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_第1页
《哲学概论(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_第2页
《哲学概论(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_第3页
《哲学概论(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_第4页
《哲学概论(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哲学概论(第2版)第一章哲学的形态内容提要哲学的形态是指哲学在人类生活和文化体系中存在并表现出来的样式。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科,哲学发生和发展的根据何在,它以怎样的主体为根基、以怎样的世界为对象,其演进的历史轨迹怎样,其内在的理论构成怎样,等等,构成了关于哲学的形态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01哲学的发生与发展02哲学的对象和视域03哲学的问题和构成目录哲学的发生与发展01一、哲学的主体根基“为什么会有哲学”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同样复杂。我们在此选择以“我们”为出发点。这里的“我们”就是人。为什么要以人为出发点呢?因为无论对“为什么会有哲学”的问题做何种解答,大家共同接受的一个隐含的前提是:没有人就没有哲学。一、哲学的主体根基(一)人类本性的需要人生在世,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来维持肉体的生存,而且需要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在古代中国,很早就有开天辟地的传说。有了规则和秩序,世界不再是一团混沌,而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整体。在古希腊,柏拉图的自然哲学对自然界的运行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自然界不再是无法言说的混沌,而成为一个可以理解的世界。一、哲学的主体根基(二)理性思维的能力仅有需要还不等于创造。哲学的产生还是以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能力——理性思维为前提的。这种能力不仅标志着人类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而且推动着人类进一步产生更高层次的理性需要,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哲学的需要,即对世界的本性、秩序和意义的统一理解和把握。一、哲学的主体根基(三)哲学思维的性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之境界有两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哲学而言,一切皆为“有我之境”。哲学思维是一种“有我之思”。总之,哲学的“有我之思”实即人类的主体之思。一、哲学的主体根基(四)哲学的时代根基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产物,以人的思维活动的形式表现自己,但就其根本而言,它却绝非单纯在密室或书斋中苦思冥想的结果,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深深根植于人所生活的时代和世界之中。“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一)理念论与西方哲学的奠基哲学诞生于古希腊。古希腊早期哲学主要从自然出发,关注的是人的自然环境和宇宙,目的在于获得一个第一性原理并以之来解释世界。苏格拉底改变了这一路向,他把“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认为哲学不能从外在的自然出发,而必须从理性的人——自我出发,哲学是引导人们去思索生活的意义和至高的善。这就完成了一场哲学形态的变革:从宇宙论转向人学。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外以希腊英雄阿卡德摩(Academus)命名的地方创立了学园,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柏拉图认为哲学需要关注和回应的问题是,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设计和制作出来的。在他看来,世界就是依照理念这个模型或原型设计和制作出来的。理念是本源性的,不是理念模仿事物,而是事物模仿理念。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二)第一哲学与形而上学的传统在哲学的早期阶段,哲学与科学浑然一体。这时的哲学相当于“知识的总汇”。古希腊的哲学著作往往以《论自然》《论宇宙》的名称出现。当时对“哲学”只有一个模糊的观念,即它是对事物产生的原因做出合乎理性的说明。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亚里士多德首次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并把哲学(第一哲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认为第一哲学优于数学、物理学,居于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最高层次。第一哲学研究最普遍、最根本、最一般的东西,其他科学则研究具体的、细节的、特殊的问题。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哲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寻求各种最初的根源和最高的原因”,即存在的“第一因”。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三)存在论与传统哲学的完成弗兰西斯·培根,首先提出把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式作为科学分类的根据。他认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有记忆、想象和理性三种,相应地,人类知识也可分为史学、诗学、哲学和科学三大类。在培根的分类中,“玄学”(即“第一哲学”)

