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学目标目标010203通过分析“生长素发现的实验”、“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设计”的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训练思维逻辑的严密性。(科学思维)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分析,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分析顶端优势与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特点的关系,关注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中的应用。(社会责任)

问题探讨:观察下面植株,它们在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弯向窗外生长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作向光性。向光性:光:课本P902.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的形态改变?植株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有什么适应意义?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幼嫩部分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胚芽鞘模式图尖端尖端下部胚芽鞘第一片叶种子实验材料:金丝雀虉(yì)草胚芽鞘胚芽鞘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课本P90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2)试验过程:向光弯曲生长不生长不弯曲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现象:生长不生长?弯不弯曲?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自主阅读教材P90-91,找出下列实验现象的结果不做处理去掉尖端锡箔罩在尖端锡箔罩在尖端下方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①②对照,自变量为__________,①③对照,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③④对照,自变量为__________;①③④对照,有无尖端尖端尖端有无遮光单侧光照射说明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

有关;遮光部位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___________有关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______;尖端阅读教材P90~9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请分析下列组别的自变量和实验结论,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1.达尔文实验(19世纪末)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一部分?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尖端下部——伸长区尖端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的一段的目的是什么?一.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实验探究课本P91疑问:为什么尖端感光后会影响到J尖端下部生长弯曲呢?现象:发生弯曲生长的

部位是尖端下部结论1: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结论2: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

①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传到下部②下部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的快(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推测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4)结论: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课本P91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溶于热水,再让其冷却得到。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云母片:是一种矿物质,常用作电器绝缘材料,物质不能透过云母片扩散。相关信息2.鲍森·詹森的实验(1913)一.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实验探究课本P91琼脂片: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2.鲍森·詹森的实验(1)实验处理及现象: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向下传递吗?【思考】1.该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无法排除琼脂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加一组把空白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改进:琼脂片不生长不弯曲化学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验证了达尔文的假设一课本P913.拜尔的实验自变量:因变量:现象:尖端放置的位置尖端下部弯曲生长的方向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拜尔为什么要选择黑暗的环境?(2)没有了光的刺激,为什么胚芽鞘还会发生弯曲?排除光的影响,控制变量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验证了达尔文的假设二黑暗条件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课本P914.温特的实验(1926)琼脂块是否接触过尖端自变量:因变量: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是否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

,温特将其命为

。排除琼脂块本身对胚芽鞘的影响化学物质生长素一.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91最后一段至92页第一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总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温特实验: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达尔文实验①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②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詹森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拜尔实验: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提取并证明(后来)一.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生长素的本质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也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PA)、吲哚丁酸(IB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化学结构式课本P91并非人体产生,而是来源于植物

【例1】下列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

(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

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B.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

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C.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

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

引起的B金版P145任务二: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1.生长素横向转移的实验证据(1)A、B组对照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B两组的数据没有太大差异,说明单侧光并不能降解或者促进生长素的合成。(2)C、D组对照说明什么?C、D组对照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使得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背光侧向光侧生长素多生长素少生长慢生长快结果: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横向运输(1)外因:

照射。(2)内因:生长素

,在

含量多于

。(3)结果:两侧生长不均匀,

光侧生长快,

光侧生长慢,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单侧光背光一侧向光一侧背向6.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背诵分布不均匀归纳总结胚芽鞘胚芽鞘系列实验的重要结论(背诵)系列实验的重要结论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____________;感光部位:____________。②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___________;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______。③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即生长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不需要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②生长素的产生部位②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下部①感光部位①弯曲生长部位③横向运输部位判断:(1)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课本P952.

用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以光照(如图所示)。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不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B.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C.

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D.

a向左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A课本P95物质不能透过云母片扩散。直立生长不生长不弯曲向右弯曲

【例2】分别对三个胚芽鞘做下图处理,然后均从左侧给予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和丙均向左侧弯曲生长

B.乙向左侧弯曲生长C.丙向右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金版P145弯向光源(左侧)生长弯向光源(左侧)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A

【例4】(2020·广州)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③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B.图中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③向光弯曲生长C.若固定④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若将④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

生长金版学案P147D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向右弯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