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秋期期终综合质量自测七年级语文(满分120分,时限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不仅阅读能增加知识和技能,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经典,你可以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读刘湛秋《雨的四季》,你能从四季雨景中感受到自然的风________(yùn);读莫怀戚《散步》,你能从日常________(suǒ)事中体察亲情的温馨;读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你能从荒诞情节中□人性的真伪……刚开始,你可以尝试广泛阅读,________(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接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比如根据兴趣和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温馨(AxīnB.xīng)②荒诞(A.dànB.yán)(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①风(yùn)_______②(suǒ)事________(3)填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辨析 B.辨别 C.分辩(4)把括号里加横线的句子替换成一个成语。(5)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作修改。2.古诗默写。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布祖国美好山河。李白离开故乡,外出漫游,离友人愈远,思念之情愈深,从而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①____________”的诗句;李商隐在巴蜀之地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的“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的欢乐情景;杜甫在江南有感而发写下了“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的诗句,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远离家乡,处于军旅之中,联想到故园的菊花竞相开放“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王湾在北固山下,舟行江中,吟咏出了“海日生残夜,⑧____________”富有哲理的诗句。名著阅读。(7分)3.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便蕴含了作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思考。阅读该篇章,按要求填写下表,并联系生活实际,评价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教育观念经典片段对于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你的评价或感悟:B。_____观念1:批判封建孝道虚伪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观念2:A._____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长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4.《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许多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将下列三座山与“成长真经”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一梳理,然后将A、B、C恰当地填到下面的空缺处。山名“成长真经”①花果山A.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②五行山B.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③火焰山C.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梳理结果: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5.学校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活动一:写结论】下图是某网站发布的初中生阅读笔记占比的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一条即可)阅读笔记有偶尔有没有占比5%10%85%结论: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写句子】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使句子构成排比句。文学是美妙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文人与猫简默①去临清的头天傍晚,豆包不见了。②豆包是一只布偶猫,它喜欢黏人,黏如盘中豆包。我第一次与它照面,便被它黏上了,我脱口叫它豆包,从此,豆包豆包的呼唤声在我家热闹地响成一片。③吃饭前,我拎了一袋垃圾开门放在门口,豆包像一道白色闪电,在门合上的一刹那,嗖地窜了出去。可笑的是,我竟然毫无察觉。妻子开门进来,豆包平常总是一个箭步冲到门口,迎接主人,而此时却不见它的踪影。我遍寻它爱待的角落无着;妻子不相信地又到处找了一遍,仍然没找到。我在家中坐立不宁,反复在它平时爱鼾睡的几处“卧榻”寻找,又掀开床罩,趴在地板上,查看床下,均一无所获。我绝望地拧开门,冲着楼梯,豆包豆包地唤了几声,它仿佛从天而降,自楼上一溜烟地冲入屋内。豆包豆包的呼唤声央杂着惊喜,重新在我家响起。④豆包的失而复回,让我第二天心无牵挂地来到临清。第一次知道临清,是因为狮猫,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世上有猫姓狮。那时候,我在黔南山区沙包堡镇上,喜欢满地捡烟标,一张张地展平后,折叠成窄窄的长条形,与小伙伴们在水泥地上打着玩。其中有一种狮猫烟标,印着“国营临清卷烟厂出品”,于是我便记下了临清。其实我与临清还另有缘分:千年大运河自源头,经临清,流过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可以说我的这趟临清之行是溯河向上,寻源觅踪。在我的童年,总有一些记忆像种子撒在处女地上,一张大人巴掌大小的狮猫烟标让我与临清这座运河上漂来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家中的豆包到隐匿于临清各个角落的狮猫,我说我是因为与狮猫的缘分而来到临清的,同时又是从中年的下游溯河追寻我的童年。⑤同行的作家张炜老师是狂热的喜猫人,他精心养了一只名唤融融的布偶猫,并以自己与融融相处相知的经历创作了小说《爱的川流不息》,打动了无数读者。