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_第1页
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_第2页
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_第3页
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_第4页
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构成目录01020304色彩构成的概述色彩的原理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对比目录0506色彩构成的情感表现色彩的调和、推移与重构色彩构成的概述01一、色彩构成的概述色彩构成就是指人们在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中,从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心理效应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安排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形象的一门学科,是艺术设计的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它是在艺术创作、设计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依据,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的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色彩的性质、视觉规律以及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以色彩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进一步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色彩艺术的整体表现形式。1.色彩构成的基本内容第一,着重论述色彩的由来,即光与色彩、光与视觉、光与色的混合的互相关系以及相关的物理及化学原理,介绍色彩的体系、色彩的表达、色立体的特点和用途;第二,讨论人对色彩的视觉效应,视觉的多种表现(视觉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第三,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变调、组调及各种调和推移;第四,重点探讨色彩的心理效应、人的心理与色彩的内在联系以及外在表现(联想、联觉等)。2.色彩构成的训练目的是通过对揭示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的研究来阐明色彩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对色彩的认识,掌握色彩的构成方法,把握色彩美的匹配、组合规律,培养我们对于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在自己的设计中更好地运用色彩构成中美的形式规律为设计创造条件。二、色彩构成的起源色彩构成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汇集了许多优秀的现代艺术大师:神秘主义画家伊顿,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克利和构成主义大师纳吉等等。他们将各种新的教育观念带到设计和教育领域中,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新实践,并在设计教育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大成的中心,把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1933年由于纳粹的破坏,包豪斯设计学院被迫关闭。但大部分教师流亡国外后继续发展,并对二战后设计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创立的设计教育体系和现代设计理念影响深远。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建筑师、艺术家、画家们,我们一定要面向工艺。”包豪斯教学计划也是按这个精神来指导进行的。在各个阶段都要训练每个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工艺加工技能并获得个人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以达到符合工艺的要求。包豪斯把感觉变成科学及理性的视觉法,开创了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使得包豪斯成为现代构成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把设计基础课的结构分为三个独立体系,分别是平面和立体的结构研究、材料的研究和色彩的研究,使视觉教育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三、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功能中,色彩也具有鲜明的传达性。户外标语多选用红白两色,这种搭配在很远处就能看见,非常醒目。黑、黄两种颜色在自然界中被叫作自然警戒色,老虎、豹子、黄蜂等动物利用自身颜色警告其他动物,表明其危险性。这种色彩搭配很容易引起警惕,故被用到了带有警示目的的标识设计中,提醒人们注意安全,起到警示的传达作用(图1-2)。德国慕尼黑有关研究单位的研究也表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他们所在房间的环境色彩有关。现已确定:紫色可使孕妇感到安定;淡蓝色对发高烧的病人有稳定情绪、逐步退烧的好处;赭石色则有助于低血压患者提高血压;对心理忧郁的病人,医生会建议患者多看色彩鲜艳的颜色,这会缓解其精神压抑。由此可见,色彩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远比人们所认为的还要重要得多的作用。正如约翰·伊顿(JohannesItten)所说:“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样。光——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现象,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的视觉经验,而当这些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呼应时,即在人的心理上引起某种情绪与感情,因此虽说色彩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情感与灵魂。简单来说,色彩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以下三大功能:1.色彩的认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处处与色彩发生关系。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色彩向人们展示着物质、生命、存在和运动的状态。现代科学研究资料表明,人类从外界接收的信息80%以上是视觉器官传输到大脑的。视觉器官所接收的视觉形象是由形状、色彩、空间、位置等来界定和区别的,如人们常常会说“青山绿水”、“红色的枫叶”、“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等词汇,可见色彩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手段。2.色彩的审美功能“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们之所以热爱色彩,是因为色彩提供了宁静的工作环境、和谐的社交场所、舒适的生活空间……丰富的色彩使人遐想和回忆,随之产生喜怒哀乐的心情,从而达到感情的寄托和升华。人们对色彩的敏感和关注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约翰·伊顿说,“色彩就是一种力量,就是对我们起正面或反面影响的辐射能量,无论我们对它觉察与否”。色彩的审美功能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价值。对于设计来说,色彩更是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色彩带给人们先入为主的第一感觉,由此获得鲜明的视觉感受,可以诱发观者进一步体察设计用意。而在进一步为设计服务时,色彩可以结合造型、强化造型的寓意并解释信息,增强图像的表现力,以烘托出特有的情感氛围。因此,色彩是设计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不可缺少的角色,色彩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3.色彩的科学功能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点缀的,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且还给予我们很多科学的启迪和帮助。可以说色彩学的研究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学、人类文化学等多种学科并存的基础之上的。色彩所具有的令人惊讶的特性之一是:它有“重量”。据科学家发现,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因此,如果选用皮肤喜爱的颜色,身心都会健康;相反,则易精神紧张或患各种疾病。