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11月金华十校一模高分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面对“存在”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在疼痛的世界选择赞美存在,才能自我救赎。而有人却不这么认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尊重高尚的存在,赞美抗争疼痛的英雄古希腊有一句俗语:“存在即合理。”不可否认,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必定有一定所值。但正如不是所有河流都能归入大海,并非所有存在都值得尊重与费美。我认为,我们应当正视存在,明辨是非,择善而从,其劣而弃。疼痛的世界里,我们要正视一切存在。在当下,信息网络遍布全球,连通世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想法更是如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必将被时代抛弃。正视存在,首先要有理性审慎的思维。尊重并不意味盲从:唐朝尊重边陲小国的习俗,但并不因此改变自己的思想;当代中国更是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理念,尊重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但也致力于让中国特色文化走得更远。盲从是最大的毒药,但尊重却能带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同天下。然而,文化虽无成劣,其对于人民发展的阻碍与推动却有高下之分。时间会检验存在的合理性。大浪淘沙,事物的生命力便是判断它是否值得被尊重与赞美的重要依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希腊的民主文明与奴隶制在几乎同一时间出现。我们不能否认它们都对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然而民主的命脉延续至今,镌刻人心,奴隶制令人深恶痛绝,彻底消失在现代社会的光芒下便足以说明一切。王羲之在兰亭一言发人深省:“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死和生等同是虚无的,那么该存在能否长存人的心中必定也有不同的意义。疼痛不值得被歌颂,但与苦难抗争的人值得。“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选择赞美生活。”有阳光的地方少不了阴影,世界上也少不了存在诱惑我们去快意恩仇、纵欲狂欢。如何追寻光明与幸福,如何与邪恶斗争是每个人一生无法逃避的命题。自我拯救应当是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逆势而上的勇气;是李大钊与青年站在一起,“以今日之我,逐明日之阳”的不懈追求;是狄更斯“今天就是最好的时代”的信心,是海明威作品中无数坚持与自然抗争的“小人物”的尊严。无论如何,它都不会是妥协式地赞美一切存在的盲从与放弃。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在多元的人生旷野,我们更应建立更深远的人生信念。选择赞美更有意义的存在。坚持与暂时的、自私的存在斗争,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高尚的人会为我们洒下热泪。”“存在”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史铁生曾经说:“一个人出生了,那就是一个不可争论的事实。”同样地,一件事物,存在于世界上,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面对“存在”?以我拙见,承认存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存在”,实乃第一要义。只有尊重存在,方能实现自我拯救。“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有的人在“存在”降临时一味逃避,他们否认存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一言以蔽之,这种“存在观”是不可取的。面对存在,我们首先要坦然接受。