后来,他通过微信发给我几张融融的照片,融融的憨态和萌样惹我怜爱,我也发他几张豆包的照片,他回复可爱。两只猫携着川流不息的爱,一下子拉近了两颗爱猫的心灵。⑥我想起多年前去探望冰心先生,先生临窗端坐,在读《庄子》。那只唤作阿咪的大白猫温顺的偎依在先生身旁,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仿佛是她忠贞不渝的恋人,这便是文人与猫和谐共处的生动情景。在临清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馆中,我也看见了相同的一幕:先生端坐案前,案上摆满各种书和稿纸,一只大白猫努力探直身子,眼睛炯炯有神地正视前方,头朝书案,一条腿压着稿纸,尾巴搭在先生头上,先生蜷起右胳膊支撑着白猫的身体。即使是先生仰靠在藤椅上睡着了,也少不了猫的身影,依然是这只大白猫,还有一只狸猫,它们一呼一应,白猫趴向先生胳膊,狸猫卧在先生腿上,各朝各的方向与先生同睡,而先生双手轻放在藤椅的扶手间,向内圈成摇篮,将它俩揽入怀中。好一幅《三睡图》!这俩猫大概就是先生笔下的咪咪和虎子,此刻,它俩亲昵地陪伴着先生。我不知道季羡林先生的咪咪最后的归宿,但冰心先生的阿咪相伴先生走到人生尽头,也追随先生的背影走了,继续与先生在另一个世界长相厮守。在冰心文学馆中,阿咪标本摆放在书桌一角,这是它最爱待的位置,也是它与先生相依相伴的全部世界。⑦在临清,我听朋友讲着有关狮猫的趣闻轶事,却没看过一只活蹦乱跳的狮猫。我想,不是它离我太远,我感觉它就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左邻右舍的家中,隔着门窗和围墙,我能够听见它发出的呼噜呼噜的声音,也能够捕捉到它隐隐约约的气息。如果说岁月是一条河,童年在上游,中年在下游,此时顺流或逆流漂过的一定是陪伴和见证我一天一天成长的狮猫。⑧写到这,豆包调皮的跃上了我的书桌,躺在电脑键盘上,不肯起身了。它以这种撒娇的方式责怪我光顾得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冷淡和忽略了它。每一只猫都是一个世界,它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洋溢着可爱。直至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不知不觉地,它们已经成了我的亲人,或者说是我家的一分子。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各有各的活法,独立保持着彼此的喜怒哀乐,自由自在地活着。它们教会了我许多,渐渐地,我被岁月磨砺得坚硬和世故的心,重新像坚冰被春风吹化了,我的记忆也变得温柔起来。(选自2022年3月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7.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两只猫携着川流不息的爱,一下子拉近了两颗爱猫的心灵。8.阅读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从描写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9.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说说你的看法。(二)(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跌进坑里,别急着往上看小艾①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②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③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坑太深,三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④同学喊来了老师。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在里面呆着吧,我们走!”李老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⑤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亮光处爬去。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出来。⑥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着抢着告诉我。⑦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同学们探着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⑧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⑨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选自《慧语》,有删改)10.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起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我”明白了老师用心11.文中第④段“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一句中的“盯”字能否换成“看”?为什么?12.结合文中内容,谈谈李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13.这篇文章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概括你从两篇文章中发现的共同点。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节选自《朱子家训》)14.下面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B.“才须学”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才干来自于学习。C.“险躁”是指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有所作为。D.“不宜再往”告诉人们得意之后,就要适可而止。15.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16.你对“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结合甲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17.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我们可以从这两篇文章中受到很多教益。甲文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不能①______;乙文“②______”启示我们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老是记在心里;当别人有了灾难祸患,应该施以援手,不能③______,此外,甲乙两文都提到了④______的美德。(二)(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