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_第1页
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_第2页
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_第3页
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_第4页
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

在中国目前的节目制作和广播系统中,社会教育项目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它与新闻节和电视剧构成了电视台节目传播的支柱。那么,面对这一重要的节目类型,从编导的角度来审视,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应具有哪些基本的制作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美学追求呢?对此,本文试结合一些具体的个案,从“制作内容和审美观念”、“制作形式和审美表现”、“精品意识和精品战略”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论述,并期望与读者进行一些学理上的商榷和探讨。一、在制作内容和审美观念方面,社教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应贴近时代生活,注重题材的选择和开掘,深化节目的主题思想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曾断言:艺术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风向标”,因为它最先敏感到社会文化的变化征兆。我们认为,形态多样的社教类节目同样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风向标”。综观那些优秀的社教类节目,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们往往以其反映和表现时代生活的敏捷性、广泛性和深入性,而与时代精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天幕上,那些优秀的社教类节目不仅深刻、全面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还以其生动感人的影像表意系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风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产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由此而论,社教类节目首要的制作理念与美学追求就是要贴近时代生活,注重题材的选择和开掘,深化节目的主题思想。首先,就贴近时代生活而言,普列汉诺夫曾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而且,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质由他的时代的性质而定的这种关联也就愈强烈、愈明显。”不言而喻,社教类节目的制作亦然。然而,有一种主张却认为: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节目类型,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只有与社会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反映和表现那些经过“沉淀”了的生活,才能出好作品。不必讳言,在这种观念左右下,有些作品出现了疏远现实、淡化背景、脱离民众、偏离生活的不良倾向。可实践表明,这种“主张”既使编导难以体察到中国人当前的生存实际,又无法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方向,其结果便是封闭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孔道。相反,在那些优秀的社教类节目那里,由于编导能以敏锐的思想意识紧贴时代生活的“地面”,并从多维的审美视点切入丰富多样的现实人生,因此,其节目往往总能用澎湃的历史诗情和感人的生活影像去展现五彩缤纷的时代画卷,并散发出现实主义的芳香。比如,在《再说长江》中,关于“三峡大移民”,创作者秉持对时代生活的热情、真诚和洞察,在历史时空的流转中对三峡移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状态投诸了深情的一瞥,并真切地呈现出对生命、生存的关爱与呵护。实际上,就社教类节目全方位贴近社会现实的特性来说,它不能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不能不是时代愿望的表达者。不必赘述,当代中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其间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都在不断地变动和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也随之在转型中动荡、变化,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巨大的历史变迁中寻找着自己新的人生位置,因而,我们可以说,时代生活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比任何戏剧都更富于戏剧性的素材,比任何故事都更加鲜活的人生传奇。在这种意义上,一方面,社教类节目完全有必要通过电视荧屏这面“镜子”来反映人们心灵深处的律动和外在世界的嬗变;另一方面,广大观众也需要通过这面“镜子”来与他人共享人生的迷惘、欣悦和渴望,来面对和理解我们共同遭遇的社会现实。对于这一点,在诸多上星台的优秀社教类节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比如,《法律在线》(湖北电视台)、《夫妻剧场》(北京电视台)、《经典重访》(上海电视台)、《人生》(云南电视台)、《品戏斋夜话》(上海东方电视台)、《发现档案》(福建电视台)等,这些节目或通过对风云变幻的社会图景的再现来表达人们真切的生存体验;或用一种平淡的节奏、朴实的风格来讲述那些芸芸众生悲欢离合的日常遭际与心灵困惑;或使影像中的人生具象为当代人的现实人生……可以说,这些节目以其洞察力、同情心和现实精神连通着观众的现实体验,并与他们达成了心灵的共鸣与对话。