孔子曾指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即一切关于我的赞谬,我都欣然接受。之所以选择接受,是因为智者通达认识到“无力搏乾坤”这一点。海棠花被誉为“花中之尊”,其花鲜艳,然而却有一个缺憾——其花无香。女作家张爱玲曾说“平生有三憾,最恨海棠无香”,历来有无数文人遐想,无香之花,是其无奈抑或选择,但不论众说纷纭,也只留下四月天的海棠花,凌晨四点未眠初绽。但是,所谓“坦然接受”绝非逆来顺受,一味沉湎于“存在”之中。尼采有一个三形态人生理论。其中最次一种叫做“驼骆”——味承受,被动忍辱负重,对他人与命运的不公低头。面对存在,万不可就此别过。我们要批判,驳斥,对其予以改变。不要成为任人宰割的骆驼。正因存在并非“尽善尽美”,所以人类不断突破“现存”,创造未来。当王阳明旗帜鲜明喊出:“夫学贵求之于心,求之心然后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吾不敢以为是也。”对中国思想界的震撼,不亚于后世西方“上帝已死”带来的覆盖。然而所谓“不破不立”,正是先驱的革新,推动历史辗向前。最后,面对“存在”的至高境界应是扩展人生的宽度,探索。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曾有言“目极世界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界之鲜,口极世间之谭”,斯言善哉,此乃人生之大快活!马洛斯的人之五需求论中,最高需求为个人实现,这与我们认识存在的最终目标—自我拯救,其实异途同归的。面对现实存在,接受,批驳,探索,本该是“三位一体”“相生相克”,然而现实生活中,与之相斥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人求职失败,说自己“怀才不遇”;向仰慕对象告白,惨遭拒绝,却认为对方没有眼光;一生碌碌无为,归结于社会的不公。何其荒谬?这其实是“自我服务偏差”在作祟,造成主观上所带来的虚假普遍性,归根到底,是对存在的错误把握。引向灭亡,那门很宽,那路很大,走的人也多;引向永生,那门很窄,那路也小,找着的人也少。《新约·马太福音》如是说,尊重存在,赞美存在,或许才是自我拯救,实现“永生”的法宝。“存在”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存在——颂歌与驳斥昆德拉在《不朽》中言:“存在,存在就是幸福,”而戴兰却在诗句中怒号“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世界摇曳和坚固地存在,赋予人们无穷的笑与泪。当存在漫滤于那杳渺的长空,我们也当献上我们的颂歌与驳斥。尊重存在是个体对坚硬现实的和解。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曾赞颂亚伯拉罕“面对上帝的啼笑,他仍旧信仰”。诚哉斯言,现实的存在星霜屡变,它所赋予人的伤口却并不使其尖利有所改变,赞颂存在,是英雄主义者一曲豪壮的颂歌——孔子在无数的冷眼中匡正周礼,太史公在茫茫尘寰中拿起那支如椽大笔,即便寒意四遁、荆棘丛生,仍旧步履益艰。若不是对那令人痛苦、使人粉碎的存在的赞颂,他们是如何做到伍尔芙所言“诗意栖居”的呢?而若没有对于存在的赞颂,我们又如何在这个充满冷气的世界中“只是向上走,发一份光和热”的呢?存在的颂歌固然婉转,然海德格尔言“面对世界时,我们不仅关注生存,也关注着我们如何生存”。一味赞美存在,终会陷入浪漫主义的泥沼而安于状、畏缩不前。我们当那拿起利刃,大胆驳斥那些虚伪的、恶俗的存在,发出“有我”的怒吼。韩剧《DP》大胆刺向韩国虐兵问题,王尔德亦有“这个时代最大的不幸是厌倦”,直指生命中的虚无主义。若不是赫胥黎对“美丽新世界”的批判,现代社会何来对道德双异化的警惕?若不是尼尔·波兹曼顿利批判娱乐至死,我们何来对娱乐界的匡正规范?是的,清醒者对于负面存在,亦是社会前进的有力助推。不论是颂歌还是驳斥,我们对于特定存在的认同,都应该回归自身的拯救。“自我认同的缺失是个体生命的最大悲剧”,人类个体不是耶和华或道德真君,而是复杂神性和兽性的结合体。我们歌颂着令我们阵痛的存在,或若批判着令我们虚假愉悦的存在,在这颂歌与驳斥的表象下,饱含着我们对于生命的尊重。“辛克莱,你将痛苦、迷失、挣扎,然后走向一条自我拯救的道路。”黑塞所言不虚。时代是浮躁的,而寻求自我拯救的存在判断从未止息。在这个时代里,既有“他人即地狱”的彻底失望,也有身在树上,却仍热爱着人间的卡尔维诺式期许——面对存在的颂歌与驳斥,现代社会正徘徊于锡拉与卡律布狄斯之间。那么,到底如何赞颂存在的疼痛,如何批驳存在的媚俗呢?“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全辨别他们,使它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这是《看不见的城市》最后卡尔维诺给出的答案。