例如,室内色彩就左右着人的身体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中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从红色的房间移到蓝色的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这就是色彩的科学功能的体现。事实上,色彩的科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色彩的管理功能,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每一种色彩都可以代表一个丰富的含义,甚至代表一则法律条款,它比文字向大脑传递信息的速度快得多,也简单明了、便于记忆。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最简单的色彩执法。法国蓬皮杜国家文化中心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色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用,工农业生产、文化生活、艺术欣赏等都离不开色彩。当人类迈入科学与艺术结合的21世纪时,色彩的审美功能和科学功能的高度统一,将使色彩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并发挥巨大的作用。四、色彩的形式美1.色彩平衡A:色彩对称对称是一种形态美学构成形式,有左右对称、放射对称、回旋对称等。将中心对称轴左右两边所有的色彩形态对应点都处于相等距离的形式,称为色彩的左右对称,其色彩切合形象如通过镜子反映出来的效果一样以对称点为中心,两边所有的色彩对应点都等距,按照一定的角度将原形置于点的周围配置排列的形式,称为色彩的放射对称。回转角做180°处理时,两翼呈螺旋桨似形态称为色彩的回旋对称,见下图。对称是一种绝对的平衡。色彩的对称给人以庄重、大方、稳重、严肃、安定、平静等感觉,但也易产生平淡、呆板、单调、缺少活力等不良印象。B:色彩均衡均衡是形式美的另一构成形式。虽非对称状态,但由于力学上支点左右显示异形同量、等量不等形的状态及色彩的强弱、轻重等性质差异关系,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视觉生理、心理感受。这种形式既有活泼、丰富、多变、自由、生动、有趣等特点,又有良好的平衡状态,因此,最能适应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选择配色的常用手法与方案。色彩的平衡还有上下平衡及前后均衡等,都要注意从一定的空间、立场出发,做好适当的布局调整。如下图所示2.色彩比例色彩比例是指色彩组合设计中各部分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长度、面积大小的比例关系。它随着形态的变化、位置空间变换的不同而产生,对于色彩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和美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用的比例有黄金分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A黄金比例即1:1.618为其简约比数,实用中通常将色彩比例关系处理为2:3、3:5、5:8等。2.非黄金比例色彩面积有大小、主次之分的配合,都被认为是富有对比情趣而值得采用的。因为只有一方处于大面积优势地位,另一方处于小面积从属状态时,才能形成色调的明确倾向,表现出对比美的和谐感觉。(见下图)2.色彩比例色彩比例是指色彩组合设计中各部分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长度、面积大小的比例关系。它随着形态的变化、位置空间变换的不同而产生,对于色彩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和美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用的比例有黄金分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A黄金比例即1:1.618为其简约比数,实用中通常将色彩比例关系处理为2:3、3:5、5:8等。2.非黄金比例色彩面积有大小、主次之分的配合,都被认为是富有对比情趣而值得采用的。因为只有一方处于大面积优势地位,另一方处于小面积从属状态时,才能形成色调的明确倾向,表现出对比美的和谐感觉。(见下图)3.色彩节奏即明显带有时间及运动的特征,能感知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的强弱及长短变化,是秩序性形式美的一种。通过色彩的聚散、重叠、反复、转换等,在色彩的更换、回旋中形成节奏、韵律的美感。一般有三种形式。A.重复性节奏通过色彩的点、线、面等单位形态的重复出现,体现秩序性美感。简单的节奏在较短周期的重复达到统一的特征,具有机械和理性的美感。B.渐变性节奏将色彩按某种定向规律做循序推移系列变动,它相对淡化了“节拍”意识,有较长的周期特征,形成反差明显、静中见动、高潮迭起的闪色效应。渐变性节奏有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补色、面积、综合等多种推移形式。C.多元性节奏由多种简单重复性节奏组成,它们在运动中的急缓、强弱、行止、起伏也受到一定规律的约束,亦可称为较复杂的韵律性节奏。其特点是色彩运动感很强,层次非常丰富,形式起伏多变。(如下图所示)但如处理、运用不当,易出现杂乱无章的“噪色”不良效果。4.色彩呼应亦称色彩关联。为使用相关平面、空间不同位置的色彩,相互之间有所联系避免孤立状态,采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照应、相互依存、重复使用的手法,从而取得具有统一协调、情趣盎然的反复节奏美感。色彩呼应手法一般有两种:A.分散法将一种或几种色彩同时出现在作品画面的不同部位,使整体色调统一在某种格调中,如浅蓝、浅红、墨绿等色组合,浅色做大面积基调色,深色做小面积对比色,成为粉彩的高长调类型。此时,墨绿色最好不要仅在一处出现,相对集中以外,可适当在其他部位做些呼应,使其产生相互对照的态势。但色彩不宜过于分散,以免使画面出现平板、模糊、零乱、累赘之感。B.系列法使一个或多个色彩同时出现在作品、产品的不同平面与空间,组成系列设计,能产生协同和整体的感觉。5.色彩重点在组配色调过程中,有时为了改进整体设计单调、平淡、乏味的状况,增强活力感觉,通常在作品或产品某个部位设置强调、突出的色彩,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吸引观者的注意力,重点色一般都应选择安排在画面中心或主要地位。重点色彩的使用在适度和适量方面应注意如下几点:A.重点色面积不宜过大,否则易与主调色发生冲突,抵消,而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感。面积过小,则易被四周的色彩所同化,不被人们注意而失去作用。只有恰当面积的重点色,才能为主调色做积极的配合和补充,使色调显得既统一又活泼,彼此相得益彰。B.重点色应选用比基调色更强烈或相对比的色彩。C.重点色设置不宜过多,否则多重点即无重点,多中心的安排将成为过头设计,将会破坏主次有别、井然有序的效果,产生无序、杂乱的弊端。D.并非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设置重点色彩。E.重点色应注意与整体配色的平衡。色彩的原理02一、光与色彩1.光的概念与性质人们的眼睛为什么能看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颜色呢?首先是要有光线的作用,光的存在是先决条件,没有光的作用也就没有色彩。人们的眼睛通过光才能看得清楚客观世界的存在,才分得清楚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才能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那么什么是光呢?光在物理学范畴中属于电磁波,兼有波和粒子的性质。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宽,如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及无线电波等,它们有着不相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在这些电磁波的范围内,只有可见光才能感知到色感的变化,在380~780nm波长之间的电磁波能引起人们的视觉反应,在物理学上这段波长被称为光谱色。大于780nm的电磁波和小于380nm的电磁波是人们的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称之为不可见光。如下图所示1666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实验室做了一个实验,将白天的光线从一个细缝引进暗室,使光线通过三棱镜然后投射到屏幕上,最后的结果是光线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这七种颜色的光线再通过三棱镜就不能再分解了,将这七种颜色的光线汇合起来又还原成白色的光。(见下图)依据这个著名的实验,牛顿做出了科学的推论,白天的日光是由这7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在物理学上,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线现象称之为色散。色散现象在自然界我们经常看到,小露珠折射出晶莹透亮的各种美丽颜色;夏天的彩虹,便是雨后空气中的许多小水珠产生了折射作用。通过三棱镜分解的7种色光,经过科学的测定,就会得出各种色光的波长。人的眼睛是不可能辨别出这些色光波长的变化,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见光,眼睛所看到的是同一种色调。光的传播方式分为直射、反射和透射三种。直射是指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反射是指物像通过光源光照射后,反射入视觉。透射是指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后再进入视觉。