不再是最高的学问,而只是自然哲学下面的

一个科目。这反映了近代

哲学必须为科学服务的基本要求。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沃尔夫对“存在(本体)论”(Ontologia)做了如下界定:“关于一般性‘在’(entis)就其作为‘在’而言的科学。”这是对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存在(being)问题的研究所做的一次理论总结。这一总结凸显了存在(本体)论在哲学基础理论中的地位。这一定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识到了哲学对象与科学对象的区别。他一方面指出,哲学以“完全普遍的对象作为内容”,不同于特殊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他的所谓“完全普遍的对象”也就是“绝对理念”。黑格尔哲学成了对“绝对理念”自我运动的思辨叙述和逻辑推演,它与任何经验内容都毫无关涉,而又自居于一切科学的“王者”之位,成了“科学的科学”。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四)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叶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以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为标志的哲学变革和以现代哲学的产生为标志的西方哲学转型,是这个转折的体现。它们不再以划分和构建知识体系为关注的焦点,而是首先从根本的哲学观方面,然后从哲学本身的思想方向和理论内容方面发起了革命,从而开启了哲学发展的新形态。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马克思哲学的方向代表了西方哲学变革的方向,它在西方现代哲学中得到了确认。“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海德格尔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一)思想和叙述哲学的思想体系指诸哲学思想和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基本脉络,叙述体系指论证、阐释或发挥一套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系统。二者之间既不完全等同,又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从总体上看,它们都是一种有秩序的系统。但秩序性在二者之中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例如:《论语》与孔子的思想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一方面,哲学家的思维极其严密;另一方面,其表述则充满了跳跃性。我们既不能因为后者而否认前者,也不能由此而放弃对哲学的系统性和明晰性的要求。与思想体系的创建者必然是该思想的创立者不同,叙述体系的建构者既可以是该思想的创立者,也可以是他人,如学生和后继的研究者。因此面对同一个思想体系,可以有不同的叙述体系。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二)观念和现实哲学的观念形态指哲学的概念和范畴等观念的系统。哲学的观念形态是哲学的直接表现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哲学是与现实无涉的纯粹概念体系。事实上,哲学把对现实的把握当作自己的基本使命。哲学视域中的现实不同于经验常识意义上的现实,它蕴含三个基本维度。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二)观念和现实其一,必然性的维度。在哲学视域中,现实不等于现存,现存是一种偶然性的存在,而现实之所以为现实,恰恰在于其实现或展开过程中具有一种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构成了其本质所在。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其二,社会性的维度。现实不等于事实,哲学关注的是社会性的现实,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事实。哲学总是自觉立足于社会性的维度,把对象、事物置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出发来把握对象和事物。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其三,具体性的维度。哲学关注的是具体的现实,不是抽象的原则。现实不是孤零零事实的积累,也不是赤裸裸结果的相加,而是同鲜活具体的历史过程交织在一起,这意味着具体的现实是生成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存在。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三)逻辑和历史哲学的历史形态意味着哲学是一条永无止境的精神探索之路。哲学永无可能获得一个可以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哲学的逻辑形态指哲学的概念体系所呈现的内在结构次序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亦即“理念各种形态的推演和各种范畴在思想中的、被认识了的必然性”。把握哲学的逻辑形态,是了解和判断某种哲学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在哲学上的地位和意义的根据。哲学的对象和视域02一、哲学对象的二重性哲学的发展开辟了理解“对象”和“哲学对象”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的核心在于引入了主体性视角,区分了对象本身的客观存在与对它的主体把握,即将主体“所面对”的对象与主体“所见到”并表述出来的对象区分开来。哲学和全部科学所面对的,当然是整个世界和它的各种组成部分,这是指客观存在着的对象;但使哲学和各门科学得以成立并彼此区别开来的根据,并不是由于它们“所面对”的世界不同,而是由于观察视角、探索途径、观照层次、思考方式等不同所决定的结果(即“所见到”)的不同。一、哲学对象的二重性哲学的对象,其实是人类理性特有的一个视域。这个视域并不凝固于某种固有的事物或状态本身,而是随着人类实践和思考的扩展而不断扩展,随着人类实践和思考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关于世界的理解和把握。通常构成哲学对象的有三大基本视域:物的世界、人的世界、概念的世界。二、物之探究“不得不仅仅在信仰上假定在我们之外的物(我们毕竟从它们那里为我们的内感官获得了认识本身的全部材料)的存有”,乃“哲学和普遍人类理性的丑闻”。海德格尔则认为,“‘哲学的耻辱’不在于至今尚未完成这个证明,而在于人们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期待着、尝试着这样的证明”。二、物之探究对物和物的世界的关注,在哲学上并没有走向对外部自然界和自然之物的直接追究(这一方向是由各门具体科学来坚持的),而是沿着形而上的方向,通过对问题的前提和背景的追问,走向了对人和人的世界的探索和追究。这意味着,哲学上对于“物的世界”的探究,终究要与对“人的世界”的探究结合起来。三、人的世界“现存的感性世界”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物的世界,而是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这一世界既不是从来就如此,也不是纯然天成的。从根本上看,它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所谓“现实世界”的现实性,