其次,在题材的选择和开掘上,社教类节目的制作马虎不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第一,社教类节目题材的选择和开掘应具备“当代性”,也就是说,节目编导应站在当代人的认识高度、思维水平和审美趣味上来审视社会与历史,把握其精神内核,对社会与历史现象作出当代性阐释。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节目虽然在题材上贴近当代生活,甚至还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尖锐的社会问题,但节目中流露出来的某些陈旧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却使题材本身所蕴涵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不能不说,节目对题材的选择和开掘缺乏“当代性”的视野和高度。第二,要处理好“题材重点论”与“题材有差别论”、“弘扬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前者论,和以往那种过分计较题材“大”、“小”的情形相比,人们现在大都清楚,题材虽有“重大”与“一般”之分,但决定节目优劣高下的因素并不在于题材本身。诚然,“重大题材”可以突出反映时代的主旋律,但大量的实例表明,“一般题材”完全也可以开掘出深刻揭示时代生活的大主题。就后者论,“主旋律”和“多样化”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说来,主旋律是相对于多样化的主旋律,多样化也是相对于主旋律的多样化;主旋律指导多样化,多样化烘托主旋律,没有多样化就没有主旋律,同样,没有主旋律也就没有多样化。由此可见,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在题材选择和开掘上确有难度,然而,正因为如此,要避免肤浅、平庸,编导就不能不在深入认识现实、深入感悟生活、深入理解观众的审美期待上下工夫。其三,就深化节目的主题思想来说,导演黄建新曾很有见地地指出:“不能说对一个年代洞察力最深刻的是这个年代的人,但可以说对一个年代感受最深刻的必定是这个年代的人。”因为,敏捷地追踪和深刻地感受当下生活的“现时”状况就有可能发现人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现实矛盾,进而把握和展现时代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不必赘述,我们的社会仍在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人文心态的新秩序尚在建立之中,新旧观念、新旧思想的交错与冲突引出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人文操守、法制建设与道德守望中的文化失衡、道德失范现象随处可见。但如果仅仅看到了这一点,而看不到这些矛盾发展演变的趋势,不明白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所在,不省察民心所向与时代潮流的契合点,不懂得审美选择既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更要关心价值、正义、操守和诗意的归属,那就很有可能在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公正性面前不知所措,甚至使自己的价值根基发生动摇。反之,如果心里有数,方向明确,那就不但能看到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还能进一步看清改革开放的历史流向。在这里,综观那些优秀的社教类节目,我们就可以看到,由于编导具备深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因此,其节目也就能在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拨冗去杂,并以其“诗意的裁判”展现时代的精神本质,体现鲜活的生活场景,彰显多姿多彩的现实人生。那么,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呢?狄德罗说得好,“要住到乡下去,住到茅棚里去,访问左邻右舍,更好是瞧一瞧他们的床铺、饮食、房屋、衣服等。”我们认为,如果编导能从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出发,亲身体验时代潮流的波峰浪谷,将思想和情感深深扎根于肥沃的时代土壤之中,并自觉从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汲取题材、主题、语言、诗情和画意,那么,我们的社教类节目就会充满关注现实的热情和现实主义的探索精神。二、在制作形式和审美表现方面,社教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应注意创作视角、结构、纪实手法、意境营造,以及视听语言的现代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从学理的层面看,任何精神产品都可以逻辑地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在这里,如果说,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在制作内容和审美观念方面可以有以上多方面的制作理念和美学追求,那么,它在制作形式和审美表现方面的情形又如何呢?对此,我们主要选择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1.顺应时代发展,凸显平民视角在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时代生活为社教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实践表明,相同的素材完全可能因创作视角的不同而生产出风格、品位相异的作品来。这意味着,“创作视角”是社教类节目制作的重要前提。那么,从总体的发展趋向来考察,在时代的大背景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视角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勃兴;而大众文化的勃兴对社教类节目制作的重要影响就是使其具有了浓厚的“平民化”色彩,使“平民视角”成为社教类节目制作的重要视角。与以往相比,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社教类节目更多地关注普通百姓的平常人生,并将人们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等生活实相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就其意义而言,这一视角转变使社教类节目不再是为“教化”,为人们提供“生活的教科书”而拍的,编导也不再摆出“先知先觉”的姿态而凌驾于观众之上。