光学实验得出的科学推断:色彩的概念是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眼睛的视觉反应,光线是产生色彩感觉的直接因素,色彩是眼睛感觉光线刺激的结果。我们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是视觉器官的感觉体验。色彩是光线、物体、视觉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没有光就没有色,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2.光源色物体的色是在某种光源的照射下产生的,并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而变化。发光的物体有不同光源的差别,不同光源发光的光波波长、强弱、比例、性质都不相同,形成各种不同色光,这种色光被称作光源色。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色彩。白色的物体最能反射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红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呈现红色;在绿光照射下,物体呈现绿色;在白光照射下,物体呈现白色。另外,不同的光源对物体产生影响也不同,日光灯下物体偏青,白炽灯下偏黄,电焊光下偏青紫;黄昏夕阳下的物体呈橘黄,月光下的物体偏青绿,白昼阳光下的物体带浅黄等。光源色的明亮程度对物体色彩有直接影响:光线强,物体色变弱;光线弱,则物体色较深且模糊;中等光线下的物体颜色及形状明确。(先下图)3.固有色物体固有色是指其在正常的日光下所呈现出的色彩,人们一般将阳光下的物体呈现的色彩称作物体的固有色。这是人们对固有色普遍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对某一物体色彩的概念化形象。根据光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固有色,物体的色彩与光线的变化息息相关,还受到物体周围环境各种反射光的影响,所以,物体的固有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表现一幅自然景物的色彩写生中,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关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一个稳定的以过去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色彩印象来判断和表达物体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色彩写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是正常光线下的色彩关系,表现的是物体在自然环境之中的真实的色彩气氛,给人的感觉是客观真实的,如树木、稻谷、蓝天、山峦等。若将这些景物抽象化,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绿色是树木的色彩,黄色是稻穗的色彩,蓝色是蓝天的色彩……在艺术设计中也经常利用这些物象的固有色和形状来表达象征意义的色彩图形和设计创意。4.环境色环境色是指在正常的光线照射下某一物体反射出的一种色光,又称反射光。环境色对周围物体的色彩会产生影响,在物体的暗面背光部分及物体之间相近的部位,受环境色的影响较大。另外,物体的质地和材质对环境色的反光有较大的关系。表面光滑明亮、质地细腻的物体反光量大,对周围物体色彩影响也较大;表面粗糙的物体因为吸收光线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二、色彩的分类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系别而言,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按种类可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1.色系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A: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系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和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而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上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越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振幅决定色调。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也就是说,一种颜色只要具有以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见下图)B:无彩色系: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但是从视觉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来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无彩色系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直至黑色,色彩学上称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和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而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上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越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2.种类A: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其他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原色只有三种,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见下图),颜料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见下图)色光三原色可以合成出所有色彩,同时相加得白色光。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调配出其他任何色彩,同色相加得黑色,因为常用的颜料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所以两种以上的颜料相调和,纯度就受影响,调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纯,也越不鲜明,颜料三原色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B: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间色也只有三种:色光三间色为品红、黄、青,有些彩色摄影书上称为“补色”,是指色环上的互补关系。颜料三原色即品红、黄、青,也称第二次色。颜料的三间色为绿、紫、橙。必须指出的是,色光三间色恰好是颜料的三原色。这种交错关系构成了色光、颜料与色彩视觉的复杂联系,也构成了色彩原理与规律的丰富内容。C:复色: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复色中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间的比例不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红灰、黄灰、绿灰等灰调色。三、色彩的三要素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亦称纯度或饱和度)三种属性。三者既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颜色或一组色彩关系。这三种属性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色彩研究的基础。1.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在可见的光谱上,人们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等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彩定出名称,每当人们称呼到某一色彩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每一种色相都有自己的波长与频率,它们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就如同音乐中的音阶,有序而和谐。大自然偶尔把这种光谱的秘密显现出来,那就是雨后的彩虹,它是自然界中最美的景象。光谱中各色相放射着色彩原始的光辉,它们构成了色彩体系中的基本色相。在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环来表示色相的系列,将处于可见光谱的两个极端色——红色与紫色,在色环上绝妙地连接起来,使色相系列呈循环的秩序。最简单的色环由光谱六色环绕而成,如果在这六色之间都增加一个过渡色相,这样就在红与橙之间增加了红橙色,在红与紫之间增加了紫红色,依次此类推,构成了十二色相环。(见下图)如果在十二色相之间继续增加一个过渡色相,如在黄绿与黄之间增加一个绿味黄,在黄绿与绿之间增加一个黄味绿,就会组成一个二十四色的色相环,它体现着微妙而柔和的色相过渡节奏。