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机村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矿机村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矿机村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矿机村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矿机村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设计规范、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号06MS201)《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及连接件》(CJ/T270-2017)《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业主提供本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业主提供本工程范围内的1:500地形图。《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3.04)《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7)《石坪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我院设计的本工程道路施工图纸。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对上阶段意见执行情况:(1)横一路排水纵断面要体现纵一路下穿通道。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在排水纵断面图上体现纵一路下穿,详见排水管道纵断面图。(2)雨水流速达7.29m/s是否满足规范。执行情况: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4.3.1条塑料管道排放雨水时最大流速宜为8.0m/s。(3)补充污水计算书。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补充污水水力计算。(4)雨污水纵断面补充勘察断面图。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雨污水纵断面补充勘察断面图。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工程基本概况矿机村市政道路工程位于九龙坡区石坪桥组团,是片区的重要交通集散通道。工程包含横一路及纵一路两条道路,横一路起点与规划道路相交,呈东西走向,终点止于规划道路,道路全长663.235m,本次实施范围为K0+273.237~K0+663.235,实施长度为389.998m;纵一路本次设计范围仅下穿道部分,下穿道全长92.317m。工程设计内容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横一路道路桩号K0+273.237~K0+663.235段和纵一路下穿段排水管线设计,包括沿线雨、污水管道等设计。排水系统概况片区排水现状本次设计横一路及纵一路(仅下穿道)为新建道路,横一路道路桩号K0+000~K0+270段人行道下有尹朝社配套道路雨污水排水管道。横一路道路桩号K0+540~终点段南侧石坪桥小学和北侧隆鑫国际为保留区,需对该段现状排水进行梳理;其余路段两侧均为拆除及新建区域,现状排水管全部废弃。片区排水规划根据规划:横一路道路桩号K0+273.237~K0+663.235段雨污水由西向东收集,集中排入与设计道路相交的规划三路雨污水管道中,规划三路正在同步进行设计。纵一路雨污水由北向南收集排放,本次设计纵一路下穿段雨污水排入尹朝社配套道路雨污水排水管道。本次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详见《雨水管道系统图》和《污水管道系统图》。排水设计概况本次设计横一路雨水管道双侧布置,污水管道单侧布置。道路总长约为389.998米。雨水管道总长约755米,管道管径为d400~d600;污水管道总长约255米,管道管径为d400;纵一路下段雨污水皆单侧布置,下穿道总长92.317m,雨水管道设计总长145米,污水管道设计总长97米。设计原则符合规划原则。城市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即排水设计流量按设计范围内城市建设完成,人员及企业全部入驻后最大流量考虑。满足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道路排水设计不能单纯地从一条道路出发来考虑,从整个流域、排水分区和排水系统着手,根据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位置来考虑排水设计,既要满足转输上游流量要求又要保证下游排水接口可靠。满足技术经济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和设计标准的要求下,尽量利用或者改造现有的排水设施,将其整合发挥其工程效益。满足现行政策的原则。认真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政策和规定,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产品。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基本设计参数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雨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q)采用参照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沙坪坝(2017修订):q=EQ\F(1132(1+0.958lgP),(t+5.408)\S(0.595))(L/S·ha)·设计暴雨重现期期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表3.2.4要求取值:表3.2.4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城区类型城镇类型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重要地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3~52~35~1030~50大城市2~52~35~1020~30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32~33~510~20本次设计雨水管重现期:道路雨水系统P=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ψ=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雨水管沟断面的计算其断面计算如下:Q=V*AV=(1/n)*R(2/3)*I0.5Q:雨水设计流量(m3/s); V:雨水设计流速(m/s);A:过水断面面积(m2);n:粗糙系数:塑胶管取n=0.010;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第4.2.3条要求,污水量取城市综合用水量的70%~85%。设计人口密度采用340人/公顷,人均综合用水量采用340L/人·天,本工程取85%的给水量为污水量。另外,在污水量中计入10%的地下水渗入。污水量的总变化系数k=2.7/Q0.11(Q为平均污水量,1.3≤k≤2.3)。另外,在污水量中计入10%的地下水渗入。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面积(ha)×100000/(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0%(L/Cap·d)Ks:地下水渗入量系数,取1.1Kz:由于暂无入驻地块用水量资料,本次设计总变化系数参照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3雨水系统设计平面设计本次设计横一路道路桩号K0+273.237~K0+663.235段雨水管道双侧布置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其中北侧雨水管道中心距路缘石1.5米,南侧雨水管道中心距路缘石1.2米。