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的过去欧洲的现在思考:回顾所学,欧洲的过去几经战乱,而欧洲的现在却在曲折发展中走向联合,欧洲到底经历了什么?导入新授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3—2024学年度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程标准: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知道其形成的原因与特点。了解近代以来国际发展的状况,形成关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有关认识。理解影响国际法的主要因素,分析国际法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
民族国家:神权到王权到民权国际关系:国际法与外交制度民族国家推动了国际法的产生民族国家: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一国人民,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同时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国民文化,并由本国的统治阶级统治,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基本特征: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是用来解决国家间争端的原则、制度和方法。形成过程:①政治——国家主权独立③民族——单一民族或多民族,民族认同、效忠同胞④文化——共同的语言、文化⑤地域——确定的共同领土和疆域中古封建国家专制王权国家近代民族国家②经济——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概念解读时空坐标16世纪《战争与和平法》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国联《联合国宪章》非战公约二战后国际法发展国际法院1625164818151920192819451946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近代外交制度建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十月革命开辟国际法新阶段191716-19世纪,西方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大批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古封建国家(神权)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回顾民族国家产生之前,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割据。世俗王权和基督教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国家结构:封建制度和庄园经济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民族观念:基督教的普世性掩盖了民族性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思考:为什么中世纪没有民族国家?材料:封建西欧……像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一种地域概念……现代人脑子里的“民族”观念,在中世纪是很模糊的。同时,“国家”的概念也一样模糊……因此,人们说在中世纪西欧,只有领地,没有国家……事实上,如果说中世纪西欧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是个天主教大世界,天主教是所有人共同的身份认同。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①封君封臣制度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②普世的基督教世界掩盖了民族特性③中世纪西方人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1)背景◎圣女贞德②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根本)。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后法国获胜,基本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法国人民为赶走英国军队,奋起抗争。女英雄贞德领兵多次击败英军,
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级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国王为了战胜封建贵族,取得了市民阶级的支持,王权与市民的联盟才逐渐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
玫瑰战争(1455—1485年)——英国内部的王位继承战争
英国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这两个王室家族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沉重打击了英国的封建割据势力,为统一铺平了道路。③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材料: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简化宗教仪式,王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官方语言,并为英国人广泛使用。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先驱威克里夫把《圣经》翻译成英语,主张用本民族语言作礼拜,抵消拉丁语的影响。——徐志强《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与发展》◎马丁路德④宗教改革沉重打击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教随国定)。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1)背景英国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2)表现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严厉镇压反叛贵族,建造凡尔赛宫。法王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朕即国家法国拓展材料1:朕乃君主,故可以为所欲为。
——(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材料2: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材料3:1477年,德意志王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的女儿玛丽结婚,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②版图因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①国王即国家。◎威廉一世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3)特点①结束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是新兴城市的保护者,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是早期民族国家的象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的形成。材料:西欧各国君主不断加强王权,打击大贵族等地方分裂势力,剥夺地方各种共同体的权利,把居民置于国家的直接管辖之下,确保政治上的统一。在经济方面,专制君主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扶植本国工商业的发展,使国家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得到强化。专制王权确立了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框架,大体明确了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基本区别。人们效忠的对象转向了国家,王权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专制王权国家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4)作用(1)时间: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封建神权国家(基督教垄断)拥戴国王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盟专制王权国家(主权在君)打倒国王专制王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民族国家(主权在民)探究:是什么原因推动西欧民族国家产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兴起壮大,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民族国家的形成探究:是什么原因推动西欧民族国家产生?材料1: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官方语言,并为英国人广泛使用。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材料2:启蒙思想家们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统的民族主义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毫不考虑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剥夺了民众的自由和平等,否认君主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指出只有当臣民成为公民,民族大共同体才会存在,祖国才会存在。在启蒙思想指导下,法国大革命爆发,标志着……法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狄德罗民族语言的推广,强化了民族认同启蒙运动传播民主观念,与民族主权观念相结合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民族国家的形成探究:是什么原因推动西欧民族国家产生?材料3: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反对侵略法国民族意识觉醒拿破仑战争反抗法国侵略接受启蒙思想欧洲民族意识觉醒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拿破仑民族利益取代王朝利益,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标志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民族国家的形成①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增强。②政治:中央集权和专制王权加强。③思想:A、宗教改革打击教会,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B、民族语言的推广,强化了民族认同;C、战争与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觉醒;D、启蒙运动传播民主观念,与民族主权观念相结合。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民族国家的形成(2)背景:①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③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②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法国大革命期间,《马赛曲》激励法国人民保卫国家的斗志,成为法国国歌。◎法国国旗◎英国国旗◎德国国旗◎俄国国旗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民族国家的形成(3)表现:区别专制王权国家民族国家忠诚主体特征民族国家君主专制“朕即国家”①由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②主权独立,有明确的国家边界、统一市场;③人民有共同的历史、语言、价值观或体制。国家(共同体)①冲击了中世纪神权浓厚、分裂割据局面,奠定新的欧洲政治格局的基础。②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欧洲社会转型创造条件。③增强了国家主权意识,加剧了国家利益纷争。
④推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民族国家的形成(4)影响:史料一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设民族国家,第二阶段为民族侵略与扩张。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16、17世纪,西欧摧毁普世世界国家,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刚开始资产阶级与王权相结合,但随着王朝国家不能体现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展开了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要用新的政治原则、观念来构建民族国家。——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史料史证能力训练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及表现宗教改革建立民族教会;专制王权加强,削弱地方贵族割据;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要求统一市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航路开辟后,对外扩张带来巨大利益。史料史证能力训练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及表现材料1: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近代。由于许多欧洲国家脱离了教皇控制,争得了独立,形成了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新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法随着新的国际关系的产生而在欧洲产生。罗马法对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的国际法制度当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罗马法的痕迹。材料2: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之初,各国以强调各自之主权、扩大本国利益为务,使得武力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仲裁者,由此而使整个欧洲成为一个你争我斗的决斗场,国对国正如狼对狼的自然状态……呼唤最基本的、普遍的道德戒律与普遍适用的处理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显得尤为迫切。