二十四色相环在色彩设计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波长不同,呈现出各种色相,而由于反射同一波长的光量有不同,这又使得颜色的深浅(明暗)有了差别。(见下图)在无彩色中,黑色的产生是因为各种波长的光全部被吸收;中性灰的形成是由于对光的反射与吸收数量相等;白色的形成则是由于对光的全部反射所致。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有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种色相的色彩都有自身的明度特征,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红色和绿色的明度居中,而紫色则是明度最低的色。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只通过黑白关系呈现出来。例如同一物象,它的彩色照片反映了该物象的色彩全要素关系,而黑白照片则仅反映了它的色彩的明度关系。一幅素描作业中,需要我们把描绘对象的有彩色关系抽象为明暗关系。我们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3.纯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人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即纯度,又称纯度。例如绿色,当它加入白色时,虽然仍具有绿色相的特征,但其纯度降低了,明度也降低了,成了淡绿色;当加入与绿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色时,它的纯度降低了,但明度没有变,成了灰绿色。(见下图)纯度变化系统是通过一个水平的直线纯度色阶表示的,它展示了一种颜色从其最高纯度色(最鲜艳色)到最低纯度色(中性灰)之间的鲜艳与混浊的等级变化。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等。例如,纯度最高的色是红色和黄色,而蓝色和绿色的纯度则较低。人们所能感受到的色彩,绝大部分是非高纯度的色彩,大量的都是含灰的色。正因为有了色彩纯度的变化,才使它们显得极其丰富、美妙。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一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纯度色阶表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色阶表构成直角关系,每一色相都有自己的纯度阶表,表示该色相的纯度变化。以该色相最饱和色为一极端,向中心轴靠近,含灰量不断增大,纯度随之逐渐降低,直到另一个极端,即明度色阶上的中性灰色。四、色立体色彩的种类成千上万,只用语言或文字去表示是很困难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提供了科学的色彩表示方法——色立体。把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度这三种基本属性关系有次序、系统地加以排列与组合,就可以构成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色彩体系,简称色立体。色立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直观感受的抽象色彩世界,显现了色彩自身的逻辑关系。现在世界范围内用得较多的有三种色立体:美国的蒙赛尔色立体、德国的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和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现介绍最常用的美国蒙赛尔色立体。1.色立体的基本结构色立体以无彩色为中心轴,顶端为白,低端为黑,黑白之间依次序划分出从亮到暗的过渡色阶,每一色阶表示一个明度等级。色相环呈水平状包围着中心轴,呈圆形,环上各色与无彩色轴相连接,表示纯度。靠近无彩色轴的颜色纯度低,离无彩色轴越远纯度越高,一般沿无彩色轴纵剖色立体,可以得到一对色的等色相面,同时也可得到互为补色的两个色相,而用垂直于中心轴的平面横断色立体,则可获得一个等明度面。(见下图1)同纯度的色标,在色立体中排列在一个环形管状面上,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由内到外一层一层扩大。外层的纯度高,内层的纯度低,最中心无彩轴纯度为零。(见下图2)将色立体的表皮剥下来,称色星。色星展示了色立体表层的色彩,它们都由纯色调白和调黑制作而成,内含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变化。(见下图3)2.色立体的应用A.色立体图谱色立体图谱是一本平面的、可翻阅的、装订成册的“彩色字典”,用时查一下,它能展现出一千多块颜色都存在于一定的坐标上,色与色相相互联系,体现出强烈的秩序美。不同方向,不同页面的色彩之间很容易找到关系要素,是我们色彩配色应用的好帮手。B.色彩标准色立体显著的特点就是上面的每一块颜色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不同的色立体有着不同的表示符号),如一个封面设计黑白稿完成后,色彩只需在上面标明各色的符号就可以了。如5R4/14,明度为4的那个纯红色,无论你把设计稿拿到哪个印刷厂或哪个国家去印刷,都不会出现任何的色彩偏差。不过,这需要建立在广泛使用国际标准色立体的基础上。五、色彩的混合所谓色彩的混合是指某一色彩中混入另一种色彩。经验表明,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获得第三种色彩。在颜料混合中,加入的色彩愈多颜色越暗,最终变为黑色。反之,色光的三原色能综合产生白色光。1.(色光)加色法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眼,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或称为色光的加色混合。是在视网膜上的同一个部位,同时射入两种以上的色(光)刺激,感觉出另一种颜色的现象。色光三原色:红R、绿G、蓝B等量混合:R+G=(黄)YR+B=(品红)MG+B=(蓝)CR+G+B=(白)W加色法的特点:A.加合方式为:色光连续混合。B.色光混合后亮度增加。C.应用于彩色电视、显示器。2.(色料)减色法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后会产生另一种颜色的色料的现象。(见下图)色料三原色:黄Y、品M、青C等量混合:C+M=B蓝C+Y=G绿M+Y=R红C+M+Y=Bk黑减色法的特点:A.加合方式为:透明层叠合(印刷)、颜料混合(油漆,绘画颜料等)。B.色料混合后亮度降低。有色物体(包括色料)所以能显色,是因为物体对光谱中色光有选择吸收(即减去某种颜色)和反射的作用。印染的染料、绘画的颜料、印刷的油墨等色料的混合或透明色的重叠都属于减色混合。3.空间混合亦称中性混合、第三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穿插、并置在一起,于一定的视觉空间之外,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空间混合是指各种颜色的反射光快速地先后刺激或同时刺激人眼。我们说的先后,是指光在人眼中留下的印象在视觉中混合,或同时或几乎同时将信息传入人的大脑皮层,因此人们的感觉是混合型的。试验可证:可取一圆盘,一半红、一半绿,当高速旋转后,可以看到盘中色是金黄;若一半红、一半蓝,当盘高速旋转后,可得蓝紫,彩色电视就是这个原理,荧屏由许多比例不同的红、绿、蓝紫小色点组成,但因为过于细小,人眼不易分辨,待传到人的眼中时,印象已在空间中混合了,故称空间混合。其实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它们不是发光体,而只是反射光的混合。因此,与减色法相比,增加了一定的光刺激值,其明度等于参加混合色光的明度平均值,既不减也不加。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的点彩画法,就是依据这个原理,用少数几种原色的色点,来组织成具有丰富色彩感觉的画面,产生鲜艳悦目的效果,是色彩空间混合的典范(见下图)。然而,当对比色或多种互补色成小块状散布于画面中,由于空间混合影响,在一定空间距离上观察,色彩变灰。A: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下列规律(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的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所混合色的中间明度。(5)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混合之色应是细点或细线,同时要求密集状,点与线愈密,混合的效果愈明显。色点的大小,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一般为1000倍以外,否则很难达到混合效果。B:空间混合的特点视觉距离,可得到不同的色彩效果。(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不同的。(2)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感。色彩的对比03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并置时,因其性质等的不同而呈现出的色彩差别现象。色彩对比的目的是加强色彩的视觉效应和色彩的冲击力,从而获得视觉的传达和感染力。色彩的差异是色彩对比的前提,差异大小决定了对比的强弱程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冷暖和面积的对比。01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了强弱不同的色相对比。对比强弱在色相环上的体现:任选一色,与此相邻为邻接色;与此相隔15°为同类色;与此相隔60°为邻近色;与此相隔120°为对比色;与此相隔180°为互补色。二、同类色对比指在色相环上15°以内的色彩差别对比所呈现的色彩构成效果。