雨水管道由西向东收集周边地块以及道路雨水,排入规划三路现状0.8mx0.8m涵洞内。本次设计纵一路下穿道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预留雨水通道),雨水管道中心距路缘石1.3米。预留接口:本设计在人行道上的雨水检查井均可作为道路周边地块雨水管道支管接入井。纵断面设计雨水管最小坡度0.003,最大坡度0.085,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雨水管道流速大于0.75m/s并小于8m/s(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塑料管最大控制流速8m/s)。雨水管道埋深设计,充分考虑上下游现状雨水管的衔接,最小覆土不小于1.8米(横一路穿纵一路段保证覆土1.0米)。水力计算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序号设计管段编号汇水面积设计流量管径坡度过流能力流速重现期径流系数起迄haL/smm%L/sm/sa横一路雨水管道水力计算1YB-6YB-122.507815008.514317.2950.72YN-6YN-121.404344008.57896.2850.73YN-12YN-133.907706002.512624.4650.7纵一路下穿雨水管道水力计算1YZY-3YS-174.3220010001.022262.83200.8经复核规划三路现状0.8mx0.8m涵洞能满足横一路排水要求。污水系统设计平面设计本次设计横一路道路桩号K0+273.237~K0+663.235段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北侧人行道,污水管道中心距路缘石3.0米。污水管道由西向东收集周边地块污水,最终规划三路污水系统中。本次设计纵一路下穿道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污水管道中心距路缘石1.3米,本次设计仅在下穿道修建时设计预留污水通道。预留接口:本次设计在人行道上的污水检查井均可作为道路周边地块污水管道支管接入井。在下游污水管道没有建成前,本污水管道不得投入使用。如果必须临时排放,须得经过简易生化处理设施处理,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临时排放。当地块工业废水接入本次设计污水管道时,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污水排水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等相关规定)和水处理厂的相关要求执行。纵断面设计污水管最小坡度0.003,最大坡度0.085,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8m/s(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塑料管最大控制流速8m/s),污水管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0m。水力计算序号设计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管径最小控制坡度流速充满度ha(L/s)(mm)(%)(m/s)(h/D)1W-5~W-93.49.794008.52.190.082WZY-3~WZY-14.512.564001.01.110.15其他管段为非控制管段,管径采用d400。管材、基础、接口及附属构筑物管材及断面形式(1)一般排水管道断面形式采用圆形,当管径大于2200mm时,排水管渠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断面,并设置低流槽。(2)本工程管径≤800mm采用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排水管,管道埋深小于等于6米,环刚度SN=8000N/㎡。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及连接件》(CJ/T270-2017)的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管径>800mm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道覆土小于等于5米,采用II级管道;管道覆土大于5米,采用III级管道。钢筋混凝土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本工程中所标注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内径。(3)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接口(1)污水管道接口均采用柔性接口。(2)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排水管接口形式根据口径和应用环境不同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卡箍弹性连接、电热熔带连接等方式。管道接口的具体做法可根据相关规范,参照供货厂家的产品要求执行。(3)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接口形式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道填方基础及挖填连接段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接口做法参照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1,第23页。基础(1)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排水管采用砂垫层基础;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基础采用混凝土带状基,钢筋混凝土管管道(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基础采用混凝土带状基,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承插橡胶圈接口)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做法参照06MS201-1,p11。(2)混凝土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在0.7~5.0m时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在5.0~7.5m时采用180°混凝土基础。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检查井盖在人行道下采用球墨铸铁圆形的“五防”井盖(防沉降、防盗、防噪音、防坠落、防位移)及盖座,荷载等级为C250;检查井盖在车行道下采用球墨铸铁圆形防盗防下沉井盖及盖座,在次干路、支路车行道上荷载等级为D400;在主干路车行道上荷载等级为E600。爬梯采用球墨铸铁成品。(3)排水管道检查井井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井筒采用C30混凝土砌块结构;跌水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形式,做法详水工结构大样图。(4)检查井井盖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井盖应有标识。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低于地面。人行道上井盖外观宜与人行道铺装相一致。在车行道下井盖基座与井体分离。检查井防坠落网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4.4.7A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100kg),且网孔直径应小于10cm,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本设计排水检查井采用防坠落网。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砌块双箅雨水口。雨水箅选用球墨铸铁材质。