而撷取那些适当的、清澈的、真正纯粹的存在,也就成了喧闹熙攘的世界里一种更为恒久长存的存在。怀批评之精神,赞存在之美好何为“存在”?这似乎是一个宏远而遥不可及的命题。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存在”?对于“存在”的态度固然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所执势必相异。而我主张:怀批评之精神,赞存在之美好。周国平曾言:“每一个事物来到这世上,就一定有其相应的位置。”“存在”是事物客观实在性的外在体现,旨在引导我们承认世界的多元复杂,而以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其出现,发展,衰亡的过程。我们是否尊重存在,反映着我们待人处事,上下求索的道路和方法。“存在”既是抽象的概述集合,又可逐一分散于生活的每一小部分。我们如何对待存在,恰是你我心理状态和认识思想的根本差异,或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尊重存在,恰是于看似离迷的现实世界中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撑起一片天空。既知自然选择作用之精妙,“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之本质,我们又如何能不承认目之渺小,以虚心谦卑的态度,面对世间万象,而赞美其壮丽与伟大呢?与此同时,“尊重存在,赞美存在”的认识论给予了你我以深耕砥砺之精神,不断用儒家用世哲学之努力,探索每一存在之奥秘。既为自所用,后为己所得。恰好如西西弗斯悲壮式的英雄本色,不断推动生命之巨石,纵使无用,也执着向前,寻找“存在”之本源。然而,当世间纷繁迹象遮人耳目,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盛心行,“存在”逐渐被异化成为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和消费主义之罪恶,我们是否亦应采取另一眼光,应对这所谓“最好、最坏的时代”呢?我们审视、批评“存在”,恰是一种“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清醒与决绝。清人胡世英曾如此评价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是非不分,而未有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悲慨万端,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的态度,给予了我们以在纷繁世象中矗立的绝佳看台。我们时常陷于“当局者困境”,未以“存在”之价值塑我,反而受“存在”之影响,活成了自己最不想望见的模样。批评“存在”,正是我们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清醒态度和认识。我们通过自我媒介素养,敏锐地筛选、发掘问题。既怀道家出世之清醒,又怀儒家入世之热忱。不断发挥个体价值潜能,以理性思辨激活社会活力。冷眼观世,温情关怀,热切思考,或许这十二字要义,为你我生存之最佳状态。怀批评之精神,赞存在之美好。新时代青年,既要有感性的尊重、赞美和体悟,又应有理性的洞察、审视与思辨。如此,当能勇立时代潮头,直挂云帆济沧海。美存在之美,立自我于世“存在即被感知”,千百年来,人类对“存在”的思考从未停止。作为一个内涵极深广的词语,“存在”覆盖并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即便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它依旧不会消亡,故曰:与其对此有偏见,不若美存在之美,立自我于世。“存在”意旨极为博大,它是物的集合、是事的浓缩,是日月星辰,也是人间百态。“存在即合理。”于个体而言,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存在为我们提供些作为成长的沃土,于国家而言,家国的振兴离不开人创造出的存在作为繁盛的推动力。我们离不开存在,即便有人不赞美存在,终改变不了其于世间的事实,这便是我们要以尊重、赞美的态度对待它的缘由。有人不赞美存在,这无可厚非。诚然,“存在”是集合词,自有其不为人所喜的部分,诸如不幸、苦难。正如周树人先生言:“人类的悲观不相通。”那么,人们对这部分存在的责备便可理解。