它是同一色相捎带不同明度、纯度或冷暖倾向之间的色彩对比,只有明度深浅之分,没有色相对比。其对比效果单调、呆板、柔弱。三、邻近色相对比指在色环上0°~60°之间的色彩差别对比所呈现的色彩构成效果。色彩对比非常微弱,有朦胧、不清楚的色相差别感。如淡黄与淡绿、橘黄与朱红、红与紫、蓝与绿等。这样的配色显得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的不足。这样效果才会有和谐、柔和、优雅之感。四、对比色相对比指在色环上0°~120°之间的色彩差别对比所呈现的色彩构成效果。如红与黄绿、红与蓝绿、橙与紫、蓝与黄等。色彩对比强烈、鲜明,具有明快、饱满、华丽、活跃,使人兴奋激动的特点,但由于色相缺乏共性因素,容易出现散乱的感觉,也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劳,色彩的倾向性也较复杂,不容易形成主色调,要取得好的视觉感应,则需要用一些调和手段来统一对比效果。五、互补色相对比指在色环上间隔为180°的色彩搭配而成的色彩构成效果。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这类对比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视觉最具吸引力。互补色的对比强烈、鲜明、充实,有运动感的特点,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同时也能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如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杂乱、不协调、刺激、生硬等缺点。因此,许多人在研究充分利用补色优点的同时,也在设法克服它的弱点,使画面色彩效果得到改善,取得最佳视觉效果。02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对比,是将不同明度的两个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所呈现的结果。明度对比对视觉的影响力最大,在色彩构成中明度对比占有重要位置,它是色彩的骨骼,是色彩对比的基础。在画面中,色彩的层次、体态、空间关系主要是通过色彩的明度来实现。(见下图)明度对比有同色相之间的对比,也有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无彩色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灰色居中;彩色系中黄色最明,紫色最暗。一、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的作用1.强化色彩的明暗层次变化。2.加强色的体感和空间关系。二、明度对比强弱关系根据明度色标,凡明度在0°~3°的色彩称为低调色,4°~6°的色彩称为中调色,7°~10°的色彩称为高调色。(见下图)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明度对比的强弱。3°差以内的对比又称为短调对比;3°~5°差的对比称明度中对比,又称为中调对比;5°差以外的对比,称明度强对比,又称为长调对比。高明度调具有明亮、兴奋、高雅、柔美的特点;中明度调具有柔和、含蓄、明确、庄重的特点;低明度调(暗调)具有沉着、厚重、强硬、压抑的特点。以蓝色为例分析明度基调。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强的色彩或色组属高调色,色的对比属长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高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强的色彩或色组属高调色,色的对比属长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高长调;如果画面主要的色彩属中调色,色的对比属短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中短调。按这种方法,大体刻画分为10种明度调子: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最长调。其中第一个字都代表着画面中主要的色或者色组。1.高长调如9:8:1,其中9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对比强,形象的清晰度高,有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感。2.高中调高中调是以高调色为主的中强度对比,如9:8:6或8:7:4等,该调效果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辉煌、鲜明、安定。3.高短调高短调是高调的弱对比效果,形象分辨力差。如9: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设计中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4.中长调中长调是以中调色为主,采取与高调色或低调色进行对比。如4:6:9或7:6:1或4:6:9: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稳静而坚实,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5.中中调中中调是属不强也不弱的中调中对比,色彩效果饱满,有丰富含蓄的感觉。如5:1:6或5:2:6或4:6:8或7:6:3等。6.中短调中短调是中间灰调的弱对比效果。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这种画面犹如薄幕一般,感觉含蓄、朦胧、模糊,同时又显色平板,清晰度也极差。7.低中调低中调是低调的中对比效果,是暗色调的明度中对比。如1:3:6或1:2:5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色彩效果沉着、稳重、朴素、雄厚、有力度,设计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8.低短调低短调是低调的弱对比效果。如1:2:3或1:2:4或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色彩效果模糊,感觉沉闷、忧郁、低沉、有分量、神秘、孤寂、阴暗、恐怖。是暗色调的明度弱对比。画面常显得神秘、迟钝、忧郁,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9.低长调低长调是低调的弱对比效果。如1:2:9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10.最长调最明色和最暗色各占一半的配色。如1:9,这是一种最强对比。色彩效果极其矛盾、强烈、锐利、间接、单纯、生硬、锐利、炫目等,适合远距离的设计,处理不当会容易产生空洞、生硬、炫目的感觉。03纯度对比纯度对比是指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是指各种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间的对比,还可以是纯色较饱和的纯色与含有黑、白、灰的浊色的对比。一、纯度色标与明度对比方法相似,我们把一个纯色和一个同明度的无彩色灰色按等差比例相混合,建立一个9个等级的纯度色标,并根据纯度色标,可以划分为3个纯度基调,1为最低,9为最纯。l、2、3级:由低纯度色组成的低纯基调又叫灰调;4、5、6级:由中纯度色组成的中纯基调又叫中调;7、8、9级:由高纯度色组成的高纯基调又叫鲜调。(见表一)低纯基调具有平淡、消极、无力、陈旧的感觉,但有时也有自然、简朴、安静、随和的感觉,如处理不当,会引起肮脏、含混、悲观感。构成时可适量加入点缀色,以提高画面效果;中纯基调具有柔和、中庸、文雅、可靠的感觉,可少量运用高纯色或低纯度进行配合;高纯基调具有积极、强烈而冲动、膨胀、快乐、灵气、活泼的感觉,如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恐怖、嘈杂、低俗、生硬等弊病,因此可少量调入黑、白、灰配合。二、纯度对比强弱关系纯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彩的纯度差别跨度的大小,与明度对比为构成的色调相似,我们按色阶分为纯度弱对比、纯度中对比、纯度强对比。1.纯度弱对比是指纯度差间隔3级以内的对比。此对比虽然容易调和,但缺少变化,非常暧昧,具有色感弱、朴素、统一、含蓄的特点,易出现模糊、灰、脏的感觉,构成时注意借助色相和明度的变化。2.纯度中对比是指纯度差间隔4、5级的对比,纯度中对比具有温和、稳重、沉静、文雅等特点,但由于视觉力度不太高,容易缺乏生气,在构成时可通过明度变化,并在大面积的中纯度色调中,适当配以一两个具有纯度差的色,使画面效果生动些。3.纯度强对比是指纯度差间隔5级以上的对比,是低纯度色与高纯度色的配合,其中以纯色与无彩色黑、白、灰的对比最为强烈。纯度强对比具有色感强、明确、刺激、生动、华丽的特点,有较强的表现力度。色彩的模糊与生动是纯度对比所引起的,在大面积的纯色与小面积的灰色对比中,灰色会倾向于该纯色的补色,纯度对比越强,纯色的色感就越鲜明,灰色就越显柔和,画面效果就有明快、富有变化而统一之感。纯度强对比由于具有色彩明快、容易协调的特点,在设计中是常用的配色方法之一,但具体运用时仍要注意避免生硬、杂乱的毛病。三、降低色彩的纯度有四种方法1.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纯度,提高明度,同时也会因白色的混合使其色相的色性偏冷。如,曙红加过量白色会变为带蓝味的浅红色,中黄加白变为带冷的浅黄。2.加黑。纯色混合黑色,在降低明度的同时又降低了色彩的纯度,所有色相都会因加黑后而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沉着、幽暗、伤感。黄色最小气,一旦黑色侵入,立刻变得阴沉;紫色加黑,既保持了稳定的优雅,又显得沉静、暗淡、格调高雅。大多数色彩因加黑色使得色性转暖。3.加灰。纯色混入灰色后,纯度降低,纯色的特征立即消失,色彩变得浑厚、含蓄,虽然不能活泼、开朗,但具有柔和、软弱和古香古色的典雅。若纯色与相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以得到丰富的明度相同、纯度不同的含灰色。