在这里,社教类节目的“平民化”趋向不仅使节目的内容越来越贴近现实,而且,“平民视角”还和“真实性”存在内在的相通之处。当然,“平民化”和“平民视角”使社教类节目摆脱了以往那种过于沉重的政治负载,以及高高在上的启蒙演说和宣传教化,但是,过于平庸乏味、平淡琐碎的生活描写和机械“复制”也不可取。因为,这不仅会使节目缺乏引人入胜的魅力,还会使节目在反映现实生活的“真”中忽略“善”,更忘却“美”。其次,“平民化”和“平民视角”不仅仅意味着编导要以平民为聚焦对象,以百姓生活为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观照现实人生。如果表面上把平民百姓当作刻画对象,潜意识里却依然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贵族姿态,或者恣意捏造歌舞升平的“理想家园”,远离真正的平民生活,甚至把平民作为嘲笑和讽刺的靶子,那么,这种“平民化”和“平民视角”就是一种“伪平民化”和“伪平民视角”。也许,这种伪平民叙事能够博得观众一时的欣赏,但其内在的“硬伤”最终必然影响节目的品质,并招致观众的厌弃。2.寻求和搭建一种合适的结构就制作过程来说,编导在选取了一定的题材,确定了一定的主题之后就要考虑寻求和搭建一种合适的结构形式。可以说,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社教类节目的结构编排趋于多样化,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以下三种典型的结构形式:(1)“平铺直叙式结构”。这是一种按时空顺序来组织节目内容的结构形式。比如,系列片《话说长江》就是采用这种结构。作品从长江的发源地一直叙述到长江的入海口。这种结构虽略显陈旧,但安排得当却容易给观众带来一种连贯、简洁的好印象。(2)“心理式结构”。这种结构往往把心理描绘夹杂于人物的活动之中,并采用第一或第三人称解说词来串联节目。比如,电视报告文学《雕塑家刘焕章》就是这种心理式结构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刘焕章的一些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内心活动,以及声情并茂的解说词,使刘焕章的性格和心灵得到了细腻而充分的表现。(3)“散文式结构”。这种结构充分借鉴和运用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它不特别要求内容叙说的严谨,而是追求形式的自由和表现的多样化,进而使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等兼而有之,多元并存。当然,不管是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对社教类节目的制作来说,如下几条原则是有必要遵循的:(1)结构要为内容服务,并用以表现一个完整、鲜明的主题;(2)结构应具有自身的完整性,要注意前后呼应,并保持各部分的有机联系;(3)结构要与节目体裁相适应,要根据内容来选择和确定结构的安排;(4)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不要东施效颦、生搬硬套;(5)要去粗取精,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近些年来,社教类节目的制作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像央视《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其中有许多好的编排方法、好的呈现方式,它们给观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表明,在结构形式上,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应跟上电视发展的步伐,并立足生活。3.充分发挥纪实手法在节目制作中的作用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纪实手法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种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来,而它在社教类节目制作中的作用尤为明显。首先,纪实性是电视表现力的优势所在。与其它传媒相比,电视的魅力在于形声并茂,而纪实手法恰恰可以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实现对人物和事件的自然再现,因而也就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其次,纪实性是观众乐于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观众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被动接受传播者的观点,而希望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来得出结论,而纪实性表现恰恰切合了观众的这一需求。在实际操作中,以下两点尤其值得一提:(1)纪实手法有利于帮助我们发现有价值的细节。我们知道,细节是审美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然而,生活中的细节是不能设想的,因此,只有经过深入的采访才能捕捉到独特、感人的生活细节。对此,纪实手法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方式。(2)纪实手法有利于帮助我们发掘和完善主题思想。在许多传统的表现方式中,往往存在一种“主题先行”的弊病。不必赘述,这容易使丰富的素材得不到完整、合理的运用,也不利于对文化价值的深入发掘,而纪实拍摄的过程即是不断深入了解、发掘、修正主题的过程,因而,它可以舍弃事物的表面现象,较好地发现题材的价值。尤其是,就常为人诟病的“摆拍”来说,纪实手法可以使社教类节目的制作杜绝摆布群众、场景,搞假素材、假镜头的毛病。由此可见,纪实手法在节目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就具体的作品而论,《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再说长江》等就是纪实手法在审美表现中的成功运用,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4.