然而,倘使对苦难的存在之不赞美化作对存在的抱怨、对生活的不满,又该当以何面目立于世间、一路向前呢?如是,我们何不将对苦难存在的诘问,化作觅渡的力量,进而自我拯救呢?在疼痛的世界赞美那不为人所喜的存在,正如将骇人的巨浪化为远航的天然动力。福楼拜有言“一个人最光辉的一刻,并非功成名就的一刻,而是从哀叹走向希望的一刻”。古往今来,此等能人不在少数。且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人之发奋所为作也。观今,事业正盛时失聪的歌手中岛,在消沉之后投入新的创作,史铁生将病痛化为笔尖力量,《我与地坛》遂闻名于世。由是观之,与其在对存在的怨怼中自怨自艾,何不将这一存在化为觅渡的力量,“自己把自己从泥潭里拉出”呢?当然,对存在持尊重态度、美存在之美,并不意味着对世界一切存在的全盘接受、逆来顺受。相反,我们当如《中庸》所言“审问之、明辨之”,对于我无益的存在说“不”。探迹寻踪,赞美存在,实乃建立在存在于人成长、于国发展有益的基础之上。《尚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难。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面临的风浪更大,不确定性的存在更多,当以尊重、赞美之态度对待存在,以此为力量助推家国复兴大业,如此便不负我辈应有之义。帕思卡尔言:“我思,故我在。”我们何不以尊重态度,美存在之美,使自我的存在立于世,强我、强国呢?正视万物存在,以尊敬丈量万物“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中朝圣黑白。”汪曾祺先生的话发人深省。世界纷繁复杂,存在着种种彩色般绚烂之美,亦存在无数黑白之殇痛。生于黑白,便往往赞美彩色的存在;生于彩色,亦需对黑白抱有足够敬畏。如此,方可于世事的沉浮中坦然地面对万物存在,让生命实现对于沉沦的自我的救赎。世界或许是苦难而痛苦的,也因此,人生往往会被染上悲剧的色彩。我们无法忽视这样的苦难:汶川大地震中的山河破碎,人世种种凄苦于此上演;列强侵略时的国破家亡,世界的疼痛于此聚集;《哈姆莱特》中的痛失至亲,王国的光辉也于此暗淡。苦难时时刻刻发生着,他的存在令人悲痛,令人窒息。然而,于这般苦难之下选择了正视苦难的存在,于苦难之中绽放的奇迹花朵往往更令人震撼。地震中的八方支援,传递人间温情;侵略下的浴血奋战,展现不屈灵魂;悲剧内的人类至善,挖掘人性光芒。苦难使人痛彻心扉,于风中悲鸣,感情、意志、思想的存在却总能让我们汲取到将自我于苦难中解脱的力量。正是这般“世界吻我以痛,而我报之以歌”的正视世界的疼痛的力量,使人与万物的存在更加熠熠生辉。如果说正视存在给我们拯救自身的力量,那么接受并拥抱存在便能带给我们看透表象,抵达本质的能力。世界的存在如此繁复,倘若穿过繁复的表面,走向更深层的核心,我们或许就能发现存在那始终不变的“一”。《摆渡人》中有言:“如果我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苦难的存在已经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便会去追寻善良与温暖的存在。波德莱尔笔下的《恶之花》描绘了世界的苦难,但于苦难之下,却仍能看见点点繁星闪烁。对于世界已有之物,人类无法改变,但却能寻得一丝光亮替自己指明方向。归根到底,存在是因为需要,尊敬存在,赞美存在,我们便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存在,完成自我的拯救。哪怕是苦难的存在,亦是自然之所需,宇宙之所需,而对它们的存在抱有尊敬,便能以芥子之身丈量万物存在的意义。但有人将存在归结于虚无,“哀吾生之须臾”,慨叹人生的存在终将被天地框束,最后走向消亡。依我之见,此乃一叶障目之举。万物的存在,苏子早已替我们作出了解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归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诚如斯言,存在时刻在消亡,亦时刻在兴起。循环之下,万物无穷尽。人生须臾,却总有人类永久的延续。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尊敬存在,正视存在,拥抱存在。世事浮沉之下,存在永恒不变,而只有人才是丈量万物存在的尺度。尊重存在,以身蹈之(54)由本质论到存在主义,我们对于"如何面对“如何存在”的思考未曾停歇。不论是你我,或是世间纷繁百态,都是一种存在。试问,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存在呢?私以为,我们应当尊重每一种“存在”,来实现对自我“存在”的尊重。