有更多的一般用字。下面所举十个小韵中的字带括弧的各地读送气(注音见上文),不带括弧的都读不送气:反例有两种情形:读送气清音的字中有少数后起的非口语常用字显然是因为和早期常用字同偏旁而类推的,例如:皮→疲,彭→膨,曝→瀑,读→牍,篷→蓬。还有一些地区读送气清音的少数平声字不是早期的口语常用字,它们是受普通话影响由不送气清音变来的,或送气与不送气两读并行。例如:第二,同一个字,如果文读白读以送气和不送气分,往往是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而白读显然是早期形成的方言词音。以福州和泉州话为例:必须说明的是,在闽南话里有些送气不送气的异读都见于口语,很难说是不同历史层次的文白读,应该说是为了辨义而异读。以泉州话为例举常见的如下:第三,方言字音如果还反映其他声韵母演变中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话,全浊声母字读送气音的字总是和老的声韵特征相联系的。试举数例:古知彻澄母字,多数读t、t‘,反映了上古无舌上的特点,少数后起字读ts、ts‘显然是受中古知、庄、章合流的影响,反映了中古音的特点。凡澄母字读“齿音”的,没有送气的,例如:其中最典型的是柱字,文读ts,白读t‘。上文所举崇母字锄、柿在各地闽方言都读t‘、k‘。从谐声看,这种特殊读音也是上古音的残留。锄从助得声,助可以谐筯(箸),箸中古澄母,上古定母,锄读t‘是上古崇、定相谐的反映;柿从束得声,束阻吏切,属庄母,可与踈相谐,踈,止姊切,是为章母,章母字在闽方言有k、k‘的读法(如齿读ck‘i,痣读),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