调动多种手段,为节目营造一种美的意境社教类节目不像电影艺术、电视艺术那样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创作,因而,在其制作过程中,意境的营造也就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既然社教类节目是对社会生活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集中反映和表现,那么,它就应该采用多种手段着意于意境的营造,并尽可能使其影像表意系统富有情景交融的美感。综观那些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以说,大凡注意了意境营造的节目,它都会具有感动人的魅力,都会赢得更多的观众。比如,《西藏的诱惑》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展示了西藏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更在于它揭示了藏民族坚忍不拔的信念追求和富于创造性的精神意志,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深沉的历史诗情和浓厚的审美文化意蕴。那么,社教类节目的制作如何营造一种美的意境呢?我们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重画面的选择和剪辑。这意味着,在开掘和营造意境时,社教类节目不能囿于生活的“再现”,而应该通过某些特定的象征物,含蓄地烘托和渲染创作者的意念和情绪。可以说,通过这种“烘托和渲染”能揭示出生活中那些富有诗情画意的形象内涵,从而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使观众透过有限的画面,感受到无限的画外之意。(2)捕捉细节,使作品的意境鲜明、生动。比如,人物的某个具体动作、神态往往具有感人的力量,因此,一个个细节的生动展现就可以使节目的意境更加鲜活。(3)写好解说词。解说词可以阐明观点,点评事物,熔铸编导的感情。在实际操作中,解说词有时常引用一些古诗词,这会使声与画、视与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在《望长城·榆林胜景》中,创作者借用了城牒斜挂着的一轮明月,使人领悟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在《望长城·焉支山下》中,创作者引用了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诗句,加上片中落日、群马、烽火等写意性画面,让人联想到古战场上那种荡气回肠、辽阔悲壮的场景。(4)配好音乐,增强意境的氛围。在社教类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如果根据画面的思想内容配以相应的音乐,就会使人进入一种艺术的境界并受到无形的感染。比如,在《西藏的诱惑》中,作为主题音乐,《朝圣的路》在片中反复回响,这对作品意境的营造和升华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5.尊重电视的媒介特性,追求视听语言的现代化就电视的媒介特性而言,不论是节目的思想、理念,还是故事、感情,最终都要依靠视听语言来加以表达。然而,“视听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表现力,尤其是画面语言、语法和修辞等因素对节目所要表现的社会现实与思想感情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视听语言的现代化是社教类节目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维度。记得电视系列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播出以后,在获得种种赞扬的同时,人们也有这样的置疑,即,一部作品是否有了好的解说词就可以成为好作品?诚然,《让历史告诉未来》的解说词充满了思想的冲击力和情感的感染力,然而,我们认为,作品的成功更得益于它视听语言的现代化。在这种意义上,当前某些节目中那种在解说词的基础上配上相应画面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反思和检讨了。实际上,“画面”与“解说”两相比较,“画面”无疑是电视更重要的规定性。一部好作品之所以可以冲破语言的障碍,走向世界,正在于它的画面语言形象生动地传递了丰富的信息。三、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实现社教类电视节目“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的有机统一诚如上文所述,在我国当前大多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体系中,社教类节目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这种判断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与之相伴的另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数量上的庞大必然带来质量上的高要求。这样一来,“精品意识”和“精品战略”在社教类节目的制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所谓“精品”,就是那种市场通得过,评论界通得过,老百姓也通得过,是观众鼓掌,专家鼓掌,是打得响还得奖的作品。因此,所谓“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本质上就是要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的三性统一。在这里,所谓“思想性”,其经典的表述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所谓“艺术性”,就是创作者要秉持一种人文精神来看待社会人生,对真、善、美进行热情讴歌,对假、丑、恶进行无情批判,并有着审美上的执著追求和形式上的创新冲动。至于“娱乐性”,我们需要详加分析和论述。我们知道,在以往的精神生产中,建立在认识论哲学根基之上的审美价值取向只承认“思想性”和“艺术性”,只认可节目的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而“娱乐性”、“娱乐功能”则长期处于缺席的状态。在“教”与“乐”的关系上,虽然我们也提“寓教于乐”,但实际的情形却往往流于有教无乐。诚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