本次设计按双箅雨水口泄流能力35L/s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2)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3)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道路坡度特别平缓、道路陡坡变缓坡处、立交及匝道变坡凹点处需要加密设置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4)雨水口连接管如果位于车行道上采用C30混凝土回填其沟槽。管线过街管管线过街管采用预埋d500钢筋混凝土管(II级)的形式,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0.15Mpa,并在进入人行道端头处设置铸铁标志。平面布置结合道路和排水管线进行合理埋设,详见平面图内容,断面及铸铁标志等的具体做法详见大样图。结构采用材料要求本工程所有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钢材采用普通热轧钢筋(HPB300或HRB400);砖砌块采用烧结砖,强度等级不小于Mu10;石料采用微风化的砂岩,强度等级不下于Mu30。沟槽开挖及回填管渠沟槽开挖(1)管沟槽开挖放坡坡比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情况和地勘报告确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条的要求。排水管沟沟槽开挖要求及开挖时工作面宽度详见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2)开挖时如发现不良地质,则需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沟槽作支撑处理,防止垮塌事故,同时应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3)沟槽开挖建议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开挖应控制超挖。对于填方地段,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地基处理(1)排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路基范围内,地基处理按道路路基处理执行。(2)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排水管道抗震设计根据地勘资料,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管道和构筑物要求如下:(1)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和地下管道管体的混凝土,不应低于C25。(2)砌体结构的砖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块石砌体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本次设计排水管道及构筑物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检查管材质量,使之与设计相符;保证压实度,采用与管材相对应的垫层及基础,措施保证本工程的抗震性能。沟槽回填(1)沟槽回填时,需对称回填并分层压实。管两侧及管顶以上1m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回填必须在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后才可进行。(2)槽底至管顶以上1m范围内,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3)排水管道沟槽回填时,柔性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详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大样图;混凝土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6条相关规定执行。排水管道沟槽回填的填料、回填方法及其他要求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条相关规定执行。(4)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a检查井砌体或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b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c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d井室及井筒周围0.5m范围内应采用砂卵石或碎石回填。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根据住建部颁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本工程包含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而未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施工、第三方监测、验收等都需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复核上、下游市政排水管道(沟)接入处标高,避免水接不进来和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如测量结果与本次设计标高相冲突,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以作出调整,只有待设计方调整完后方能施工。(2)工程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一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请认真仔细读图,若本设计图中有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之处或错漏之处,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作出调整后方能施工。(3)如果工程现场与设计基础资料有较大出入或者有障碍物影响施工,需要变更设计的,由施工方提出,监理同意,业主发送设计变更函件给设计单位,设计方调整变更完后,施工方根据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4)检查井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确认。(5)过街预留管管端用砖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于支路的管道接入。过街预埋共用管沟处也应作好隐蔽记录,便于远期的穿管和接线。(6)沟槽开挖时应注意施工安全,开挖放坡坡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勘报告求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防止跨塌伤人事故发生。同时开挖中必须严格注意开挖边线与周边现状建构筑物的关系,沟槽开挖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7)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在所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及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由水专业的施工人员配合工作,并签署后方可浇筑,以免错漏和移位,严禁事后打孔凿洞。(8)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施工单位上报监理,会同业主、质检、设计协商处理,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否则设计单位一概不认,对施工问题的处理,应以书面签署盖章为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