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国际法形成于近代欧洲的背景有哪些?(1)国际法形成的背景①地理大发现使得各国的联系与交往增加②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历史渊源③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④人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材料: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的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①奠定基础:学思之窗:阅读材料,分析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奠定了国际法基础1625年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2)国际法形成的过程②初步形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宗教改革后,欧洲形成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的对立。1618年德意志内战爆发。欧洲各国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纷纷卷入战争。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及俄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联盟,而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廷支持天主教联盟。战争很快演变成为全欧洲的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十年之久。1648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2)国际法形成的过程1、国际法的形成背景: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各国展开激烈的斗争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确立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B、开创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家争端、结束国际战争先例;C、确认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基本原则。奠定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标志国际法的初步形成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2)国际法形成的过程②初步形成: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内容:(1)含义:指主权国家通过对话与谈判来解决国家间分歧的制度17世纪时,临时使者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材料:君主和独立国家通过由大使及其随从人员组成的外交链来保持相互交流,因而作为外交链中主要一环的大使及其随从人员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无论国际法赋予大使们何种权利,首先有必要看到,只有由独立主权国家彼此互派的大使才享有这些权利。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当时这一时期外交大使的特征①代表本国与他国进行交流;②独立主权国家派出;③大使人身不可侵犯。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2、外交制度(2)表现:(3)作用:①外交制度建立和国际法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②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新途径。材料:拿破仑战争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1815年6月,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随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战争结束。滑铁卢战役思考: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欧洲各国为避免冲突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特点: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3、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漫画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和以下材料评价维也纳体系材料1: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使节或教廷大使,他们被认为具有“代表”的特性;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另外,还明确规定,在国际关系中,主权者或国家自封的头衔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材料2:维也纳体系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维也纳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从而推动了国际法的新发展,为其后的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格式基础。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3、维也纳体系积极:①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②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欧洲——美洲、亚洲等);③确立了大国协商解决欧洲事务的原则,国际法的执行力度得到强化;④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局限:具有鲜明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2)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②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巴黎和会1919《凡尔赛和约》1921-1922华盛顿会议1922《九国公约》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③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28年《非战公约》
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2)表现:③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国际联盟的评价:
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国联被英法控制,美国未加入,苏联加入很晚,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1)背景:(2)表现:1943.11开罗会议(埃及首都)1943.11德黑兰会议(伊朗首都)1945.2雅尔塔会议(克里米亚半岛)1945.7波茨坦会议
(德国柏林市郊)中美英苏美英苏美英苏美英二战中后期建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①1945年6月签署《联合国宪章》内容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评价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可操作性,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集体安全体制: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的体系。在集体安全体制的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2)表现: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作用的异同比较项国际联盟联合国异原则成员特征作用同宗旨性质影响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成员国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国际法维护和平的作用更具普遍性,因此对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具有更大作用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不利于国际法的发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都宣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都是政治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都出现过大国强权政治的现象,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②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③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国际法领域扩大原因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表现
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1968年美苏代表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2)表现:①1945年6月签署《联合国宪章》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1)主体大大增加:过去适用少数欧洲国家到联合国成员国、各国际组织等都是国际法主体。(2)内容不断充实:过去主要涉及战争、和平到国际人权、外层空间、跨国犯罪等各领域,国际合作谋求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内容。(3)形成较完整体系: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各国接受,民族自决、互不干涉内政等载入国际文件。(4)国家本位观淡化:各行为主体把关系全人类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等共同利益置于首要地位。(5)国际法地位不断提高,效力得到强化。总结:二战后国际法的变化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3、国际法的评价:积极:
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5通过《巴黎协定》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一些大国为了一己之私,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16481919-1922181519451991国际法产生外交制度产生神圣同盟欧洲均势一百年国际联盟欧洲衰弱联合国两极格局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四大体系1982年,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在中日已建交的情况下,称台湾当局为"被承认的事实上的政府"。1987年,美国参议院通过“西藏问题”修正案。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2015年,菲律宾无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发起南海仲裁案。2017年以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卫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思考:面对国际法遭遇的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面对强权政治、霸凌行径、双重标准、单边主义,各国应凝聚共识、携手合作,坚守国际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平发展的核心价值,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三、20世纪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发展知识拓展:近现代中国与国际法的“交往”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国际法原理》一书翻译成中文,名为《万国公法》,恭亲王奕䜣上奏请求拨款刊印,这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在外交上逐步与国际接轨。1876年,郭嵩焘率随员出使英国,在伦敦设立使馆,成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1901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员考试常见反思与改进建议试题及答案
- 量化研究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合同履行保证书范本
- 2025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防拐防骗课件
- 暑假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课
- 2025年物业服务合同书
- 2025健身房转让合同范本下载
- 高校改革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 汽车维修工职业发展方向探讨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2024年员工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范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3篇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中医体质辨识共57张课件
- 魔幻泡泡秀七彩体验馆介绍
- 育苗花卉种子采购合同 修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聚乙烯塑料袋检验记录新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送审报告
- 员工入职确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