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_第1页
202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_第2页
202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_第3页
202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_第4页
202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集版———收集整理,仅供参考202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

考试真题题库(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A.管理水平B.道德品质C.教学水平D.科研水平【答案】:B2.班级授课制是针对古代个别教学而提出的,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D.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答案】:D3.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手段是()A.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结合B.单靠教学C.单靠科研D.单靠社会实践【答案】:A4.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恋爱观是()。A.树立爱情责任感B.通过恋爱改变自己的生活C.追求志同道合的爱情D.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答案】:B5.大学生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往往因为只考虑眼前,很难全面、长远、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容易悲观失望,难以自拔,这反映了其情绪情感的()。A.强烈性B.敏感性C.波动性D.狭隘性【答案】:D6.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A.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B.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C.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答案】:A7.下列不属于师爱特征的是()。A.职业对象性B.稳定性C.原则性D.广播性【答案】:B8.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提升实践的合理性,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是()。A.教学反思B.校本研修C.学历进修D.岗位培训【答案】:A9.下列对大学生心理特点所作的判断正确的是()。A.他们较少关心别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B.当代大学生心理有闭锁特点C.一般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感受D.当代大学生心理是开放的【答案】:B1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教育对象的影响B.教育原则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答案】:D11.()已成为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及其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素质。A.持之以恒的毅力B.自主学习能力C.知识迁移能力D.远大理想【答案】:B12.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主要由谁制定?()。A.学校B.学校举办者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D.教育部【答案】:C13.库马尔说:“我们必须坦承,真正维护大学地位的是这样一种学位:它被授予那些参加特定文化和社交活动的学生。人们现在常常提到的‘课外活动’必须作为大学生活的真正核心和大学存在的主要理由而得到重视。”从课程类型的角度来说,其中指涉的课程属于()。A.科研项目课程B.隐性课程C.多学科交叉课程D.文化素养课程【答案】:B14.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思潮是()。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答案】:B15.下列情景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A.王丽每天独自看几小时书B.老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表示满意C.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D.老师表扬爱学习的学生【答案】:A16.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A.教学操作能力B.教学认知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答案】:C17.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A.引领社会B.服务社会C.科学研究D.教书育人【答案】:D18.泰勒认为,课程目标应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来自(),二是来自学生的需要,三是来自社会生活。A.专家的建议B.家长的意见C.学校领导的意图D.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答案】:A19.由教师的卓越能力和人格魅力带来的影响力叫()。A.权力威信B.知识威信C.人格威信D.职业威信【答案】:C20.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发表意见时感到焦虑、紧张,甚至影响社会功能。这种人格缺陷是()。A.悲观B.自卑C.嫉妒D.羞怯【答案】:D21.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因材施教B.提高教学效率C.增强教学的计划性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答案】:A22.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答案】:C23.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教育理论的发展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答案】:B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校现场教学形式的是()A.调查B.讨论C.参观D.实习【答案】:B25.高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高等教育目的B.高等教育教学计划C.高等教育教学大纲D.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答案】:A26.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A.沉思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答案】:C27.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A.名誉权B.受教育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答案】:D28.取得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具备()。A.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B.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D.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答案】:C29.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学计划B.课程方案C.教学大纲D.教材【答案】:A30.既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能力,又是他们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的是()。A.自我批判能力B.自我调节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自我教育能力【答案】:D31.人际关系走向终结首先经历的阶段是()。A.冷漠B.收敛C.逃避D.分歧【答案】:D32.高等学校据()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A.课程B.学生需求C.学校需求D.专业【答案】:D33.以个人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A.语义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境记忆【答案】:B34.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成立的是潘懋元教授1984年主编并出版的()。A.《高等教育学新编》B.《新编高等教育学》C.《比较高等教育学》D.《高等教育学》【答案】:D35.幼儿分类时,将“茄子”和“芹菜”放在一起,而将“灯泡”和“领带”归为一类,此时儿童形成的概念是()。A.具体概念B.合取概念C.关系概念D.抽象概念【答案】:D二、多选题3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集体主义原则B.爱国主义原则C.人道主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答案】:ABCD37.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教师道德良心的特征有()。A.层次性高B.示范性强C.感染性强D.内控性强【答案】:AB38.学校人际关系特点包括()。A.人际关系的功利性B.教育目标的制约性C.人际关系的文化蕴含D.人际关系的道德评价【答案】:BCD39.[]廉洁从教的内容包括()A.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B.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C.发挥奉献精神D.坚持高尚情操【答案】:ABD40.以下选项中,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A.强化职业责任B.树立职业理想C.刻苦钻研D.精益求精【答案】:ABCD41.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发力量是由以下因素构成的()A.目标效价B.情感因素C.期望值D.认知因素【答案】:AC42.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有()。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B.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C.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与发展的迫切要求D.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答案】:ABC43.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体现在()A.明确的目的性B.解决矛盾的坚定、沉着、耐心和自制力C.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D.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答案】:ABCD4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强壮学生的身体素质B.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C.预防学生的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D.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BC45.()是从业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的重要表现,也是从业人员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项重要要求。A.技术精湛B.精通业务C.开拓创新D.以身作则【答案】:AB4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A.发展性原则B.全体与个别兼顾的原则C.科学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答案】:ABCD47.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有()。A.开放性B.实用性C.迷茫性D.多元性【答案】:ABCD48.《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突出特点是()。A.服务国家人民B.立足国情世情C.突出改革创新D.体现前瞻引领E.注重规划实施.【答案】:ABCDE49.多媒体课件按功能主要可以分成()。A.讨论模式B.讲授模式C.实验模式D.自学模式【答案】:ABD50.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模式()。A.哈佛模式B.牛津模式C.筑波模式D.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E.剑桥模式【答案】:BCD51.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习俗水平具有的特点是()。A.道德评价主要是围绕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展开的B.个体认识到准则的相对性和人为性C.个体倾向于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D.个体对好与坏的判断以自身利益为依据【答案】:AC52.促使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有()A.不愿意感受与众不同的压力B.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C.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D.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答案】:ABCD53.廉政教育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