何谓尊重?既非抛却理智的盲目信赖,也非具备差序的偏爱喜好。尊重应该是基于深沉而广泛的博爱上的理性认知。尊重“存在”,应该是无差序而普遍的尊重。面对“困境”的存在,我们亦需尊重,以实现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生活热度;面对“敌人”“坏人”的存在,我们亦需尊重,以至墨子之曰“兼爱”之境,用善意的同频共振去融化他人心中的寒冷。唯自以这般基于深沉而广泛的博爱的理性认知的态度面对“存在”,我们才不至于贬低自己的身价,来实现“马斯洛需求曲线”所谓对自我尊重的最高需求。反观当下,我们既不具有在困境之中仍旧尊重“苦难”存在的能力,亦不具有面对“敌人”“坏人”的广泛的热忱。海德格尔曾如是说:“任何一种存在之理解都须以时间为其视野。”诚哉斯言!试沿着浩浩汤汤的黄河追溯历史,这位“母亲河”给予我们的绝不只是她温润的“乳汁”,更有她严厉的“训斥”——黄河下游时常决堤,凡是国力稍盛的朝代都需要治理黄河。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沿续至今,黄河改道无数次,为两岸人民带来了不尽的苦难,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图腾。“苦难”固然是应该避免的,“苦难”自然是不值得被赞扬的,毕竟任何一种关于“苦难”的诗化都是对受害者的不尊重。但是,诚如渡进淳一在《钝感力》中所提出的概念一样,“苦难”的存在会提升我们的钝感力,使我们“更自在地徜徉于土地上”。倘若我们不尊重“苦难”的存在,也便否定了自己面对、解决苦难的价值。不是对自我的存在的轻蔑,对自我精神图腾的解构,就是沦为逃避苦难之辈。面对“敌人”“坏人”的存在,我们更缺乏广泛的热忱。当美国某大学发生枪击案,32人死亡,凶,手饮弹自杀。有多少中国网友惊愕于牧师祈祷时用了33根蜡烛,立牌时立了33块碑,在凶手的碑前仍然献有鲜花——这便是我们缺乏的深沉而广泛的博爱的理性认知。我们常常爱好的,爱正义的,爱亲人,爱爱我们的人,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我们却用不爱,甚至恨,来衬托我们的爱——难道这些在我们眼中十恶不赦的邪恶行径,不也是“恨”的产物吗?难道“爱”一定要“恨”的衬托吗?显然不是,我们需要的要无差别的广泛深沉的理性认识——尊重所有的“存在”,才能避免这类社会现象的再度发生。当尼采大喊“上帝已死”,当加缪认清推石上山的荒谬的生命本质,我们都是平等的存在,都是在这世上热烈地舞蹈着的狄俄尼索斯,那么,我们就更理应以那深沉而广泛的博爱的理性认知,即尊重所有的“存在”,来实现对自我“存在”的尊重。破虚无,生放歌(51)《笑场》里说,“我认为生命是宇宙里一个中性的东西,就像风、水、流星一样。”我尊重风、水和流星。“生命”大致可以是“存在”。客观上说,可分为脆弱的身体肉体存在,和缥缈的精神存在。哲学三问紧紧围绕着这种“存在”。它定义了人类的来、往、目标和身份。然而肉身如电光石火,死后又无人可知。于是愈是深入理解,也许愈会导向一个“一切都无意义”的虚无主义命题——当代或此前的精神困惑不少正源于此:或许《大佛普拉斯》的立意即由此而生,海子的卧轨也可溯部分由头,不少网络上“六根清净”的拜佛式发言,也正有引入虚无主义当“盾牌”的倾向。但是,我们更应该承认,面对自己的存在,人不该只见到这种虚无,更应去挑破、战胜他,或许有人驳斥,陶潜的“死后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妄自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但那更是明心见性,一次“归去来”后所持死生有命的态度;更不用说星云大师,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他自然地去用大爱,以身作则地赞美了作为他“人”的存在和价值。倘若一时无法找寻到答案,我们还有勇气作为可贵的品格——“虚无”的人,没有办法直面自我存在的意义,而“看清生活真相后继续勇敢生活”者,才是大笑放歌的勇士。更进一步地说,无法找到存在意义,无法赞美存在的人,其实只见到了自己的存在,没有见到更多个体乃至社会的存在。此言并不意味着勤勉务实,把他人与社会的评价作为第一要务就是找到了“存在”,而是说,在当今的时代尽管有信息潮蒙蔽,有浮华的光鲜打压你,可我们仍能去感悟其他个体的生命,找到自己在更大的视野、人类的体系中那个独特的角色。你的情感、才华、经历在这个体系里,经历过、体验过独特的世界,散发只有你这个平凡而奇妙的个体独有的光和热,那么,虚无的结局纵使是终章,我们又怎么能够不去赞美存在,放声高唱生命的美?