4.加互补色。纯色混合相应的补色,使纯色变为浊色,因为一定比例的互补色相混合产生灰色,相当于纯色混合无彩色的灰。如黄色加紫色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黄灰色,红色混合绿色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色。如果互补色相混合后用白色提高明度,便可得到各种微妙的灰色,这种灰色都带有暧昧的色彩倾向。利用纯色的变化可以衍生出无数个不同程度的灰色,可构成极其丰实的色调,这在应用色彩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灰色带有色彩倾向,具有柔和而悦目的视觉效果和含蓄、耐人寻味的心理效应,因此在设计中经常被应用。04冷暖和面积对比一、冷暖对比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受,把颜色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分别给人以亲密与距离、温暖与凉爽之感。(红、橙、黄等)、冷色调(青、蓝等)和中性色调用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冷暖对比。色彩的冷暖是色彩给人的冷暖感觉和联想。在色相环上红、橙、黄属暖色;绿、青、紫属冷色。当我们看到红、橙、黄等暖色时,往往会联想到太阳、大火或喜庆的热烈场面,并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反之看到绿、青、紫等冷色时,会联想到月光、冰雪、海水、树林,并产生凉爽或寒冷的感觉。在一色中,如在大红色中稍混入黄色会变得暖些,稍混入蓝色就变得冷些。现实生活中的色彩千变万化,把色彩分为冷暖两大对立系统,依据比较冷暖倾向,就能够寻找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任何一种复杂而微妙的色彩。紫色是所有颜色中最特别的,它和冷色搭配时是冷色,和暖色搭配时是暖色。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见下图)色彩绘画的表现中,利用冷暖色差可以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感,使画面充实具有纵深感。一般在暗部与深色处用暖色平衡,亮部用冷色系颜料加强对比,提高画的对比效果。但需要适度使用,不然画的整体效果会偏灰。色彩的冷暖对比,在色彩构成创作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冷暖对比是相对的,把绿色放在黄绿色中,绿色变为冷色;把绿色放在蓝色中,绿色变暖了。在色相环中,两个色彩距离越接近,冷暖对比越弱,距离越远,则冷暖对比越强。冷暖对比受明度影响:白色反射率高,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感觉暖。明度5°的灰色为中性。暖色加白降低了温度,使之向冷转化。冷色加白提高了温度,使之向暖转化。冷色加黑提高了温度,使之向暖转化。暖色加黑降低了温度,使之向冷转化。无论暖色与冷色,与明度5°的灰色相混合,均向中性转化。色彩冷暖对比受纯度影响:高纯度的冷色显得更冷,高纯度的暖色显得更暖。由于纯度的降低,明度向中明度靠近,色彩的冷暖感觉也随之降低而向中性变化。利用冷暖对比进行创作需要我们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注意:1.色彩的整体色调,作品是以什么色调为主,对比的强弱。2.亮面、中间色调、暗面色调的冷暖色的采用。3.整体的关系协调。二、面积对比面积调和在色彩构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通过对比色之间面积增大或缩小来调节色彩对比的强弱,并得到一种色、量的平衡与稳定的效果。如果对比色面积相当,比例相同,就难以调和;面积大小、比例各异则容易调和,面积比例相差越悬殊,成为一种相互烘托的有机整体时,其对比关系也就越趋调和。德国色彩学家歌德认为色彩和谐对对比双方成为一种相互烘托的有机整体时的面积与色彩的明度有关。他为纯色定下的明度数字比率如下:黄:橙:红:紫:蓝:绿为9:8:6:3:4:6,每对互补色的明度平衡比例为:黄:紫为9:3、3:1、3/4:1/4,橙:蓝为8:4、2:1、2/3:1/3,红:绿为6:6、1:1、1/2:1/2。(见下图)在将这些光亮度转变为和谐色域时,必须将光亮度的比例倒转。即黄色比它的补色强3倍,因此它只应该占据相当于其补色紫色色域的1/3。因而原色和间色的和谐色域如下:黄:橙:红:紫:蓝:绿为3:4:6:9:8:6。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共存在于一个视觉范围内,相互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面积比例关系,不同面积的比例,显示出色彩不同量的关系。产生出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色彩对比是一项错综复杂的视觉现象,色彩所占面积的大小,给人心理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研究颜色所占面积的大小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色彩构成的情感表现0401色彩的知觉人们已经知道,对色彩的感知是由人的光接收器的生理机制决定的。人的视觉生理机制工作方式与照相机非常相似。然而,视觉如果离开了指挥系统——大脑的工作,就无法实现对光色的知觉,因而知觉是一种大脑活动。即由视觉的光接收器中的视网膜受光刺激之后,把这种信号迅速传递给视神经,信号便以电脉冲的性质传递给视神经中枢,然后大脑皮质又以非常快的速度“通知”视觉,与被视物体相联,便看清了物体的颜色。大脑的工作是物质的,发生物理——化学效应,然而它又具有精神特征和心理效应。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往往与人的经验、愿望、气质、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心境等复杂因素相互影响,使人的色彩感产生异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的眼睛的功能又不同于照相机。色彩知觉是物理因素(如光、物的表面质地、体量、距离等)和生理因素(感官的生理机制及心理因素)的综合反应,而其中视觉的生理机制,尤其是心理效应使色彩知觉比照相机更加灵活。这也正是以色彩来作为造型手段的人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色彩知觉现象。一、后像这是一种常常发生的视觉现象,即在光停止刺激后,视觉依然存在反应。这种反应包括正反应(积极后像)和负反应(消极后像)。后像是由视觉生理机制形成的。在光停止刺激后,大脑中仍留有刺激的这一种后像我们称之积极后像。如,当我们看一盏很亮的白炽灯后,闭上眼睛时,仍然感觉有一盏灯的幻影。特别是相隔0.03秒~0.2秒内的刺激能够前后衔接起来,形成一种连续的动感。电影便是利用这一现象将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依次衔接起来,使观众看到了一个活动连贯的动感场景的。科学实验证明,神经中枢六种主要外侧膝状细胞(即红一绿、黄一蓝、黑一白)存在相反的对偶互补的现象。当一种细胞(如感红细胞)兴奋时,则对绿是抑制;当另一个细胞是绿时兴奋,则红的被抑制,黄一蓝和黑一白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当红光停止刺激时,对色兴奋的细胞即进入抑制状态,而对绿色兴奋的细胞便“自发”地兴奋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盯看鲜艳的红色一段时间将眼睛移开后,眼前会浮动灰绿色的原因。这种后像是所见色彩的补色,我们称之为消极后像。补色是视神经的一种补偿性功能所要求的,用来维持视感觉的平衡。二、恒常性恒常性是一种心理现象,与经验有关。当我们对某物体的色彩认识以后,由于不同的光照影响,尽管它的色相、明度、纯度都有了新的变化,但我们仍认为它是原来的色彩。人们对这种物体固有色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往往制约对色彩变化的认识。这是色彩恒常性的消极是原来的色彩。人们对这种物体固有色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往往制约对色彩变化的认识。这是色彩恒常性的消极作用。然而,我们可以主动地在色彩表现上利用这种习惯。如中国画中将牡丹花画成红色,而叶子却处理成黑色,人们仍然可以接受。这是色彩恒常性的积极作用。三、异化现象视觉在感知两种对比强烈的色彩(如补色)时,互相排斥,均向各自补色上发展,使有彩色原有倾向显得更加明显,而无彩色(黑、白、灰)则显得略偏向于其补色倾向。如红与黑并置,黑色则带有一种微绿;蓝与白,白色则透出一丝橘色;红与灰,则灰色同时也能显出一种绿味。四、同化现象同化现象即在两块有共同因素的色彩之间,其共同因素被同化。如绿与蓝并置,由于绿色含有蓝的成分,因此对比时,绿的黄味略加强,蓝味则被同化;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会发现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而黄色上的橙色则有偏红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它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分被调和而异成分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02色彩的心理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例如:红色能使人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具有心理上的温暖感觉,长时间红光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生理上想要绿色来补充、平衡。