就在于它是与人的感性活动

即实践相联系,并呈现于人的

感性活动之中的存在,这也就是

人的世界。三、人的世界经验常识的观点认为,现存的感性世界是不以人的存在和意志为转移的外部自然界,它独立于人并且先于人而存在。高山耸立,江河奔流,自古如此,似乎与有没有人的活动并无关系。旧唯物主义代表了这种观念。三、人的世界人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这一判断,是对“人的世界”含义的极其深刻而准确的表述。它不仅说明了人的世界的现实性在于人的活动的现实性,而且进一步指出,人的现实活动即实践,是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统一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的世界的本质和意义,在于人自己的活动和创造。四、概念王国哲学是借助于概念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对于哲学的讨论来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来表达它”。有没有运动的问题,乃经验常识层面上的问题;如何以概念的逻辑来表达运动的问题,才是哲学层面上的问题。四、概念王国概念是一种怎样的对象呢?哲学不像数学、逻辑学那样拥有一套自己独立的语言符号系统,哲学所使用的概念很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比如哲学上的存在、现象、本质、现实、自由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在运用,二者在形式上并无明显的差别。表面看来,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似乎是同一种概念系统,服从于同一个内在规则。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却有着深刻的根本性区别。四、概念王国其一,所“对应”的现实,即“所指”的对象不同。日常概念直接来源于感觉经验,每一个日常概念都或多或少、或远或近、或直接或间接地在经验世界中存在着对应者。哲学概念则不同,它们不是从感觉经验中直接提炼概括出来的,人们不可能在穷尽一切经验之后再概括出哲学概念来,因此无法在现实经验世界中找到哲学概念的直接对应物。四、概念王国其二,所遵循的内在规则不同。对于日常概念而言,其得以成立的根据在于它们与经验世界中的存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纵向的对应关系。哲学概念则不然,它们得以成立的根据在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横向的逻辑规定性。四、概念王国要学习哲学,必须学会区分哲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区别源自哲学思维的超越性特征。超越建立在感觉经验基础上的日常概念,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哲学概念。哲学概念具有自己的限度。由于哲学概念的意义来自概念之间的逻辑规定关系,那么由其构筑而成的哲学领域,就是一个完全超感性的特殊王国。四、概念王国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概念中的现实,一方面,它的思想必须要“通过词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也就是哲学必须通过概念来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人类不可能只生活在“阴影的王国”之中。哲学最初来自现实世界,最终还要回到现实世界。哲学的问题和构成03一、哲学的元问题哲学问题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么是美”属于两类不同的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什么是美”指向一种普遍的本质或特性,它所要求的答案,是对“美”这个概念所表达的普遍性内容或规定的把握。一、哲学的元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已经逐渐被确认的,是与哲学三大基础理论分支——存在论、意识论、价值论——相对应的著名的三大问题:存在论问题即关于世界的存在的问题:什么是存在和非存在?什么存在着?怎样存在?意识论问题即关于人对存在的把握的问题: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在头脑(理性和感性)中把握存在?价值论问题即关于存在及其把握与人的关系的问题: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意识对于人的意义如何?二、存在之思“存在”问题是第一个被确认为“元问题”的问题,“存在论”也曾被确认为“第一哲学”。存在论是关于万事万物的有无、根基、本性等普遍性问题的理论。就其具体内容来说,这一问题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存在者(本体)”问题;二是“存在方式”问题。二、存在之思“存在者(本体)”问题,即什么存在着?有没有或什么是世界万物的始基、本体和终极存在?这是当“存在”作为一个名词或主词时,存在论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它属于狭义的“本体论”,或可称之为“存体论”问题。这是当“存在”作为一个动词或谓词时,哲学必然要面对的另一个存在论问题,或可对应地叫作“本态论”或“存态论”问题。二、存在之思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的思维方式走向了以关系型思维为主导的阶段。所谓“关系思维”的特点,就是不再把“存在者”即任何客观的事物当作没有自身结构的孤立的、抽象的实体,而是从内外部结构、联系、系统等关系状态来把握它的存在,它把“是什么”的研究推向了“如何是”的尝试,从而进一步把握丰富、动态的“存在”。三、意识之问意识论(gnosiology,旧译“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知识和精神活动的哲学理论。gnosiology来自希腊文和拉丁文,是一个抽象名词,其词根gnōsis有“知识”“智慧”“觉知”“心灵的直观的认识”等意思。它的对象一般是指“精神事物”,即人的认识、思想等精神现象的总体。三、意识之问知识论(epistemology)是关于认识和知识的理论。epistemology的词根epistm在希腊文中就是“知识”。把认识论界定为以人类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知识为对象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兴起的成果。三、意识之问当代关于人的意识和精神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超越狭义的知识论(“知”)的范围,向人的非认知性精神活动(“情”“意”等)扩展的趋势。总之,人的认知性与非认知性精神活动的统一、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构成了人的精神现象总体研究的完整视角。这一视角将促进认识论与心理学、哲学与关于人的自然科学走向结合,从而显示出当代意识论哲学发展的必要性、趋势和面貌。四、价值之辨“价值”(value)一词源于古代梵文和拉丁文中的“掩盖、保护、加固”词义,指“起掩护和保护作用的,可珍贵的,可尊重的,可重视的”意义,即日常用语中“好的”“有利的”“优良的”“应该的”等所表达的内容。价值论产生的直接基础,来自哲学两大部门——伦理学和美学的变革,即“元伦理学”和“元美学”的形成。四、价值之辨价值概念首先在美学的发展中得到反响。现代美学的创立者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关于审美价值的科学,一般认为,这是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在伦理学中,英国哲学家摩尔于20世纪初以其“价值直觉主义”观点和提倡对“善”的语言分析而开始了“元伦理学”的研究。这推动了价值论的独立。本章小结哲学发生和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的存在、生活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哲学本身业已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在东西方不同的条件下,哲学展现出不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进路,表现出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哲学以思想体系和叙述体系、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逻辑序列和历史进程辩证统一的方式而存在。哲学对象的特殊性不在于哲学“所面对”的世界与众不同,而在于哲学的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