《悟空传》里有一句:“这个大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这是对囿于虚无,无法找寻“存在”意义的个体最好的反驳。生死有大限,精神的存在也极其有限。去勇敢面对结局,然而不忘记生命真实的体验,不停驻于自身的视野,破开当下空虚的、娱乐化思维充斥的思潮,是在真切意识到个人“存在”之后最好的反哺:我们不向谁去徒劳地“证明”存在,我们毫不畏惧放声高歌。以存在之基筑自我之高塔(51.5)马克思在唯物论中指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决定意识。当下,有人认为面对“存在”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在疼痛的世界选择赞美存在,才能自我拯救,而有人却不认为这样。窃以为,面对构成世间的存在,我们既当有敢于承认、正视其存在更应当有抗争存在、利用存在的心态,以存在之基筑自我之高塔。鲁迅曾言:“我们要敢于承认,才能敢说,敢想敢做。”诚哉斯言,面对存在,我们首先要敢于重视,秉持尊重的态度认识存在。存在并不是单质的美好或痛苦,而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真实的世界。那些看似认识存在只肯“躲进小楼自成一统”、安溺于舒适的人,以及那些渴望在当世忍受苦难追求下世幸福的人都没有正确认识存在,甚至于在本质上否认了存在而将自我的思想寄托于悬浮存在之上的空中楼阁。也有人将自我视作高于存在的“存在”,妄图不切实际地改变存在。这些抹杀存在的做法不仅不能自我拯救,甚于陌于漩涡式的困境。因而,面对存在,我们不能失去自我的根基,也不能将自我凌架于存在之上。“存在即合理。”世界万物的存在必有他自身的轨道与意义。而悲苦欢乐等一切矛盾体同时并存于这一轨道中,尊重存在,不单单只是接受舒适圈内的一切,更要敢于去接受悲痛等令人“忧患”之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与赞美。但尊重存在,并不代表我们只是一味接受屈服。尼采曾提出超人学说——人是超越性事务的集合体,会不断超越已知的一切。抗争存在不是否定存在,而是在与外界作斗争的过程找寻人存在的更高意义。正如悲剧式英雄西西弗斯不断将巨石推上山崖,不断经历登顶之得与落下之失,他所作的一切看似毫无意义,却在一次次得失中寻找到了自我的更高意义,将孤立无援式的荒诞悲剧转变为“我抗争故我存在”的英雄史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造化主,环境不足畏,正如命运不可信。”我们尊重存在,但我们也要敢于创造更高意义的存在,切实用自己手掌的力量去推动存在的时针,使之向前走,让自我拯救发展。但揆诸当下,海德格尔不“存在的遗忘”弥漫于世;虚无主义者否认世间存在;青年陷于他人存在之困境在时代的潮流中“仰卧起坐”。其实,都是失去了对自我存在、化物之存在的思考与把握。人是集合中的独立个体,面对群体,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沦落为单向度的人,但也要积极融入集体这个存在,如午虻一般去改变去推进他的发展。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如是说:“旅途沿岸长满了荆棘,但旅行者照旧前行。”我们愿意承认荆棘的存在,正因有了荆棘,我们超越了每个曾经的自己,创造了独属自我的绚烂的玫瑰的存在。正道是:以存在之基筑自我之高塔,在高塔之上,更觉大河奔涌,长风浩荡。“存在”是一叶行过的小舟(50)存在是一个最难改变的命题。要与存在共处,要么接纳存任,要么改受存在。“尊重存在”是接纳存在的前提,而又不仅仅止于接纳,而是大刀阔斧,改变束缚住你的那些存在。在疼痛的世界里,“存在”是那些挫折、困惑、难题,那些屡屡击败你让你不堪的事物。在客观存在的这些困扰下,有人从废墟里站起来了,他们接受了这些存在,尊重它们,赞美它们是对天生有罪的人们的洗礼,在人间受尽苦难,才能洗去罪恶,实现自我拯救,去天堂享福。赞美存在教会人们忍受,借着隐忍等来出头之日。然而,赞美存在的磨难就是正确的态度了吗?-次次的挫折、打击,或许带来的并不是自我拯救的洗礼,而是自暴自弃的源泉。应当明白,基于尊重基础上的改变才是对待存在的最好方式。睁开双眼,会发现疼痛世界里的存在并不仅仅有挫折困惑和难题,压在潘多拉魔盒底部的还有美好的生命、改变存在的勇气,以及光明的未来。不是所有的存在都值得赞美,不是所有苦难都值得歌颂。我们歌颂的,是立于苦难之上却借改变存在的勇气生长于峭壁之上的小花;我们赞美的,是生于贫困之地却借改变命运的勇气绽放绚烂生命的人们。被困于疼痛的世界而只能赞美存在的人们有其可悲之处,真正的自我拯救不是空坐着的赞美,而是付诸行动的努力。木心曾言:“我所见的生命,只所谓行过,无所谓完成。”生命存在之要便在于“行”,去行动,去改变。