色彩的感情主要有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轻重、色彩的面积、色彩的软硬、色彩的空间、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色彩的活泼与庄重感、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等。一、色彩的冷暖冷暖一般是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而色彩的冷暖则是来源于人们对色光印象和心理联想在心理上给人的一种感觉。眼睛对于色彩冷暖感的判断,主要不依赖于眼睛对色光触觉,而是依赖联想,色彩冷暖感的形成与生活经验和心理联想有联系。太阳、炉火、火炬等反射红橙光让人感觉到温暖;大海、蓝天、远山、雪地等环境反射蓝色光最多的地方让人感觉到寒冷。1.色彩的冷暖与色相的关系色调环上红、橙、黄称暖色;蓝、靛、蓝紫称冷色;绿和紫称为中性色。无彩色系中白是冷色,黑是暖色,灰是中性色。2.色彩与饱和度和明度的关系白色为冷色,黑色为暖色。暖色加白变冷,冷色加黑变暖。暖色系列饱和度越高,温暖程度也越高,饱和度降低,温度降低。冷色系列主要受明度影响,明度越高,寒冷感越强。夏季穿白色或浅色服装,因其反光率高,有凉爽感。冬季穿深色或黑色服装,因其反射率低,吸收率高,有暖感。二、色彩的轻重白色的物体感觉轻飘,黑色的物体感觉沉重,这些都来源于生活。色彩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明度,高明度色感觉轻,低明度色具有重感,白色最轻,黑色最重。凡是加白提高明度的色彩变轻,凡是加黑降低明度的色彩变重。明度低的深色系具有稳重感,而明度高的浅色系具有轻快感。室内装修上轻下重、衣着上轻下重,给人以沉静、稳重的感觉。三、色彩的面积大小相同的两个圆,明度低的显得面积小,而明度高的显得面积大。色彩的膨缩与明度有关。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如通电发亮的电灯钨丝比通电前粗些,生理物理学上称之为“光渗”现象。相同粗细的黑白线条,白线条看起来比黑条纹粗;同一个人,穿深色衣服显然比穿鲜明色衣服瘦小些。色彩的膨缩与色调密切相关。对有彩色来说冷色属于收缩色,暖色属于膨胀色。如法国国旗各色的比例为:红35、白33、蓝37,这样才感到宽度相等。暖色感觉大,冷色感觉小。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焦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的差别。长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似乎具有扩张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就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收缩性。四、色彩的软硬色彩的软、硬感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五、色彩的空间(前进色和后退色)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暖色系列一般为前进色,冷色系列为后退色。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色、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因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六、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的色彩感觉华丽、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的色彩感觉华丽、辉煌。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质朴、古雅。但无论何种色彩,如果带上光泽,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七、色彩的活泼与庄重感暖色、高纯度色、丰富多彩色、强对比色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冷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感觉庄重、严肃。八、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红、橙、黄等,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蓝、蓝绿、蓝紫等色使人感到沉着、平静。绿和紫为中性色,没有这种感觉。纯度的影响也很大,高纯度色有兴奋感,低纯度色有沉静感。最后是明度,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呈兴奋感,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呈沉静感。03色彩的联想当我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常会和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色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受到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色彩的联想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具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关的事物。抽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色彩的具体及抽象的联想如下:1.红色: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最强,感知度最高。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原始、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深红及带紫味的红给人感觉是庄严、稳重而又热情的色彩,常见于欢迎贵宾的场合。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则有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几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2.橙色:橙与红同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它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幸福,但也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含灰的橙呈咖啡色,含白的橙呈浅橙色,俗称血牙色,与橙色本身都是服装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妇女、儿童、青年喜爱的服装色彩。3.黄色: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光明、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但黄色过于明亮而显得刺眼,并且与他色相混合易失去其原貌,故也有轻薄、不稳定、变化无常、冷淡等不良含义。含白的淡黄色感觉平和、温柔,含大量淡灰的米色或本白则是很好的休闲自然色,深黄色却另有一种高贵、庄严感。由于黄色极易使人想起许多水果的表皮,因此它能引起富有酸性的食欲感。黄色还被用作安全色,因为这极易被人发现,如室外作业的工作服。4.绿色:在大自然中,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绿色所占的面积最大,草、叶植物,几乎到处可见,它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等。绿色最适应人眼的注视,有消除疲劳、调节精神功能。黄绿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颇受儿童及年轻人的欢迎。蓝绿、深绿是海洋、森林的色彩,有着深远、稳重、沉着、睿智等含义。含灰的绿、如土绿、橄榄绿、咸菜绿、墨绿等色彩,给人以成熟、老练、深沉的感觉。5.蓝色:与红、橙色相反,是典型的寒色,表示沉静、冷淡、理智、高深、透明等含义,随着人类对太空事业的不断开发,它又有了象征高科技的强烈现代感。浅蓝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气,为年轻人所钟爱,但也有不够成熟的感觉。深蓝色系沉着、稳定,为中年人普遍喜爱的色彩。其中略带暖味的群青色,充满着动人的深邃魅力,藏青则给人以大度、庄重印象。靛蓝、普蓝因在民间广泛应用,似乎成了民族特色的象征。当然,蓝色也有其另一面的性格,如刻板、冷漠、悲哀、恐惧等。6.紫色:具有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的气质,有时也感孤寂、消极。尤其是较暗或含深灰的紫,易给人以不祥、腐朽、死亡的印象。但含浅灰的红紫或蓝紫色,却有着类似太空、宇宙色彩的幽雅、神秘之时代感,为现代生活所广泛采用。7.黑色: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往往给人感觉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另外,也易让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尽管如此,黑色的组合适应性却极广,无论什么色彩特别是鲜艳的纯色与其相配,都能取得赏心悦目的良好效果。但是不能大面积使用,否则,不但其魅力大大减弱,相反会产生压抑、阴森的恐怖感。8.白色:白色给人印象中洁净、光明、纯真、清白、朴素、卫生、恬静等。在它的衬托下,其他色彩会显得更鲜丽、更明朗。多用白色还可能产生平淡无味的单调、空虚之感。9.灰色:灰色是中性色,其突出的性格为柔和、细致、平稳、朴素、大方,它不像黑色与白色那样会明显影响其他的色彩。