试看奥运小将全红婵靠着天赋和努力改变了并不好的家境,在疼痛的世界里茁壮成长;史铁生身患疾病却不服命运,手握笔纸活出生命意义。他们面对存在,不仅仅是尊重和赞美,更是挥刀阔斧,改变存在,活出精彩的勇气。疼痛的世界下不仅有无尽的躺平和摆烂,更应有主动求变,不服命运的顽强精神。不要居于一隅赞美存在不求转变,而应于尊重之上有着行动的意志,将努力和期许付诸行动,将“存任”变成一叶行过的小舟。以明察之心,品存在之义(51.5)生命本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存在。勒·克菜齐奥如是说。斯言灼灼。面对生活中种种存在,我们常难辨其优劣,进而陷入迷落的泥潭无法自拔。窃以为。吾侪当以明察之心,品存在之义。存在之于人生,有其不同的意义。好的存在乃是人生途中的“照妖镜”。可以照见你的不足与缺陷;亦是疼痛世界的“缓释片”,可以减轻你的痛苦与烦恼。罗素有言:“一个乞丐并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可是他一定会嫉妒一个收入比他更高的乞丐。”诚然,选择不同的存在来观照世界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而选择于己有利的存在可以为我们减轻许多烦恼。李白于翰林待诏郁郁不得志时果断出京,与好友在“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的生活中找寻到自由的真谛;柳永于二度科举未中后,未选择一蹶不振,而是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逍遥态度自勉;司空图眼见大唐帝国走向灭亡,于山林归隐,在“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的诗文中自得其乐……由是观之,当消极情绪缠身,人生陷入低谷时。我们应当尊重并利用好积极的存在,方能东山再起。然,深入探郦之下,覃思可见:生活中亦不乏消极的存在。这些消极的存在无疑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限制突破的“窄瓶颈”,消极的存在会使我们落入迷茫的迷宫中,踏破铁鞋却依旧不得其路。君不见方仲永少年神童却因名利的困扰而成为平庸;名不见海子绝世才毕,却终因抑郁症之纠缠,卧轨自杀……消极的存在影响之深可见一斑。所以,我们以眼光为筛,筛去消极的姿态,筛出踔厉昂扬的奋发姿态,而不是在消极的存在中迷失自我,碌碌无为度过一生。当今社会光怪陆离,泥沙俱下,而吾辈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昨天与明天,向上与沉沦,在此分野。积极的存在是一种“实在”,它可以让我们实实在在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走向海晏河清的未来;而消极的存在只能是一种“存疑”,让我们在自我怀疑中坠入绝望的深渊,溺于失败的深潭。所以,我们当秉持择善而从的态度来面对存在,方能构筑一个奋发向上的时代未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一语道破吾辈雄心壮志,而唯有以明察之心去品存在之义,我们方能负青天而适南冥,挂云帆而济沧海,以手中之尺拨雾寻真!尊重外物纷纭,坚守“自我”之翼(50)加缪曾把“理解”作为“我的道德观”而言之。无独有偶,斯宾诺莎亦在《伦理学》中写下:“面对种种事物的存在,我唯一能做的是理解它们,而不是使它们受到延迟或打扰。”这或许可以代表一种影响深远的观点:顺应存在,尊重存在,理解存在。诚然,对于存在的尊重和理解能够帮我们放下心中的偏见和执念,得到心灵的宁静。在对“存在”的赞美中,物我的边界被消弭,既定的立场被冰释,原先疲于津梁的人也纷纷“无为”了起来,平静了起来。但是,对于“存在之物”的全然顺应真的有利于社会的存续和发展吗?问得更切身一点,满屏的“尊重,祝福”之下,真有一颗颗宁静、纯粹的心吗?全然地顺应和尊重存在容易走向冷眼冷心的一隅。不管是对“存在即合理”的断章取义还是对莫插手因果的戏谑式化用,其背后的情感,不是冷漠的袖手旁观,就是幸灾乐祸的嘲讽。这并非对存在的尊重,而是对存在的漠视和轻贱。即便真以宗教式的虔诚和热爱,选择“在疼痛的世界中赞美存在”从而“自我拯救”,其效用恐怕也值得怀疑,无差别的理解和同情固然值得“感人”二字,可是,在一片“爱”中被消弭的是并非不能不让人警惕。美国2007年大学枪击案后,社区为32名受害者和1名凶手点燃的33支白蜡烛曾在国内引起一片巨大震动,许多人叹服于这种无差别的、宗教式的爱与理解,这种对生命之存在无差别的尊重。但是我们应当看到,33支白蜡烛在扩大了爱情的同时,也模糊了因与果,解构了罪与罚,从而,使人们更多的沉溺于情感,而更少地做出决断和改变。我们理解外物的存在,但我们更应维护自身的存在。不能让对外物的尊重和理解,消弭了我们对自我的认同和坚持。不能让“我”迷失于外部的存在中。因此,面对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良事物,我们要有理解和同情,但我们更应有决断的力量,行动的力量。孔子理解和尊重少正卯的才识,但依然斩之以正邦,为其美不掩恶。同样,对于我们应当坚持的立场,应当坚守的原构,我们也要有去相信的勇气,否则人生便只剩一片虚无的荒原,连自身的存在都虚无了,“尊重存在”亦不过笑谈。斯蒂芬·欧文曾说:“中国人在他们的史书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与其说是洞见的智慧,不如说是决断的力量。”诚哉斯言,面对存在,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但我们更欲坚守自身,改造外物。如果把外部的存在比作迷楼,那么对自身存在的体认就好比伊卡洛斯的翅膀。只有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充分、信心坚定,我们才有望飞出迷楼,飞向更广阔的碧空;而非让自我消弭于外物之中,如伊卡洛斯一股羽毛散落,坠入大海。存在“万相”,我与清风明月同坐(50)面对“存在”我们应当如何做?苏轼在苏州的拙政园题过一句诗“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这位才高八斗的大文豪用一句诗诠释了他往后经年颠沛流离却仍豁达乐观的人生。有人说面对“存在”我们应当尊重和赞美存在以拯救自我。然存在乃世间万象,是跨越了无数时空的客观。又怎能轻飘飘地粉饰太平?依我之见,面对存在的正确态度,应是接受。是的,接受。在面对施加于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存在,我的必然要正视与主动地接受。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接受共处。这是最难的一步,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年轻时双腿残疾,他如世上的大多数人一般被突如其来的“存在”砸晕了。但他没有完全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而是用了一段时间去接受这个存在,从此笔耕不辍,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独属于他的浓墨重彩的笔,这一接受又谈何容易——是与命运般的存在握手言和,是孔子以德报怨式的伟大精神。唯有与之接受共处,欣然面对存在施之于身的未来,才算自我拯救,面对存在的第一步。但存在馈赠给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折磨,同时它还会带来丰硕的果实,我们仍然会因为世间无数细小的美好而热泪盈眶。谁说清风明月我不是又一种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面积测量仪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读书演讲稿模板合集9篇
- 春节放假的通知集合六篇范文
- 2024-2030年电加工机床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外墙花岗岩装修施工项目合同3篇
- 韩语教师聘用合同模板
- 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业韧性的影响研究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就业稳定效应探析
- 高级医疗器械研发工程师合同
- 商务楼宇绿化工程合作协议
- 2024年度短视频内容创作服务合同3篇
- 介入治疗并发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眼科主任年终总结
- 债务优化服务合同范例
- 2024-2030年中国瑜伽培训行业运营模式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专题19 重点用法感叹句50道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原卷+答案)
- 2024年光伏住宅能源解决方案协议
- 【初中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