因此,作为背景色彩非常理想。任何色彩都可以和灰色相混合,略有色相感的含灰色能给人以高雅、细腻、含蓄、稳重、精致、文明而有素养的高档感觉。当然滥用灰色也易暴露其乏味、寂寞、忧郁、无激情、无兴趣的一面。10.土褐色:含一定灰色的中、低明度各种色彩,如土红、土绿、熟褐、生褐、土黄、咖啡、咸菜、古铜、驼绒、茶褐等色,性格都显得不太强烈,其亲和性易与其他色彩配合,特别是和鲜色相伴,效果更佳。也使人想起金秋的收获季节,故均有成熟、谦让、丰富、随和之感。11.光泽色:除了金、银等贵金属色以外,所有色彩带上光泽后,都有其华美的特色。金色富丽堂皇,象征荣华富贵,名誉忠诚;银色雅致高贵、象征纯洁、信仰,比金色温和。它们与其他色彩都能配合。几乎达到“万能”的程度。小面积点缀,具有醒目、提神的作用,大面积使用则会产生过于炫目的负面影响,显得浮华而失去稳重感。如若巧妙使用、装饰得当,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产生强烈的高科技现代美感。色彩的调和、推移与重构0501色彩的调和色彩之美在于和谐,而和谐来自对比和调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异关系,是一种对比关系;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似关系,则成为一种调和关系。所有色彩对比的结果都要归结为调和。色彩调和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组织在一起,能使人心情愉快、喜欢、满足等的色彩组合就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共性调和、面积调和、秩序调和。一、共性调和构成在多色的构成画面中,必然存在色彩的对比、差别,如果说差别是色彩对比的本质,那么,共性就是调和的根据。选择共性很强的色彩组合,或增加构成画面中对比色各方的共同性,是避免和减弱过分刺激的对比而取得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使用共性一词,是因为它包含“同一”和“近似”的概念在内。1.色相统调调和就是在对比色各方中同时混入同一色相,使对比色的色相逐步靠拢,形成具有共同色素的调子。如,画面中同时混合黄色或绿色,构成黄色调或绿色调,同时混合红、橙色或蓝、蓝绿色,构成红、橙暖色调或蓝、蓝绿冷色调。明度和纯度要尽量保持与原状近似,这样原来强烈的对比被削弱了,形成了在混入色相基础上的统一和谐,同一色相注入越多,越能感到调和。只要把握好明度与纯度的关系,画面就会成为雅致而统一的色调。2.明度统调调和就是在对比色各方中混入白色或黑色,明度都会提高或降低,绝大部分纯度会降低,色相虽然不变,但个性被削弱,原来色彩间的过分刺激的对比也被削弱。注意混入的白色、黑色的量应与明度、纯度成一定的比例,其效果会极为精致。混入的黑色、白色越多,也越容易取得调和的效果。3.纯度统调调和就是在对比色各方混入同明度、不同量的灰色。使原来的各对比色在保持明度对比的情况下,纯度相互靠近。由于纯度在降低,色相感也被削弱,原来强烈刺激的对比效果也因此被削弱,调和感增强,使画面成为含蓄、稳重的调子。灰色混入越多,则调和感也越强。但要注意不要过分调和,否则会出现过于暧昧、含混不清的感觉。二、面积调和构成面积调和在色彩构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比色之间面积增大或缩小来调节色彩对比的强弱,并得到一种色、量的平衡与稳定的效果。如果对比色面积相当,比例相同,就难以调和;面积大小、比例各异则容易调和。面积比例相差越悬殊,成为一种相互烘托的有机整体时,其对比关系也就越趋调和。三、秩序调和构成是对比强烈的色彩可采用等差、渐变等有秩序地、有规则地交替出现,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方法又叫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构成始终保持着秩序的过程,秩序是色彩美构成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而渐变构成又是秩序构成中最典型的形式,当色相、明度、纯度按级差进行递增或递减时,必然产生一定的秩序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具有秩序美。秩序调和构成包括色相秩序构成、明度秩序构成、纯度秩序构成。1.色相秩序构成是指按照光谱序列的构成,其构成形式有类似色相秩序构成、对比色相秩序构成、互补色相秩序构成、全色相秩序构成。如,红、绿,就可以红、红橙、橙、橙黄、黄、黄绿、绿逐步推移变化,从而使两个对比强烈的色在色相秩序渐变中得到调和。如再从绿到蓝绿、蓝、蓝紫、紫、紫红、红就可得全色相渐变调和。中间推移的层次越多,则越容易取得调和,同时也具有色相感强、鲜明而强烈的特点。2.明度秩序构成是指按照明度序列的构成,如将蓝色分别混合白或黑,制作15级以上明度差均匀的明度色标,然后按照明度高低秩序进行构成。如,深—中—浅、深—中—浅—中—深—中—浅,前一种是由深到浅的递减渐变构成,后一种是循环交替的秩序构成,富有节奏变化的韵律感。明度秩序构成是最富有色彩的层次感。3.纯度秩序构成是指按照纯度序列的构成。如将红色混合一个与红色明度相同的灰色,制作10级以上的纯度差均匀的纯度色标,然后按照纯度的强弱秩序进行构成。如,灰色—纯色、灰色—纯色—灰色—纯色—灰色。以纯度秩序为主的色彩构成,色调变化丰富、微妙、含蓄,但容易含糊不清,缺少个性,调和不宜层次太多。秩序调和总的说来具有明快、华丽、有序、色感饱满、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的特点,并富有节奏与韵律感。综上所述,色彩的和谐,取决于对比调和关系的适度,同样也符合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多样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是取得色彩美感的规律,也是取得色彩和谐的关键。美的色彩即和谐的色彩。02色彩的推移一、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作品形式。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综合推移等。其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1.色相推移。将色彩按色相环的顺序,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为了使画面丰富多彩、变化有序,色彩可选用色相环(似地球赤道),也可选用含白色或浅灰的色相环(似地球北半球的纬线),亦可选用含中灰、深灰、黑色的色相环(似地球南半球的纬度)。2.明度推移。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一般都选用单色系列组合,也可选用两个色彩的明度系列,但也不宜选用太多,否则易乱易花,效果适得其反。3.纯度推移。将色彩按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由鲜到灰或由灰到鲜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互补推移是处于色相环通过圆心180°两端位置上一对色相的纯度组合推移形式。4.综合推移。将色彩、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进行综合排列、组合的渐变形式,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加入,其效果当然要比单项推移复杂、丰富得多。二、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色彩推移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形式,其构图及形象组织亦有相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1.平行推移。将色彩按平行的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或不等间隔条纹状、有秩序地安排、处理。2.放射推移。定点放射又称日光放射、离心放射,画面应确定一个或多个放射点,然后将色彩围绕入射点等角度或不等角度排列、组合。同心放射又称电波放射,画面有一个或多个放射中心,将色彩从放射中心做同心圆、同心方、同心三角、同心多边、同心不规则等形象,向外扩散处理、安排。综合放射是将定点放射和同心放射综合在一个画面中进行组织、处理。3.综合推移。将平行推移和放射推移的手法同时出现、安排在一个画面中,使作品的形态形成曲、直、宽、窄、粗、细等对比,构图复杂、多变,效果更为丰富、有趣。但为防止产生散、乱、花、杂的弊病,画面一般只有一个中心或主体,或一主一次,切忌多中心和多主体。4.错位、透叠及变形(1)错位。有整体错位和局部错位两种情况。整体错位是为了进行色相的冷暖对比、明度的明暗对比、纯度的鲜灰对比,将底、图的色彩做整体的、相反的排列。例如底色冷到暖,则图色暖到冷;底色明到暗,则图色暗到明;底色鲜到灰,则图色灰到鲜。局部错位是处理有规则块状色彩排列时采用的方法。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第二排用2、3、4、5号色,第三排用3、4、5、6号色等,每排错开一级或多级。有时,为了某种光感及立体感处理需要,也可同时向左右两边错位,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左右第二排同时都用2、3、4、5号色做对称式错位。(2)透叠。是一种当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处理成两者都能显现形体、轮廓的表现手法。色彩透叠可产生透明、轻快的效果,趣味性和现代感很强。当底形和面形重叠时,如果设色相差级数小,则两者会有紧贴感。当色彩级数差增大时,则两者的空间感也随之增大而有远离感。(3)变形。色彩推移的可变性及创造性开发余地很大,在掌握基本构图形式后进行种种变化,充分发挥个人的构思想象,将会产生无穷无尽的佳作。变化的形式很多,例如定点放射的放射线一般都处理成直线,可做弧线变形处理,形成有单向转动感的风车状,也可做双向交叉处理,则效果更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